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人是如何“看”到3d物体的
人看到的世界是3d的,无非是因为你能真切的感受到每一个物体的距离,几何形状,大小。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计算过程,大致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眼睛的对焦距离
人眼对焦和相机的光学变焦原理是一样的,只是人眼对焦非常精准迅速。观察一个物体时,根据眼睛的对焦距离就可以判断出物体距离眼睛的距离。
2,两只眼睛同时观看物体的差别
这应该是最直接的效果,也是3d电影的基本原理。比如一个正方体的盒子放在眼前,我们能立刻判断出它的几何形状,“这个东西是正方体”,因为我们左眼和右眼从两个角度看到的影像是不同,(你可以保持脑袋不懂,分别闭上左眼和右眼来实际看一下,看近处的物体比较明显)。然后大脑通过很复杂的运算就可以得出物体的形状。
3,眼睛在移动中观测物体的差别
这个原理同上一条。区别是,在上一条中,两只眼睛同时看到不同角度的影像,在这一条中,是通过移动眼睛的位置来看到不同的角度影像。而且角度可能更大,可以完全达到2的所有效果。这一条和上一条都可以总结为“观测角度的不同而看到不同的影像”。
区别于第7条,这是人眼的主动移动,而不是被观测物体或者摄像头位置的移动。
4,特定物体的大小
物体的远近不同导致看到的相对大小不同。比如一个人,一座房子,一辆车子等常见物体,我们知道他的实际大小大致是多少。看到的越小,说明其距离我们越远。
5,物体的几何形变
比如,我们看一条笔直的马路,一个正方体等物体,由于其不同位置和我们眼睛的距离不同而会产生几何形变,可以参见素描中的透视效果,这也是素描画出立体感物体的基本原理之一。
6,光影,遮罩而产生的层次感
比如物体a把物体b挡住了一部分,我们会认为物体a在物体b前面,也就是a离我们的眼睛更近。
对于光影效果,比如同一个路灯下,ab两个物体,其中一个影子几乎很短,另外一个影子很长(这个长短是相对于ab物体自身而言,不是绝对长度),则可以认为a物体离路灯很近,而b物体离得远。
7,被观测物体的运动
这点实际上也包含了上述的几点,被观测的物体的运动会不断的产生眼睛对焦距离的变化,几何形变,相对大小的变化,光影效果和遮罩的变化,以及观测角度的变化。
8,大脑的想象
终极武器,这是人最难以用机器模拟的特点。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这个想象力是无处不在的。比如你看到一只猫卧在地上,你会更具生活经验想象出它应该有四条腿缩在身子下面;你看到一个人的左半边,你会不由自主的在脑海中把它的右半边被挡住的耳朵胳膊等补上去。
这个想象力大部分时候是准的,但是偶尔也会出错⋯⋯最典型的应用就是魔术,魔术不是让观众看到了假的,二是诱导力观众的想象力,使观众把看不到的或者看不清的或者没注意看的东西在大脑中靠想象力补出来。
比如最简单的硬币魔术,把一个硬币藏在另一个硬币后面而感觉上是变出了一个硬币。因为背后的硬币被前面的完全挡住了,综合我们以上所有的判断方法也无法看到被挡住的硬币,此时,大脑会根据生活经验而想象出这个硬币背面没有东西,这个想象是潜意识的,不由自主的。然后结果就感觉变出一个硬币好神奇,实际上是自己骗自己罢了(简单的解释下,别喷我啊)。
可能不全暂时总结这么多,凡是能够影响到我们判断物体的距离,形状和大小的因素其实都可以算在里面。比如快速运动的星体产生的红移其实也可以是一个因素,不过地球上很少见跑得这么快的东西,或者声音等因素也可以产生影响。
需要强调的两个概念
1,我们一般说的3d是“真实的感受到3d",也就是左眼和右眼可以看到不同角度的画面,只有这样才是有”真实3d“的感觉,也就是只有满足第2,3条才是我们一般所说的”3d“。如果是多个不同物体,那么满足条件1也能显得更真实。
但是实际上上面说的其他一些原因也可以使我们”感觉“到物体的大小,远近,形状等因素,虽然我们不把这些因素当做真正的3d来看,但是绝对可以促使大脑把我们所看到非3d物体想象成3d的,虽然我们清楚那不是3d的。就如同我们明知一幅画是2d的,但是我们看到这幅画却可以想象出3d的场景一样。
总结就是:1,2,3条是”真实的3d“感受的基础,”4-8“都是促使大脑想象3d场景的基础。
2,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2d和3d是一个相对概念。3d就是相对2d更真实一些,仅此而已;而那个2d的定义就是:当出现一个比我们一直看到的更真实的东西时,我们把新的东西叫3d,对应以前那个旧的就是2d了。这从以下的3d游戏和2d电影的对比就可以看出来,他们的视觉效果其实是一样的,但是一个被称为3d,一个被称为2d。只是因为3d游戏相对于2d游戏更真实,所以叫它3d;而2d电影相对于3d电影更不真实,所以叫他2d。
二、简单解释一下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1,一幅画
一幅画毫无疑问是个纯2d的东西,左眼和右眼看到的画面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这是一幅画,它是一个平面。对于一幅画,上述1,2,3,7条它是无法满足的,但是剩下的4,5,6,8条却是可以模拟的。因此,2d的一幅画里面的一棵树,人看这也能”感觉到“它的大小,形状(立体形状),离我们的远近,甚至可以感觉到它在运动。
所以在绘画中,物体的透视结构,光影效果和颜色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一2d幅画促使大脑想象3d场景的唯一方法。
补充说明下,纸的3d和画面内容的3d是两个东西。
因为画面内容不满足条件2,而且这个纸张的本身是满足条件2的(显然,纸是个现实存在的物体,毫无疑问是3d的,我们左右眼看到的纸是不同的,可以立刻判断出它的几何形状),所以我们知道这张画画用的纸其实就是一个平面物体。但是由于画面内容使用了上述的其他一些因素,可以使我们想象到画面的内容它要表达的3d场景。
2,2d电影
和画相比,2d的电影多了一条,就是第7条,被观测物体的运动。2d电影里面因为物体的运动和摄像镜头的运动,使得它比静态的画面更能使人感受到”3d“的效果。比如2d电影里面的一辆车在往前开,窗户外马路边的树飞速倒退,远一点的房子退的慢一点,更远的山几乎没有动,这个强烈的视觉效果 可以促使大脑构想一个3d的场景:车在马路上飞驰,马路两旁有很多树,马路不远处有很多房子,更远处有绵延的群山。
3,3d电影
3d电影之所以区别于2d电影,是因为它是唯一满足条件2的,由于左右眼看到了两个角度的不同画面,因此有”真实“的3d感。当然,它也同时满足2d电影所满足的一切条件。但是它不满足1,3两条:
对于1,现实生活中我们看不同距离的物体,晶状体会调节曲度而实现对焦,但是看3d电影,对焦点永远是在银幕上,不远电影里面放的是远处的还是近处的。所以我们的眼睛会处在一种不同于一般情况下的工作状态,晶状体不用收缩了,一直保持不动。个人猜测这是造成看完3d电影眼睛疲劳或者疼痛的主要原因(除去眼镜和画面质量等因素)。
对于2,我们不能在看3d电影时主动移动自己的位置来看到不同的画面,只能靠镜头的移动。我们无法跑到右边看就看到画面的右侧。但是看电影时一般大家都是坐着不动的,这个一点倒显得无所谓。如果你想试验一下,从银幕正前方一直跑到90度的侧面,就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个电影的"3d"效果也很假,也是一个平面而已。
顺便说一下3d电影的实现原理:用横向和纵向的两种偏振光把两个角度拍摄的画面同时放映在屏幕上,因此不带眼镜看到的是重叠在一起的模糊画面。然后通过3d眼镜分别在左眼和右眼处过滤掉另外一个画面,所以左眼和右眼看到的画面是不同的。红蓝3d眼镜也是类似的原理,用带颜色的镜片过滤而不是偏振光过滤。
4,2d和3d游戏
2d游戏能达到的效果就是:4568四条,第7条几乎不满足。因为2d游戏都是由一张张静态的图片组成,显然满足图片所满足的4568条。但是第7条很难满足,因为第七条需要变化,而且这个变化是非常复杂的。比如:我在一条路上走,前方的树逐渐变大,向两边靠,然后消失,树枝树叶的相对大小,面向我们的角度和相对我们的位置都会不断变化,两颗树的相对位置也会不断变化,互相间的遮挡也会不断变化,光线透过树叶的缝隙也会不断变化,这些是非常复杂的数学计算才能做到的,是一个简单的图片拼接无法完成的,因此2d游戏不满足第7条。但是简单的效果,比如物体越走越远就会越变越小,可以通过缩小图片来实现,所以说”几乎“不满足第7条。
相对的,3d游戏就是完全满足了第7条。因为它利用3d引擎做3d建模,完全模拟了一个3d场景,然后通过复杂的计算得到这个场景投影到特定角度的2d画面,这个计算是动态的,比如每分钟计算60次。所以,在3d游戏中可以看到由于镜头或者物体的移动而产生的各种复杂的变化,因此完全可以满足第7条。
可以发现,3d游戏和2d电影满足的条件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是在3d游戏中你可以控制镜头的方向,在2d电影中不行。但是一个叫3d,一个叫2d。(不管内部实现,3d游戏的内部实现远比2d电影复杂,记录的信息也比2d电影多很多,只是说我们看到画面的的效果是一样的)。
5,一只眼睛的人
很明显,一只眼睛的人除了不满足条件2之外,满足其他一切条件。特别是第1,3两条,完全足够我们看到”真实的3d“世界。而且一只眼睛的人由于无法满足条件2,而只能满足几乎等价的条件3。因此可以猜测的一点是:一只眼睛的人有时需要移动自己的眼睛的位置来判断物体物体的3d效果,可能这已经是习惯,是不由自主的做出的动作(不过也可能他早已习惯了利用其他7条而不需要条件2)。比如:他看到远处一棵树和一辆车,分辨的不是很清楚,就左右移动一下脑袋,然后车和树以及背景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与物体的形状和远近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就可以”看的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