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第三章☞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第1-3小节)


0. 主要考点

❶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❷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❸ 设备、DBMS及技术选型
❹ 软件需求
❺ 软件设计
❻ 软件测试
❼ 软件维护
❽ 软件复用
❾ 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
❿ 软件配置管理


1.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掌握)

第一章已介绍,这里不再细说。

2.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掌握)

信息系统常用的开发方法有:结构化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法。

① 结构化方法(掌握)

结构化方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开发方法。应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把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分为若干阶段,然后依次进行,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工作依据,按顺序完成。每个阶段和主要步骤都有明确详尽文档编制要求,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结构化方法优点: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结构化方法缺点:开发周期长;文档、设计说明繁琐,工作效率低;要求再开发之初全面认识系统的需求,充分预料各种可能发生的变化,但这并不十分显示。

结构化方法特点:
❶ 遵循用户至上原则
❷ 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每个阶段有明确的任务和取得成果
❸ 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❹ 系统开发过程工程化,文档资料标准化

② 原型法(掌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原型法:其认为在无法全面准确地提出用户需求地情况下,并不要求对系统做全面、详细地分析,而是基于对用户需求地初步理解先快速开发一个原型系统,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用户地最终系统需求

原型法地特点:在于其对用户地需求是动态响应、逐步纳入的;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都是随着对原型地不断修改而同时完成地,相互之间并无明显界限,也没有明确分工

从原型地最终结果来分,可分为抛弃式原型、演化式原型
抛弃式原型:又称为探索式原型,是指达到预期目的后,原型本身被抛弃,抛弃式原型主要用在解决需求不确定性、二义性、不完整性、含糊性
演化式原型:为开发增量式产品提供基础,逐步将原型演化成最终系统。主要用在必须易于升级和优化地场合,特别适用于Web项目。

③ 面向对象法(掌握)

面向对象方法:用对象表示客观事物,对象是一个严格模块化地实体,在系统开发中可被共享和重复引用,以达到复用的目的。其关键是能否建立一个全面、合理、统一地模型,既能反映需求对应地问题域,也能被计算机系统对应地求解域所接受。

面向对象方法主要涉及分析、设计和实现三个阶段。其特点是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使用的是同一套工具。整个开发过程实际上都是对面向对象三种模型地建立、补充和验证。因此,其分析、设计和实现三个阶段地界限并非十分明确。

3. 信息系统设计(了解)

信息系统设计是开发阶段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从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根据系统逻辑功能的要求,并结合经济、技术条件、运行环境和进度要求,确定系统的总体架构和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技术方案,合理选择计算机、通信及存储的软、硬设备,制定系统的实施计划。

4. 系统方案设计(掌握)

系统方案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各部分的详细设计(物理设计)。

❶ 系统总体设计:包括系统的总体架构方案设计软件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数据存储的总体设计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设计
(其强调的是总体或方案设计)

❷ 系统详细设计:包括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处理过程设计等。

5. 系统架构(掌握)

系统架构是将系统整体分解为更小的子系统和组件,从而形成不同的逻辑层或服务。之后,进一步确定各层的接口,层与层相互之间的关系。对整个系统的分解,既需要进行“纵向”分解,也需要对同一逻辑层分块,进行“横向”分解;系统的选项主要取决于系统架构

6. 设备、DBMS及技术选型(掌握)

在系统设计中进行设备、DBMS及技术选项时,不仅要考虑系统的功能要求, 还要考虑到系统实现的内外环境和主客观条件。
在选型时,需要权衡各种可供选用的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相关产品。同时,必须考虑用户的使用要求、系统运行环境、现行的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的标准、规范以及有关法律制度等


7. 软件需求(掌握)

软件需求是针对待解决问题的特性的描述。所定义的需求必须可以被验证。在资源有限时,可以通过优先级对需求进行权衡。

软件需求的目的(掌握)

通过需求分析已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❶ 可以检测和解决需求之间的冲突
❷ 发现系统的边界,以及软件与其环境如何交互
❸ 详细描述需求分析,以导出系统软件需求

(2015年下半年试题:项目经理在需求调研地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多了解客户地需求进行分析,并对需求进行分析,其做需求分析地目的:检测和解决需求之间地冲突;发现软件地边界,以及软件与其环境如何交互;详细描述需求分析,以导出软件需求)

软件需求的三个层次(掌握)

软件需求的三个层次: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功能需求。

❶ 业务需求:表示组织或客户高层次的目标。业务需求通常来自项目投资人、购买产品的用户、实际用户的管理者、市场营销部门或产品策划部门。业务需求描述了组织为什么要开发一个系统,即组织希望达到的目标。使用前景和范围文档来记录业务需求,这份文档有时被称为项目轮廓图或市场需求文档。

❷ 用户需求:描述的是用户的目标,或用户要求系统必须能完成的任务。

❸ 功能需求:规定开发人员必须在产品中实现的软件功能,用户利用这个功能来完成业务,满足业务需求。


8. 软件测试的分类(掌握)

软件测试是开发和维护过程中的活动。

① 从是否关心软件内部结构和具体实现角度划分

软件测试从是否关心软件内部结构和具体实现角度划分,可分为:白盒测试、黑盒测试、灰盒测试。
❶ 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是把程序看成装在一个透明的盒子里,测试者完全了解程序的结构和处理过程。它根据程序的内部逻辑来设计测试用例,检查程序中的逻辑是否都按预定的要求正确地工作。

❷ 黑盒测试:黑盒测试也成为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正常使用。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不能打开地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地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指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地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地输出信息。

❸ 灰盒测试:介于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之间地一种测试,灰盒测试多用于集成测试阶段,不仅关注输出、输入地正确性,同时也关注程序内部地情况。常常通过一些表征性地现象、事件、标志来判断内部地运行状态。

② 从是否执行程序的角度划分

软件测试从是否执行程序的角度划分,可分为:静态测试、动态测试。
❶ 静态测试:是指不运行被测程序本身,仅通过分析或检查源程序地语法、结构、过程、接口等来检查程序地正确性。

❷ 动态测试:是通过运行被测程序,检查运行结果与预期结果地差异,并分析运行效率、正确性和健壮性等性能。这种方法由三部分组成:构造测试用例、执行程序、分析程序地输出结果。

③ 从软件开发的过程按阶段划分

软件测试从软件开发的过程按阶段划分,可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单元测试单元测试也成为模块测试,测试的对象是可独立编译或汇编的程序模块、软件构件或OO软件中的类(统称为模块),其目的是检查每个模块能否正确地实现设计说明书中地功能、性能、接口和其他设计约束等条件,发现模块内可能存在地各种差错。单元测试的技术依据是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着重从模块接口、局部数据结构、重要的执行通路、出错处理通路和边界条件等方面对模块进行测试。

集成测试:集成测试的目的是检查模块之间,以及模块和已集成的软件之间的接口关系,并验证已集成的软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集成测试的技术依据是软件概要设计文档。除应满足一般的测试准入条件外,在进行集成测试前还应确认待测试的模块均已通过单元测试。

确认测试:确认测试主要用于验证软件的功能、性能和其他特性是否与用户需求一致。根据用户的参与程度,通常包括以下类型:
内部确认测试:内部确认测试主要由软件开发组织内部按照SRS进行测试
Alpha测试和Beta测试:对于通用产品型的软件开发而言,Alpha测试是指由用户在开发环境下机械能测试,通过Alpha测试以后的产品通常称为Alpha版;Beta测试是指由用户在实际使用环境下机械能测试,通过Beta测试的产品通常称为Beta版。一般在通过Beta测试后,才能把产品发布或交付给用户。

❹ 系统测试:系统测试的对象是完整的、集成的计算机系统,系统测试的目的是在真实系统工作环境下,验证完整的软件配置项能否和系统正确连接,并满足系统或子系统设计文档和软件开发合同规定的要求。系统测试的技术依据是用户需求或开发合同

❺ 验收测试:验收测试是部署软件之前的最后一个测试操作。在软件产品完成了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之后,产品发布之前所进行的软件测试活动。它是技术测试的最后一个阶段,也称为交付测试。验收测试的目的是确保软件准备就绪,并且可以让最终用户将其用于执行软件的既定功能和任务。


9. 软件维护(掌握)

软件维护:将软件维护定义为需要提供软件支持的全部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在交付前完成的活动,以及交付后完成的活动。交付前要完成的活动包括交付后的运行计划和维护计划等。交付后的活动包括软件修改、培训、帮助资料等。

软件维护有如下类型:
更正性维护:更改交付后发现的错误;
适应性维护:使软件产品能够在变化后或变化中的环境中继续使用;
完善性维护:改进交付后产品的性能和可维护性;
预防性维护:在软件产品中的潜在错误称为实际错误前,检测并更正他们。


10. 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了解)

软件质量指的是软件特性的总和,是软件满足用户的能力,即遵从用户需求,达到用户满意。软件质量包括“内部质量”、“外部质量”、“使用质量”三部分。软件需求定义了软件质量特性,及确认这些特性的方法和原则。
内部质量:一般指的是程序员写的代码是否规范等。
外部质量:一般指的是软件测试人员对软件进行测试出现的问题情况。
使用质量:一般指的是用户使用的体验情况。

软件质量管理过程由许多活动组成,一些活动可以直接发现缺陷,另一些活动则检查活动的价值。其中包括质量保证过程、验证过程、确认过程、评审过程、审计过程
在软件质量保证:通过制定计划、实施和完成等活动保证项目生命周期中的软件产品和过程符合其规定要求。

验证与确认:确定某一活动的产品是否符合活动的需求,最终的软件产品是否达到其意图并满足用户需求。
验证过程:试图确保活动的输出产品已被正确构造,即活动的输出产品满足活动的规范说明。(正确,没有缺陷,强调检查当前节点产品,即强调过程导向)
确认过程:试图确保构造了正确的产品,即产品满足其特定的目的。(正确且满足用户需求,强调的是最终软件产品,即结果导向)

➤ 评审与审计:包括管理评审、技术评审、检查、走查、审计等。
管理评审:目的是监控进展,决定计划和进度的状态,或评价用于达到目标所用管理方法的有效性。
技术评审: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以确定其对使用意图的适合性
软件审计:目的是提供软件产品和过程对于可应用的规则、标准、指南、计划和流程的遵从性的独立评价。审计是正式组织的活动,识别违例情况,并要求生成审计报告,采取更正性行动。

11. 软件配置管理(了解)

软件配置管理活动包括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软件配置标识、软件配置控制、软件配置状态记录、软件配置审计、软件发布管理与交付等活动。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软件配置管理计划的制定需要了解组织结构环境和组织单元之间的联系,明确软件配置控制任务。
软件配置标识软件配置标识活动识别要控制的配置项,并为这些配置项及其版本建立基线
软件配置控制:软件配置控制关注的是管理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变更。
软件配置状态记录:软件配置状态记录标识、收维护并报告配置管理的配置状态信息。
软件配置审计:软件配置审计是独立评价软件产品和过程是否遵从已有的规则、标准、指南、计划和流程而进行的活动。
软件发布管理和交付:软件发布管理和交付通常需要创建特定的交付版本,完成此任务的关键是软件库。

12. 软件过程管理(了解)

软件过程管理
① 项目启动与范围定义 (确定项目的需求)
② 项目规划 (制定计划)
③ 项目实施 (根据计划,具体完成项目)
④ 项目监控与评审
⑤ 项目收尾与关闭

13. 软件开发工具(了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 软件复用(了解)

软件复用是指利用已有软件的各种有关知识构造新的软件,以缩减软件开发和维护费用。复用是提高软件生产力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技术。软件复用的主要思想是,将软件看成是由不同功能的“组件”所组成的有机体,每个组件在设计编写时可以被设计成完成同类工作的通用工具。

早期的软件复用主要是代码级复用,被复用的知识专指程序,后来扩大到包括领域知识、开发经验、设计决策、架构、需求、设计、代码和文档等一切有关方面。

由于面向对象方法的主要概念及原则与软件复用的要求十分吻合,所以该方法特别有利于软件复用。


15. 习题练习总结

1、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4大5小。
4大:立项、开发、运维、消亡。
5小:在开发阶段,存在5小情况: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验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嘉&年华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