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成对抗网络GANs原理、实现过程、应用场景的理解(附代码),另附:深度学习大神文章列表

生成对抗网络是14年Goodfellow Ian在论文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s中提出来的。 
记录下自己的理解,日后忘记了也能用于复习。 
原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sxf1061926959/article/details/54630462

生成模型和判别模型

理解对抗网络,首先要了解生成模型和判别模型。判别模型比较好理解,就像分类一样,有一个判别界限,通过这个判别界限去区分样本。从概率角度分析就是获得样本x属于类别y的概率,是一个条件概率P(y|x).而生成模型是需要在整个条件内去产生数据的分布,就像高斯分布一样,他需要去拟合整个分布,从概率角度分析就是样本x在整个分布中的产生的概率,即联合概率P(xy)。具体可以参考博文http://blog.csdn.net/zouxy09/article/details/8195017或者这一篇http://www.cnblogs.com/jerrylead/archive/2011/03/05/1971903.html详细地阐述了具体的数学推理过程。

两个模型的对比详见,原文链接http://blog.csdn.net/wolenski/article/details/7985426

两个模型的对比

对抗网络思想

理解了生成模型和判别模型后,再来理解对抗网络就很直接了,对抗网络只是提出了一种网络结构,总体来说,整个框架还是很简单的。GANs简单的想法就是用两个模型,一个生成模型,一个判别模型。判别模型用于判断一个给定的图片是不是真实的图片(判断该图片是从数据集里获取的真实图片还是生成器生成的图片),生成模型的任务是去创造一个看起来像真的图片一样的图片,有点拗口,就是说模型自己去产生一个图片,可以和你想要的图片很像。而在开始的时候这两个模型都是没有经过训练的,这两个模型一起对抗训练,生成模型产生一张图片去欺骗判别模型,然后判别模型去判断这张图片是真是假,最终在这两个模型训练的过程中,两个模型的能力越来越强,最终达到稳态。(这里用图片举例,但是GANs的用途很广,不单单是图片,其他数据,或者就是简单的二维高斯也是可以的,用于拟合生成高斯分布。)

详细实现过程

下面我详细讲讲: 
假设我们现在的数据集是手写体数字的数据集minst。 
变量说明:初始化生成模型G、判别模型D(假设生成模型是一个简单的RBF,判别模型是一个简单的全连接网络,后面连接一层softmax(机器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回归函数,详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765351)),样本为x,类别为y,这些都是假设,对抗网络的生成模型和判别模型没有任何限制。 
这里写图片描述

前向传播阶段

一、可以有两种输入 
1、我们随机产生一个随机向量作为生成模型的数据,然后经过生成模型后产生一个新的向量,作为Fake Image,记作D(z)。 
2、从数据集中随机选择一张图片,将图片转化成向量,作为Real Image,记作x。 
二、将由1或者2产生的输出,作为判别网络的输入,经过判别网络后输入值为一个0到1之间的数,用于表示输入图片为Real Image的概率,real为1,fake为0。 
使用得到的概率值计算损失函数,解释损失函数之前,我们先解释下判别模型的输入。根据输入的图片类型是Fake Image或Real Image将判别模型的输入数据的label标记为0或者1。即判别模型的输入类型为 这里写图片描述或者这里写图片描述 。

判别模型的损失函数:

这里写图片描述 

由于y为输入数据的类型,当输入的是从数据集中取出的real image数据时,y=1,上面公式的前半部分为0,只需考虑第二部分(后半部分)。又D(x)为判别模型的输出,表示输入x为real 数据(y=1,代表是real数据)的概率,我们的目的是让判别模型的输出D(x)的输出尽量靠近1。 

由于y为输入数据的类型,当输入的是从数据集中取出的fake image数据时,y=0,上面公式的后半部分为0,只需考虑第一部分(前半部分)。又因G(z)是生成模型的输出,输出的是一张Fake Image(y=0,表示输出的是fake数据)。我们要做的是让D(G(z))的输出尽可能趋向于0。这样才能表示判别模型是有区分力的。 

相对判别模型来说,这个损失函数其实就是交叉熵损失函数。计算loss,进行梯度反传。这里的梯度反传可以使用任何一种梯度修正的方法。 
当更新完判别模型的参数后,我们再去更新生成模型的参数。

给出生成模型的损失函数:

这里写图片描述 
对于生成模型来说,我们要做的是让G(z)产生的数据尽可能的和数据集中的数据(真实的数据)一样。就是所谓的同样的数据分布。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最小化生成模型的误差,即只将由G(z)产生的误差传给生成模型。 
但是针对判别模型的预测结果,要对梯度变化的方向进行改变。当判别模型认为G(z)输出为真实数据集的时候和认为输出为噪声数据的时候,梯度更新方向要进行改变。 
即最终的损失函数为: 
这里写图片描述 
其中这里写图片描述表示判别模型的预测类别,对预测概率取整,为0或者1.用于更改梯度方向,阈值可以自己设置,或者正常的话就是0.5。

反向传播

我们已经得到了生成模型和判别模型的损失函数,这样分开看其实就是两个单独的模型,针对不同的模型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实现不同的误差修正,我们也可以选择最常用的BP做为误差修正算法,更新模型参数。

其实说了这么多,生成对抗网络的生成模型和判别模型是没有任何限制,生成对抗网络提出的只是一种网络结构,我们可以使用任何的生成模型和判别模型去实现一个生成对抗网络。当得到损失函数后就按照单个模型的更新方法进行修正即可。

原文给了这么一个优化函数: 
这里写图片描述看上去很难理解,我个人的理解是,它做的是要最大化D的区分度,最小化G和real数据集的数据分布。

GoodFellow的论文证明了Gans 全局最小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pg表示generate 生成数据的分布函数 
pdata表示真实data的分布函数


在训练过程中,pg不断地接近pdata,是收敛的判断标准。
我们知道,G和D是一个对抗的过程,而这个对抗是,G不断的学习,D也不断的学习,而且需要保证两者学习速率基本一致,也就是都能不断的从对方那里学习到“知识”来提升自己。否则,就是这两者哪一个学习的过快,或过慢,以至于双方的实力不再均衡,就会导致实力差的那一方的“loss”不再能“下降”,也就不在学到“知识”。一般的对抗模型中的G和D的网络框架大小基本上是相似(可能存在较小的差异),而且,训练的过程就是先训练G一次,再训练D一次,这也是为了稳定训练的一个保证。当然这并不能完全稳定训练,所以,对抗网络的稳定训练,依然是一个研究的热点和方向。 
还有就是对抗网络当然依然很难生成分辨率大的但又不blurry的图片。从理论上来说也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这个也是一个研究的目标。 

算法流程图

下图是原文给的算法流程,noise 就是随机输入生成模型的值。上面的解释加上这个图应该就能理解的差不多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noise输入的解释

上面那个noise也很好理解。如下图所示,假设我们现在的数据集是一个二维的高斯混合模型,那么这么noise就是x轴上我们随机输入的点,经过生成模型映射可以将x轴上的点映射到高斯混合模型上的点(将低维的映射为高维的)。当我们的数据集是图片的时候,那么我们输入的随机噪声其实就是相当于低维的数据,经过生成模型G的映射就变成了一张生成的图片G(x)。 
这里写图片描述 
原文中也指出,最终两个模型达到稳态的时候判别模型D的输出接近1/2,也就是说判别器很难判断出图片是真是假,这也说明了网络是会达到收敛的。

GANs review

GANs一些新的应用方向在这篇博文中有所介绍,写的挺好: 
https://adeshpande3.github.io/adeshpande3.github.io/Deep-Learning-Research-Review-Week-1-Generative-Adversarial-Nets

*#################################################### 
比如:

(1)使用拉普拉斯金字塔做图片细化,将之前的单个输入,改成金字塔类型的多层序列输入,后一层在前一层的基础上进行向上采样,使得图片的精细程度越来越高

这里写图片描述
*#####################################################

(2)使用GANs实现将描述文本转化成图片,在模型中输入一段文本,用于表示一张图片,引入了一些NPL的概念,特别有意思的idea。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

(3)GANs用于做超像素,对模糊图片做去噪,和resnet做了结合,结构如下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实验效果如下图所示:

这里写图片描述

(4)GANs 还有一个很酷的应用是,对画家进行自动辅助。你也许不擅长绘画,但有了这个 GANs 辅助绘图软件,你只需画这么一个三角,GANs 会自动搜索有相似特点的图像,然后在你画的三角区域,填充山丘的纹理;并在你画的绿色波浪那里,填充青草的纹理。


基于 GANs 的绘图辅助功能

最近听说一个很相似的主意,也使用了“内省对抗网络”( Introspective Adversarial Network)。它是一个辅助图像编辑的功能。当你绘图时,生成模型会把你画出的图形转化为照片般真实的图像。所以,你编辑的图片不会看起来很假,还能不断调整你希望看到的效果。这样,最终编辑出来的图像看起来很真实,一点也不像用鼠标涂鸦过。我认为对于 Photoshop 这样的应用,自动化绘图会是一个很好的功能。把上文中(链接为http://blog.csdn.net/love666666shen/article/details/75106249)介绍的自动绘图算法推向市场会很有用处。

(5)另外一个领域是语音合成,神经网络对它非常擅长。Deepmind 最近的一篇论文提到一个名为 “Wavenet”的模型,可以创造出极为逼真的人类语音。Wavenet 的问题是,它生成样本的速度很慢。这类生成模型每一步只能完成输出的一个部分。Wavenet 以约 12 千赫的速度生成声音样本。所以你需要连续运行 12000 个神经网络,每一个神经网络的输出被用作下一个神经网络的输入。每一秒合成语音需要两分钟的计算时间,因此神经网络无法进行即时会话。软、硬件效率的提升最终能让它更快。但现在看来,我们离 Wavenet 进行即时会话还有好几年的时间。理论上,生成对抗网络能提供更快的文字到语音的合成。(参见http://blog.csdn.net/love666666shen/article/details/75108902)

(6)用于视频合成、视频预测、3D合成视频序列等。如果你有一个生成网络,能把它自己的输出作为输入,那就能做到。如果你有一个层级,从代码映射到视频第一帧;然后你创建另一个层级,把上一帧视频映射到代码,再到下一帧;你可以把第二层级不断重复利用,它应该能做出不错的视频序列。


反馈回路:输入→输出→输入(照此循环)

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发表的论文也不多。大多数生成对抗网络的研究都是关于图像。Facebook AI 研究部门有一篇关于视频生成的论文,该研究用到了对抗网络损失。还有一篇讲3D合成视频序列的论文。这些论文很具体地解释了研究人员是怎么做的以及最终成效。我认为两个研究都加入了一些额外的东西,包括下一帧预测的方差。为了略微稳定训练。Facebook 的研究还加入了一个基于比较图像的边缘的损失,来保证生成的视频不模糊。

视频预测一个很难的地方是:大多数模型预测认为,你应该把同一帧永远复制下去;或者影像不断模糊下去,直到全部消失。这是由于每一个像素的不确定性太多。所以,让他们不断预测每一帧的清晰画面十分困难。(参见http://blog.csdn.net/love666666shen/article/details/75108902)

*#####################################################

demo 代码

GANs的demo上github搜下,挺多的,可以参考一个比较简单的 
https://github.com/Shicoder/DeepLearning_Demo/tree/master/AdversarialNetworks 
Goodfellow自己原文的代码: 
https://github.com/goodfeli/adversarial 
优缺点,模型性能: 
具体模型的优缺点以及模型的性能可以参考Ian Goodfellow的Quora答疑。

参考文献:

[1]https://adeshpande3.github.io/adeshpande3.github.io/Deep-Learning-Research-Review-Week-1-Generative-Adversarial-Nets 
[2]https://github.com/MatthieuBizien/AdversarialNetworks 
[3]Goodfellow Ian, Pouget-Abadie J, Mirza M, et 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s[C]//Advances 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2014: 2672-2680. 
[4]https://github.com/goodfeli/adversarial 
[5]http://chuansong.me/n/853959751260 

[6]http://blog.csdn.net/solomon1558/article/details/52338052


另附深度学习技术贴汇总:

深度学习大神文章列表 http://blog.csdn.net/sxf1061926959/rss/list,其详情页请见 http://blog.csdn.net/sxf1061926959

(1)几种梯度优化算法总结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sxf1061926959/article/details/74453600

(2)BP算法推导(python实现)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sxf1061926959/article/details/72728244

(3)线性回归理解(附纯python实现)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sxf1061926959/article/details/66976356

(4)Stanford cs231n笔记(一)KNN和线性分类器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sxf1061926959/article/details/58672250

(5)Stanford cs231n笔记(二)线性分类器损失函数与最优化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sxf1061926959/article/details/60470415

(6)Pandas数据处理常用方法整理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sxf1061926959/article/details/56280759

Deep Residual Networks(ResNet) 简介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sxf1061926959/article/details/54973588

(7)ubuntu16.04 64位 cpu安装tensorflow+theano+keras+caffe+xgboost

原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sxf1061926959/article/details/54973588

(8)Siamese Network理解(附代码)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sxf1061926959/article/details/54836696

(9)生成对抗网络GANs理解(附代码)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sxf1061926959/article/details/54630462

(10)win7安装theano吐血总结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sxf1061926959/article/details/54094356 

(11)pip和conda安装源更改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sxf1061926959/article/details/54091748

(12)PCA和LDA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sxf1061926959/article/details/53907935

(13)使用meshlabserver批量处理三维模型(附代码)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sxf1061926959 

(14)热核特征(heat kernel signature,HKS)简单解释(附可运行代码)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sxf1061926959/article/details/53538105

(15)win7下VS2013配置CGAL4.7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sxf1061926959/article/details/52685032






  • 0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