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内存原理详解以及优化(一)

内存在手机里是一个有限的稀缺的资源,我们了解内存原理,也是为了更好的优化内存
一. 首先要理解内存模型,内存的构成:
Java 虚拟机所管理的内存包含了5个区域: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Java 堆,方法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方法区:是被线程共享的区域,一般用来存储不容易改变的数据(也被称为「永久代」)。存储了每个类的信息、静态变量、常量以及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内容。当方法区无法满足内存分配需求时,将抛出 OOM 异常。

Java虚拟机栈:栈内存,它是 Java 方法执行的内存模型。Java 栈中存放的是一个个的栈帧,每个栈帧对应的是一个被调用的方法。存放的是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方法返回地址等信息,会指向堆中真正存储的对象。每一个方法从调用直至执行完成的过程,就对应着一个栈帧在虚拟机栈中入栈到出栈的过程。扩展时无法申请到足够的内存,就会抛出 OOM 异常。

本地方法栈:与 Java 虚拟机栈的作用和原理非常相似,区别在本地方法栈为执行 Native 方法服务的,而 Java 虚拟机栈是为执行 Java 方法服务的。本地方法栈区域也会抛出 OOM 异常。

Java堆:堆内存,内存最大区域,被所有线程共享,唯一目的就是存放对象实例,几乎所有的对象实例都在这里分配。它是 Java 的垃圾收集器管理的主要区域,内存泄漏也都是发生在这个区域。当无法再扩展时,将会抛出 OOM 异常。

程序计数器:是一块较小的内存空间,也称为 PC 寄存器。它保存的是程序当前执行的指令的地址,用于指示执行哪条指令。这块内存中存储的数据所占空间的大小不会随程序的执行而发生改变,此内存区域不会发生内存溢出问题。

二.gc内存的垃圾回收机制,前面说内存是有限的,那么在使用后,如果不用了就要有相应的内存回收机制,java不得不提的就是gc

  1. 引用计数法:每个对象有一个引用计数器,当对象被引用一次则计数器加1,引用失效一次则减1,当计数为0时就可以被 GC 回收了。该算法由于无法处理对象之间相互循环引用的问题,现在虚拟机基本上不再使用这种方式。

  2. 可达性分析算法:通过 GC Roots 的对象作为起始点,从这些节点开始向下搜索,搜索所走过的路径称为引用链。GC Roots 可以通过引用链达到某个对象则该对象称为可达对象。如果通过 GC Roots 到某个对象没有任何引用链可以达到则该对象称为不可达对象。

对于 GC Roots 无法到达的对象便成了垃圾回收的对象,随时可能被 GC 回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GC 是需要 2 次扫描才回收对象,通过 GC Roots 经过可达性分析算法,得到某对象不可达时,进行第一次标记该对象。接着进行一次筛选此对象是否有必要执行 finalize(),没有必要则这个对象可被回收了。有必要执行 finalize() 则会把对象放入 F-Queue 队列中,如果此对象的 finalize() 方法中搭上引用链则又会变成可达对象,那该对象就完成自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 .其次是内存清理算法
3.1 标记 — 清除算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标记清除算法(Mark-Sweep)是最基础的一种垃圾回收算法,它分为2部分,先把内存区域中的这些对象进行标记,哪些属于可回收标记出来,然后把这些垃圾拎出来清理掉。就像上图一样,清理掉的垃圾就变成未使用的内存区域,等待被再次使用。

这逻辑再清晰不过了,并且也很好操作,但它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内存碎片。

上图中等方块的假设是 2M,小一些的是 1M,大一些的是 4M。等我们回收完,内存就会切成了很多段。我们知道开辟内存空间时,需要的是连续的内存区域,这时候我们需要一个 2M的内存区域,其中有2个 1M 是没法用的。这样就导致,其实我们本身还有这么多的内存的,但却用不了。

3.2 复制算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复制算法(Copying)是在标记清除算法上演化而来,解决标记清除算法的内存碎片问题。它将可用内存按容量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的一块。当这一块的内存用完了,就将还存活着的对象复制到另外一块上面,然后再把已使用过的内存空间一次清理掉。保证了内存的连续可用,内存分配时也就不用考虑内存碎片等复杂情况,逻辑清晰,运行高效。

上面的图很清楚,也很明显的暴露了另一个问题,合着我这140平的大三房,只能当70平米的小两房来使?代价实在太高。

3.3 标记整理清除算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标记整理算法(Mark-Compact)标记过程仍然与标记 — 清除算法一样,但后续步骤不是直接对可回收对象进行清理,而是让所有存活的对象都向一端移动,再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区域。

标记整理算法一方面在标记-清除算法上做了升级,解决了内存碎片的问题,也规避了复制算法只能利用一半内存区域的弊端。看起来很美好,但从上图可以看到,它对内存变动更频繁,需要整理所有存活对象的引用地址,在效率上比复制算法要差很多。

3.4分代收集算法分代收集算法(Generational Collection)严格来说并不是一种思想或理论,而是融合上述3种基础的算法思想,而产生的针对不同情况所采用不同算法的一套组合拳。对象存活周期的不同将内存划分为几块。一般是把 Java 堆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这样就可以根据各个年代的特点采用最适当的收集算法。在新生代中,每次垃圾收集时都发现有大批对象死去,只有少量存活,那就选用复制算法,只需要付出少量存活对象的复制成本就可以完成收集。而老年代中因为对象存活率高、没有额外空间对它进行分配担保,就必须使用标记-清理或者标记 — 整理算法来进行回收。so,另一个问题来了,那内存区域到底被分为哪几块,每一块又有什么特别适合什么算法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3.4.1 Eden 区

IBM 公司的专业研究表明,有将近98%的对象是朝生夕死,所以针对这一现状,大多数情况下,对象会在新生代 Eden 区中进行分配,当 Eden 区没有足够空间进行分配时,虚拟机会发起一次 Minor GC,Minor GC 相比 Major GC 更频繁,回收速度也更快。
通过 Minor GC 之后,Eden 会被清空,Eden 区中绝大部分对象会被回收,而那些无需回收的存活对象,将会进到 Survivor 的 From 区(若 From 区不够,则直接进入 Old 区)。
3.4.2 Survivor 区

Survivor 区相当于是 Eden 区和 Old 区的一个缓冲,类似于我们交通灯中的黄灯。Survivor 又分为2个区,一个是 From 区,一个是 To 区。每次执行 Minor GC,会将 Eden 区和 From 存活的对象放到 Survivor 的 To 区(如果 To 区不够,则直接进入 Old 区)。

为啥需要?
不就是新生代到老年代么,直接 Eden 到 Old 不好了吗,为啥要这么复杂。想想如果没有 Survivor 区,Eden 区每进行一次 Minor GC,存活的对象就会被送到老年代,老年代很快就会被填满。而有很多对象虽然一次 Minor GC 没有消灭,但其实也并不会蹦跶多久,或许第二次,第三次就需要被清除。这时候移入老年区,很明显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所以,Survivor 的存在意义就是减少被送到老年代的对象,进而减少 Major GC 的发生。Survivor 的预筛选保证,只有经历16次 Minor GC 还能在新生代中存活的对象,才会被送到老年代。

为啥需要俩?
设置两个 Survivor 区最大的好处就是解决内存碎片化。

我们先假设一下,Survivor 如果只有一个区域会怎样。Minor GC 执行后,Eden 区被清空了,存活的对象放到了 Survivor 区,而之前 Survivor 区中的对象,可能也有一些是需要被清除的。问题来了,这时候我们怎么清除它们?在这种场景下,我们只能标记清除,而我们知道标记清除最大的问题就是内存碎片,在新生代这种经常会消亡的区域,采用标记清除必然会让内存产生严重的碎片化。因为 Survivor 有2个区域,所以每次 Minor GC,会将之前 Eden 区和 From 区中的存活对象复制到 To 区域。第二次 Minor GC 时,From 与 To 职责兑换,这时候会将 Eden 区和 To 区中的存活对象再复制到 From 区域,以此反复。

这种机制最大的好处就是,整个过程中,永远有一个 Survivor space 是空的,另一个非空的 Survivor space 是无碎片的。那么,Survivor 为什么不分更多块呢?比方说分成三个、四个、五个?显然,如果 Survivor 区再细分下去,每一块的空间就会比较小,容易导致 Survivor 区满,两块 Survivor 区可能是经过权衡之后的最佳方案。
3.4.3 Old 区

老年代占据着2/3的堆内存空间,只有在 Major GC 的时候才会进行清理,每次 GC 都会触发“Stop-The-World”。内存越大,STW 的时间也越长,所以内存也不仅仅是越大就越好。由于复制算法在对象存活率较高的老年代会进行很多次的复制操作,效率很低,所以老年代这里采用的是标记 — 整理算法。

除了上述所说,在内存担保机制下,无法安置的对象会直接进到老年代,以下几种情况也会进入老年代。

大对象
大对象指需要大量连续内存空间的对象,这部分对象不管是不是“朝生夕死”,都会直接进到老年代。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避免在 Eden 区及2个 Survivor 区之间发生大量的内存复制。当你的系统有非常多“朝生夕死”的大对象时,得注意了。

长期存活对象
虚拟机给每个对象定义了一个对象年龄(Age)计数器。正常情况下对象会不断的在 Survivor 的 From 区与 To 区之间移动,对象在 Survivor 区中每经历一次 Minor GC,年龄就增加1岁。当年龄增加到15岁时,这时候就会被转移到老年代。当然,这里的15,JVM 也支持进行特殊设置。

动态对象年龄
虚拟机并不重视要求对象年龄必须到15岁,才会放入老年区,如果 Survivor 空间中相 同年龄所有对象大小的总合大于 Survivor 空间的一半,年龄大于等于该年龄的对象就可以直接进去老年区,无需等你“成年”。

这其实有点类似于负载均衡,轮询是负载均衡的一种,保证每台机器都分得同样的请求。看似很均衡,但每台机的硬件不通,健康状况不同,我们还可以基于每台机接受的请求数,或每台机的响应时间等,来调整我们的负载均衡算法。

未完待续,优化就放到下一篇再讲吧,篇幅有点长了。

  • 12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