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讲个笑话:有一天孙子想吃汤圆儿,嚷着让爷爷煮,爷爷只会煮面条,他知道面条煮多久,却不知道汤圆需要煮多久,儿子提醒他:其实很简单,到时候尝一下就可以了。然而爷爷最终还是把汤圆煮成了一锅粥,他根本没有尝,而是根据感觉煮,孙子哭得很伤心:都煮烂了还怎么吃吗?爷爷边用勺子往嘴里送边说,汤圆皮儿和汤圆馅儿都在,一样能吃。儿子很是无奈!第二天孙子还是想吃完整的汤圆,这可难坏了爷爷,他绞尽脑汁想了2个小时,还是没想明白汤圆到底需要煮多久。儿子小心翼翼的提醒道:“先煮一会儿,然后打开锅盖尝一下,如果没熟就再煮会儿”,然而爷爷感觉还是很难,因为他实在想不清楚汤圆到底需要煮多久。他正望着冒着白气的锅盖发愁的时候,儿子实在忍不住了,直接打开锅盖,捞出一个汤圆尝了一下:“好了”,在孙子开心的吃汤圆时:儿子跟他说:“很多事情光靠想是想不出结果的,你要动手实验知道吗?”,爷爷听到了,他以为儿子在教他做事儿,顿时博然大怒:“你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行我直接回老家算了,在这里我过得就像个下人”,儿子说:“我只是在告诉小朋友怎么做事儿",儿子问:"那你平时是怎么煮面条的,你怎么判断面条到底熟没熟的?",“我也是凭感觉”,“那怎么放盐的?”,“也是凭感觉!”,儿子艰难的咽了口口水,带着哭腔说:“我平时都不敢跟您说话,说再多次您都是我行我素。所以我干脆就不说了!我希望我们一家人不管有什么事儿是可以沟通的!关键小朋友现在才5岁,我不希望他长大之后连个汤圆也不会煮”。其实儿子没说出口的是:自己的爸爸一辈子心地善良,谨小慎微。为了供自己和弟弟读书常年累月在建筑工地和家里两头苦。吃了各种苦,最终自己和弟弟都考上了大学且成家立业。爸爸常年在外打工,自己其实对爸爸不是很了解。只知道爸爸一心想让自己和弟弟考上大学,过上好儿子。他很能吃苦、很有毅力。当自己和弟弟都成家立业之后爸爸便失去了人生目标。平时自己让他多出去走动走动,多锻炼身体。他根本无动于衷,爸爸每天按时做饭、洗碗。打扫卫生、接送小孩儿上幼儿园。每天给儿子至少节省4个小时的时间。空闲时间就一直在看小说。或者一根接一根的抽烟,听着他那惊天动地的咳嗽声自己都感觉呼吸困难。自己的爸爸人生态度特别消极,凡事儿都往坏处想,又胆小甚微,说话很是刻薄,从来没有朋友。儿子软件开发工作,他平时博览群书:软件,物联网、人工智能、经济学、历史、数学。他每天坚持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学习。他已经坚持写日记28年了,经常自省。他明确的知道自己的父亲的思维模式是典型的穷人思维,很是担心这种思维会传递给自己的孩子。他正在创业,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贫穷的魔咒。后来儿子逐渐明白了:自己的爸爸确实对自己很好,但他就是不会去学习、自我提升、锻炼身体。他的一辈子就已经这样了,儿子必须接受自己的爸爸是一个穷人这一现实。不试图去改变他的思维方式和人生轨迹,努力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孝敬爸爸,是爸妈拼命把他托举出了井口,让他看到了这个不一样的世界。他要努力奋斗让自己的儿子看到更精彩的世界,加油!这是一个关于穷人的笑话,大家看后一笑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