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高能量姿势》听后感

这篇博客分享了作者听樊登解读《高能量姿势》后的感悟,强调了助推、存在力、冒充者综合症、核心价值观、感知能力和焦点效应等概念。助推是创造有利环境助人改变,存在力则能提升自信和减轻压力。文章还探讨了如何克服冒充者综合症,识别和调整机会与威胁的感知,以及减少焦点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作者提倡了解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平衡公众自我与真实自我,以增强个人存在力。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樊登《高能量姿势》听后感

公司组织了一个收听樊登对《高能量姿势》一书的解读,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以本文记录本人从中得到的一些感触,以期对以后能有一定裨益。通过在收听的过程中,在记事本上的关键字来聊聊本人的一些感触

1、助推

让一个人发生大的行为改变不能来自于突然之间转弯,而应该来自于给她营造一个美好的环境,营造一个有利于他改变的这种机会,这个方式叫作助推。如果通过个人的理解,助推的对象应该是由助推者及被助推者,但文本提到的案例是助推者推动自己前行,完成自我实现。“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如何对自己进行助推,达到自我实现?这个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存在力

存在力就是你需要感受到你自己的存在,需要感受自己的力量,与自我产生强大的连接。文中提到存在力是一个可以度量,可以提高且可以去锻炼的东西。那为什么需要存在力呢?
文中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面试者参加一个面试之前,由于压力很大,所以在面试前摆了一个神奇女侠的姿势(两手叉腰、两腿分开,下颌微微抬头看着镜头),很快的就提高了自己的状态。另一个比较有意思:一个流浪汉通过高能量姿势,周围的流浪汉都以为他不是流浪汉,找他来要钱;并且后面成为了这些流浪汉的领袖,虽然并没有改变他流浪汉的状态,但他很享受这种具有存在力的状态。
以上种种,就能体现出,存在力能够帮助人在承受压力的时减轻焦虑、害怕、恐惧;能够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处于存在的状态的人们,会表现出各种吸引人的特质:热情、平和、表里如一、值得信任、自信而不自负等等。存在力可以通过自我助推,逐步调整肢体语言和心态,即通过自我引导来获得。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让自己的身体来引导想法。

3、冒充者综合症

“冒充者综合症(Impostor syndrome),又称自我能力否定倾向,是保琳(Pauline R. Clance)和苏珊娜(Suzanne A. Imes)在1978年发现并命名的,是指个体按照客观标准评价为已经获得了成功或取得成就,但是其本人却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他们没有能力取得成功,感觉是在欺骗他人,并且害怕被他人发现此欺骗行为的一种现象。”,这个是百度百科对冒充者综合症的一个定义。
文中提到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事前不在状态,然后事后自责,如参加完一个面试后想着“我要说那句话就 好了,当时怎么就忘了这件事”。个人对这个的理解就是觉得自己的所得与自己的付出并不匹配(德不配位)而产生不自信,以至于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发挥得并不好;由此,我们应该相信“存在即合理”,无论是运气也好,实力也罢,接受当前的现实,脚踏实地,在未来的生活中去争取更多的成就,而不是把眼光放在过去。

4、核心价值观

文中提到每个人认识自己的时候有两种自我,一种是真实自我,一种是公众自我;自我理解,公众自我就是自己在公众视野中的表现,“我是一个讲书的,我不能讲错”、“我是一个xx,我不能xxx”,以作者的话“当你不断地去想公众自我的时候,你带来的全是压力”。那什么是真实自我呢,真实自我不是家里面有多少存款,有几套房,旅游了几次等等,而是自己最珍爱的是什么、想为这个社会做什么贡献、自己人生信念是什么及自己的理想抱负是什么。我们不妨抽空对自己进行一个深入的思考,关掉手机,关掉电脑,关掉一切电子化设备,一张白纸,一支笔,一条一条的把自己的抱负、自己的理想列出来,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他。辩证的看待公众自我及真实自我,而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去面对工作生活中的一切。

5、感知能力

作者将感知能力分为威胁感知能力和机会感知能力。“如果你是一个经常机会感知的人,你会觉得周围的机会很多,跟谁都能合作,有很多创造的可能性;乐观,你的机会真的会越来越多。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威胁感知型的人,你对谁都防备,对谁都害怕,你觉得这事可能有风险,我需要预先防范。有时候预先防范就导致对方的进一步反弹,所以你发现你人生当中永远都是障碍,都是困难。这就是我们说,从良性循环跳到恶性循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界线,是来自于我们对于机会的感知力更多,还是我们对于威胁的感知力更多”。这个是作者对机会感知及威胁感知的一个描述,浅显易懂的话语,需要我们自己深入的理解思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6、焦点效应

焦点效应,就是我们太过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我们以为别人看到我们出丑这辈子都忘不了了。很多时候,都是我们对自己过分关注,并以此联想到别人也会如此关注自己,总觉得自己是人们视线的焦点,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受着监控,这样就会让人产生社交恐惧。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减少焦点效应对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其实别人并没有像我们自己那样注意我们。
除以上之外,文中不乏还有其他的知识及见解,本人仅以自己在收听过程中记录下的几个关键词以及查询一些资料后 ,表达自己的一些理解,感受和看法,与各位共勉。也期望各位可以去收听一下完整的音频,从中获取自己作为独立的个体从此文获取专属与自己的感悟。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