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雷工。
最近在微信读书上看完了一本书《输出式阅读法:把学到的知识用起来》,用微信读书阅读有个好处,就是软件会记录你阅读本书的起止时间,累计阅读时长、累计阅读天数、以及哪个月份阅读的读了多久,哪天读了读了多久,统计的明明白白。
最开始打开本书是在2022年7月21日,两三个小时能看完的内容拖拖拉拉看了一年多,别说把学到的用起来了,连前边是啥内容都忘记了。
回想是肯定想不起来了,索性又翻了翻浏览一遍,响应一下标题。
俗话说开卷有益,这本书也是,虽然有些观点不敢苟同,但有的还是挺认可的。
01 随心愉悦的读书
关于读书的书有很多,有的说要这样读,有的说要那样读,有的教如何10分钟读完一本书,有的说如何一年读100本书等等,所有的读书方法我们可以尝试,可以借鉴,但最重要的还是要适合自己,按照自己喜欢的节奏读书,保持愉悦的阅读体验,不然一月读了上百本书,但过程很痛苦,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阅读没必要太功利,想看啥看啥,想看就看不想看就改天再看,不要强迫自己,愉悦的读书,或许能收获更多。
02 十几分钟读完一本书
像商务类实用类书籍的确可以几分钟浏览完,特别是很多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作家,很多都是一个观点一本书,看完书名翻翻目录就 只知道了百分之七八十的内容,其他不过反复论证的样例,类似这种书完全可以浏览就行,没必要细读。
03 有输入能输出分享更有意义
作者说读书后不能输出,就没有任何意义。
感觉这么说有些绝对,读书即使没有输出,但有些观点潜移默化,多多少少都会对自己有些影响。
就像竹篮打水,看似是一场空,但是在打水的过程中竹篮已经变得焕然一新。
当然读完能够有所输出的话,肯定会更有意义一些,毕竟为了输出分享,肯定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可以加深记忆。
04 帕累托定律
帕累托定律听起来觉得陌生,但它的另一个叫法“二八定律”大家一定听过。是经济学家威尔弗雷德发现的一个经济规律:两成的顾客带来八成的销售额。
像平常听到的二八定律还有,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20%的人成功,80%的人平庸;20%的人用脖子以上赚钱,80%用脖子以下赚钱;医疗体系中20%的人口与20%的疾病,消耗80%的医疗资源;
本书中意思是找到书中重要的20%内容,就足以把握全书80%的重要信息。但怎么找到那20%,作者没说。
当然阅读的多了可能一眼就能看出哪20%是重要的。
不仅仅是阅读,很多事情都是一样,重要的只占其中约两成的一小部分,其余的八成尽管是多数的,但却是次要的。
我们有时候需要尽可能专注在20%的部分上,去争取得到80%的产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80%的部分上,去分得20%的产出。
也就是要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多做有挑战的事情,让自己成长;而不是待在舒适区,仅做熟悉的工作,毫无成长。
05 带着目的阅读
现如今阅读大部分都是有目的的,为了学习什么技能,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带着目的的确能够提高阅读效率。
纯消遣的阅读越来越少,更多的人选择刷短视频来消遣时间而不是读书,毕竟刷视频相对读书更轻松。
后记
本书不止这几个观点,只是觉得这几点对个人有点用。
输出式阅读,就像学习时做数学题,仅仅这次会不算完,可能是侥幸作对。还要能够给别人讲解,当能够把学到的内容真正理解了内化了,再能够给别人讲出来,那么这知识才可能跟你融为一体,才能融会贯通的应用起来,才能有所提升。
2023-10-09
河北·石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