无线通信距离的计算
这里给出自由空间传播时的无线通信距离的计算方法:所谓自由空间传播系指天线周围为无限大真空时的电波传播,它是理想传播条件。 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能量既不会被障碍物所吸收,也不会产生反射或散射。
通信距离与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和工作频率有关。
-
[Lfs] dB=32.44+20lgd(km)+20lgf(MHz)
-
式中Lfs为传输损耗,d为传输距离,频率的单位以MHz计算。
由上式可见,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亦称衰减)只与工作频率f和传播距离d有关,当f或d增大一倍时,[Lfs]将分别增加6dB.
下面的公式说明在自由空间下电波传播的损耗
Los = 32.44 + 20lg d(Km) + 20lg f(MHz)
Los 是传播损耗,单位为dB
d是距离,单位是Km
f是工作频率,单位是MHz
下面举例说明一个工作频率为433.92MHz,发射功率为+10dBm(10mW),接收灵敏度为-105dBm的系统在自由空间的传播距离:
-
由发射功率+10dBm,接收灵敏度为-105dBm
Los = 115dB -
由Los、f
计算得出d =30公里
这是理想状况下的传输距离,实际的应用中是会低于该值,这是因为无线通信要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大气、阻挡物、多径等造成的损耗,将上述损耗的参考值计入上式中,即可计算出近似通信距离。
假定大气、遮挡等造成的损耗为25dB,可以计算得出通信距离为:
d =1.7公里
结论: 无线传输损耗每增加6dB, 传送距离减小一倍
[Lfs] dB=32.44+20lgd(km)+20lgf(MHz)
D:无线信号自由空间传播距离,单位为km;
M:频率MHz,比如说gsm为900MHz,DSC为1800MHz,WCDMA为2000MHz,WIFI 2.4G/5.8G,wig 60G;
R:信号损耗值,单位为dBm
几种常用频率的无线信号1m的衰减如下
900MHz:R=32.4+20log(1/1000)+20log900=32.4-60+59.1=31.5dB
1800MHz:R=32.4+20log(1/1000)+20log1800=32.4-60+65.1=37.5dB
2000MHz:R=32.4+20log(1/1000)+20log2000=32.4-60+66=38.4dB
2400MHz:R=32.4+20log(1/1000)+20log2400=32.4-60+67.6=40dB
5800MHz:R=32.4+20log(1/1000)+20log5800=32.4-60+75.3=47.7dB
60000MHz:R=32.4+20log(1/1000)+20log60000=32.4-60+95.6=68dB
场景假设1:
某天线口处发射功率为30dBm(1w),我们在100m以外的地方测试(无阻挡),那么我们的手机接收到的RSCP应该是:
粗略计算:RSCP=30-(32.4+20*log(100/1000)+20*log(2000))
RSCP=-48.2dBm
场景假设2:
某室内分布天线口处发射功率为0dBm(1mW),我们在10m以外的地方测试(无阻挡),那么我们的手机接收到的RSCP应该是:
粗略计算:RSCP=0-(32.4+20*log(10/1000)+20*log(2000))
RSCP=-78.4dBm
其实根据上面公式我们就足够可以算出无线设备的通讯距离。
-
计算公式
dBm=10log(Pout/1mW),其中Pout是以mW为单位的功率值
dBmV=20log(Vout /1mV),其中Vout是以mV为单位的电压值
dBuV=20log(Vout /1uV),其中Vout是以uV为单位的电压值 -
换算关系:
Pout=Vout×Vout/R
dBmV=10log(R/0.001)+dBm,R为负载阻抗
dBuV=60+dB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