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云可视化二三事 | 数据大屏设计师,我不信你没有这些困惑!

本文是一位数据可视化设计师的经验分享,探讨了数据大屏的演变、设计落地过程中的困难以及如何应对。设计师指出,数据大屏不仅是信息展示,更是一个交互系统,设计应考虑不同展示载体。随着技术发展,3D和交互性成为趋势,但也带来开发落地的挑战。设计师建议提升3D和动效设计技能,关注技术动态,并考虑使用可视化制作工具以减轻设计和开发压力。此外,强调现场调研的重要性,以确保设计符合实际应用场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嗨,我是袋鼠云的一个数据可视化设计师,在公司主要负责画大屏。在去年画了60多张大屏页面之后,我失去了青春和头发,化解了一些对于数据可视化工作的迷茫,我整理了其中的一些,希望能带给大家一点启发。我将主要围绕这几个方面来写:

 

Let's go!

 

数据大屏究竟是什么东西

——“没有愧疚,真的太难定义了。”

身为一个数据可视化产品的从业者,时常感到焦虑,因为这个行业一直都在发生着很快速的进化。

前一两年,人们更多地使用“数据大屏”这个词,可是近些时候,你再去观察这个行业里的优秀企业和入局者,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弱化了“大屏”这个概念,取而代之是“数字孪生”、“大数据可视化交互系统”之类的词汇。相应地,产品形态也在发生着变化,从最开始“偏静态的展示”,到现在的“强交互性”、“3D”、“影视级效果”、“游戏化”...也许人类的终极目标就是像科幻电影里一样自如地操控信息和数据吧。

 

关于大屏,希望我们“数据可视化设计师”,要有这样的意识 —— 大屏只是一个硬件载体,我们可以往大屏上投放任何内容。我们真正在设计的,是一个“数据可视化交互系统”,大屏、电脑、移动设备、投影、VR...都可以成为这个“系统”的展示载体,而大屏,应该是目前大多数使用情景(监控、接待汇报)下最实用的。

 

不同大小的屏幕情景感受

 

当然,我们现在交流时还是习惯说“数据大屏”,但在2020年,“数据大屏”这个词面背后所代表的产品设计形态,一定和以前有了很大的差别,其背后所包含的东西越来越丰富,早已不是“信息图表”这么简单了,我们要时常提醒自己,保持对数据可视化产品的想象力。

最开始做数据大屏设计时,我经常在内心深处疑惑,为什么企业会对“一群人围着一块巨大屏幕观看炫酷PPT”的事情如此热衷,现在的我“参悟”到,这件事情的本质是,如何更好地进行数字化建设成果的应用和展示,也就是如何跑好网上流传的“大数据的最后一公里”。

关于“为什么强烈地追求炫酷、科技感”,随着业内一些宏大的、领先的概念产生,我渐渐理解,数字时代下的产品设计,本身就有无限可能,追求感官和交互体验的升级没有所谓的对错。关于未来的数字产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