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派nano上手笔记(一)移植Uboot

一、硬件参数

CPU: 全志 F1C100s, ARM 926EJS , 最高 900MHz

内存

集成32MB DDR

存储

预留SOP8 SPI Flash焊盘(可定制贴片8~32MB SPI Nor Flash);

板载 TF卡座,可TF启动。

显示

通用 40P RGB LCD FPC座

可直插常见的40P 4.3/5/7寸屏幕(板载背光驱动),通过转接板可插50P 7/9寸屏

支持常见的272x480, 480x800, 1024x600等分辨率

板载电阻式触摸屏芯片,另配合底板可适配电容触摸屏

支持 720P 视频输出

支持 H.264 / MPEG 等视频流解码

通信接口

SDIO,可搭配配套SDIO WiFi+BT 模块

SPI x2

TWI x3

UART x3

OTG USB x1

TV out

其它接口

PWM x2

LRADC x1

Speakerx2 + Mic x1

电气特性

Micro USB 5V供电; 2.54mm 插针 3.3V~5V供电; 1.27mm 邮票孔供电

输出 3.3V ,可选择输入RTC电压

900MHz linux空载运行电流 54mA, 带屏运行电流 ~250mA

存储温度 -40~125℃,运行温度 -20~70℃

原理图

https://fdvad021asfd8q.oss-cn-hangzhou.aliyuncs.com/migrate/Pin%20Map.png

二、Uboot移植

1、安装交叉编译链

gcc-linaro-7.2.1官网下载

# 此处为获取7.2.1版本,您可获取其他版本或者通过链接直接下载
wget http://releases.linaro.org/components/toolchain/binaries/7.2-2017.11/arm-linux-gnueabi/gcc-linaro-7.2.1-2017.11-x86_64_arm-linux-gnueabi.tar.xz

tar -vxJf gcc-linaro-7.2.1-2017.11-x86_64_arm-linux-gnueabi.tar.xz
sudo cp -r ./gcc-linaro-7.2.1-2017.11-x86_64_arm-linux-gnueabi /opt/

sudo vim /etc/bash.bashrc

# 在文件末尾 添加以下内容
PATH="$PATH:/opt/gcc-linaro-7.2.1-2017.11-x86_64_arm-linux-gnueabi/bin"
# 添加完毕

# 使路径生效
source /etc/bash.bashrc

此时可用 arm-linux-gnueabi-gcc -v 进行测试;若普通用户状态下没有成功,通过 sudo su 切换到root用户再尝试;

2、编译Uboot

然后从GitHub上拉取对Nano进行了适配的Uboot,就是nano分支的v2018.01,如果clone速度过慢也可以下载zip包然后解压

sudo apt-get install git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Lichee-Pi/u-boot.git
cd u-boot

# 查看分支
git branch -a
# 切换到 Nano 分支
git checkout nano-v2018.01

Uboot的文件结构,这个还是比较复杂的,过几天会深入的学习一下

.
├── api             //封装一些平台无关的操作,如字符串打印,显示,网络,内存
├── arch            //以平台架构区分
│   ├──arm
│   │   └──cpu
│   │   │   └──arm926ejs
│   │   │   │   └──sunxi   //cpu相关的一些操作,如定时器读取
│   │   │   │   │   └──u-boot-spl.lds  //spl的放置方法
│   │   └──dts
│   │   │   └──suniv-f1c100s-licheepi-nano.dts   // f1c100s芯片的一些配置
│   │   │   └──suniv-f1c100s-licheepi-nano.dtb
│   │   │   └──suniv-f1c100s.dtsi
│   │   │   └──suniv.dtsi
│   │   └──lib      //一些库文件
│   │   └──mach-sunxi
│   │   │   └──board.c          //board_init_f
│   │   │   └──dram_sun4i.c     //ddr的操作,复位,时钟,延时,odt,etc.
│   │   │   └──dram_helpers.c   //ddr的设置及读写测试
├── board
│   ├──sunxi
│   │   └──board.c              //sunxi_board_init 入口
│   │   └──dram_suniv.c        //DRAM的一些默认参数
├── cmd             //Uboot命令行的一些命令
├── common          //含spl
├── configs         //menuconfig里的默认配置,比如各类驱动适配
│   ├── licheepi_nano_defconfig
│   ├── licheepi_nano_spiflash_defconfig
├── disk            //硬盘分区的驱动
├── doc
├── drivers         //外设驱动
├── dts
├── examples
├── fs              //多种文件系统
├── include
│   ├──configs
│   │   └──sunxi_common.h   //预配置的参数,如串口号等
│   │   └──suniv.h
├── lib             //加密压缩等算法
├── net             //nfs,tftp等网络协议
├── post
├── scripts

了解u-boot大致结构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尝试编译了;

# 此处告知make采用arm-linux-gnueabi下的所有交叉编译工具,目标架构为Arm,设定各项默认配置为 nano 的spiflash支持版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gnueabi- licheepi_nano_spiflash_defconfig

# 若不带spi-flash的板子,请换成 licheepi_nano_defconfig

# 进行可视化配置
make ARCH=arm menuconfig

然后来设置LCD,我买了800*480的LCD,我的配置过程如下:

通过配置 ARM architecture ‣ Enable graphical uboot console on HDMI, LCD or VGA Y

接着根据你自己的显示屏大小,配置同级的 LCD panel timing details 为:

800*480 规格

x:800,y:480,depth:18,pclk_khz:33000,le:87,ri:40,up:31,lo:13,hs:1,vs:1,sync:3,vmode:0

480*272 规格

x:480,y:272,depth:18,pclk_khz:10000,le:42,ri:8,up:11,lo:4,hs:1,vs:1,sync:3,vmode:0

并将 LCD panel backlight pwm pin 设为:PE6 (查自 Nano 原理图)

接下来就可以开启编译了

# 开始编译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gnueabi- -j8

在编译Uboot的步骤中可能会报错缺少swig、缺少python.h、缺少curses.h、缺少zlib.h

对应的执行以下指令就可以解决

sudo apt-get install swig、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dev   # for python2.x installs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3-dev  # for python3.x installs
sudo apt-get install libncurses5-dev
sudo apt-get install zlib1g-dev

3、下载工具sunxi-tools安装

在食用前,我们仍需要一个适配 Nano 的下载工具;

git clone -b f1c100s-spiflash https://github.com/Icenowy/sunxi-tools.git
cd sunxi-tools
make && sudo make install

如果出现:fel_lib.c:26:20: fatal error: libusb.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那需要安装libusb:

sudo apt-get install libusb-1.0-0-dev

再如果出现:error: zlib.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那需要安装libusb:

apt-get install zlib1g-dev

安装成功后将nano接到电脑进行以下的测试

$ sudo ./sunxi-fel ver
AWUSBFEX soc=00001663(F1C100s) 00000001 ver=0001 44 08 scratchpad=00007e00 00000000 00000000

$ sudo ./sunxi-fel -l
USB device 001:013   Allwinner F1C100s

4、不插卡上电烧录

此时有两种方式进行程序下载:

# 1.以 uboot file-with-spl形式进行(单次运行,测试时个人推荐)
sunxi-fel uboot /your/path/to/u-boot-sunxi-with-spl.bin  # 请自行修改到本机地址

# 2.烧进 spi-flash (开机自启)
sunxi-fel -p spiflash-write 0 /your/path/to/u-boot-sunxi-with-spl.bin
# note: 重新烧录或重进fel模式时,请在上电时拉低SPI flash 的 CS引脚

我选用了第一种,烧录成功后LCD显示如下的图像

此时使用TTL转USB的模块连接nano板的串口0,在串口助手找到对应的串口设置波特率为115200然后发送bdinfo将列出各种板子信息,如:

arch_number = 0x00000000
boot_params = 0x80000100
DRAM bank   = 0x00000000
-> start    = 0x80000000
-> size     = 0x02000000
baudrate    = 115200 bps
TLB addr    = 0x80FF0000
relocaddr   = 0x80F72000
reloc off   = 0xFF872000
irq_sp      = 0x80E67D90
sp start    = 0x80E67D80
FB base     = 0x81E89000
Early malloc usage: 118 / 400
fdt_blob = 80e67da8

三、总结

到这里Uboot的移植就结束了,这仅仅是将Uboot成功的移植到了板子上,Uboot是广泛使用的系统引导程序,对于嵌入式来说至关重要,所以以后会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

  • 1
    点赞
  • 1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好的,我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移植u-boot串口驱动的代码需要了解目标板的串口硬件及其寄存器的映射情况,以及u-boot串口驱动的框架。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 ``` #include <common.h> #include <dm.h> #include <serial.h> static int my_serial_setbrg(struct udevice *dev, int baudrate) { // TODO: 设置波特率寄存器的值 return 0; } static int my_serial_probe(struct udevice *dev) { // TODO: 初始化串口硬件并打开串口 return 0; } static int my_serial_putc(struct udevice *dev, const char ch) { // TODO: 向串口发送一个字符 return 0; } static int my_serial_pending(struct udevice *dev, bool input) { // TODO: 查询串口接收缓冲区中的字符数或者查询发送缓冲区是否为空 return 0; } static int my_serial_getc(struct udevice *dev) { // TODO: 从串口接收一个字符 return 0; } static int my_serial_ofdata_to_platdata(struct udevice *dev) { // TODO: 从设备树中读取相关信息,如波特率 return 0; } static const struct dm_serial_ops my_serial_ops = { .setbrg = my_serial_setbrg, .putc = my_serial_putc, .pending = my_serial_pending, .getc = my_serial_getc, }; static const struct udevice_id my_serial_ids[] = { { .compatible = "my_serial", }, { } }; U_BOOT_DRIVER(my_serial) = { .name = "my_serial", .id = UCLASS_SERIAL, .of_match = my_serial_ids, .probe = my_serial_probe, .priv_auto_alloc_size = sizeof(struct dm_serial_priv), .ops = &my_serial_ops, .ofdata_to_platdata = my_serial_ofdata_to_platdata, }; ``` 以上代码中,需要填写TODO注释中的内容,以适配具体的硬件和需求。其中,`my_serial`是一个自定义的串口设备,在设备树中需要指定其`compatible`属性为`my_serial`。在编译时,需要将此代码编译进u-boot的image中,并在设备树中描述该串口设备。 ### 回答2: 移植UBOOT串口驱动的代码的过程如下: 1. 找到移植UBOOT的源码,并进入UART驱动对应的目录。 2. 根据目标硬件平台的串口硬件规格,修改串口驱动文件中的硬件参数。例如,调整串口设备地址、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 3. 配置串口驱动的引脚。根据硬件规格,确定相应引脚的功能和连接情况,并在板级配置文件中进行相应的配置。 4. 判断串口读取和写入的方式。根据串口硬件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读取和写入方式。可以选择轮询方式,也可以使用中断方式。 5. 实现串口初始化。根据目标平台的需求,实现串口初始化函数,包括配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以及中断处理等。 6. 实现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函数。编写串口发送数据函数和接收数据函数,用于发送指令或数据到串口以及从串口接收数据。 7. 编译和生成可执行文件。根据目标硬件平台和编译工具链的要求,进行编译和链接操作,生成可执行文件。根据需求,可以使用Makefile等工具进行编译自动化管理。 8. 测试驱动程序。将生成的驱动程序烧录到目标硬件上,并通过相应的串口工具或软件进行测试,验证驱动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9. 调试和优化。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驱动程序的功能和性能达到预期要求。 最后,将移植完毕的UBOOT串口驱动代码提交到相应的版本控制系统中,以便后续维护和管理。 ### 回答3: 移植uboot串口驱动的代码涉及到uboot源码的修改和适配,并在其中添加新的串口驱动代码。具体步骤如下: 1. 首先,需要找到uboot源码中的串口驱动文件。一般情况下,uboot的串口驱动文件位于`drivers/serial`目录下。在该目录下,可以找到不同架构的串口驱动代码。 2. 打开对应架构的串口驱动文件,并进行移植适配。需要根据目标设备的硬件信息,修改和调整串口的寄存器地址和配置参数,确保其能够正确地操作对应的硬件串口。修改的关键点有:波特率设置、数据位设置、校验位设置、停止位设置等。这些设置通常通过对寄存器的配置来实现。 3. 在uboot中添加新的串口驱动文件。将移植适配好的串口驱动代码拷贝到`drivers/serial`目录下,并在Makefile文件中添加相关的编译选项,确保可以将新的串口驱动代码编译进uboot。 4. 修改uboot的全局配置文件`include/configs`,使其能够使用新的串口驱动。在该文件中,找到对应目标设备的配置项,并将其串口驱动设置为使用新的驱动名称。 5. 编译uboot源码。使用交叉编译工具链编译uboot,并生成最终的uboot镜像文件。 6. 将生成的uboot镜像文件烧录到目标设备中,启动设备,并通过串口调试工具查看串口输出是否正常。 以上就是移植uboot串口驱动的基本步骤,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硬件架构和驱动接口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