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人知的数组遍历

也不知道博主从哪里抄写来的,分享一下,又加了自己的思考和扩展,一个有趣的写法。看了后,你也许会大惊一跳。

先上菜

      private void Window_Loaded(object sender, RoutedEventArgs e)
        {
            //Stopwatch stopwatch = new Stopwatch();
            //stopwatch.Start();
            //int[,] arr = new int[10240, 10240];
            //for (int m = 0; m < 10240; m++)
            //{
            //    for (int n = 0; n < 10240; n++)
            //    {
            //        arr[m, n] = 1234;    //先外后内
            //    }
            //}
            //stopwatch.Stop();
            //var a = stopwatch.ElapsedMilliseconds;


            Stopwatch stopwatch = new Stopwatch();
            stopwatch.Start();
            int[,] arr = new int[10240, 10240];
            int x, y;
            for (int m = 0; m < 10240; m++)
            {
                for (int n = 0; n < 10240; n++)
                {
                    arr[n, m] = 1234;         //先内后外
                }
            }
            stopwatch.Stop();
            var a = stopwatch.ElapsedMilliseconds;

        }

本案例使用的WPF测试

上面这段代码,我们分别执行2次,看看运行的时间

第一次

先m后n

可见运行后,运行这段代码的时间是:344,当然这个值和计算机的CPU等等都有关系的,大概就在这个区间左右,相差不会很大。

第二次

先n后m

可见运行后,运行这段代码的时间是:1327,当然这个值和计算机的CPU等等都有关系的,大概就在这个区间左右,相差不会很大。 

1327/344≈4,也就是说,2种写法相差4倍的运行效率。

再看我把案例扩大一下,把二维数据扩大进行比较

先上菜

16657/4364≈ 4

本次结果依然是4,这里要说明一下,虽然m和n的数值不一样,但是总体循环的乘积是一样的。

然后我们看看三维数据的数据

第一次:5138

第二次:13606

第三次:26308

递增的关系基本上是2倍的关系, 但是第一次和第三次,是5倍的的关系。

底层机制我们不做分析了,都是计算机底层的背景知识。

有一个快速的记忆方法,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其中,按照字的顺序记就可以了,先外后内即可,快去优化你的代码性能吧。

来源:

不为人知的数组遍历-CSDN博客

  • 6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故里2130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