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 正片叠底和滤色生 的孩子是 叠加和强光,
那么颜色加深和颜色减淡生的孩子就是亮光了,
而线性减淡和线性加深生孩子就是线性光了。
虽然这次把两个模式放在一起说,但你不用担心内容会缩水。
1.预先定义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来定义几条原则先(熟悉的盆友,可以跳过):
原则1:我们不妨把上方图层定义为B层,下方图层定义为A层,最后混合层为C层。
原则2:定义B图层的某点像素为点B, A图层的某点像素为点A, C层的某点像素为点C。
(因为一个像素点是通过三个通道来显示的,所以点A的值为(Ar,Ag,Ab);点B,点C也同理。)原则3:把0-255区间的换算,转换为0-1区间的换算:
0对应的是0.
128对应的是0.5
255对应的是1.
(所以,点A中RGB的三个通道的像素亮度的分别数值就改为0到1)
原则4:混合的意思是两个图层RGB的三个通道分别混合,最后一起显示。
原则5:这些公式仅适用于RGB图像,对于Lab颜色图像而言,这些公式将不再适用。
2.亮光
Vivid Light ,Vivid 英文翻译:清晰的; 生动的; 逼真的; 鲜明的; 耀眼的; 鲜艳的; 强烈的; 丰富的
我们看看ps官网的定义:
亮光 通过增加或减小对比度来加深或减淡颜色,具体取决于混合色。如果混合色(光源)比 50% 灰色亮,则通过减小对比度使图像变亮。如果混合色比 50% 灰色暗,则通过增加对比度使图像变暗。
维基百科的相关内容:此混合模式结合了“颜色减淡”和“颜色加深”(重新缩放以使中性色变为中间灰色)。
当顶层的值比中间的灰色要浅,并且燃烧为较暗的值时,将应用减淡。中间的灰色是中性色。当颜色较浅时,这将使底层的白点向下移动两倍的差;较暗时,黑点将上移两倍。(感知的对比度增加。)
那么亮光的公式是什么呢?由于原则3,我们化简亮光的公式,得出下面这样的:
看着这两条公式是不是在哪里见过?没错,就是在颜色加深和颜色减淡那两条公式,只不过在B的前面加个2而已,就是2B,或者2的反相B(没有说粗口啦)。
2.1上层B为黑色
假如上层B为黑色,也就是B等于0时,会发生什么呢?
当B等于0时,也就是
但是B为分母,从数学上来说是不许等于0,这个我们在颜色加深那篇已经讨论过了。
但是,我们强行让B等于0,亮光模式会不会出现颜色加深那篇的状况呢?也就是过曝光的部分依然有显示呢??
答案是不会的。
看下图,这是当B层为纯黑色时,颜色加深的效果:
颜色加深的效果
看下图,这是当B层为纯黑色时,亮光的效果:
亮光的效果
可以看到亮光模式下,结果层C层确实是可以为全黑色,可能这与PS的算法补偿不同有关。
亮光模式下的函数曲线:
简单的说,就是当我们这条红色线非常接近右边了。
在颜色加深时,就差一点点就可归入零了,但是也不算零。
但是因为亮光模式总要和颜色加深模式不一样吧,所以ps运作了,就用分段函数直接等于0了。(这里本人仅作猜测,实际情况不知道是怎样的。 :)
2.2当B层为白色
当B层为白色时,也就是B等于1时,亮光模式会发生什么呢?
同样情况,B在数学上是不可以等于1的,因为B等于1时,(1-B)就等于0了,而分母在数学是不可以为0的。
会不会和颜色减淡一样,在颜色欠曝的地方依然有显示?答案也是不会。
详细请看下图,这是颜色减淡模式下的效果:
减淡模式下的效果
这是亮光模式下的情况:
亮光模式下的情况
亮光的函数图像,红色条无限靠近左边:
可以看到,亮光模式下,是不会出现和他们父母的那种结果层还有一点点黑或者一点白的情况的。
2.3自己对自己用亮光模式
当自己对自己用亮光模式的时候,会是怎样呢?公式也就会变成下面这样:
而实现的效果是这样的,颜色非常的鲜艳:
而函数曲线是这样的:
(非常的陡)
2.4强光模式与亮模式
改变的是输出的色阶值,而亮模式改变的是输入的色阶值。
那么从B层灰到黑,从黑到白,发生了什么事呢?
(可以看到,纯黑和纯白处有突变)
我特意在图上画上了纯黑色和纯白,可以看的更加直观观察区别。
那么函数图是怎样的呢?请看下面!
(亮光的函数图)
和强光一样,也是一个很吓人的函数动态图。
但分析便可以得知,当B层大于50%灰时,做的是一个颜色减淡,而当B层小于50%灰时,做的是一个颜色加深。
和这个组的大多数模式一样,大于50%灰,就变亮,小于50%灰就变暗。但是实现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在亮光模式下,因为我们的改变的是输入色阶值;所以无论怎样变化,输出值由0连到255的,也就是说,本来靠近底层A的纯黑和纯白区变化不大。(除非在顶层B层涂抹纯黑纯白除外。)
你可以看到,无论如何变化,红色线都连接着上下这两条线,看下图:
虽然从数学上,红色线是一条连续的线,但我们知道ps中,这条线是离散的。
什么意思呢?比如身高吧,无论我们是1米71.1 还是 1米71.6,都算作1米71。
而输入输出值,无论你是241.11还是241.2222,我都算作241。
我们可以从取样点2,输入输出值变化,输入值虽然是连续的减小的,可是输出值却是断层跳动。
写这么多铺垫,就是为了写这句话:
也就是说亮光模式不能像强光模式一样,将任何一个像素变到任意亮度。(在强光模式下,你可以将任何一个像素变到任意亮度的,虽然也没啥卵用)
2.5与正常模式区别
和强光模式一样,如果你选择 很纯的颜色(红黄绿青蓝紫黑白)往B层上面抹 ,那么和正常模式没什么两样。
2.6B层不是什么极端的颜色
如果B层不是什么极端的颜色,倒是可以作为上色层。而且亮光模式对于下方图层的高光和阴影处的保护还是挺不错的,中间调改变的就很大了。
使用这个模式,请注意色阶的溢出的范围是否合适。(颜色加深和颜色减淡也是如此。)
参考
维基百科,混合模式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lend_modesen.wikipedia.org/wiki/Blend_modes
PS中国官网,混合模式说明:
老外,Ps混合模式-超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