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心理教授:压力面前,除了逃避和死扛,你还有第三种选择

就在上周日,我无意之间发现一个TED Talk,短短15分钟的演讲,演讲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Kelly McGonigal(凯利·麦格尼格尔),她彻底颠覆了我对压力的认知:

“最幸福的人并不是没有压力的人。相反,他们是那些压力很大,但把压力看作朋友的人。这样的压力,是生活的动力,也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

我为大家整理了Kelly教授的演讲和相关心理研究。带着这层对压力的全新认知,你不仅不会害怕也不会逃避压力,反而会害怕:“要是我的生活中没有压力,那会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01 压力会杀死人,但压力也只杀得死会这样想的人

Kelly开展的这项研究历时八年,追踪了3万名美国成年人,在这项研究,参加者会被问两个问题:

去年你感受到了多大压力?

你相信压力有碍健康吗?

8年后,研究人员查看了公开的死亡记录数据,并找出了那些已经去世的参与者。

研究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那些相信压力有害健康的参与者,会经常失眠、内分泌失调,并且诱发癌症或心脏病,最终使得死亡的风险增加了43%,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但是,如果承受极大压力的人,不认为压力有害,死亡的风险就不会升高,甚至比压力较小的参与者死亡风险更低。

是的,真正有害的不是压力,而是认为“压力有害”的想法。也就是说,压力并不是导致死亡风险增加的决定因素,如何看待压力才是其决定因素。

▲图片来源:TED演讲视频

研究人员还估计,在追踪死亡案例的8年中,有超过18.2万人过早离世的原因,并不是压力本身,而是认为压力有害这个想法。

那么,改变对压力的看法,是否能够促进人们的健康?科学研究告诉我们的确如此。当你改变对压力的看法时,你便能改变你身体对于压力的反应。

为何如此呢?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为您揭晓答案。

研究者为了让参与者处于极度压力的情境中,参与者被要求参加一项有两个实验的社会压力测试。

第一个实验,压力演讲。参与者要面对专家评委做一个五分钟的演讲。他们没有事准备的机会,而且演讲的主题还是自身的性格“弱点”。

同时,为了确保参与者感受到压力,研究人员在演讲者脸上打了明亮的灯光,现场还有摄像机全程拍摄。此外,评委们还频频作出消极反馈,比如鄙夷的神情(白眼)或不屑的动作(摇头摆手)。

接着,进行第二个实验,数学测验。要求参与者尽可能快地从996开始以7递减来倒数数字,期间研究者还会不断地受到干扰:快点,快点,太慢了,数错了,重新开始。

想必,做完这两个实验,大家都会呼吸加快,心脏砰砰直跳,也许还会一头汗水,感到压力重重。正常情况下,我们会将这种身体改变解释为焦虑或者不能很好应对压力的表现。

但如果我们把这些生理表现看作是身体充满活力,并准备好应对压力的信号,情况会有什么不同吗?

接下来,参与者在参加「社会压力测试」时,事先教导他们认为这些压力的表现是有益的:如呼吸加快可以帮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砰砰心跳是在为你的行动做出准备。

实验结束后,那些将压力视为对他们表现有帮助的参与者感受到的压力大大降低,这些人少了一份焦虑,多了一份自信。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思想准备上的小动作,面对同样的压力时,结果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02 颠覆认知:压力有助于身体健康

接下来,我们从生理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一般情况下,压力会让我们的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而这也是慢性压力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原因之一。

但是,在上面这项研究中,当参与者认为身体对于压力的反应有利时,他们的血管却是保持松弛的状态。

他们的心跳仍然砰砰直跳,但是以一种更健康的心血管系统活动的方式,就和你开心或者受到鼓舞时的跳动方式类似。

▲图片来源:TED演讲视频

▲图片来源:TED演讲视频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数据文档 背景描述 本数据集包含了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和学术等不同方面信息,为深入探讨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提供参考数据。从睡眠质量到学习负担,再到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影响,数据集涵盖了约20个最显著的特征。 本数据集适合初学者进行探索分析,了解当前学生所面临的压力挑战和心理状况。 问题描述 描述性统计 数据集中有多少学生? 数据集中学生的平均焦虑水平是多少? 有多少学生报告过心理健康问题的历史? 心理因素 有多少学生的自尊心水平低于平均水平? 有百分之多少的学生报告过抑郁经历? 生理因素 有多少学生经常头痛? 学生的平均血压水平是多少? 有多少学生评价自己的睡眠质量较差? 环境因素 有多少学生生活在噪音水平较高的环境? 有百分之多少的学生在居住条件中感到不安全? 有多少学生报告基本需求未得到满足? 学术因素 有多少学生将自己的学业表现评为平均水平以下? 学生报告的平均学业负担是多少? 有多少学生担心自己的未来职业? 社会因素 有多少学生感觉自己有强大的社会支持? 有百分之多少的学生曾经经历过欺凌? 有多少学生参与课外活动? 比较分析 焦虑水平与学业表现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睡眠质量较差的学生是否也报告更高的抑郁水平? 经历过欺凌的学生是否更有可能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历史? 总体探索 在不同因素中(心理、生理、环境、学术、社会),有多少学生报告了负面经历或状况? 在比较不同因素时,是否有明显的趋势或模式? 根据数据集,每个因素中哪个具体特征对学生的压力影响最为显著?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