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好不容易画完原理图,却卡在PCB封装和布局?别慌!本文用大白话教你轻松创建精准封装、导入网表不报错,还能玩转PCB层叠设计!文末附快捷键秘籍,小白也能秒变高手!🚀
一、PCB封装库:从零画一个二极管
1. 创建CHIP封装(以二极管为例)
核心要素:
-
焊盘:按数据手册尺寸画!
-
-
表贴焊盘:放在 Top Layer,宽度(d)和长度(L)参考规格书最大值。 -
-
精准定位:按 M键 → 输入X/Y坐标移动焊盘(比如从原点移动5mm)。
-
测量图纸上的距离:Ctrl+m,shift+c 撤销距离标记
-
-
丝印(Top Overlay):用线条画出元件轮廓(无需精确,但别太小!)。
-
-
1脚标识:用填充块(Place→Fill)标负极,防止焊接反!
-
操作步骤:
-
画焊盘:Place→Pad → 按 Tab 编辑属性(层选Top Layer)。
-
测距离:按 Ctrl+M 测量焊盘间距 → 对齐后按 S键 清除标记。
-
画丝印:切换到 Top Overlay层 → 用Line工具画边框。
-
标极性:Place→Fill → 在负极侧画一个方块。
避坑指南:
焊盘尺寸必须和实物一致!参考数据手册标红部分!
丝印别画到焊盘上,否则工厂会哭!(参考第16课 14:00)
2. 快速创建IC封装(省时技巧)
-
阵列粘贴:
-
画好一个引脚 → Ctrl+C 复制 → 编辑→特殊粘贴→阵列式粘贴。
-
设置行/列数和间距 → 一键生成100个引脚!
-
-
调用现有封装:
-
打开别人的PCB图 → 选中元件 → Ctrl+C → 粘贴到自己的库。
-
小白必看:IC封装管脚序号必须和原理图一致!否则会“对不上号”!
二、网表导入与PCB规划:避开99%的报错!
1. 网表导入步骤
-
原理图更新:设计→Update PCB Document。
-
去掉Room框:导入界面底部取消勾选 Add Rooms(否则满屏红框!)。
-
执行变更:点击“执行更改” → 元件自动加载到PCB。
常见报错:
-
Unknown Pin:原理图未绑定封装 → 去封装管理器补上!
-
绿色报错:按 T+M → 工具→复位错误标志,一键清空!
紧急救援:如果元件乱飞,框选所有 → 工具→器件摆放→矩形排列!(参考第23课 01:46)
2. PCB板框设计(5分钟搞定)
-
画板框:在 Mechanical 1层 画矩形,比元件范围大15%。
-
裁剪板子:选中矩形 → 设计→板子形状→按选择对象定义。
-
放固定孔:Place→Pad → 放在四角(离边缘5mm),属性选 Non-Plated(不镀铜)。
单位切换:按 Ctrl+Q 秒切mm/mil,推荐用mm取整!
强迫症福利:放置→尺寸→线性尺寸,标注板子尺寸(超专业!)。
三、层叠设计与负片层黑科技
1. 2层板 vs. 4层板
-
2层板:默认Top(走线)+ Bottom(走线),便宜但难设计。
-
4层板:加GND和电源层(信号质量起飞!),右键层叠管理器→Insert Layer添加。(signal是正⽚层,plane是负⽚层,core是 芯板,Pregreg是pp⽚;正⽚层和负⽚层:正⽚,有线则导电(有Cu),负⽚,没线的地⽅有 Cu;top overlay丝印层;top solder阻焊层。)
2. 负片层(电源/GND专用)
-
操作:
-
在负片层(如GND02)画闭合区域 → 双击绑定GND网络。
-
过孔自动连接GND,其他网络(如VCC)会被隔离!
-
通俗解释:负片层是“反向操作”——没画线的地方全是铜皮,适合铺大电源!
四、PCB快捷键秘籍(效率翻倍!)
功能 | 快捷键 | 说明 |
---|---|---|
删除整条布线 | U → C | 一键清除相连导线! |
隐藏飞线 | N → Hide All | 让PCB界面清爽10倍! |
单层显示 | Shift+S | 聚焦当前层,防止眼花! |
器件对齐 | A → 方向键 | 对齐时记得关输入法! |
自定义快捷键:按住 Ctrl 点击菜单命令 → 设置顺手的键(比如F9对齐)!
五、总结:一张图理清PCB流程
画封装 → 导网表 → 摆元件 → 设板框 → 铺铜走线 → DRC检查
关键词:Altium Designer教程、PCB封装、网表导入、PCB层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