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提倡大家爱读书,读好书的人

注:本文自然接龙,无排序。


铁凝:阅读的重量

文 | 铁凝

一般来说,阅读是和文字相关联的。虽然,人们有时也会把欣赏一幅好画说成 “读画”。用在这里的 “读”,强调的是欣赏的深度了,就此也微妙地点出了看画与读画间的差异。但是,在网络时代,在网页挤占书页,读 “屏” 多于读书,纸和笔逊位于光和电,机器的规则代替着汉字的规范,数字的操作颠覆了铅字的权威,“输入” 代替着书写的潮流中,在 “拇指文化” 无限深入人群的今天,在消费的欲望热烈拥抱大众的背景下,“读” 和 “看” 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起来。入 “网” 者众,正如那位美国著名诗人的著名短诗:“生活 —— 网。” 技术的战车把新媒介 —— 数码技术送进人间,使昔日 “纸面” 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 “界面” 的感觉颠覆和碾轧。看图被称为 “读图”,而这里的 “读” 已不再意味着欣赏的深度。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 “暴走”,替代着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这应该说是阅读的革命之一种。

不过我今天要谈的阅读,仅限定在纸面书籍的阅读。因为,虽然网络阅读的分量在今日人们的生活中已不可小视,私下里却总觉得 “符码” 代替了 “物质” 的阅读,损失的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在我纯属个人的体验中,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不同的年代,阅读在人的生活中也表现出不同的重量。

01 七十年代阅读带给我的重量级冲动

二十一世纪初年,有媒体问了我一个问题,让我举出青少年时期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两本书,只举两本,一本中国的,一本外国的。这提问有点苛刻,尤其对于写作的人。这是一个谁都怕说自己不深刻的时代,如果我讲实话,很可能不够深刻;如果我讲假话,列举两本深奥的书,可那些深奥的书在当时并没有影响我 —— 或者说没有机会影响我。最后我还是决定说实话。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是我的少年时代,正值中国的 “文化大革命”,那是一个限制阅读的文化贫瘠的时代。我自幼喜欢写日记,在那个年代也还坚持写,只是那时的日记都是 “忏悔体” 了。我每天都在日记里检讨自己所犯的错误,期盼自己能够成为一个 “纯粹的人”。实在没有错误,甚至会编造一点写下来。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上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这两句话震撼了我,让我很想肯定自己,让我生出一种从不自知的既鬼祟又昂扬的豪情,一种冲动,想要去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所以我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文学史上或许不是一流的经典,但在那个特殊年代,它对我的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这重量击碎了我精神上的某个死结,同时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另一本中国的书,我选了《聊斋志异》。在那个沉默、呆板和压抑的时代读《聊斋》,觉得书中的那些狐狸,她们那么活泼、聪慧、率真,勇敢而又娇憨,那么反常规,作者蒲松龄有那么神异、飞扬的想象力,为我当时有限的灰色生活开启了一个秘密的有趣味的空间。

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到乡村接受再教育的岁月里,劳动之余,倚靠着田野上的草垛通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那些大书陪伴他度过了沉闷的青春期。问他当时为什么读它们,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今天想来,类似上述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

图片

02 群体性的阅读兴奋在八十年代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随着改革和开放,中国大陆曾经呈现过一种集体性的阅读大潮。文学首当其冲,率先为压抑太久的国人搭建了一条宣泄情感、寄托热望的通道。

曾经出现过千百万人奔走相告,争读一篇小说的时光。也曾经有人在图书馆把喜爱的、十分抢手的一部几万字的小说手抄下来,为的是可以反复阅读。让人想起 “文化大革命” 中在民间流传的那些手抄本小说:《第二次握手》《一双绣花鞋》,甚至还有大仲马的《基度山恩仇记》…… 那时你走在街上,看到排队的人最多的地方一定是新华书店。有学者曾经这样说:一个民族对文学的亲近程度,决定着这个民族整体素质的高低。这里我想说,一个民族对阅读的亲近程度,决定着这个民族整体素质的高低。

阅读的无用之用如前所说,阅读是有重量的,这重量让我们对阅读的重要毫不怀疑。当我们凝神于阅读那 “重” 的一面时,其实也不该忽略阅读的 “轻”。这里我想起季羡林先生的一段话。前不久一位领导人看望季老,问起他正在研究什么,他说研究东方文学。这位领导人问:您这样大年纪,研究东方文学有什么用呢?季老回答说:世上有很多的学问,不一定是立刻有用的。但是对有些人来说,知道也很重要。有些学问是你应该知道的。我以为季羡林先生的话其实是很深奥的,由此想到阅读重量里那 “轻” 的成分。

图片

03 新世纪的今天

我们的阅读和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销售最好的书往往更靠近生活的实用:农业科技、家庭医学、足球、赛车、房地产、保健、养生、美容、时装、烹饪、武术、花卉、商战、证券、股票…… 书海已经茫茫。这样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却更加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这与我所说的 “轻” 仿佛还有差别。

我所说的 “轻” 包含了阅读那 “无用” 的一面,也许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心境的解放。萨达姆在他最后的时刻,在他那个两平方米的小牢房里,他的枕边放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我想一个人在那样的时刻,当他想到自己灵魂的时候,恐怕不会放一个钱包在枕边,对着一个钱包来解决灵魂的问题。虽然阅读《罪与罚》也无助于对他生命的挽救。也还听说过这样的事:西班牙总统前不久发布了一道命令,政府免费赠送西班牙公民每人一本《堂吉诃德》。

在今天,重要的已不是无书可读,而是选择什么样的书来读。但我始终相信,若说这样的阅读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最大的效益就是对人心的滋养。如果经济是酒,那文化也许是茶,或者是水。文化给人的力量正像 “无用” 的阅读给人的力量那样,它不是打击型的嵌入,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 “重”,有时却在于它的 “轻”。我们沉重的肉身会因某时刻 “无用” 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的必须,但它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可能比故意的强迫阅读或者故意的淡漠阅读都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作为一个写作的人,似乎也就在阅读所呈现的不同重量里,找到了自己相对永恒的信心。当然,这已经是另外的一个话题。

(END)


铁凝:阅读的重量 明教育 2018 年 08 月 02 日 12:58

https://mp.weixin.qq.com/s/z7HZDYDcMRZxE9Vr6GaSMQ


余秋雨: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

来源 | 1997 年余秋雨在台湾高雄中山大学的演讲

很多人都想问:阅读的最大理由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是为了寻求慰藉,有人说是为了拓宽视野。
余秋雨先生认为阅读是为了摆脱平庸。

各位朋友:

中山大学我一定会来,原因之一是余光中先生在这里。

我在《山居笔记》后记中曾经写到,自己的散文集在台湾出版,生怕有几个人看到,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位与我同姓的先生。

今天,居然由他来主持演讲会,演讲的题目又是读书,那我就更胆怯了,有谁敢当着余光中先生的面大谈读书?

但是报纸已经多次预告,今天又有不少其它城市的朋友远道赶来,看来只能硬着头皮给大家提几点读书建议了,请余光中先生和在座诸位指正。

在中国话里,上学也叫读书。今天我们所谈的读书只指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当然是针对青年学生而言的,但我看到在座又有不少上了年纪的朋友。青年人的读书和成年人的读书在总体上应该是有所区别的,需要分开来讨论。

当然这种区分又不是绝对的,有些青年人在阅读上已经成年,有些成年人在阅读上还算青年。

图片

余秋雨(文化学者、散文家)

青年人的阅读

我觉得一个人的最佳读书状态大多产生在中年以后,但能不能取得这种状态则取决于青年时期的准备。

中年以后的读书可以随心所欲,而在青年时期却不能过于随意,需要接受一些过来人的指点。我大概也能算作一个过来人,因此可以和同学们随便谈谈。

01 尽早把阅读当作一件人生大事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庸就十分困难。

何谓平庸?平庸是一种被动而又功利的谋生态度。平庸者什么也不缺少,只是无感于外部世界的精彩,人类历史的厚重,终极道义的神圣,生命涵意的丰富。

而他们失去的这一切,光凭一个人有限的人生经历是无法获得的,因此平庸的队伍总是相当庞大。

黄山谷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

这就是平庸的写照。黄山谷认为要摆脱平庸,就要「古今浇灌」。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能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如此好事,如果等到成年后再来匆匆弥补就有点可惜了,最好在青年时就进入。

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青年人稚嫩的目光常常产生偏差,误以为是出身、财富、文凭、机运使有的人超乎一般。

其实历尽沧桑的成年人都知道,最重要的是自身生命的质量。

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

02 要把阅读范围延伸到专业之外

阅读专业书籍当然必要,但主要为了今后职业的需要。

鲁迅说:这样的读书,和木斧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

诸位报考大学的时候,刚刚从中学出来,都还不到二十岁吧,大人们还习惯于把我们称作「孩子」。

青春的生命那么可爱又那么具有可塑性,却一下子被浇注在某个专业的模坯里直至终老,真是于心何忍。

生命的活力,在于它的弹性。

大学时代的「生命弹性」,除了运动和娱乐,更重要的体现为对世界整体的自由接纳和自主反应,这当然是超越专业的。

现在很多所大学都发现了学生只沉陷于专业的弊病,开设了通识教育课,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但同样作为一门课程,即便通识教育也保留着某种难于克服的狭隘性和被动性。因此不管功课多重,时间多紧,自由的课外阅读不可缺少。

更何况,时代的发展使每门专业的内在结构和外部界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足够的整体视野,连专业都很难学好。

03 先找一些名著垫底

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是走向精神成熟的起点,因此先要做一点垫底的工作。

垫什么样的底,就会建什么样的楼。因此尽量要把底垫得结实一点,但时间不多,要寻找一种省俭方式。最省俭的垫底方式,是选读名著。

有些青年人对名著有一种逆反心理,为了保持自由而故意避开,这是孩子气的举动。

名著不管是不是够格,总是时间和空间筛选的结果,我们可以不在乎名著,却不可以不在乎时间和空间。

一部似乎并不怎么样的作品居然被时间和空间首肯,这本身就是一个极有文化深度的悬念,光凭着这个悬念也值得去读一读。

更重要的是,名著因被很多人反复阅读,已成为当代社会词语的前提性素材,如果不了解名著,就会在文化沟通中产生严重障碍。

名著和其它作品在文化方位上是不平等的,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们,很大一片土地就不在话下了。对于专业之外的文化领地,我们没有时间去一寸一寸占领,收取几个制高点就可以了。

对于名著不能平均施力,一个时间只能死啃一本,附带着集中阅读与它有关的书籍,务必把这个制高点完全占领。这是一个似慢实快的办法。

书桌上不堆放多种类别的书,更不要摆出博览群书的派头一目十行、一天一本。

如果本本都是泛泛而读,到头来就像愚熊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满地狼籍却食不果腹。

应该反过来,慢慢地啃一本是一本,神定气稳地反复咀玩,每一本又都是高水平的作品,那么用不了多久,你的学问规模就影影绰绰地成型了。

有人认为,名著总是艰深的,不如读第二、第三流的作品省力。

其实,第一流的作品由于逻辑比较清晰、表述比较果断、个性比较鲜明、形态比较优美,阅读起来不见得比第二、第三流的作品费力。

即使费点力,因你内心深知其足可一以当十,也会感到值得。

那么,如何确认名著呢?这就需要寻求帮助了。

过去很多大学者都为青年人开列过「必读书目」,但他们既要顾及各门学问的完整性,又要顾及青年人的多种层面和多种可能,总是把书目开得太长。

「必读书目」其实变成了「重要书目」,可能一辈子也读不完。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有针对性的小书目。是否有针对性决定于书目开列者对阅读者的了解程度。

青年学生不妨找自己信赖的师长作一些必读书目方面的交谈,交谈中要把自己的兴趣、欠缺和已读过的名著告诉师长,以求获得有效的指导。

04 名著读不下去也可以暂时放下

即便是一位熟悉的师长很有针对性地为我们开了一份必读书目,书目里的名著也有读不下去的时候。

读不下去就放下,不要硬读。这就是「非专业阅读」的潇洒之处。

这么有名的著作也放下?是的,放下。因为你与它没有缘分,或许说暂时无缘。

再有针对性的书目也只考虑到了你接受的必要性,而无法考虑到你接受的可能性。

所谓可能,不是指阅读能力,而是指兴奋系统,这是你的生命秘密,别人谁也不会清楚。

阅读是对外部世界的开发,也是对自己生命的开发。开发生命并不是重塑生命,我们的生命并不太坏,没有必要打碎了重塑。

任何开发都应该顺应着地理地脉,开发生命也是同样,硬撬硬凿会伤筋动骨。

如果某个领域的几部代表性名著都读不下去,那就证明你与那个领域整体无缘,想开一点,整体放弃。

也许几年后突然读得下去了,说明当初的无缘是短暂现象。但暂时现象也是真实的,不可为几年后的可能而硬来。

茫茫书海,真正与你有缘的只是一小角。名著如林,真正属于你的也只是不多的几十本。

有不少名著属于有缘无缘之间,那也不妨一读,因为知道的范围总应该大于熟悉的范围,熟悉的范围总应该大于拥有的范围。

只要有时间,算不上名著的多种书籍也不妨广泛地浏览一下,那里也会有大量既能契合你、又能提高你的东西。名著是基础,但不是封闭我们的城堡。

我刚进大学的时候,有两位年老的图书馆管理员笑咪咪地告诉我,他们能从一年级学生的借书卡上预测这些学生将来的成就,几乎是百试不爽。

毫无规律胡乱借书的很难有希望,穷几年之力死啃一大堆名著的也不会有太大的出息;

借书卡上过于疏空的当然令人叹息,借书卡上密密麻麻的也叫人摇头,我上面讲的这些道理,有不少正是从他们那里讨教来的。

05 有一二个文化偶像不是坏事

在选读名著的过程中,最终会遇到几部名著、几位名家最与最与你情投意合。

你着迷了,不仅反复阅读,而且还会寻找作者的其它著作,搜罗他们的传记,成为他们的崇拜者。

我的一位朋友说他一听到辛弃疾的名字就会脸红心跳,我在读大学时对法国作家雨果也有类似的情景。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偶像。

偶像的出现,是阅读的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能够与一位世界级或国家级的文化名人魂魄与共,真是莫大的幸福。

然而更深刻的问题在于,你为什么与他如此心心相印?

不完全是由于他的学问、艺术和名声,因为有很多比他学问更高、艺术更精、名声更大的人物却没有在你心底产生这样强烈的感应。

根本的理由也许是,你的生命与他的生命,有某种同构关系,他是你精神血缘上的前辈姻亲。暗暗地认下这门亲,对你很有好处。

图片

同构不等于同级。

他是万人瞩目的文化名人,你是籍籍无名的青年学生,但他的存在,证明你所进入的生命系统的某些部分,一旦升腾,会达到何等壮美的高度,于是你也就找到了一条通向崇高的缆绳。

有的同学把文化偶像的崇拜一律看作幼稚行为,成天懒洋洋地对一切可以仰望、可以进入的对象爱理不理,偶尔心有所动也快速地自我熄灭,实在是坐失了很多良机。

那些读了一辈子书却说不出最喜爱哪几部著作、哪几位作者的人,哪怕是学富五车的老学者,我也不敢恭维。

在如此广阔的文化天地中失去了仰望的兴致,失去了亲和的热量,失去了趋附的动力,整个儿成了一尊冷眼面世的泥塑木雕,那还说得上什么?

06 青年人应立足于个人静读

青年人读了书,喜欢互相讨论。互相讨论能构建起一种兴趣场和信息场,单独的感受流通起来了,而流通往往能够增值。

但是总的说来,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最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

阅读的程序主要由自己的生命线索来绾接,而细若游丝的生命线索是要小心翼翼地抽理和维护的。这一切,都有可能被热闹所毁损,更何况我们还是学生,即使有点浮浅的感受也不具备向外传播的价值。

在同学间高谈阔论易生意气,而一有意气就会坠入片面,肤浅变得更加肤浅。

图片

就像看完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一个善于吸收的观众,总喜欢独个儿静静地走一会,慢慢体味着一个个镜头、一句句台词,咀嚼着艺术家埋藏其间的良苦用心,而不会像有些青年那样,还没有出电影院的门就热烈谈论开来了。

在很多情况下,青年人竞争式的谈论很可能是一种耗散,面对越是精雅深致的作品越可能是这样。

等到毕业之后,大家在人生感受上日趋成熟而在阅读上都成了孤立无援的「流浪者」,这倒需要寻找机会多交流读书信息了。那是后话,过一会儿再说。

07 读书卡片不宜多做

读书有一个经常被传授的方法,那就是勤奋地做读书卡片。

读到自己有兴趣的观点和资料,立即抄录在卡片上,几个月之后把一大堆卡片整理一番,分门别类地存放好,以后什么时候要用,只要抽出有关的一叠,自己也就可以获得一种有论有据、旁征博引的从容。

这种方法,对于专业研究、论文写作是有用的,但不适合青年学生的课外阅读。

从技术上说,课外阅读的范围较大,又不针对某个具体问题,卡片无从做起,即使做了也没有太大用处,白白浪费了许多阅读时间。

如果要摘录隽语佳句,不如买一本现成的《名人名言录》放在手边。

但技术上的问题还是小事。最麻烦的是,做卡片的方法很可能以章句贮藏取代了整体感受,得不偿失。

一部好的作品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即使撷取了它的眉眼,也失去了它的灵魂。

有人说,做卡片的原因是自己记忆力太差,读过的书老也记不住,记不住等于白读,留下几张卡片也算是自我安慰。

实际上,阅读的记忆力有一种严格的选择功能,书中真正深切触动你的内容,想丢也丢不掉,对此你要有更多的洒脱和自信。

记不住当然是大量的,但记不住的内容又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真实的遗忘,一部分是无形的沉潜。

属于真实遗忘的那部分,不必可惜,就让它遗忘吧,能遗忘也是一个人自由自主的表现。

太监之所以要记住宫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因为他不能自由自主,不敢遗忘。正是遗忘,验证着生命结构的独立。

至于无形沉潜的那部分,我想大家都有过体会。在一定场合,由于一定的需要,居然把多年前早就淡忘了的印象搅动起来了,使自己也大吃一惊。

苏辙曾说: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翻译成现代口语,大致意思是:

「早年读书似乎没有深刻理解的地方,在晚年审察事物时却发挥了奇特的功效。这便是记忆的沉潜」。

人类的大脑机能十分神奇,不要在乎表面上的记住记不住,该记住的总会记住,该忘记的总会忘记,该失而复得的总会失而复得,轻轻松松读下去就是了。

我不主张在课外阅读中做很多卡片,却赞成写一些读书笔记,概括全书旳神采和脉络,记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这种读书笔记,既在描述书,又在描述自己。每一篇都不要太长,以便对实时的感受进行提炼,把感受提炼成见识。

08 有空到书店走走

大学生的阅读资源,主要来自图书馆。但是,我希望大家有空也到书店走走。

书店当然比图书馆狭小得多,但它是很有意思的文化前沿。

当代人的精神劳作有什么走向?

这些走向与社会走向有什么关系?

又被大众接受到什么程度?

解这些疑问的「最好场所」是书店。

崭新的纸页,鲜亮的封面,夸张的宣传,繁忙的销售,处处让你感受到书籍文明热气腾腾的创造状态,而创造,总是给人一种愉悦的力量。

这种力量对读书人是一种莫名的滋养,使你在长久的静读深思之后舒展筋骨,浑身通畅。

你可以关注一下畅销排行榜,判断一下买书的人群,然后,也准备为自己选几本书。

在书店选书与在图书馆选书有所不同,对于重要的书,你会反复考虑永久性拥有的必要性,于是在书架前进行了一次短短的自我拷问。

你也许会较少犹豫地购买几本并不重要却有趣、可爱的新书,由此你对自己与书籍的奇异关系产生了某种疑问,这种疑问的每一个答案都让人开心!

本文来源:1997 年余秋雨在台湾高雄中山大学的演讲


余秋雨: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 麦子熟了 2018 年 08 月 03 日 20:53

https://mp.weixin.qq.com/s/49AouPGc8CKGg_OteM8mWQ


哈罗德・布鲁姆:阅读,不妨先清除你头脑里的虚伪套话

哈罗德・布鲁姆

图片

编者按:

哈罗德・布鲁姆(1930 — )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教授,被誉为 “西方传统中最有天赋、最有原创性和最有煽动性的一位文学批评家”。

本文节选自布鲁姆的著作《如何读,为什么读》,分享了他作为一名精湛的读者对 “阅读” 这一事的洞察,直指 “阅读” 的核心:孤独与自我。阅读即是消除孤独与增强自我,也是我们避开种种 “陷阱” 与 “监狱” 永远的启迪。

文 | 哈罗德・布鲁姆

译 | 黄灿然

1

善于读书是孤独可以提供给你的最大乐趣之一,因为,至少就我的经验而言,它是各种乐趣之中最具治疗作用的。它使你回归 “另一性”,无论是你自己的,或朋友的,或那些即将成为你的朋友的人的 “另一性”。想象性的文字即是 “另一性”,本身即能减轻寂寞感。

我们读书,不仅因为我们不能认识够多的人,而且因为友谊是如此脆弱,如此容易缩减或消失,容易受时间、空间、不完美的同情和家庭生活及感情生活种种不如意事情的打击。

2

我理想的读者 (和终生的英雄) 是塞缪尔・约翰逊博士,他知道并表达了不间断阅读的力量与局限。像任何其他心智活动,它必须满足约翰逊最关心的事情,那就是 “什么是贴近我们自己的,什么是我们可以利用的”。

培根曾有一个很有名的建议:“读书不是为了发难或反驳,也不是为了相信和视为理所当然,也不是为了找话说和交谈,而是为了掂量和考虑。

爱默生曾说,最好的书 “以这样一种信念感动我们,也即同一种天性写,同一种天性读”。

让我们把培根、约翰逊和爱默生融合在一起,配制一个如何读的处方:找到什么才是贴近你又可被你用来掂量和考虑,且击中你心坎的东西,仿佛你分享同一种天性,摆脱时间的独裁。

我们读书 —— 一如同培根、约翰逊和爱默生都同意的,是为了增强自我,了解自我的真正利益。我们把这类扩张当成乐趣来体验,而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美学价值一向被上至柏拉图下至当前我们校园里的清教徒这类社会道德主义者贬低。确实,阅读的乐趣是自私的,而不是社会的。你不能通过读得更广泛或深入而直接改善任何别人的生活。社会上有一种传统的希望,希望个人想象力的增长也许能刺激人们关心别人,但我对此持怀疑态度,我同样对孤独的阅读乐趣带来的任何扩张能否增进公共利益持谨慎态度。

图片

3

如果我们现在要恢复我们的读书方式,我就要提出第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是我从翰逊博土那里借来的:**清除你头脑里的虚伪套话。**你的词典会告诉你,在这个意义上的虚伪套话是指洋溢着道貌岸然的陈腔滥调的讲话,是教派或秘密小团体的特殊词汇。

“清除你头脑里的虚伪套话” 引向恢复读书的第二个原则:不要试图通过你读什么或你如何读来改善你的邻居或你的街坊。

自我改善本身对你的心灵和精神来说已是一个够大的计划:不存在阅读的伦理学。心灵应留在家中,直到它的主要无知被清洗干净;太早涉足行动主义自有其魅力,但那样会太消耗时间,而要读书,时间永远不够用。

4

我们的第三个原则:一个学者是一根蜡烛,所有人的爱和愿望会点燃它。

华莱士・史蒂文斯,曾一再根据这个隐喻写了很多奇妙的变奏,但爱默生这句原话的措辞,有助于更清楚地表达阅读的第三个原则。

你作为读者的发展的自由是自私的,不过这点你大可不必害怕,因为如果你变成一个真正的读者,那么你的努力所引起的反应,将证实你会成为别人的启迪。

图片

5

我的第四个阅读原则,同样来自爱默生:**要善于读书,我们必须成为一个发明者。**爱默生意义上的 “创造性阅读”,曾一度被我形容为 “误读”,这个词曾使反对者相信我患上了词汇诵读困难症。当他们读着一首诗时,他们所见到的一无所有或空白全都是在他们自己的眼睛里。

自我信任不是一种天赋,而是心灵的第二次诞生,而这第二次诞生没有经过多年深读是不可能的。

6

我们阅读,往往是在追求一颗比我们自己的心灵更原创的心灵,尽管我们未必自知。

7

由于意识形态,尤其是意识形态较浅薄的版本,对理解和欣赏反讽的能力是特别具有杀伤力的,因此我建议,也许可把寻回反讽作为我们恢复阅读的第五个原则。

想想哈姆雷特的无穷尽的反讽吧,当他说某一件事时,几乎总是亳无例外地意味着另一件事,实际上还常常与他所说的相反。但是说到这个原则,我已濒临绝望因为你无法教某人反讽,就像你无法指导他们去孤独。然而反讽的丧失即是阅读的死亡,也是我们天性中的宝贵教养的死亡。

反讽要求某种专注度,以及有能力维持对立的理念,哪怕这些理念会互相碰撞。把反讽从阅读中剔除出去,阅读便失去所有的准则和所有的惊奇。现在就找找那贴近你的东西,那种可用来掂量和考虑的东西,它非常有可能就是反讽,即使你的很多老师并不知它是什么,或哪里可找到它。

反讽将清除你头脑中那些空头理论家的虚伪套话,并帮助你像那位蜡烛似的学者那样炽烈地燃烧起来。

我快七十岁了,不想读坏东西如同不想过坏日子,因为时间不允许。我不知道我们是否欠上帝或自然一个死亡,但不管怎样,自然会来收拾,但我们肯定不欠平庸任何东西,不管它打算提出或至少代表什么集体性。

图片

8

我们为各种理由而深读,这些理由大多数是我们熟悉的:我们无法足够深刻地认识足够多的人;我们需要更好地认识自己;我们不仅需要认识自我和认识别人,而且需要认识事物本来的样子。然而深读那些如今备受咒骂的传统正典作品的最强烈、最真实的动机,是寻找一种有难度的乐趣。

我并不完全是一个 “阅读的情欲” 的推广者,而有乐趣的难度在我看来是对 “崇高” 的可信定义,但更高级的乐趣依然是读者的求索。有一种读者的祟高,而这似乎是我们能够获得的唯一的世俗超越,除了还有那甚至更岌岌可危的超越也即我们所称的 “恋爱”。

我促请你寻找真正贴近你的东西,可被用来掂量和思考的东西。不是为了相信,不是为了接受,不是为了反驳而深读,而是为了学会分享同一种天性写,同一种天性读。


阅读,不妨先清除你头脑里的虚伪套话 孔夫子旧书网 2019 年 06 月 30 日 17:27

https://mp.weixin.qq.com/s/mayDxucYCkrn55DGNZJf9g


如何实现阅读速度加倍?

原创 林骥

最近,我陆陆续续看了一些数据分析、Python 编程和增长见识类的书,感觉自己的阅读速度需要加快。假如在相同的时间内,在不影响理解程度的前提下,阅读速度能够加倍,那么阅读量就能相应加倍。

因此,我去搜索相关的书籍和方法,找到了《快速阅读》这本书,其中有这么一段话:

真正的阅读高手,可以在「一目十行」的同时,深刻理解和记忆书中的知识点,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阅读高手呢?《快速阅读》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具体的练习方法,我做了简单的提炼总结,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来参与这个练习。

「3-2-1」练习法

第一遍阅读:找一本自己喜欢的「练习书」,翻到书中从未读过的段落,在保证理解的前提下,用笔尖或手指作为阅读辅助工具,引导着眼睛阅读,简称辅助阅读法,连续阅读 3 分钟。3 分钟过后,标记出自己的阅读进度,默默回想大致的内容,判断理解程度。

第二遍阅读:返回这段内容的开头,阅读第二遍,这一遍要求在 2 分钟内读完,需要相应地加快阅读辅助工具的移动速度。本次练习的重点主要在于速度,所以理解程度是次要的。读完后同样默默回想,测试理解程度,找出理解和记忆的缺漏。

第三遍阅读:再一次回到这段内容的开头,阅读第三遍,这一遍的阅读目标就是在 1 分钟的时间里读完跟前两次同样长度的内容。务必明确阅读目标,通过第三次默默回想,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小结一下,「3-2-1」练习法中的数字分别表示 3 分钟、 2 分钟、1 分钟,先用 3 分钟正常阅读,再用 2 分钟重复阅读,最后用 1 分钟阅读第三遍,每一遍阅读结束后都要默默回想,不断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该方法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练习,走出自己的舒适区。随着练习的时间越来越长,最终,只需用阅读辅助工具,指着每行文字中间大约三分之一的地方,就可以毫不费力地读入整行内容。随着练习的深入,阅读速度得到提升的同时,理解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训练计划

以「3-2-1」为练习单元,完成第一个单元后,从第一次的标记处继续往下阅读,完成第二个单元,以此类推,坚持每天至少练习 30 分钟,持续 3 个星期。注意不是每天用 30 分钟重复阅读同一段内容,更不是连续 3 个星期都重复阅读同一段内容。

记住:几乎所有的阅读高手都有反复阅读的习惯。


如何实现阅读速度加倍? 林骥 2019 年 03 月 11 日 06:58

https://mp.weixin.qq.com/s/oZUn_P836sM7NW2VWr_wJA


王蒙:别让手机肤浅的浏览,毁了你本该深度的阅读!

王蒙

500

你每天看手机的总时长大概是多少?3 小时?4 小时?还是更长…… 当你在熬夜追剧刷手机时,别人可能正在默默努力,提升自己。

王蒙问广大青年:“在人们日益以触屏浏览取代苦读攻读的今天,我们还有没有深度的与认真的阅读呢?” 我说:“坚持阅读,受益无穷。在触屏时代,不要做网络的奴隶。”

别让手机肤浅的浏览,毁了你本该深度的阅读

作者:王蒙

不止一个人在宣告纸质书籍的式微、文学的终结、小说的衰亡。语言符号在更加直观的多媒体与信息量极大的网络面前陷入窘境了吗?

获取信息的便捷化与舒适化,究竟是在发展我们的精神能力还是相反呢?听听 “好声音”,看看肥皂剧,果真能代替反复默诵与咀嚼、温习消化那些花朵般、金子般、火焰般、匕首与针刺般的言语、章节与名篇巨著吗?

我们所说的信息,究竟只是一个数量的概念呢,还是具有深度与品质的追求?视听信息能取代学问、智慧、理念、心胸、情操与文学的全部内涵吗?

不,那是不可能的。

500

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语言学家与生理学家都已经判定,没有发达的语言系统,是不可能有深刻缜密的思想的。恰恰是语言符号,激活思维与想象能力,取得融会贯通,最大限度地调动精神资源,能够发展、延伸、突破已有的知识见解。

英谚云:宁可失去英伦三岛,不能失去莎士比亚。因为莎士比亚代表的是文化,文化是存在的根基与理由,有这种文化,就有这种凝聚力,就有追求与生活方式,就有民族的自尊心与自爱心。

在人们日益以触屏浏览取代苦读攻读的今天,我们还有没有深度的与认真的阅读呢?仅仅浏览,是视觉与听觉的瞬间刺激,容易停留在相对浅薄破碎的层面上。在急于求成的社会氛围中,已经出现了一批万事通、万事晓、不查核、不分辨、不概括、不回溯、无推敲斟酌、绝无任何解析能力更无创意的平面信息性能人了。

这样的能人有的还一身戾气,出口成脏。他们的出现,对于中华民族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深处意气平” 的传统,是一个灾难。

更多的人以为只要有手机,就能知道哪个名人的家庭成员犯了事,还有哪样食品吃死了人。当然也知道了哪个人成了世界第一的舞蹈明星,还有哪个五岁的孩子出版了他或她的第一本诗集。

甚至越来越多的人没有认真读过、只不过是看了一眼视听节目,觉得一般乃至乏味,便大大败坏了对于经典作品的观感与胃口。

500

而我自己呢,不能忘记九岁时候到 “民众教育馆” 借阅雨果《悲惨世界》的情景:我沉浸在以德报怨的主教对冉阿让的灵魂冲击里,我相信着,人们本来应该有多么好,而我们硬是把自己做坏了。

不能忘记十来岁时我对于《大学》《孝经》《唐诗三百首》《苏辛词》等的狂热阅读与高声朗读背诵,那也是一种体验:人可以变得更雅训,道理可以变成人格,规范可以变成尊严与骄傲。

不能忘记十一二岁时从地下党员那里借来的华岗著《社会发展史纲》、艾思奇著《大众哲学》,新知书店的社会科学丛书如杜民著《论社会主义革命》、黄炎培的《延安归来》和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那是盗来的火种,那是真理之树上的禁果,那是吹开雾霾的强风,读了这些书,像是吃饱添了力气,像是冲浪登上了波峰。

不能忘记十八九岁时对于中外文学经典的沉潜:鲁迅使我严峻,巴金使我燃烧,托尔斯泰使我赞美,巴尔扎克使我警悚,歌德使我敬佩,契诃夫使我温柔忧郁,法捷耶夫使我敬仰感叹……

而在艰难的时刻,是狄更斯陪伴了我,使我知道人必须经受风雨雷电、惊涛骇浪。

500

读书使我充实,阅读使我开阔,阅读使我成长,阅读使我聪明而且坚强,阅读使我绝处逢生,阅读使我在困惑中保持快乐地前进。

干脆说,离开了阅读,只有浏览与便捷舒适的扫描,**以微博代替书籍,以段子代替文章,以传播技巧代替真才实学,以吹嘘表演代替讲解探讨,将会逐渐造成精神懒惰。**使人们惯于平面地、肤浅地接受数量巨大、品质低下、包含了大量垃圾赝品毒素的所谓信息,丧失研读能力、切磋能力、求真求深的使命与勇气,以致连掂量追究的习惯也不见了,苦思冥想的能力与乐趣也没有了,连智力游戏的空间也龟缩到屏幕前的一角了。

那么在今时今日,应该读什么类型的书呢?

我主张读一点费点劲的书,读一点你还有点不太习惯的书,读一点需要你查查资料、请教他人、与师长朋友讨论切磋的书。除了有趣的书,还要读一点严肃的书。

除了爆料的书、奇迹的书、发泄的书,更需要读科学的书、逻辑的书、分析的书与有创新有艺术勇气的书;

除了顺流而下的书,还要读攀援而上、需要掂量掂量的书;

除了你熟悉的大白话的书、朗诵体讲座体的书,也还要读一点书院气息的书、古汉语的书、外文的书、大部头的书;

除了驾轻就熟的书以外,还要读一些过去读得少,因而不是读上十分钟就博得哈哈大笑或击节赞赏,而是一时半会儿找不准感觉的书。

500

获得信息越是便捷、舒适、海量化,越要认真读书,读费脑筋的书。用脑筋读书,而绝对不只是随大流、随趣味,得意于精通八卦、夸夸其谈,最后变成聪明、万事通型的白痴。

所以我想强调:坚持阅读,受益无穷。在触屏时代,不要做网络的奴隶。

节选自《说给青年同行》原文有删减


王蒙:别让手机肤浅的浏览,毁了你本该深度的阅读!_风闻 现当代文学 2021-04-04 13:37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89456


为什么整本书阅读会对人产生更大的作用?

连中国 教师博览

01 人文阅读很重要的就是建立人与书之间内在的生命关联

在人文阅读中,名著或有一定深度、长度的作品从来就不应是拿来 “看看” 的,而应一页页地读。

但很多当代人对名著都是敬而远之的,他们更愿意看精练的内容简介,以获得这本书的基本知识和常识,有了一定的谈资就够了;还有一些人只是想获得一种大众化的、普遍流行的 “感悟”,如 “在平凡的世界,我们照样可以不平凡”,有了这样的 “感悟”,似乎《平凡的世界》整本书的灵魂也就了然于胸了,不必再读了。

在当代,那些深厚的人文著作就真的只能存在于简介和评论中吗?当代青少年也没有必要再一页页地读了吗?

不是的,在我看来,从内心的丰富程度上看,人可以分成 “自来水” 和 “河流” 两类。自来水,龙头一开,一直流去,目标明确,无迂回,不转折,不拖沓,无处不在的实用主义意识和功利性、目的性的行动准则雕刻着这类人特点。而河流则不是,它们曲折潺湲,甚至会汇聚成潭,跳溅为瀑,与风儿窃窃私语,它是充满反思的,充满人类应有的各类情感的,它是有生命的、丰富的,它对抗的是只把人当作达成目标的简单工具的观念。

图片

人的一生究竟是做直来直去的自来水还是一条宽广潺湲的大河,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人文考问,也是存在争议的。

但可以确定,有条条大河流淌的社会,是包容、懂得尊重自己也懂得尊重别人的社会,因为人们讲情感、有情怀,也是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的社会,是不拘于短期功利目标的社会,是有长远未来的社会,是丰富多彩的社会,是由一个个完整、丰富、有血有肉的人组成的社会。而完全由自来水式的人组成的社会是冰冷的社会,每个人都直奔自己的 “主题”,人与人之间没有缓冲,不会欣赏、成就他人,只等别人欣赏自己,成就自己,缺少情感,缺少理解,在这样的社会中,一个人的强目的性必然会与其他人的强目的性发生冲突,也很可能会形成一个 “他人即地狱” 的紧张型社会。

个人认为,社会不可能没有功利性和目的性,但做人无论如何都还是需要有一些情怀的,不能太过功利。

如果青少年时代没有培养良好的趣味、灵性,没有完善的精神发育,人就极容易变成典型的 “自来水”。避免成为 “自来水” 的重要方式就是加强个人的人文素养,而人文阅读,尤其是阅读优秀、深厚、经典的人文书籍,便是加强人文素养最核心的手段。人文阅读,一个重要的作用便是破除 “自来水” 意识,将人 “读” 成一条美丽而潺湲的大河,成为一个有血有肉、健全、丰富的人。

伟大的作品,尤其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名著往往有着人类普遍而内在的生命性意义,表现的是人这个物种精神上的某种共性,因此往往会让人自然而然地 “由彼及此”,产生丰富的自我关联和共鸣,将自我的内在体验与书中的内容高度融为一体,此时便构成了人与书相互的 “辉映” 关系,书中的内容在字里行间聚成光芒,一下子投放到我们的生命场中,将我们的生命经历一下子照亮了,我们会不自觉地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理解自己,反观自己,这样人与书就建立起内在的生命关联。

这是一本书的大幸,何尝不是读它的这个人的大幸。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读书的 “人” 便构成了书的 “一部分”,书也会再次 “活” 了过来,有了一次新的生命。而上述过程必然是通过一页页地读一本与你生命有共鸣的书才能产生的,它的意义和价值是从字里行间体会或感悟出来的,不可能从别人那里听来。

02 我们的 “大马林鱼” 在哪里

众所周知,《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重要作品,讲述了老渔夫一连 84 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没有屈服,依然出海,终于在第 85 天钓到一条大鱼。大鱼拖着船往深海里走,老人顽强地与大鱼搏斗。两天两夜后,他终于杀死了大鱼。后又遭到鲨鱼攻击。老渔夫虽杀死了鲨鱼,但最后他只拖回了一副鱼骨架。小说一个著名的题旨,也早已人人尽知: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如果因为看过这个总结式的题旨和故事梗概,就认为已经了解了《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不需要再细读它,你很可能就会错过一次获得启迪的机会。但是,我有幸与《老人与海》有过一段共同的生命旅程。

老人与大鱼的对抗是触目惊心的,这是一场艰苦而持久的对抗战、拉锯战。开始,老人与大鱼之间存在着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对抗性关系,但随着人与鱼之间的对立关系越发严峻,越来越剑拔弩张,老人对大鱼的理解也越发深入,甚至对大鱼产生了由衷的敬意与钦佩:“你要把我害死啦,鱼啊。” 老人想・・・・・・“不过你有权利这样做。我从没见过比你更庞大、更美丽、更沉着或更崇高的东西,老弟。来,把我害死吧。我不在乎谁害死谁。”

老人正是在与大鱼的抗争中,不断开拓着内在的精神疆域,同时也不断诞生、铸就、升腾着内心的力量。抗争愈是持久顽强,只要不放弃,生命投入的程度也会愈强烈、愈自觉、愈持久 —— 那么这种 “对抗性” 力量对他的 “反作用力” 也便愈强,反过来更能成就人、塑造人,提升人的内在。

没有全篇通读《老人与海》,我们很难获得这样一种深刻的感悟:当我们将内心的力量、生命中的激情全力以赴地施加到既崇高又艰巨的 “外物” 之上并试图获得成就时,这时 “外物” 便不单是我们克服、战胜、对抗的对象,“外物” 以及试图战胜 “外物” 的过程都会积极参与到我们自身的生命成长与建设中来。我们自身因此也会变得崇高、雄伟,这个过程会不断增加我们内部世界的长度与厚度、高度与力度,最终,自我生命与 “外物” 生命由对立而统一,这一过程我称之为 “生命的对象化”。

在《老人与海》细致的描写中,我体会到:人对一项既崇高又艰巨的 “外物” 投放得愈自觉、愈深入,其自身的精神成长便愈强劲、愈充沛。

当我忘我地坠入老人与大鱼的故事时,这个故事也自然照亮了我与 “课” 由抗争到统一的过程。这种照亮,让我的生命有了新的自省与自觉,有了新的 “疆域”。我在进一步读懂老人的同时,也在进一步读懂着自己。在我做老师的生涯中,站稳讲台、备好课是我最重要的生命活动。备课占据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了我巨大的气力,我曾与之终日 “搏击”“周旋”。备出一节令自己满意甚至振奋的好课并非易事,拿下一课,这课就是我的一条 “大马林鱼”,也是一次 “生命的对象化” 过程。

有时我又与文字展开艰巨的拉锯战,在云之巅我与他打,在水之渊我与他打,在壕沟里我与他打,在泥水里我与他打・・・・・・边打边想,我紧张而又敏锐地用眼耳鼻舌身捕获着一切信息,在文字刹那的闪现中,我激起灵感,希望将瞬间变为永恒。

这段当年的文字真实地记录着我与我的 “大马林鱼”—— 教学文本 “搏斗” 的过程,也是在这样的搏斗中,渐渐形成了我的学生观、课堂观、教育观,形成了我作为教师的全部内在的灵魂与骨血,形成了我最核心的判断力与辨识力。我渐渐理解并知道了该把我可爱且尊敬的学生带到哪里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备课中遭遇的种种,逐步形成了另外一个内在意义上的自我。

图片

和老人一样,我与 “课” 首先是对抗,是我想征服它,捕获它;但它太大了,把我拖入了大海深处。

开始的时候,这都不是我和老人主动自觉的选择,但在彼此惊心动魄的对抗中,这种对抗愈是自觉与内在,投入得愈多,我们对 “大鱼” 的钦敬便愈是明显,也愈加发现和领略了大鱼之美,它的雄浑与力量,我渐渐发现并探触到了眼睛不能领略的世界,开始欣赏钦佩这个 “世界”,在欣赏钦佩的过程中,我自己也被其深深雕琢。

最后的结果,老人和他的大马林鱼、我和我的课堂也都是一样的:“我不知道是它在带我回家,还是我在带它回家呢?” 我不知是我给了课堂力量,还是课堂给了我力量;是我引领了课堂,还是课堂在引领我;是我创造了我的课堂,还是我的课堂创造了我 —— 因为最终:“我们像亲兄弟一样航行着。”

进而再思,人的一生,我们可有幸遇见自己的 “大马林鱼”?精神的强度与硬度、视域的广度与触及范围,都深刻地植根于我们自己的那条 “大马林鱼” 上。如若人的一生都不曾与自己的 “大马林鱼” 相遇,算不算一种遗憾?

03 用自己的 “大马林鱼” “唤出” 孩子的 “大马林鱼”

这里我想再探讨下教师如何更好把孩子带入到整本书的阅读中来,这当然有一个前提,教师首先是一个阅读者和内心探索者。

图片

一个教师对于自身的探索愈是内在与完整,那他对于外界(教育)的探索也便愈是内在与完整。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说:“事实上,认识学生和学科主要依赖于关于自我的知识。当我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是谁。我只会在我经受不了检验的生命的阴影中,透过重重的墨镜看学生 —— 而且当我不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时,我就不能够教好他们。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教的学科 —— 不能够出神入化地在深层、个人的意义上吃透学科。我只是在抽象的意义上,遥远地、视其为疏离于世界的概念堆砌一样看待学科,就像我远离自己的本真一样・・・‘认识你自己’的要求既不是自私也不是自恋。”

我没有捕过鱼,但我备过课,讲过课,备课上课在我的生命过程中占据过重大而实在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讲,我的课堂观、教育观,甚至是人生观皆由此处而来。在自然的阅读过程中,一个老师的内在生命历程与一个老渔夫的生命历程产生了自觉内在的关联。在老人与一条大马林鱼相处的过程中,我也兴奋地发现了我自己的那条 “大马林鱼”。

往昔岁月、无数细节、一样的喟叹、一样的奋争・・・所有这些都历历在目,出没奔涌于心底。由此,我永远感谢自己的 “大马林鱼”,正是在与你搏击抗争的过程中,我一步步在自己的世界里奋力画出了自我的生命弧线,看见了更内在的自己,创造了更辽阔的自己。

今天将这些不揣浅陋剖析出来,就是想说明《老人与海》这部域外之作,我与其本无任何内在关联,我们狭义的生命轨迹中没有任何交集。但阅读奇妙的效力就在于此。这部书与我,自此之后,有了特殊的价值与关联;在内在的生命意义上,那条大马林鱼已经是我和桑迪亚哥(即《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所共有。

我以自己真实的阅读体验与阅读感触,写作此文,也是基于一个教师的立场。作为一个教师,我们都知道,在真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要妄图直接把结果传达给学生,也不要对学生提无缘由的要求,这些都不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一个最理想的教育状态应该是,就像老人捕鱼一样,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寻找、抗争、体验和赞叹的机会或过程,让这些机会或过程给学生施加教育,但这样的可能性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并不常见,反而坐在教室中领会教师现成的话语是教育的常态,在当今班级授课的背景下,实践性教育的机会并不多,而通篇阅读有一定长度的著作其实是一种高度仿真的实践教育,学生真实、自然的阅读过程往往也是他们的一次求索过程,在探索中不要给学生预设什么,而是把完整的阅读过程交给学生,教师给予学生的阅读过程越是充分完整,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也才愈充分完整。教育不是要求,而是 “唤醒”。

图片

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真实、自然地展现自己的阅读过程和心理状态,展现自己的寻找、抗争、体验和赞叹过程,用自己真切的一条 “大马林鱼”“唤出” 学生的一条条 “大马林鱼”,也就是说,教师只有用自己真实的、富含生命质量的 “抵达” 才有可能唤起学生有相同质感的 “抵达”。

这其中的原理是,阅读可以分享,这包括阅读过程、阅读心理和阅读成果,这种真诚的分享如果碰到了有共同志趣的人,就能产生共振,也能把其他人带入同样的阅读过程中。当然,这种现身说法的教育方式也不仅限于阅读教学,教育不是限制和要求,它是一种平等、真诚的影响,教育的难处与伟大皆在于此。这也是教育重要的不容轻忽的核心规律。

在整本书阅读的推动过程中,真正能够启发人影响人的,对 “人” 发生更大的作用的,有一个重要规律 ——“事实” 胜于雄辩。所谓阅读中的 “事实”,即读者真诚地沉浸于书中,自然而内在地形成了生命的关联,即在与文字的磨戛中,人与书形成了相互 “辉映”,诞生出真诚内在的、富含生命质量的、只属于自己的阅读体验与阅读成果。

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要少一些名词概念,少一些云遮雾掩,将自己真实的与书相勃发的生命体验提供出来,还要告诉学生,老师的体验仅仅是老师的,它不能代表任何其他人的,在优秀的且与自己有缘的作品中,每个人都将产生与自己生命相关联的体验,而且这份体验都将只属于他自己。

如果你或你的学生还没有完全沉浸到一种阅读中,只能说明在我们的阅读中还缺乏富含生命质量的 “事实”,这可能是没有碰到适合的书,很多书徒有其名,它们停留在表象上,却没有涉及生命的本质,虚幻影响出来的只能是更多的虚幻,唯有富含生命质量的阅读 “事实” 才有可能唤出更多闪烁着生命光彩的阅读 “事实”。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没有能够沉静下来,浮躁的心境是阅读的大敌。

教师(或家长)真诚的、富有生命质量的、独属于自己的感悟 —— 它,或许不完美 —— 但往往具有广泛而深入的激发、启发、唤醒性意义。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再好的教科书也替代不了教师本人的思想与卓识。” 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生命存在方式。教师以自我真实的生命形态进入到作品,在与作品深度碰撞交融中,带着书中生命的印痕,再度走出,探索自我 —— 这种生命存在方式对学生生命激励性的作用一定比阅读本身示范性的作用更为真切、强大、持久。

整本书阅读会对 “人” 发生更大的作用,我们应该相信它、期待它、实现它。

作者单位|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图片

来源:人民教育

编辑:胡波波 初审:余华

复审:方心田 终审:吕江虹


为什么整本书阅读会对人产生更大的作用?教师博览 2022 年 09 月 09 日 08:00 江西

https://mp.weixin.qq.com/s/SOfQqF2G3ZxiUUXHBbCYIw


现在年轻人的阅读为什么不高级

文 | 徐贲

美国认知神经学家玛丽安娜・沃尔夫(Maryanne Wolf)在《普鲁斯特与乌贼》(Proust and the Squid)一书里把阅读分为五个阶段,从幼儿开始到成熟阅读能力的成人,分别是萌芽级、初级、解码级、流畅级、专家级。

萌芽级和初级阅读都是儿童的阅读(儿童对此有学习障碍被称为 “失读症”)。沃尔夫指出,儿童经过这两个最初的阅读进阶,然后学会解码级阅读,但解码级阅读者 “还很稚嫩,才刚开始学习如何运用他们的语言知识与厘清文本的推理能力”。因此,还需要向更高阶段的阅读提升,而要提升的就是深层阅读。

“深层阅读” 是相对于 “浅层阅读” 或 “表层阅读” 而言的,无论是深、浅,还是深入还是表面,都是比喻的说法,而不是对某种阅读本身的定义,也不是对其具体内容和方式的说明。在美国,深层阅读最常见的说法是 “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培养和要求批判性思考是大学生教育的一项主要具体内容。所有具有批判性意义的思维、能力、思考方式,都不是抽象的要求,都需要有具体的场景训练。教师们会在他们的具体课程要求中明确提出这一项要求。**批判性思维包括思维过程中洞察、分析和评估的过程。**它包括为了得到确定的判断而必须进行的,或显或隐的思维反应过程。在美国大学教育中,这是人文教育 (liberal education) 课程的直接教育目标,即课程 (curriculum) 要求。对于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课程来说,是与专业内容并重的 “教育课程”(educational curriculum) 要求。前者直接落实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而后者则是一个整体性的长远教育目标。

▍一、两种高阶段的阅读

从解码级阅读开始,可以向两种高阶段的阅读转变。第一个是向流畅级阅读发展和转化,关键在于 “理解” 程度的加深。沃尔夫指出,“解码并不意味着理解。即使一名阅读者理解内容里是许多事实,但是这一阶段的目标更为深远:增进理解字词各类用法的应用能力,如反讽、语态、隐喻与观点表达,这些都已经超越了对字面意思的理解。随着阅读的需要不断增加加,好的阅读者发展出比喻与反讽等语言知识,会帮助他们在文本中发现新的意义,促使他们超越文字本身来理解”。流畅阅读的学习可以从初中开始,经过高中,直到大学低年级。

另一个高级的阅读阶段是 “专家级阅读”(expert reading),这是一种包含批判性思考的阅读。专家级阅读指的不是 “专家” 的阅读,而是成熟、老练、成人的阅读。深层阅读所需要的批判思考是独立、精细和成熟思维的体现。深层阅读是一种批判思考能力的训练,也是批判思考作运用于阅读的结果。沃尔夫指出,“专家级阅读改变成人生活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我们所读的书籍,以及我们阅读的方法”,“专家级阅读是在这之前的阅读进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能力的开发与培养需要许多年的时间”。

《普鲁斯特与乌贼》这个书名,要理解它是什么意思,就得具有流畅阅读的能力,因为它用了隐喻的手法,单在字面意思的解码层次上阅读是无法了解其真义的。解码阅读层面上的 “普鲁斯特” 是一位著名的法国作家,而 “乌贼” 则是一种鱼。一个作家和一种鱼放在一起,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

图片

原来,沃尔夫以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为例,用这位备受世人推崇的作家与相对非常低等和简单的乌贼作对照,是为了**从 “心智” 和 “生物基因” 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探索阅读。**一方面,“普鲁斯特将阅读看作智力的‘圣殿’,在那里,人们可以接触到众多永远不能亲临或者不能理解的‘另一种现实’,这些‘另一种现实’的好处是不需要读者离开舒服的躺椅,就可以感受到每一个新体验,以及由新体验带来的心智的提升”。另一方面,“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科学家们就开始利用中央神经轴突较长、害羞又狡猾的乌贼,来探究神经元之间是如何激活和传递信号的,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当神经元出错时,大脑如何进行修复和补偿”。

当代的认知神经科学家研究大脑中各种心智(或称认知)过程的运作方式,其中阅读极具典型性。阅读是一种文化产物,需要从大脑已存在的结构中发展出新元素。阅读时大脑如何工作,出现问题时大脑如何聪明地调整,这些都类似于早期神经科学对乌贼的研究。认知神经科学家发现,人类经历 2000 年之久,才实现了认知能力的突破,学会阅读字母表,而现在的儿童只需大约 2000 天就学会了同样的知识。

在这之后,他们还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学习阅读,在一步步提高的阅读进程中 “重组” 大脑。由于没有特定的 “基因或生物构造” 直接负责阅读功能,人的大脑还需要在原有结构间建立新的联结,发展高级阅读所需要的新技能。深层阅读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在出生之后,通过教育和自己的努力才能学习获得的能力。

从认知神经学来说,深度阅读需要学习者在 “阅读通路” 中增加更为复杂的认知特点,对推理、类比推理、分析、综合、情绪反应和发明创造等思考能力产生影响。沃尔夫称这些后加入的部分为 “专家级阅读脑” 的深入阅读特征。在数码时代的今天,沃尔夫提出了一个紧迫而现实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还有时间来开发像推理、批判性分析思维这样的‘深入阅读’能力吗?

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思考能力能否成熟起来,是否能够摆脱外力,尤其是政治宣传的欺骗、控制和摆布。人们是在学会成熟阅读之后,才能认识深度阅读的重要性的。这就像柏拉图的 “洞穴故事”,在洞穴里的人是不知道洞穴黑暗的,只有走出洞穴,方能知道光明的存在。同样,**成熟的阅读是一种人生的觉醒,它不仅改变人天生的思维方式,而且也开启了人的智识发展进程。**它让人有可能在批判性思考和自我反思的进程中不断进步,永不止步,而永无止境的智识进步则是人类提升生活价值和生命意义所必需的。

图片

在数码时代,认识人脑在深度阅读中的发展和变化,让尽量多的人们拥有经过优化训练的阅读脑,这是一个兼具教育和社会意义的好生活目标,它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这是因为,数码技术和网络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让许多年轻人在还没有发育出 “阅读脑” 之前,便先已经有了 “数码阅读脑”。对此,沃尔夫指出:

“明白了目前阅读脑所具有的巨大的知识方面的变化能力之后,我们就会领悟到,不加深思地转化为数码阅读脑会使我们失去什么。这本书的目的是使我们深入思考一些问题,比如我们希望成为什么样的阅读者,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怎样的脑发育过程,以使他们在面对数码媒体的大量信息时,能发挥作为阅读者、思考者和学习者的最大潜能。”

这也是许多有识人士为之感到忧虑的问题。例如,美国著名作家威廉・鲍尔斯(William Powers)在《哈姆雷特的黑莓》(Hamlet’s Blackberry)一书中就提醒道,在数码时代,我们正失去生活的深度:思想的深度、情感的深度、人际关系的深度以及工作的深度。鲍尔斯认为,失去深度的时代是一个 “极端数码主义” 的可悲时代。我们自以为能控制微博、MSN、手机,却没想到很多人却被这些数码产品所控制。

从表面上看,数码时代让每个人的心灵都获得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和无限量的信息,然而,过多的自由空间却让人们迷失了生活的方向,而无限量的信息会让人无法集中精神去关注最有价值的信息。一个能演奏优美乐曲的钢琴师,他能掌控的不过是 88 个琴键。数码时代的海量信息就像把一架拥有数不清琴键的钢琴放在演奏家面前,只有无知、傲慢的演奏者才会毫不惶恐,毫不犹豫地将此视为施展自己辉煌才华的良机。

▍二、深度阅读与批判性思考

沃尔夫指出,数码时代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

“年轻的阅读者会面对网络中铺天盖地的信息,这些信息会占用他们有限的注意广度。这样的年轻阅读者在阅读书本时,在需要非常深入地理解所阅读的内容时,会完全专注吗?或者说,我们是不是在无意中创造了只有‘连续的部分注意力’的年轻人,他们集中注意力和深入到书本表层意义之下的能力的发展方式,再也不会与我们老一辈相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苏格拉底曾担心,貌似会永久存在的书本会让年轻人在开始阅读前就以为自己知道书本内容的精髓了”。

在开始深层阅读前或在初步阅读之后,就以为自己知道阅读文本的内容,这是一种解码式的表层阅读,在今天的数码信息时代,这种解码式的表层阅读可以方便地从网络上获取未加甄别的信息,成为沃尔夫所说的那种典型的 “数码阅读脑”。批判性思考的深层阅读(“阅读脑”)与各种各样的浅层或被动阅读有着不同的目的和方式,明了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对于我们抵御各种形式的思想控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到,为什么以前的一些大众 “扫盲” 和 “学文化” 实际上是思想奴役而非思想解放的工具。

**在数码时代,许多人因为习惯于浅层阅读或者只能作浅层阅读,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这种作用在刚开始学习阅读的学童身上就已经开始显现了,这对整个社会来说都可能是一种未来国民思考能力和国民整体文化的危机。对此,沃尔夫表示了极大的忧虑,

“我们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也在发生变化。当我们的下一代学习阅读的时候,这些适应了数字阅读的孩子会有耐心来广泛阅读和学习早期文化中的书籍吗?可能性微乎其微,数字媒体,以及快速变化的、使注意力不断移动的吸引物不会提高阅读能力。当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本身还处在它的发展阶段时,比如对每一个孩子来说,屏幕上出现的每一个新的刺激都太有吸引力了,没法不去注意。年轻的阅读者会跟着快速地转移注意力,既没有几毫秒的时间也没有动力停下来,认真思考他们刚刚看到的东西。确实,每一次进化都促使我们能够反射性地从一个刺激更快地移动到另一个刺激,而数字世界放大了这种内在的倾向”。

正因为如此,呼吁和强调学校教育应该重视发展学生的深层阅读,有着很迫切的现实意义。深层阅读与批判性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它的特质在于对想法与信念做细致的分析与评判,借由拒绝不恰当的想法,让我们更加接近真理与真相—— 发现或接近真理与真相(truth)是批判思考的目标,因此,批判思考与欺骗、愚弄、宣传洗脑、轻信、迷信、盲目崇拜、奴性服从是根本对立的,这也是批判性思考的社会和政治意义所在。在民主法治的社会里,批判性思考是公民们必须具备的根本素质。在课堂里,或在社会中,批判性思考的主要目的都是在于尽可能求得最理性、客观的判断;另一方面,也帮助我们建立严谨而扎实的推理结构,更容易令他人理解与认同,这是任何一个自由、平等社会中公共交流的根本要求。

图片

在中国,大学教育提倡 “批判性思考” 有来自不同方面阻力,一方面,它有观念上的阻力,因为它的自由、独立批判思考不符合一些现有的思想教育教条和禁锢。另一方面,它有实践上的限制,因为中国式的教育大多靠知识灌输,缺乏有效批判性思考教育所需要的体制性传统和资源,包括教师和教材。而且,无论是在高校内还是社会上,由于过去 “文革” 或其他 “大批判” 的经验,许多人误以为批判性思考就是攻击和声讨他人,纯粹是负面性思考,不仅缺乏建设性,而且经常是粗鲁无礼、故意挑刺、不怀好意、狂妄自大的。这样的先入之见增加了教育工作者为批判性思考 “正名” 的困难程度。

要为批判性思考正名,就必须强调,批判性思考的目的不是挑错、抹黑或声讨,而是培养人的自由和独立的智识能力。批判思考的智识教育与单纯的知识灌输之间,是授人以渔和授人以鱼的区别。批判思考要给学生的不是现成的知识,而是核查知识可靠性和真实性的能力和方法。这样的智识能力,就其 “智识” 目标而言,是求真实而拒绝虚假、开放思想而不封闭保守、分析辨别而不简单笼统、全面而不偏执、自信而不盲从、好学而不僵化、审慎而不武断;就其 “能力” 而言,包括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和自我审视。它的训练途径和学习成效都与深层阅读有所关联。

从深层阅读与批判性思考的关系来看,深层阅读就是超越字面意义的阅读,不要读到什么就信以为真,不要浅尝辄止、囫囵吞枣,更不要人云亦云、随声附和。深层阅读是可以通过由浅入深的具体教育课程来培养的,例如,美国中学英文课上的阅读和写作有 “分析性思考” 的内容,进大学必须参加 SAT 考试,其语言部分的 “分析性思考” 比 “词汇” 更加重要。以此为基础,大学里设置了 “说服和辩论”(也就是公共说理)的人文教育课程,要求学生们通过学习仔细阅读和批判思考识别说理谬误和欺骗宣传。说理的谬误和欺骗误导都是藏在文字的表层下面的,不深入发现便就无法察觉,而无法察觉就容易被它误导或蒙骗。

深层阅读不只关乎学生的知识和认知能力,而且更关乎国民担负公民责任和行使公民权利的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他的思考、判断和以此为根基的综合学习,乃至学术能力,可以说都决定于他的深层阅读能力。对一个公民来说,他是否能有效地运用自己的知情权,把握事情的真相,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深度阅读能力。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说,“知识就是力量,信息就是解放。…… 对每一个社会和每一个家庭都是这样”。然而,**重要的不仅仅是获取现成的信息,而是对所有的社会和政治信息有所深层的思考、分析和判断。**只有经过这样甄别的信息,才有可能成为一种力量和一种解放。

▍三、深层阅读的两个例子

不妨用两个与大学学习有关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深层阅读。第一个是可以在大学基础公共说理课程中用来说明批判思考重要性的例子。有一位名教授有一篇叫《现代中国必须从对西方的迷信中解放出来》的文章,说现代中国人几乎不会用 “自己的理智” 去思考,中国的思想界和舆论界也做不到 “不需要别人的指引”,都处于对西方启蒙思想的迷信之中。因此,当务之急是把中国人从对西方启蒙的迷信中解放出来。这个说法看上去很高屋建瓴,如果只是表层阅读,也许会觉得挺有道理,但往深处一想,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 “乞求问题” 谬误论述。乞求问题 (begging the question) 就是在论证的前提 (假设) 里偷藏一个不可靠的结论,把一个本来有问题的看法当作确实的结论。“迷信” 是个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批评断语,而不是一个客观中性的描述词。没有人会认为 “迷信” 是对的,说要从迷信中解放出来,谁又能不赞成呢?问题是,那个事先被断定是 “迷信” 的 (在中国启蒙),真的就是 “迷信” 吗?“乞求问题” 是一种循环论证。这位教授的乞求问题逻辑是这样的,(1) 前提 (假设):受西方启蒙影响是迷信西方 (已经把 “受影响” 与 “迷信” 悄悄地等同起来);(2) 理由:不应该迷信;(3) 结论:所以,必须从对西方的迷信中解放出来。

第二个是大学文学课上的两种高级阅读 ——“流畅级” 和 “专家级” 阅读 —— 的例子。这两种比较高级的阅读都是大学生们可以学习和做到的深层阅读,但并不相同。大学生在文学课堂上阅读莎士比亚的《裘力斯・凯撒》,可以只是了解剧中的故事人物和情节,或者连带一些与之有关的罗马历史。这只是 “解码级阅”,比萌芽级和初级阅读的程度要高一些,对许多阅读原著的英语系学生来说,已经是不容易的了,但还不是深层阅读的 “流畅级” 和 “专家级” 阅读。那么,“流畅级” 和 “专家级” 阅读会是怎样的阅读呢?不妨举例说明。

图片

▲ 电影《裘力斯・凯撒》

例如 “流畅级” 的阅读会读出这个被称为莎士比亚 “最理性戏剧” 背面的非理性,并看到理性与非理性区别的暧昧和不确定。这就是文学研究中所说的 “含混复义”“歧义”(ambiguity)。正如 David G. Brooks 在 “Ambiguity, the Literary, and Close Reading” 一文中所论述的,“复义” 或 “歧义” 是积极阅读的结果,是在阅读过程中 “一层一层剥去但凭常识的设想”(commonsensical assumptions),达到的一个并非是真理终点的意义中途站。“一层一层剥去” 也就是越来越深入,同样,只有通过 “细读” 才能读出作品中的 “复义” 和 “歧义”,而细读正是学校教育非常重视的一种深度阅读,许多文学课都会介绍新批评的细读。

新批评文学理论家理查兹 (I. A. Richards) 在《实用批评》(Practical Criticism,1929)里提出诗的四个意义:**意识、情感、语气、意向,好诗的结构具有张力,语言充满反讽、悖论、含混,唯有透过细读才能真正深读一首诗。**理查兹的学生燕卜荪 (William Empson) 著有《七种类型的含混》(Seven Types of Ambiguity,1930)更是详细挖掘了诗歌的语言内涵,提出了诗歌的七种歧义性。这样的阅读当然比表层意义的阅读更不容易,更需要学习,也能获得更加丰富的意义。

《凯撒》展现的是古罗马高贵的理性 —— 简洁明了的语言、极少修饰的风格、公共政治家人物、决定罗马帝国命运的事件和行为,所有这些都使《凯撒》成为莎剧中最具理性色彩的作品。即使在最激动人心的高潮时刻,人物说话也都极少使用修辞手段,而是运用一种与他们公共身份相符的、坚定说服的语言。凯撒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罗马式的坚定理性,在全剧中,他只有 130 行台词,但气宇轩昂、庄严大度、沉着果断,有着超人的威严。布鲁特斯以同样的决断和有节制的态度表明他的决心。他拒绝凯歇斯(Cassius)让阴谋参与者以宣誓表示决心,他的演说展现的是正大堂皇和光明磊落的果断睿智。

布鲁特斯的妻子鲍西娅 (Portia) 的说话方式更加严肃,但同样地明快而有决断。人物说话常常以第三人称来说自己和听话的对方,保持一种最大的客观效果。人物的姓名不只是指个人,而且更是指这些个人所坚持和代表的理念。**一个人的名字代表的是一种只有他或是唯有他才能特别代表的原则和价值。**布鲁特斯、鲍西娅、凯歇斯,叫这样一个名字是一种荣誉,叫这样一个名字就必须对得起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所包含的正直人品和高贵应该是人所共见的。这样的人物对公众拥有一种普通人没有的透明度,他们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应当永远与在公众眼里的相一致。

图片

但是,《凯撒》背后隐藏着令人不安的非理性,造成了它特有的 “反讽” 效果 —— 读出反讽、象征、比喻、张力等等都是文学课上 “流畅级” 阅读的教学内容。《凯撒》是文学,不是历史,是一个用艺术来表现的 “剧”。知道文学不是历史事件的如实再现,而是一种创造,这也是流畅级阅读的学习内容。《凯撒》中的非理智往往深藏在人物内心,与他们的公开行为形成了反讽性质的对比,例如,布鲁特斯在剧中的著名独白中表明自己的决断(“只有叫凯撒死这一个办法”),显示出他 “自己对他并没有私怨,只是为了大众的利益”。(II, i,10-12)这样的决断和无畏必须摆脱 “恐惧” 的非理性情绪干扰。

但是,流畅级的读者同时可以发现,布鲁特斯听从凯歇斯的劝说,并没有察觉凯歇斯的巧妙奉承在自己身上悄悄发生作用。而且,在腓利比(Phillipi)战役的前夕,布鲁特斯变得焦躁易怒,对忠心耿耿的凯歇斯显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显示他的内心难以遏制的焦虑和不安。

布鲁特斯怒斥凯歇斯以不当手段筹款,坚持要惩罚那位帮他筹款的朋友,他那种夸张、过分的愤怒也许是他自己良心不安的心理投射,这才把自己接受筹款的道德过失推卸到筹款人身上。布鲁特斯谋害凯撒,无论他的动机多么高贵,在私人情谊上都构成了一种背叛,安东尼指责布鲁特斯,击中他的心理要害,这使得他更渴望与安东尼决一死战,以致在战略上乱了方寸,更加糟糕的是,就算凯歇斯向他提出正确建议,他也不予接受。他拒绝凯歇斯的军事提议,坚持要渡过达达尼尔海峡(Dordanelles), 到马其顿去在腓利比迎战安东尼和屋大维,埋下了失败的恶果。因此可以说,布鲁特的失败与其说是因为战略决策错误,还不如说是因为他在作出战略决策之前,早已乱了心智。

《凯撒》一剧的专家级阅读会更多地思考这个剧与一些人们至今仍在思考的问题的关系,如信任与背叛、革命与弑君、秩序 - 谋杀 - 报复、人算和天算。文学批评家弗莱(Northrop Frye)指出,莎士比亚有三个 “社会悲剧”:《凯撒》、《麦克佩斯》和《哈姆雷特》。这三个剧都具有三种类似的人物。第一种是代表 “秩序” 的角色:他们分别是《凯撒》中的凯撒、《麦克佩斯》中的邓肯、《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父亲。第二种是 “反叛” 的角色,秩序角色被反叛角色所杀害,这三个剧中的反叛角色分别是布鲁特斯、麦克佩斯、克劳蒂斯(Claudius)。第三种是 “复仇” 的角色,他们为被杀害者复仇,并成为谋杀罪行的 “报应”,他们分别是安东尼和屋大维、马尔康(Malcolm)和麦克特夫(Macduff)、哈姆雷特。

图片

布鲁特斯的失败可以说是 “人算不如天算”,也可以说是逃不脱 “秩序 - 谋杀 - 报复” 的宿命 ——“宿命” 其实也就是 “规律”。在现实历史中,有许多类似的 “人算不如天算” 和 “秩序 - 谋杀 - 报复宿命”。然而,历史上有不少天算并不全然是偶然,偶然中有必然的例子。赫鲁晓夫正是一个。1955 年他声讨斯大林,把斯大林的尸身火化,是与布鲁特斯相似的弑君行为,这既是一种自我否定的行为(他曾称斯大林为父亲),又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行为(不再依附于这个父亲)。赫鲁晓夫这个弑君者在国内、外都有 “复仇者”,国外是毛泽东,称赫鲁晓夫为 “修正主义”,国内则是后来的勃烈日涅夫,在赫鲁晓夫下台后,勃烈日涅夫将他软禁七年,直到死亡的那一天。

把文学与历史放在一起,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一个是虚构,一个是现实,这种联系有什么意义呢?对现代国家的权力争夺和政治阴谋,《凯撒》真能告诉我们一些有用的东西吗?从纯粹认识论的角度,每个事物都是独特的,类比并没有精确(因而 “有用”)的解释作用和意义,但是,**为什么阅读文学总能引起我们对现实的某些联想呢?**像这样的问题可以说是专家级之外的专家级阅读问题,也是我们在深层阅读中最具现实相关性和反思意义的一种思想收获。

哲学思维是一套思维工具包

图片

具备哲学思维的人和缺乏哲学思维的人的区别

具备哲学思维缺乏哲学思维
质疑常规的眼光随波逐流
思考的逻辑性思维混乱、不清晰
表达的清晰性表达不顺畅
理解复杂的抽象概念处处使用简单形象思维
目标明确徘徊迷茫
情绪稳定情绪化
目光长远目光短浅
高抗挫力脆弱易碎
高度自控缺乏自控
探索未知恐惧未知

思考的魅力


现在年轻人的阅读为什么不高级 夫莽编辑 哲学与艺术 2022 年 03 月 18 日 20:04

https://mp.weixin.qq.com/s/MHCAYo0UzkVAs3xPAwhl9Q


只读 “有用” 的书,根本不是阅读

文丨李小墨

不要害怕读书的苦,那是去看世界的路

图片

“舒适区” 这个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跳出舒适区,成了很多人奋斗的目标。

其实,在我们日常阅读过程中,也容易禁锢在我们熟悉的舒适区中,而难以成长。所以,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读了那么多的书,为何一点长进都没有”。

或许,你试着倒逼自己一把,会发现原来不敢啃读不懂的书,竟然能带你进入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1 你在阅读的舒适区里待太久了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还是觉得自己没什么长进?我想是因为:你在舒适区待的太久了!

避难就易是人的本性,困难和容易之间,我们总是习惯选择后者。可是,真的,不逼自己跳出舒适区,你看再多的书,也难有长进。

依照舒适区理论,我们可以将阅读分为舒适区、伸长区和恐惧区三个等级:

  • 在舒适区,阅读者阅读毫无难度的读物,虽处于心理舒适的状态,但进步缓慢;

  • 在伸长区,阅读者阅读有一定难度的读物,感到某种程度的不适,但跳一跳还是够得着,理解力提升明显;

  • 到了恐惧区,阅读者阅读难度过大的书,由于超越能力范围太多,感到严重不适,难以卒读。

图片

理想的状态是待在伸长区,但很多人待在舒适区不肯出来。

比如,被推荐去看世界名著,翻几页就表示外国人写的书我看不进去。说实话,刚开始我也面临这样的问题,陌生且拗口的人名地名,缺乏知识积累而对风土人情、时代背景无所适从,重思想轻情节,除了被称为西方通俗小说之王,被拿来和金庸做对比的大仲马,他们很少拿曲折离奇的情节吊住你。

这些曾经都是我理解力的障碍,但我不想错过被时间洗礼过的经典。从简单一些的《简爱》《红与黑》,再到大部头的《悲惨世界》《安娜卡列琳娜》《卡拉马作夫兄弟》,硬着头皮看下去,并不像刚开始想象的那么难读,克服了 “外国人的书我看不进去” 的刻板印象,新世界的大门就打开了。

2 没有难度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

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向钢琴家学习琴技,钢琴家第一天就给了他一份难度极高的琴谱,一周后他才能勉强弹奏完整的曲子。本以为钢琴家只是想给他一个下马威,没想到钢琴家之后给出的琴谱一首比一首难,越来越超出了年轻人掌握的技巧。

直到有一天,年轻人忍不住向钢琴家提出疑问,钢琴家什么也没说,只是示意年轻人弹奏第一天的曲谱,年轻人惊讶的发现,曾经对他来说生涩的琴谱已经在他指尖化为了优雅流畅的旋律。

**尽自己所能,攻克一本有难度的书,特别是某个领域集大成的书,再回过头来看同类型的书,也会有这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感觉。**比如啃完《亲密关系》,对建立亲密关系有系统的认知,再回头看情感鸡汤可能就会觉得肤浅难忍。

阅读也应该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去挑战自己的理解力。读那种跳一下才能够得着的书,理解力才能突飞猛进地提升。我相信,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阅读安排,不断扩大自己的舒适区。

图片

多去看超越你已有经验的书籍,而不是沉溺于寻求共鸣,去看突破你当前认知框架的书籍,而不是一味追求观点认同。

印象很深的是,大一时和一个同学谈论过一个议题,当时觉得她的见解还挺有意思的。大三时我们又偶然谈起这个议题,当我通过阅读和思考对这个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期待可以进行更深刻的讨论时,她的嘴里还是老生常谈。我当时觉得乏味至极,你的说辞和两年前一模一样,知识没有更新,理解没有升级,你没发现自己一点长进都没有吗?

3 只读 “有用” 的书,根本不是阅读

除了在阅读深度层面的不思进取,还有一种舒适区是阅读广度层面的 —— 读大学时,容易把自己局限在所学专业,只看专业相关的书籍。工作以后,对职业 “有用” 则成了最大的阅读动机。

我大学学的是新闻学,大部分课程都是专业课,有一个学年课表里多了一门社会学概论的课程。老师推荐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就是这本薄薄的小书,让我顿悟一般突然理解了我从小长大的村子,理解了中国为什么是个熟人社会,也明白了就算当今中国攻城拔寨一般地城镇化,就算乡村如坦克过境一般地衰败和没落,乡土社会的规则仍然融在我们的骨血里。

我就开始想,我学的是新闻学,我就只学新闻相关的东西吗?《乡土中国》提供社会学的视角,帮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我所生活的社会,我从小到大的经历。如果只学习新闻相关的东西,我岂不是错过了很多帮我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视角?

当时班上也有转其他专业的同学,可是我并不是想换到社会学专业学习,我只是在想,我为什么不能不受专业限制地学习呢?

这个问题一直埋在我心里,直到我通读《论语》时读到 “君子不器” 四个字,脑子里电闪雷鸣。

大学的专业教育本质是工具性的教育,是为了服务分工越来越细的社会。但君子不器,完善的人不是工具,体制要把我们变成工具,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对抗这种体制。对抗的方式就是不受专业限制的广泛阅读,谁也不能阻挡我们跟随好奇心,自由地探索和认知这个世界。

图片

你可能正在接受专业教育,但你要知道大学教育不止专业教育一种答案,要明白专业教育的缺陷,并有意识地去弥补这种缺陷。

工作以后,对职业有用是最大的阅读动机之一。当然了,生有涯,知无涯,术业有专攻,以专业或者职业为轴心构建知识体系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只看有用的书,未免无趣。

我总觉得读书就像吃饭一样,营养要均衡,应该让自己尽可能地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唯有如此,才能培养起广阔的视野,唯有如此,才不容易把偏见当思想。人文社科看,自然科学读物也看;论说性的书籍看,虚构类的文学作品也看;有用的书看,有趣的书也看。

4 做一个 “荤素不忌” 的阅读者

我理想中的阅读者,应该是 “荤素不忌” 的。

他既可以严肃脸地给你讲《国富论》,也可以不正经地对维多利亚时期的色情小说发表一番高论,既可以结合实例谈论《联盟: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中提到的雇主与员工的新型关系,也可以毫无违和感地念一段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先知》。

典型的待在舒适区行为,我曾经也有这样的倾向。希望通过阅读有所长进的我,很怕变成这样,曾经故意针对性地看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因为我觉得读饮冰室,可以养浩然之气,可以洗掉文字的矫作感。

我相信兴趣都是培养出来的,太狭隘的喜好是给自己设限。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并且正在努力地成为一个博闻强记、有趣有料的人,所以在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即使现在只有一个极其简陋且不完善的框架,但我总会慢慢成为我想成为的人。

还有一个最致命的舒适区,是阅读速度的舒适区。

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对自己要有量的要求。不要拿质量比数量重要当挡箭牌,放任自己。你确实是在看好书,你确实拥有很多书,可是高兴看一会儿,不高兴就停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到底有多少知识增量和思想增量呢?你只是看起来在认真阅读罢了。

试着逼自己一把,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读得多快多好。跳出舒适区,才能野蛮生长。

图片

书海无涯,人生有涯,因此我们面临选择。尤其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各种书籍繁多,值得读的书却很少,能重塑我们思想体系和世界观的好书就更少了。

生命短暂,精力有限,怎能把宝贵的时间耗费在阅读价值不大,甚至有 “毒” 的书籍上?正如富兰克林所说:“在读书上,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

一旦选择不好的书,或者缺少有关 “常识” 和 “淹通” 的阅读,就会被错误的观念、片面的思想长期误导,变得要么无知,要么狂妄。要达到这样的标准,阅读往往既要足够深、足够精 —— 选择思想足够经典的书籍精读,具备洞察人生与社会现实的问题意识;更要足够广博 —— 建立起一个具有批判思维、独立思考的清醒的现代人所必备的知识体系。


只读 “有用” 的书,根本不是阅读 听哲学 2023 年 04 月 12 日 21:41 浙江

https://mp.weixin.qq.com/s/HSbsee4fTMLPHLIbMEup-g


俞敏洪:如何让阅读的 “知识” 变成 “力量”?

俞敏洪

图片

提问:如何能有效地将阅读所带来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呢?

我认为阅读分成两种,第一种是 “有用的阅读”,第二种是 “无用的阅读”。

“有用的阅读” 是什么?就是抱着某种目的性去学习的知识性阅读。比如,如果你读一本管理学的书,那么这本书就会教你一些知识,比如如何制定战略、如何进行营销、如何进行品牌管理等等,这个就叫做读 “有目的的书” 或者是 “有用的书”,面对这样的书,我们要做的就是看这本书能不能指导我们的具体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如果读着发现没法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那这本书读了就没有多少用处。

第二种阅读,就叫 “读无用的书”,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无用的书还要去读?其实所谓的 “无用的书”,有点像《庄子》里说的 “无用的树”,“无用的树” 长在那儿,它能够越长越大,变成一道风景不被人砍走,是因为这棵树用来做家具也不行,用来当柴火烧也不经烧。所以,他反而就会变成一道风景。

那么倒过来说读 “无用的书” 是什么概念?就是读那些表面上对我们来说没有直接功用,但是却能把我们整个人生提升一个级别,使我们变成自己生命中一道美丽风景的书。

比如你读《诗经》,你说会有用吗?对我们来说其实没什么实际用处,除非你未来打算进入大学教《诗经》,当研究《诗经》的教授,否则读《诗经》的作用也就是增强我们对于大自然的审美感知,以及陶冶情操。

又比如读唐诗宋词也没有什么特别实际的作用,但是如果我们真的熟读了唐诗宋词,你会觉得自己的气质在逐渐变化,眼界、胸怀、情怀和情感都会因此发生变化。

像这种潜移默化的书,包括哲学、历史、诗歌、文学的书籍等,它们实际上给我们带来的东西,表面上并不能直接服务于我们的人生目的。但是如果我们多阅读这些书,有很大的几率能使自己变成一个完善的、有品位的、有眼光的、有着人文情怀和哲学思考能力的完整的人。

所以我一直认为,以人的一生来说,“读无用的书” 是比 “读有用的书” 更有价值的。但是,我们不可避免地必须读 “有用的书”。比如说我们从小学读到中学,甚至读到大学的大量的书,其实只能归类为 “有用的书”。

这些书让我们吸收了知识,让我们对某个领域有所了解,并且为我们上好的中学、大学,甚至为我们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当我们读这些 “有用的书” 的时候,尤其是我们已经进入了大学或者毕业以后,我觉得确实如问题所说,能够 “把读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非常重要。

在读 “有用的书” 的过程当中,我是有一些体会的:凡是 “有用的书”,你只读一遍是不管用的,因为读一遍只能留下一个很淡的印象。任何 “有用的书”,中间的知识转化为我们自己的行动指南,或者变成我们自己行为和思想的一部分,都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这个前提条件就是:你要反复地去运用读到的知识或是方法。

举个简单例子,假如说你已经读到了某本管理学的书,书中提到公司战略的制定部署有四点,那么你就必须在工作的时候按照这四点去反复地训练、实践,最后才能将它变成你自己战略思维的一部分。

再举个例子,假如你学英语,你要学习一个英语句子,但你只是读一遍,弄懂什么意思之后就不管了,那么这句话其实你根本就没学会。但是,如果这句话你反复地说,反复地用,到最后就变成了你语言的一部分。最后你不管在什么场合,凡是想要用到这句话的意思,你都能够脱口而出,这个时候才等于把这个知识转化为了你自身能力的一部分。

所以,凡是 “有用” 的东西,最重要的是 “转化”,也就是中国的一个俗语 “熟能生巧”,英语中叫做 Practice makes perfect,指通过反复的训练,最后不自觉地将某种思想体系、语言之类的东西内化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并且随时随地可以应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外在所学的知识转化成了自身的能力”。

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原因是他便利了你生命和生活的基础。像我自己认真地背诵了英语词汇,所以现在读到任何英语单词,都能够自觉地反应出来这个单词在上下文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它的意义,这就是带有某种能力的标志,而这个能力一方面使我能有口饭吃,另一方面让我能有足够的空间来读 “无用的书”。

因此我认为,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要读 “有用的书” 并转化成自己的能力,读 “无用的书” 来提升自己的气质和眼界。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够变得更加完善。


俞敏洪:如何让阅读的 “知识” 变成 “力量”? 老俞闲话 2017 年 03 月 04 日 08:00

https://mp.weixin.qq.com/s/yyc4xlxjCKpR19nwITVxKA


老俞闲话丨阅读对于生命的意义

原创 俞敏洪 老俞闲话 2023 年 05 月 30 日 08:30 北京

图片

图片

(本文源自 2022 年 11 月 4 日直播 “对话许知远”)

2019 年,我应邀拍摄了《十三邀》,并结识了北大师弟许知远。时隔三年,2022 年的冬季,他又邀请了我做第八届单向街文学节的开幕对谈,对谈的主题是 “爱与生命的历程 —— 我们的阅读史”,我们在这场对谈中,分享了彼此文学记忆中关于爱与生命的决定性瞬间。现在整理如下,分享给各位读者。

吴琦(主持人):各位朋友好,今天的活动,我们请到两位大师兄,很多读者、观众对他们应该再熟悉不过了。

俞敏洪: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俞敏洪。

许知远:大家好。

图片

01 书籍与我

吴琦(主持人):今天聊天会是非常具体、切实的角度,所以我的第一个问题再自然不过:在最近的生活中,两位一定非常忙碌,阅读在你们最近的生活里占据了什么样的位置?

许知远:谈论阅读对我个人来说有点像谈论空气和水一样,始终在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你非常依赖它。阅读、书籍是我通向世界最主要的方式,我跟世界的接触是通过书抵达的。这几年在发生一个有趣的变化,好像书籍到阅读本身越来越成为某种防卫机制,当我不知道怎么应对突然混乱、庞杂的世界,一本书给我带来非常大的秩序感、稳定感。如同毛姆的那句,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最近我开始重读米沃什的诗歌和散文,以前我也喜欢看,但没有(现在)那么强的感触。人怎么面对巨大时代的变迁?人都是根据此刻的需求产生阅读的需求,某种意义上,我们都是实用主义者和功利主义者,此刻你内心需要应对的事物,在原来读过的书里找到强烈回响,这是我最近特别有感触的。

我写的梁启超,是完全不同的感觉。梁启超发现之前的道路是行不通的,新的道路他又想不清楚,他就彷徨。你看那时候他的诗,就能得到一种慰藉,给我一种新的动力、能量。使你不容易被外界影响,有种自我重组的感觉。

俞敏洪:我没你那么深刻的感受,其实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时间读书的,刚开始做新东方,为生计而奋斗,觉得赚钱比什么都好,就拼命做新东方,新东方起来以后又忙碌,自我管理能力又不够,各种乱七八糟的内部事物、外部事物,很长一段时间我读的书就是企业管理相关的,所以从 1991 年到 2006 年,有 15 年左右的时间,我读的书非常少。主要还是在北大的十年读了不少书,还有近六七年,可能年龄到了,过了 50 岁以后有了一种回归的感觉,而且新东方的业务相对稳定了,管理者也比较完整,就有时间多读一些书了。最近读的比较多,确实有回归读书的心态。

我读书不像师弟要寻找未来的路,或者太过迷茫需要从书中找答案,我没有这样的感觉,我读书就是读书,没有太功利的目的,不是读了书就要去学会什么专业或者做一件事,我就是哪本书有意思就读一读。后来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在平台上推荐书籍变得很方便,所以如果我读到什么好书,就会在 “老俞闲话” 写这本书,有时候有人会问在哪儿买,同事们就说可以在 “老俞闲话” 里加一个链接,方便大家购买。我一开始也不知道有佣金这回事,是过了很长时间,有人问我推荐书赚了多少钱,我心想推荐书还能赚钱吗?我就开始短视频推荐、直播推荐,渐渐进入了视频商业生态。

后来新东方遭遇转型,大家都在讨论要做什么,我毕竟已经做过直播带货了,就说干脆做直播带货吧,大家就说卖什么,我就想,光卖书肯定不够,而且我自己卖书赚佣金也挺好的,新东方一卖我就不能赚了,利益冲突(笑)。就想要不就卖农产品,国家政策支持,人民也很需要,所以东方甄选就开始卖农产品了,不过现在卖书也是东方甄选很重要的业务。

我仍然会在我的平台上推荐我读的书,我推荐书并不是出于商业目的,而是这本书我读了以后确实感觉挺舒服,觉得有思想,有教育,让人有收获,我才会推荐。所以近几年读书的数量越来越多。

图片

吴琦(主持人):每个人和书发生的关系是完全不同的。两位都是毕业于北大,有很相似的背景和起点,那时候大家都上学、读书,在那个时候,书和你们的关系或许和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

俞敏洪:本质上读书跟做生意是没关系的。

吴琦(主持人):每每听到从书中衍生出这么大的商业世界时,你心里真实的感受是什么?

许知远:我突然想到自己很喜欢的一本书,《美丽失败者》。**阅读会带给你生命的纵深感,你会读三百年前、五百年前的书,思想是可以穿透时代的。**但现在我们时常对过去和未来,某种意义上丧失了真正的兴趣,我们只要此刻的获得和感受。但我相信,这些书终究会活过我们,我也希望我写的书能活过我们。

我之前读到罗马尼亚一个诗人写的书,说自己生活的小镇到处是书店,很多人都在卖书。他说我来自一个属于人的地方。这种话永远会击中我。我为什么想开那么多的书店,虽然也不算太多,**我特别希望在这儿成长的人,他们的小朋友长大以后说他来自书与人的地方。**我最近经常碰到年轻的导演、作家跟我说,自己在小时候到单向听了讲座,西川讲了什么,谁谁讲了什么,对他们的影响很深,这个回报超过一切其他的东西。

吴琦(主持人):有的朋友不知道,我们在书店开会的时候,许老师会把他的失败与浪漫讲给我们听。最近几年因为疫情,大家的工作上有一些困难,我们正在想对策,开会,做报表。许老师说我们的公司应该做冬天的树,整个会议室气氛都凝固了,大家都不知道怎么理解冬天的树和一门生意的关系。现在想,这就跟美丽的失败者是连接起来的。

俞敏洪:其实读书和成功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尤其和做生意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读书跟一个人内心的成功与失败有关系,哪怕他是一无所有的人,他通过读书充实了自己的内心,觉得自己的人生过的很有意义,哪怕他家徒四壁,也会赢得自己内心的成功,在这种时候,他内心的富有、成功可能会大于百万富翁、亿万富翁。有的富翁尽管拥有资产,但他并不知道自己的生命除了享受钱财以外,还能干什么。古代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功利主义、科举考试似的读书,和我们现在讲的读书是两个概念,现在在学校上学约等于高考,通过高考可以进入北大、清华,进而进入人生另一个发展阶段。但进入人生另一个发展阶段也不等于成功,最多是一个起点而已。

图片

读书和世俗的成功没有关系,而是跟内心的需求有关系,你感到孤独的时候会读书,你感到需要有人交流的时候,会读有思想的书,为了内心的恐慌,内心的某种疑问,内心的探索,你也会在书中寻找答案。你,可以跨越千年,从苏格拉底、孔子、老子、庄子的书中,还能找到今天你面对现实世界问题的答案,这就是读书的好处。

为什么中国很多老板跟着所谓的国学专家去读《道德经》,去读《庄子》《论语》,甚至还要读《弟子规》,其实他们也是在寻找内心的某种答案,这个事情本身,就意味着书和知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如果家里有一千本书,可能人类文明五千年的重要智慧、重要人物思想都会在里面,你只不过按需所取,哪本适合你现在的心境,你就会抽出哪本书去读。

图片

02 书籍丰富了人生

吴琦(主持人):读书是很长期的过程,从一开始贯穿到整个人生,它跟人生发生关系,并在内在层面和人建立起了一种关系。现在我们把时间倒回到在北大求学的时候,那时候大家对读书的看法和今天有什么差别吗?那时候的人对书的理解是功利的还是浪漫的?

许知远:我到现在都记得,中午吃完饭无所事事的时候在北大图书馆闲逛,阳光非常好,我在各种门类的旧书架之间乱转,那时候就有很大的冲劲,想着将来我也要写一本书放在书架上。

我会乱翻各种书,我现在都记得《哈默自传》,一个美国的石油业巨头,80 年代跑到中国来,看的我惊心动魄,原来中国是这么开始改革开放的。我们这两代人成长经历中,没有这么多的美术馆,也看不到新的电影,视觉上的冲击是很少的,书给了我们最丰富的可能性。薄薄的一本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那时候书对于我们来说,每一本都像是潘多拉的盒子,你打开以后进入那个世界,你就被带走了。

俞敏洪:许知远可能赶上了北大最后一个浪漫主义时代,再到 2000 以后,各种游戏、智能设备占据了大量学生的注意力,大家读书的热情一直在下降,我现在跟北大学生交流,问你们一年能读多少书,有个别学生能读不少的书,大量的学生读五本、十本就了不起了,也有不少学生已经只读教科书了。我们那个年代是不读教科书的,就听老师讲课,老师讲课不精彩我们也不听,就是泡在图书馆,去读所谓不正经的书。不正经书的来源主要是上课老师有时候提到的书,要么是跟同学交流出来的,要么是自己摸索出来的。

许知远是从理科走向文科,很明显他的天性中带有对人文思想和文科内容的兴趣。我本身就是学文科的,上来就学西方文学史,老师讲课提到的书就变成我们日常必须要读的书,再加上当时北大读书氛围非常浓,我进北大第一天,把行李放在床上以后,回头一看,对面一个同学躺在床上读一本很厚的书 ——《第三帝国的兴亡》,我觉得我们到北大不就是为了学英语的吗?我就问他为什么读这么厚的书,他白了我一眼,根本没理我。

这样的举动对我来说带来强烈的冲击性,我立刻就明白了,在北大读书不再是上课,上课不等于读书,教科书也不等于书,你得读大家都在读的书。前两年读的书目,都是同学们谈论的,基本上除了学习、恋爱,我们的时间都用在读书上了,读书以后就用在了卧谈讨论、编杂志上。当时在北大,学生编的杂志就有二三十种,我到大二大三还组织过《大学生诗刊》。像我们本身学文学的,看的书也会非常杂,小说、诗歌、散文、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哲学都会读,即使读不懂,也会假装读,黑格尔的哲学演讲论我读不懂,但会去图书馆借,也会装模作样的看,主要是为了吸引女孩子的注意力,当时北大女孩看你在读她不懂的书,会对你很崇拜。

许知远:硬通货。

俞敏洪:不过我也没在北大谈恋爱,大家一看就知道我在装样子(笑)。我毕业后之所以留在北大,也是因为在北大读书和借书非常方便。进入北大图书馆会有一种神圣感,尤其我当了老师以后,基本上除了珍本书库以外,什么书库都可以进去,可以在一排一排书架挑你喜欢的书。我们当学生借书是很痛苦的,每次拿着十个借书条去,出来告诉你那些书全没有。今天我去北大图书馆,管理员说现在的书不难借,借书的学生不多了,要么在准备出国考试,要么就是考研究生,基本上不读我们读过的那些书。我留在北大还有个原因,新学生来了以后,如果有学生问我为什么在读《第三帝国的兴亡》这个书,我就可以白他一眼(笑)。

图片

03 为愉悦而阅读

吴琦(主持人):两位都算是从书中建立了自己对世界最初的认识,在后来漫长的生活、工作中可能就渐渐失去了对书籍的热情,甚至俞敏洪老师中间有一段时间也没有读书。所以我很好奇,你们曾经的同学们,他们现在依然和书保有关系吗?

许知远:我学微电子,设计芯片的,我估计我的同学都不怎么读了。

俞敏洪:99% 的同学都继续在计算机领域工作,除了像他这样的 “逆子”(笑)。

许知远:我也有中文系、哲学系的同学,如果他们只是继续教书,应该也会读书。书在当时,真的是人和人连接的暗号或者是某种共通的语言。但当手机出来以后,大家不知为何对书会产生一种羞怯感,大家本质上不太好意思在等人的时候翻书,包括我们谈论文学思想,这些事情对我们来说是如此重要,但大家不愿意来谈。

图片

俞敏洪:想靠在地铁、图书馆努力读书来吸引姑娘注意力的事情已经不太可行了。

许知远:这个时髦会再回来的。

俞敏洪:在我们那时候,读书最多的男生会比较受女生亲睐,比如西川,他读书也多,诗也写的很好,老开个人诗歌朗诵会,一朗诵,北大成百上千的男女学生都会去听,诗歌朗诵会完了以后,一大堆女同学追着他跑,我就在后面追着一大堆女生跑。我在北大也写诗写到了大四,我写了半天,唯一一次发表的诗是在诗歌报上,总共加起来有六行,从此以后再也没有音信了。

刚才说到这一代人有多少人读书的问题,我本身就是文科出身,更加能够散漫的读书,我的大学同学至少还有二十个以上都是在各个大学当教授,还有的在国外当终身教授,这里面很多人比我的水平要高很多,他们常常能够读英语原著。我的同学现在读书的还挺多的,有时候到大学同学家里去,家家户户至少都有两三千本书,像王强,家里的书有上万册,他的书都很贵很贵,他应该算是私人藏书珍本比较多的。我周围的同学和朋友还是有比较浓厚的读书氛围,我和周围的朋友,也常常是因为读书和对书的爱、对文化的喜欢才会交往得比较多。

现在年龄大了以后,就会想我后半辈子最想做什么事情,我最想做的事情,第一个是阅读,第二个是行走,第三个是写作。我的写作没办法跟许知远相比,我的写作就是感悟型写作,许知远写北大的那本书,已经是研究型写作了,我现在还没进入研究型写作,太累了,就让他写,我读就行了。《青年梁启超》写得挺好,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迷茫,每个人都有家国情怀。

整体来说,现在年龄越来越大,阅读背后不再是目的了,可能是更高的阅读境界,阅读不是为了在屏幕前面吹牛,不是为了阅读以后拿一个职称,也不是阅读以后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生意,读书对我来说变成了纯粹的快乐。我可以把书读到三分之一就扔到一边不读了,也可以把喜欢的书读个三四遍,这是我感觉现在最好的地方。

许知远:你已经进入蒙田和陶渊明的状态了。

俞敏洪:哪有到这个地步,向他们努力靠近。读书是为了纯粹的快乐,读书有感悟也可以记录,记录就是为了纯粹的记录,不是为了让别人看、出版,现在我很多的记录还是为了让别人看,我每周要写一篇周记,读的人还挺多的,有时候为了让别人看,不得不在言辞上有所掩盖、扭曲,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不够纯粹,我希望再过一段时间,能够更加纯粹一些,不加掩饰的交流我还是很愿意的,这种交流也是人心的碰撞。当然,为了功利读书也没有错,因为不管怎样,读书本身能给你带来人生更加美好的感觉就是好事。

图片

04 互联网时代的阅读

吴琦(主持人):两位都会有面对公众的层面,不管是通过公众号、直播、节目,很多对书、文化有兴趣的年轻人也会找你们请教、交流。但他们世界的构成和我们已经大不相同,对于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人,你们二位的感受是什么?你们又怎么看待新的创造力、新的书写方式、新的娱乐方式对出现?创新科技的发展是否冲击了书本,是不是要替代书?今天许知远老师开书店,俞敏洪老师卖书,看起来书的生命力并没有被终结,那么,这些游走于游戏、智能手机之间的年轻朋友们,应该如何建立一种和书、阅读之间的关系?当你们遇到他们的时候,你们会对他们说什么?

俞敏洪:年轻人现在获取信息的能力比我们强很多,比如某些信息我不知道,他们立刻就能搜索出来,同时在十几个平台之间来回转,我搜信息只知道上百度,他们却能够宇宙上下纵观千年,这些孩子对于信息的瞬间接受能力比我们要强,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阅读。但是掩卷沉思永远是有价值的,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读书,知识才有可能真正转化成你气质的一部分。

不到万不得已,原则上不应该在手机、平板上读书,手机、平板这种介质的现代性和你需要安静的掩卷沉思是相反的。但我并不反对电子书,出差带很多书不方便,就会读电子书,这并不矛盾,但还是希望年轻人每个月至少有一到两本深度的纸质阅读,对于培养他的气质、沉静的心理状态一定是有好处的。

许知远:我之前对纸质书有更强烈的喜欢,带有一种时代的印记。这些年发生了一些变化,反而更乐观了,不管媒介怎么变化,我对人性有信心,人性始终要寻求自己对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始终会受到对爱的强烈渴望的召唤,每代人使用的媒介发生很多变化,但是每代人又是相似的。他们看 30 秒的抖音或者是短视频,很可能一无所获,但像我们翻很多书也有可能一无所获,但这些或许慢慢累积,会编织成他们对生命、爱的理解和感受。

图片

他们看新出来的网剧,跟我们那时候看金庸很像。我们这几代人,属于印刷文化的尾声,书之前都是羊皮纸,抄得乱七八糟的,在印刷文化发展下突然标准化,成为工业化产物。我们迷恋它的连贯性、线性,这都是工业时代的标准。而更年轻一代他们处于文化技术革命的开始,他们肯定是迷茫的,新的秩序尚未形成,他们现在的感觉有点像工业时代,机器还没有被驯服的状态。我相信未来,他们会产生自己表达领域的巴尔扎克,海明威,叔本华。因为**人性本身是不会变的,我们对友情的渴望,我们对世界的爱,尽管假装厌倦,但仍然不知疲倦地寻求。**所有东西本质上是没有变的,我很有信心。

俞敏洪:我觉得我们不太需要为年轻一代的阅读担心,他们现在已经是处在一个立体化阅读时代,甚至有时候阅读不一定非是文字性的,现在的视频、短剧、连续剧,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阅读。你去看西南联大、河西走廊的电视纪录片,带来甚至比阅读更强的冲击感,所以我们不用太为未来的年轻人担心,人类未来的传承一定会有不同时期不同的方法,我们不用担心因为这种传承方式的不同,人类的文明文化就会消失掉。当时收音机出来的时候,大家就说阅读完蛋了,大家只听了,不读了,电视机出来的时候,大家又说完了,不听不读,只看了。但到现在为止,全世界印书总量每年增长的速度还是很快,并没有因为各种阅读平台的出现而受到影响。

中国每年纸制书的增长有 5%-10%,很多人很有意思,会在电子阅读器上读完一本书以后再买下纸制书,我也是如此,不买纸制书总感觉没着落,总觉得电子书读完跟我没关系了,万一电子书弄丢了,里面三千本书就都丢了,但我要是把书放在家里的书架上,就不可能丢。

吴琦(主持人):我们此次文学节,不仅把做书、写书的人放在一起,那些对书有兴趣的人,不管在做脱口秀,还是在做歌剧表演,他们都会带着新的创作前来。文学节的这样的会面,许老师看来意义来自于什么?

许知远:单向空间应该是第一家持续搞活动的书店。因为有一天我们突然意识到,一本书在书架上是不够的,它应该走下来,让作者把它讲出来。你可以参与提问、表达,单向就变成更活跃的空间。知识应该在你的耳边、眼前,走到你边上跟你喝一杯。见面的碰撞会激发出更多灵感火花,产生奇思妙想,这种场域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美丽心灵》告诉我们双螺旋结构就是在酒吧里发现的,突然间的争论激发出了一个理念。

俞敏洪:阅读和交谈是相辅相成的,当你孤独一个人的时候,阅读是最好的充实。现实中的碰撞也是非常重要的。北大有两种聊天场景,一种是卧谈,男孩子们为了一个观点能半夜跳起来打架,就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的思维、见识、判断能力在不断改变,这种碰撞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一种,是北大不同专业的同学在一起聊天,大家对某种事情的观点和看法是不同的,就会产生碰撞。当初我在北大,尤其是在大四的时候,最大的收获就是闯进了老师群里,徐小平,他之前是北大老师,到周末的时候,会有一帮年轻老师到他那里聚会,我就是普通学生,我想办法挤进这个圈子,为他们倒水泡茶,就可以坐在边上跟他们聊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不够的,一定要不断碰撞,而且是没有功利的碰撞,就是聊两三个小时,聊一个通宵,可能有一两个点,就能打通你智慧的任督二脉。

图片

05 鼓舞自我,鼓舞他人

吴琦(主持人):提起争论和碰撞,我感觉现在的互联网舆论是非常抗拒、害怕争论的,面对很多事情,很多人选择不说或者是选择不跨越自己的舒适区,包括很多爱读书的人,也会习惯守在自己的书房内或者是守在非常狭窄的角落,觉得这个角落是世界上最纯净、纯粹的地方,不太会跨出这个舒适区,但两位一开始就跨出去了,比如许知远做《十三邀》,比如俞敏洪老师做自己的对谈节目,你们跨出去的勇气和决心到底来自于哪儿?

许知远:分两个阶段,一开始就是好奇心,会好奇他们为什么干这个事情,他们是怎么想问题的,而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慢慢也会意识到自己的狭隘性。我确实很依赖阅读,阅读本身也有它的偏狭。世界是很立体的,书籍则是浓缩高效的,而且书籍不会反抗你,读不懂黑格尔,那就跳过去,不用面对那种尴尬。我们需要安全,需要适度的安全,书籍给我们适度的安全,各种产品给我们适度的安全,但安全对人也是有伤害的,在安全之后是需要某种危险的,这是我最初做书店的冲动。

说到这里,我想起之前我和俞敏洪师兄去贵州拍《十三邀》,那个过程真的让我倍受鼓舞。我们在贵州,他非常忙,我都累的不行,但有一天我跟他去那个山区的中学,他一进中学就讲他高考的事情。那些孩子上学很累,他们的眼睛很疲倦,但他讲了几句,所有孩子就都坐起来了,我看到有一些孩子眼睛明显发亮了,可以感觉到他们的命运是有可能发生改变的。他点燃了这些人,而且他在不知疲倦的点燃,今年师兄的事就更不用说了,我真的非常受鼓舞。

俞敏洪:对我来说,只要是我出现在我应该鼓舞别人的场合,我就会对别人进行鼓舞。这一方面来自于你必须要这样做,因为你没有必要把你的失望或者悲观带给别人,即使你自己内心有失望和悲观。另外就是,**我说服了自己,我自己能够不断鼓励,不断燃烧自己才有感染力去鼓励别人,让他们把自己也点燃。**许知远说到的贵州山区的孩子的现状就是这样,我相信通过我个人的奋斗,至少改变了我自己从农村走出来的命运,只要孩子有这样一股劲,或多或少也能改变自己。比如现在那么多粉丝喜欢东方甄选上的小年轻,也是因为他们背后有一种鼓舞的能力,而且他们有恰当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我值得骄傲的,某种意义上带有新东方的传统 —— 用语言和人生态度给别人更多的希望。我个人一直相信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奋斗,一定能够给人生带来改变。

许知远:你用生命力证明了这些东西。

俞敏洪:主要还是赶上了好时代。一个好时代对于一个人能力的发挥是非常重要的,我常常说,如果我们早生二十年,可能这辈子就一事无成。

吴琦(主持人):愿意鼓励、懂得鼓励,俞老师和他的东方甄选真的很鼓舞人心。

俞敏洪:我会跟他们一起唱歌、喝酒,这也是另一种鼓舞。60 岁,某种意义上算是老年人了,我愿意参与到青春洋溢的活动中,他们的青春洋溢也鼓励了我,所以这算是一种互相点燃。

吴琦(主持人):在这样的历程中,正向的鼓励真的可以给人的生命力提供很多动能。

图片

06 用确定面对不确定

吴琦(主持人):在跟沃尔沃的合作历程中,是不是也存在鼓励和被鼓励的关系?

许知远:我某种意义上是被沃尔沃 “忽悠” 了,我去他们的公司,上来就放了一个纪录片,关于 “生命奇迹俱乐部”,里面每个人会去描述自己在经历极端生死考验时的状态。看完之后,我更体会到人在极端体验下会变得特别强大,要存续生命的欲望超过一切,这股能量超过我们的想象,不经历可能永远都不知道。

对我们这家小小的公司也是一样,有时候这种极端体验、压力反而会让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更新的理解,对生命本身的感受,对爱的感受,也都是在极端体验中释放出来的。某种意义上,我们要接受命运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而书籍、思想、艺术会给我们带来精神的安全。阅读会陪着我们,在某些时候给我们保护,给我们某种安全、某种确认。当然,顺风顺水给你的安全也是真实的,但往往是一种虚幻的真实。

“冬天的树”—— 我很喜欢这个比喻,树在夏天枝叶繁茂,你不知道树真正的样子,只有冬天的时候,当所有叶子掉光,你才能知道树干的样子。无论是组织、个体、品牌,还是群体,最终那个真实的个体,才是动人的。

俞敏洪:人有两个不可把控性,第一,作为个体,并不是能 100% 把控。第二,对于外在环境,也不可能 100% 把控。有一句比较庸俗的话,意外和明天到底哪个先来你是不知道的。当我们感觉追求未来确定性比较高的时候,就会努力用时间节点为未来做准备,当未来不可预期的时候,就会愿意为现在做准备。从经济理论的视角去看就能明白,未来越是有不确定性,借钱的成本就会越高。面对不确定性,人其实会不自觉的把现在和未来结合起来,只是你到底是把比重放在现在还是未来?年轻的时候我会放在未来,因为未来很长。现在我会把更多时间、精力、资源放在现在,我觉得我的现在更加重要,这是分配的问题。

图片

人的另外一个能力是,当你遇到事情的时候,你会去寻找出路。比如一个动物,它的视力范围内没有食品,它最多移到旁边一点点去找。人如果觉得有机会,可能几个小时就到上海了,再几个小时就到广州了,人转移环境的能力会比动物强。命运和环境,我们不一定 100% 能掌控,但在你可以掌控的范围内,你可以做出主动的选择。我认为个人主动选择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作为人,最主要的就是自主性。人不可能绝对自由,在你能够自由的范围内,你应该做尽可能以你个人意愿为核心的选择,这样回过头来看的时候,才会觉得此生没有白过。

吴琦(主持人):两位老师在社会、文化语境下提到了我们面临的各种问题、不确定性,也试图在宏大的焦虑之中帮我们建立安全感、秩序感。我在想,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把注意力放到具体事物中,那些焦虑、不安全感是不是会慢慢得到一些缓解?

俞敏洪:你不能忘了未来,依然要走向未来,对未来要有布局,布局不影响你对今天的布局,你把今天事情做好的时候,稍微想一想今天这个事情是不是跟未来有一定关系?比如读一本书,表面上是今天读完的,但其实它对你未来的走向、思想会产生长久的影响,这就已经跟未来挂钩了。我现在比较愿意把更多时间放在既是我现在的选择,又能部分意义上构成我未来的事情上,比如我现在选择锻炼身体,每天在小区里走一万步,这就是一种选择。我更愿意到全国各地不同的地方去走,因为后者既构成生命的丰富性,又完成了锻炼身体的意愿。

图片

07 尾声

吴琦(主持人):今天时间差不多了,我们看看各位朋友还有什么问题。有人问俞敏洪老师,你为什么做东方甄选?

俞敏洪:我已经有了一个做教育的平台,再去做教育,一是重复,二是如果你在原有思维中再做一个简单的调整,其实是没什么用的,你在国道上不可能变成高速公路,在高速公路上不可能变成飞机跑道,所以一定要转化到完全不同的状态中。当时就是讨论一圈以后,觉得卖农产品、生活用品跟原来新东方做教育不一样,而且也不违反新东方的价值观,因为第一能够帮助到人,第二能够鼓舞到人,第三是能跟社会的进步吻合。卖农产品和生活用品既符合国家方针,又符合社会的进步。不是我能做成功我就选择去做,而是觉得做的有意思,那就做好了,做到山穷水尽疑无路,还能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做过了,就不会遗憾。

我做东方甄选的时候,很多人跟我说不能做,直播现在已经没有机会了。而且农产品是风险极高的东西,确实比较容易出问题,大部分是非标化产品。但我觉得还是要试,我可以亲自参与选品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我可以亲自参与直播,在我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内我去做一个新的尝试。

吴琦(主持人):谢谢俞敏洪老师。第二个问题,如何缓解自己缺乏安全感和焦虑的情绪?

俞敏洪:缺乏安全感和有焦虑是特别正常的,当然,如果你的焦虑变成抑郁或者是彻底消极则是另一回事。之所以缺乏安全感和有焦虑,是因为你在现实中没有能力得到某种你想要的东西,以及你发现以你的能力,要想得到那个东西,你得付出更多。缺乏安全感和有焦虑不是坏事,它们可以适当激发人的潜力,但这不能过度,像我在新东方最初组织结构调整转型的时候,我好几年根本睡不着觉,差不多十年时间吃了三千片安眠药,直接导致我现在变笨了。

人会遇到自己处理不了的缺乏安全感和焦虑的时候,这是人最痛苦的时候。遇到这样的情况,首先要想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了怎么办?绝对不能走到极端的状态,这是最没出息的、消极的想法。有一次我在国外出差,当时住在 20 楼,我就一心一意想跳下去。当时我女儿已经出生了,我知道肯定不能跳,我就穿着羽绒服在零下二十多度的雪地里走了四个小时,硬生生把想跳楼的想法给压下去了。第二天一早,我就坐飞机回家,当我女儿出现到我面前的时候,哪种感觉就开始消除了。

而且,实在解决不了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放弃?新东方当时为了组织结构、股权,打架打的半死不活,我当时是新东方 45% 的股东,我说我把我的股票分给你们,我一分不要。过了几天,他们说你还是要回来,你不回来,我们干不下去。就这样,事情解决了,而且因为这个行为,他们对我的态度就好了很多,我的焦虑也就解决了。就像小时候,我妈把我给打急了,我就两天没回家,第三天回家的时候,我妈再也不打我了,也不骂我了,这也是一种抗争。

有一定的焦虑和缺乏安全感不算是坏事,完全没有焦虑,完全舒适的状态下,你的反应速度会变慢。一只狼能在大自然中生活很久,但如果把家养狼狗放到大自然,它不一定能活,因为它对外面的反应速度没有了。保持一定的不舒适性,让自己对外界有更加敏感的反应速度,不算是坏事。我到现在老给自己加压,甚至某种意义上是主动的加压。

图片

许知远:你自己加了什么压?

俞敏洪:要求自己一个月至少要读几本书,其实就是加压。包括我现在仍然每天都会去上班,原则上我现在一个月不去新东方,新东方也不至于倒闭,但我依然每天都去。偶尔还带着新东方的员工爬山,垂度一千米,爬的半死不活,这对我来说也是产生了一点压力。

许知远:他还是喜欢极端情况,他喜欢压力。

俞敏洪:我喜欢自我完善,我给自己订一个每天行走一万步以上的目标。有一天工作特别忙,回家打开手机一看,只有三千步,我就边走边听书,直到走到一万步以上。

吴琦(主持人):今天的时间差不多了,再次感谢两位老师的分享,大家再见。


老俞闲话丨阅读对于生命的意义

https://mp.weixin.qq.com/s/iM1jzDMpxveLwxnSPzTR0A


亚比煞:阅读的才华,究竟有多重要?

文丨亚比煞

图片
题图 via Jeannie Phan

图片

01

最近一阵子,各式各样的写作班,忽然遍地开花。我身边好多朋友,不拘以前是干什么的,忽然都开始热衷于写作,也经常有人写邮件给我,问我都是怎么学写作的。

正巧前两天,在豆瓣广播里,又看到这么一条:

思齐说:

我想将我的痛苦转化成文字,可是写出来的东西浅薄又无知,远远配不上我遭受的痛苦,真希望才华能够降临在我的身上,让我痛快的写出自己挣扎在卑鄙、无耻以及崇高之间软弱和勇猛,这样我就闭嘴了。

我想,他的这种痛苦,大概是很多人共同的心声。

现代社会,人往往孤独,一肚子的话想说,一脑子的意见想表达,却通常没什么人有耐心听自己说,或者就是难以信任身边的人,说出来了,也不确定能获得什么反馈。

恰好,自媒体又如日中天,会写作的优势,这时候就表现出来了。写得好的人,就有显而易见的红利,最低的红利,是能收获他人的理解和关注,获得孤独的纾解,更高的红利,甚至还能成名,赚钱,接广告,成 IP,走上人生巅峰啥的。

于是,一股脑的都想来学写作了,憋得慌的人,想通过写作来疏解自己的倾诉欲,或者更有点追求的,希望通过写作,来为自己的人生找一个定位,为前途找一个突破口什么的。

但是,我要说,虽然你很想把写作学好,恨不得一个写作班学下来,马上就能妙笔生花。

但写作这事,真的和别的事不太一样,技巧虽然也有一些,但真不是仅仅通过了解一些技巧,或通过简单的重复劳动就能写好的。因为大家都没有时间,都追求速成,追求抄近路,就把眼睛盯着写作的技巧。

但其实,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阅读。

而在我看来,阅读的才华,远比写作的才华更为重要,而写作的才华,也一定是和阅读的才华相生相伴的。

有人可能要不解了。阅读,还需要有什么才华,只要识字的,谁还不会读书?

还真不是:

圣经里有句话说:“愚昧的人,有眼却看不见,有耳却听不到。” 我们中国词造的更好:“聪明”。

所谓 “聪” 就是耳朵好,“明” 就是眼睛好,这不是生理机能上的好,而是一种连接能力,一种理解力。

有的人就是有那个本事,能看到别人看不到,听到别人所听不到的。那就是一种阅读的才华。

02

在我看来,很多好作家,首先都是有极高的阅读才华的。

比如米兰昆德拉,他自己的小说写得极好,但是在《小说的艺术》这本书中,完全展露出他作为一个读者高超的阅读才华;

再比如曹雪芹,他在红楼里,曾经借贾母、黛玉之口来评论前人的诗作,一样是犀利别致,让人印象深刻;

又比方说莫言,他的偶像是福克纳,他写过一篇文章《说说福克纳老头》也是非常的有趣,感兴趣的人可以找来一读;

再比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精彩的洞见简直层出不穷….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几乎所有的好作者,都曾经站在读者的角度上,写出过精彩的文学评论。

而且很多作者,在我看来,他的阅读才华,甚至远胜于写作的才华 —— 原因很简单,阅读是水池,而写作是水桶。

要想有充沛的思想放进自己的作品中,强大的阅读才华是必不可少的。

阅读的才华,其实也就是理解的能力,能力这玩意,一以贯之,一通百通,无论是读,是写,是分析文本,还是分析世界,处处给力,处处好用。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我大概从 10 岁开始,就阅读《圣经》。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其实是蛮讨厌《圣经》的,也根本不会主动去读。

当然,我是不敢说的,如果我这么说,只会显得我自己很无知,因为《圣经》太有名了嘛,所以,我也就随大流地说,嗯,写得好。

但是好在哪呢,我根本不知道。

比如,《但以理书》第三章中,写了这么一件事,尼布甲尼撒王铸造了一座金像,要行开光之礼,圣经是这么描写的:

那时传令的大声呼叫说:“各方、各国、各族的人哪,有令传与你们: 你们一听见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样乐器的声音,就当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 凡不俯伏敬拜的,必立时扔在烈火的窑中。” 因此各方、各国、各族的人民一听见角、笛、琵琶、琴、瑟,和各样乐器的声音,就都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

曾经,我看到这一段,心理活动就是 —— 我去,这也太太太啰嗦了。

要是让我来写,首先 “各方、各国、各族” 有必要出现这么多次吗?直接划掉,改成 “他们” 不就完了吗?“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样乐器的声音” 也是够啰嗦,有什么必要非得这样重复呢?

但是有一天,当我再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忽然就明白了,它为什么这么写。

为什么呢 —— 因为要制造一种压迫感。

通过这样的陈列和重复,来为王的盛典制造一种如临现场的声势,通过 “各方、各国、各族” 的不断重复,让我们看到了如蚂蚁般密集的人民,不断地在王的金像面前下拜。通过对 “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样乐器的声音” 的重复,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皇族威权的不可侵犯,也唯有如此不断地重复,加强这种心理威慑,把场面的氛围充分铺垫出来,才可以更好地带出下面的情节:

所有的人都臣服于这一权威之下,跪拜金像。而唯有但以理不拜。

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让读者了解到,但以理的勇气,是怎样地冒天下之大不韪,唯有如此,这个故事的核心精神才能立得起来。

所以这样的重复,并不是啰嗦,也并非无用的闲笔。

类似这样的理解,在我后来阅读《圣经》的过程中,一再地发生,如同找到一个个小小的拼图,让我看到了隐藏在这本《圣经》之下的另一本《圣经》。也正因为如此,我才真正感受到了阅读《圣经》的乐趣。

03

再举另一个例子,毕飞宇的《小说课》中,有一段关于《水浒》的解读。

说的是林冲杀人,施耐庵是这么写的:

(林冲)将尖刀插了,将三个人的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胳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东头去。

看完这段,我们先停一停,请问各位,你在这段里,读出了什么?

相信很多人第一次读时,看到此处,只是一带而过。这有什么出奇的呢?比起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那样浓墨重彩的段落,又或是比起潘金莲勾搭西门庆的故事来说,这一段简直是稀松平常,无非就是做了一些零碎事情,连一点形容词的渲染也无。可是,就是这样简淡到近乎白描的段落,却不能细看,一看之下,简直堪称可怕,说是背后冒凉气都毫不为过。

可怕在哪里呢?

可怕,就可怕在这种平淡,这种冷静。这是刚刚杀完了三个人的林冲,一个被逼到了命运的绝路之上,还处在极度暴怒之中的林冲,这不是一次有预谋的杀人,而是激情之下的杀人。

而你再看林冲的反应,却冷静得就像是做家务似的,按部就班地处理现场:先用仇人的脑袋做了祭品,再换掉血衣,把酒葫芦扔了,甚至还没忘记喝掉那一点残余的剩酒。这就够变态了,然后他提起枪,往东走了。

他为什么往东走?

这一句很容易被忽略掉。很简单,因为城在西边,往西走就是进城,自投罗网,所以他往东走。这就是林冲。一个 “往东走” 这么简单的句子,就把林冲这个人的性格,他的冷静,他的可怕,他的决绝,都写出来了。

但是,作者写出来了,读者却能不能看出来呢?

到了这个时候,就是拼阅读才华的时候了,看得出来,你就会毛骨悚然,看不出来,你就会觉得稀松平常,一带而过。

木心先生说:

“从前的‘人心’被分为‘好’‘坏’两方面,总嚷嚷‘好’的那面逐渐萎缩,‘坏’的那面迅速扩张,其实并非如此。实际是:好的坏的都在消失,‘人心’在消失,所以,从前的戏剧和小说,将会看不懂了。”

一本书,你能不能看出来它的精彩,也就是木心先生说的 “有没有心”。

这个心不分好坏,它就是一种敏感的直觉,好的坏的,都在一心之内。有心,你就看得懂,没有,你就是睁眼瞎子,看不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0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句老掉牙的诗谁都听过,它很清晰地点出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我们通常都误会了它的重点。

以为读书的重点在于 “万卷”,要读得多,自然写得好。其实不然,读书的重点不在多,而在于 “破”。

“破” 不是让你非得读很多遍,把书都翻烂了,韦编三绝了,那就是破万卷。不是的。

是要读破书中的精义,要破开它表面的字句,看出作者藏在字句下面的东西。看出这么写到底好在哪里,又不好在哪里。

如果说好书是一座冰山,水面上露出来的东西只有 1/10,那么一个好的读者,一个有阅读才华的人,就能够把水面下的 9/10 都给打捞上来。那么同样是读书,你的所得就比别人多的多。

就像同样拿到一本武功秘籍,有人就当是天书,一字看不懂,扔在一边吃灰;有人能懂一半,能练出个防身的本事;有人就能参透其中最精微的要诀,练出一套绝学,独步武林。

所以书的看破,不光是看你读过几遍,又或是读过几卷,这种数量上的积累,它更讲究的是一个效率问题 ——

你到底读懂了没有?

品出味道来了没有?

面对一本作品,能说出个四五六没有?

阅读的水平,决定了你写作的起点。

你怎么学写作呢?去学一套写作的公式吗?去背几个范文吗?

—— 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路子。

说到底,要学写作,不是一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要想写得好,你必须先学会阅读,你读明白了,自然就能写得出来。

你阅读的才华越高,你写作的能力就越强,甚至我可以这么说,阅读的才华,就是写作的才华。

人家的书,写得好在哪里,你都看不出来,你反而能写得好,这有可能吗?

阅读的重要,一方面是帮助你训练直觉,训练理解力,另一方面,是帮你建立一个好的写作标准,好的文字是什么质感,好的结构是怎么去编排的。

很多人,只是把阅读当做是消遣,不想费那个劲,动那个脑子,所以就老是在一些浅显的东西里,在自己的舒适区里打转,但是又幻想自己只要书读得够多,自然就一定写得好,这是没道理的。

而我发现,有阅读才华的人,通常都是一种神来之悟,能把一些毫不相关的东西连接起来,却又令你觉得真是天作之合,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这个除了本身的记忆力好,知识量储备得多以外,生理上的基础,大概就是脑神经触突特别多,所以各种信息的交流密度就比别人也快很多。

05

但是你看到这里,也不要就灰心气馁,心想自己没有才华,就自我放弃吧。

不必如此,因为,阅读的才华,除了少数天才以外,几乎没有人是与生俱来的,这绝对是可以锻炼的,可以提高的。

而提高的方式,我个人经验,认为有以下三条:

首先,你要学会去给自己找问题。

去寻找文字中的蛛丝马迹,去揣摩很多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多问一问,他为什么这么写?换了我,我会怎么写?

然后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回答这些问题,搞不好就被你发现了一个大冰山。先学会提问题,这是找到答案的第一步。

读书,最忌讳贪多和虚荣,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似的,唏哩呼噜就吞一堆,然后把书一丢,我看完了,然后跟人炫耀,你看我读了这么多书。

有用吗?你消化了吗?甚至有的人,兴致勃勃找人列了一堆书单,结果没有一本读得下去,然后就发脾气了,什么玩意,看不懂,好啰嗦,好无聊,评个一星,写个 “装逼”,然后就给打发过去了。下一次,又来要书单,又是同样的结果。

浮躁,急功近利,这都不是一个阅读的好态度。

第二,你要学会写书评,写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书,有什么所得,琢磨出什么,想到些什么,就随手写下来。哪怕一开始啥也写不出来,那么,能在书上做个标记,画个重点,写个疑问,也总比啥也没有的强。

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去想,去表达,时间长了,阅读的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第三,学会去看别人的读书笔记。

这一点也是豆瓣最大的意义所在,不管你看没看懂,去看看别人怎么说,搞不好就能给你点化出一些思路。

慢慢的,你就能找到感觉了,今天解一个穴,明天解一个穴;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自己的任督二脉就被打通了,再看以前看不懂的书时,也能看出自己的心得,颇觉趣味无穷了,这种感觉真是千金不换,幸福无比。

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基本功,没的近路走,但是你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困而求知,无论天分高低,总会逐渐看到自己的进步。

在我看来,这才是学习阅读,也就是学习写作的正路吧。

—THE END—


作者:亚比煞 Aimee(豆瓣 ID:yuyan545)
来源:豆瓣,灼见经授权发布。


阅读的才华,究竟有多重要? 灼见 2017 年 06 月 13 日 21:33

https://mp.weixin.qq.com/s/sT91Bl3TuYFTox5kGNd_qg


曾军良:阅读让精神世界更丰盈

文 | 曾军良

“读书不觉已春深,周情孔思正追寻”。在这春意盎然的日子,我们迎来了第 26 个 “世界读书日”。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宣布每年 4 月 23 日为 “世界读书日”,这也是英国作家莎士比亚和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辞世纪念日。从此,“读书日” 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节日,这一独特的节日,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彰显着人们对古今知识的敬畏、对国际大师的缅怀,以及对中外文化的景仰!

img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最早古巴比伦人制作的泥书,发展到古埃及人用草制作的 “卷轴” 草书,再推进到古罗马人用兽皮制作成的上等 “皮书”,到如今革新成纸质书和电子书。一种种书、一本本书,构成了人类向更高阶段攀登的基础;书籍是人类精神的载体,人类的点滴进步,都在书籍里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书籍是人类智慧、文明的记忆,读书、著书就是人类获得智慧、传递文明极为重要的方式。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尊重知识、崇尚读书的传统,早已浸润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读书使人思接千载,纵横万里,窥天地之妙,得万物之灵。文化的血脉、思想的精髓、民族的精神、国家的道统,都在读书中绵延不绝,久传于世。而在喧嚣热闹中,挤出时间安静地阅读、深入地思考,更能使人开阔眼界、博闻强识,使人汲取思想、坚定信念,使人明理得道、修身养性,使人陶冶性情、荡涤心灵。

书,连接古今,贯通中外。书籍是智慧的殿堂,思想的森林,文明的沃野,是人类文明的果实,是贮存知识的宝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世上没有哪一样东西比书更忠实、更无私、更恒久。它就像母亲的乳汁,无私地哺育你。在黑暗中它是灿烂的阳光,在孤寂时它像美妙的音乐,在干渴时它给你清凉的泉水,在寒冷时它给你温暖的炭火,用多么美好的词汇来形容书都不为过。

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读书传统的文明古国。从 “敬惜字纸” 到 “诗书继世”,从 “书中自有黄金屋” 到 “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人对于读书的热情和推崇可谓源远流长,经年不衰。古代有许多刻苦读书的感人故事,如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孙康映雪、范仲淹断齑画粥;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数百卷,连给女儿嫁妆时,亦是用满满一箱书;《资本论》首位翻译者、经济学家王亚南,在乘船遭遇风浪、海轮颠簸不止时,要求服务员将其绑在椅子上以聚精会神地读书;圣贤由学而成,道德由学而进,才能由学而长。只有抱有一种视读书如生命的坚定信念,保持不断思考的无限热情,才会去理解人文的真正含义,才会去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正义、人道等等这些人类的普世价值与精神境界。我们应学做勇敢的骑士,去扼制功利的心魔,重燃淡去的书香。与书籍结伴,与智慧结缘,让精神永存!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翻开一本好书,闻着淡淡的墨香,我们可以从《论语》中品味出孔子诲人不倦的身影;与李白一起欣赏大唐盛世的月亮;听杜甫讲述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的忧国忧民;体会辛弃疾的 “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 的壮志难酬;怜惜李清照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的多愁善感;与刘姥姥一起三进大观园,感悟封建家族的兴盛与衰败;随林冲一起雪夜上梁山,感受绿林好汉的侠义与豪情;看欧也妮坎坷的爱情经历,感慨中世纪欧洲金钱至上的浮华;从《巴黎圣母院》中感受雨果对腐朽教会的愤怒,对人道主义的向往,感受其中人性的光芒。理解了法国作家福楼拜说的 “阅读是为了活着” 的境界,找到了 “读书人精神不寂寞” 的感觉。

img

读书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世界上一些优秀的民族均有爱读书的优良传统。俄国人酷爱读书是举世闻名的,在莫斯科的地铁上,随时可见人们在专心捧读。日本人爱读书也是举世公认的,在日本的电车、巴士上,无论是衣冠楚楚的上班族还是身穿校服的学子,差不多都在专心看书。犹太人更爱读书。在每一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 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个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犹太人的墓地里常常放有书本,这种做法的象征意义是:生命有结束的时候,求知却永无止境。正是从这些蘸着《圣经》上的蜂蜜开始读书的孩子中诞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门德尔松、弗洛伊德;正是从这些舔着嘴唇,嗅着书香的孩子中,走出了多位诺贝尔奖得主。

记得去年武汉方舱医院投入使用当天,一张照片在朋友圈疯传。一位感染新冠肺炎的年轻人,在病房里手不释卷,静静地阅读一本专著,内心的安宁与强大,抚慰了疫情中慌乱的人心,让人们看到了阅读的重要性。网友对他既佩服又感动,给他取了个雅号 ——“清流读书哥”;这场战 “疫” 也让人们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面对疫情,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众多医务工作者,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从病毒手中夺回生命,让我们亲眼见证了 “知识就是力量”,这种能量就源于读书。

需要指出的是,战国时的惠施曾以 “学富五车” 作为著作丰厚的象征。那时候他的车上装的是竹简书。进入纸质书时代,人们以 “著作等身” 形容著作之多。如今到了信息技术时代,电子书现在和未来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人类一边从书籍中汲取着精神与智慧,一边发挥聪明才智,将厚重的泥书,创新为轻巧的纸质书和内容存储量广博的电子书。在书籍材质的不断演变中,不仅彰显着人类的智慧,还显示着人类一步步向前迈进精神的乐园。

总之,读书是一种自我修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阅读的过程,是一曲汲取精华、扬弃糟粕的人生历练,更是完善自我、兴我中华的瑰宝学习与文化传承。我们要用读书拆除观念的藩篱,洗涤内心的尘埃,从容应对一切逆境,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丰盈,让自己的文化 “食粮” 更丰厚。所以说,阅读在改变我们的时候,也在改变着这个世界,只有读书才会令人生韵味悠长、其乐无穷。加入我们的阅读大军中吧!你的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精彩绝伦、越来越意义非凡、越来越兴趣盎然、越来越幸福美满!


曾军良:阅读让精神世界更丰盈 - 中国日报网 2021 年 04 月 23 日

https://column.chinadaily.com.cn/a/202104/23/WS60823f32a3101e7ce974b6de.html


罗翔:如何读书?

作者 @罗翔说刑法

只有非功利性阅读,才能让你坦然接受失败。

相信大家从小到大,已经有无数人对大家说过,要好好读书。在来法大之前,父母肯定也对你们有类似的谆谆教诲。

也许,这种话都让你听得耳朵起茧子了。那我想请同学慎重思考三个问题: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如何去读书?

01. 为什么读书?

图片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你会毫不犹豫的说,因为读书能够获得知识。

那人又为什么要获得知识呢?

我想答案不外乎是,因为知识可以改变人的命运、知识可以让你将来找到一个好工作,知识能够让你摆脱愚昧等等。

宋朝皇帝真宗赵恒说的比大家更为直白: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你看,读书的好处真不少,车子、票子、房子、妻子都有了。

我并不否认读书会带来这些功利价值,但如果只是定睛于读书的功利性价值,那我要非常遗憾的告诉大家,我们在法大学的很多东西,将来可能都没有用处。

做律师,能赚大钱,那我为什么要学高数,难道要用高数数钱吗?做大官,祖坟能冒烟,那我为什么要学法律,学学关系学、领导学就行了。

功利性读书必然让你接受成功主义的价值观,我们身处的社会弥漫的都是成功主义的哲学,你要成功,你要出名,你要成为人上人。这几乎主宰了我们一切的价值观。

成功主义将成功作为评估一切价值的尺度,为了成功,你可以不折手段,你可以牺牲一切利益。

大家看过「魔鬼代言人」吧,年轻有为的律师凯文 基洛・里维斯扮演 经不住高薪豪宅的诱惑,带着妻子从家乡来到纽约发展。

图片

△魔鬼代言人

在一个又一个成功中迷失了自己,为了追求利益和打赢官司,他放弃了律师操守,为了追逐胜诉,不惜隐瞒证据;他也牺牲了家庭,为了事业,他放弃了家庭,导致妻子自杀。

最后他才发现,他其实是魔鬼的私生子,成功全都来源于魔鬼的操控。魔鬼正是试图通过成功让我们放弃自己安身立命的美好价值。

在影片的结尾,魔鬼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虚荣,无疑是我最爱的罪。

功利性读书让你只想成功,无法接受失败。

但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真正成功不是在于你取得多少辉煌,而是在挫折中,你能不能勇敢的爬起来。只有非功利性阅读,才能让你坦然接受失败。

在大量的与功利无关的文学作品、名人传记中,主人公的失败、困苦、绝望比比皆是。那么多伟大的灵魂,他们也曾有跌倒过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能跌倒。

功利性的读书让你只注重外在的功名,而忽视了内心的丰富。

孔门七十二贤,不乏博学多能者,高官厚禄者,但孔子最欣赏的学生却是单纯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说颜回好学,“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也就是说颜回心态平和,情绪稳定,善于改过自新,注重德行。

这种内心的丰富在功利性阅读中,你不可能习得。

功利性读书会让人自高自大,孤标傲世。知识经常会让人骄傲给人带来智力上的优越感,让你瞧不起人,无法与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曹丕说 “文人相轻,自古已然”。

为什么中国的文人总是互相瞧不上,这可能就是知识带来的恶果,因为知识让我们觉得自己与众不同,高人一等。

很多知识分子不懂得如何去配合,只懂得单打独斗,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都没有出现世界性的大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人过于骄傲。

在座的同学们中会出现大师吗?我不知道,但我想,如果你真的想为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的话,你必须承认自己的无知与有限,必须与他人互相配合。

因此,读书的目的不能仅限于功利,必须去追逐非功利性的价值。

在我看来,读书的真正目的是追求智慧,而非单纯的知识。

从表面上来看,读书是一个一个悖论:让你在求知的过程中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无知。这就像苏格拉底所说的 “承认自己的无知才是开启智慧的大门”。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这句话被很多人误读为励志名句。其实庄子的意思完全相反,庄子想说的是,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会把自己搞的非常疲倦的。

所罗门王也说过类似的话,“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

这些话表面上很消极,但他其实是想告诉我们,知识是无限的,在求知的过程中,必须对无限的知识保持足够的谦卑。

因此,读书首先可以培养自己对未知世界的敬畏。 随着阅读的深入,你才能知道知识的大海是没有边界的,我们所知道的真的是太有限了。

读书可以激发我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虽然知识的海洋是无限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后人对庄子的误读有合理之处。

正是因为人类有智慧,不同于其他生物,因此我们必须用我们的智慧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然后更加感到宇宙的奇妙,避免人类的狂妄自大。

02. 读什么书?

图片

刚才我们说过,读书的目的有功利性目的和非功利性目的。

前者是为了成功,后者是对前者进行纠偏:为了丰富自己的内心避免受到成功主义的荼毒,通过读书承认自己的有限,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保持足够的谦卑之心去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

因此,读书也就分功利性阅读与非功利性阅读,前者就是大家从小到大,家长老师让大家好好读的书,没有太多可讲的。

大学四年,功利性阅读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你要学好专业,作为将来谋生的工具,你要学好英语,如果你不想将来和国际脱钩。

但更重要的是非功利性阅读,这可以让你感受真正的幸福。

那么,应该读什么书呢?

我觉得还是应该博观约取,厚积薄发。首先要 “博观”,要 “厚积”,广泛涉猎。

作为文科大学文史哲不分家,因此我们至少要通读重要的文学经典,在文学中,我们可以丰富我们人生的体验,文学来源于现实,虽然从表面上看主人公都是虚构的人物,但他们都是现实的折射。

文学可以让我们知道人生的多样性,人生不同路径的不同结果,它可以告诉学习到面临相同情境应该如何抉择。

图片

文学作品还能极大地培养人的同理心,文学中无数个体的悲欢离合命运多舛,这能让我们体会人生的苦难与无常,我们会思想自己也是血肉之躯,苦难随时也会临到自身,故会感同身受,更会深刻领悟约翰多恩的布道词: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份。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欧洲就减少。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其次,我们必须要了解历史。 如果说文学作品是虚构的人物,那历史就是真实人物的真实人生。

通过对历史的阅读,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人性的复杂,你会对人性的高贵赞叹不已,也会对人性邪恶不寒而栗;通过历史人物,我们也能反省自己,升华自己,去彰显人性的光辉,压制人性的幽暗。

历史中,无数鲜活的个体让我们认识到人性的不完美,从此我们可以拒绝人造的偶像。

正是因为对历的阅读,我才深刻了解法治的精神,因为人的不完美,因此人类的任何群体都有败坏的天性,所以对任何权力都要保持绝对的警惕。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任何权力都要套上法治的镣铐。

图片

△苏格拉底

再次,哲学书也应看看。 哲学是对人生观的探讨,这里说的哲学不是大家以前上课时学的哲学,那只是哲学中一个的门类,不过一家之言而已。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奥古斯丁、阿奎那、西塞罗、马丁路德、加尔文、孟德斯鸠、洛克、波普尔、哈耶克等等。这一连串名单,人类群星璀璨时,够你一生去阅读,通过对各类哲学著作的阅读,你可以追寻先贤的脚踪,去思索人从何而来,归向何方,一生应为何而活。

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先从入门看起,如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看完后,你也许会慢慢爱上哲学。

除了文史哲,美术、音乐等各种艺术书籍都可涉猎。一个爱好艺术的人,他离善道应该更近一点。

不过这方面,我没有资格谈论,我自己艺术细胞很少。只看过几本美术史的著作,感觉很舒服,今后我也会在这方面补补课。

当然,“博观”“厚积” 之后,就是约取。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是对前人的经验的认识,必须有一个筛选的过程,绝不可人云亦云,要注意比较鉴别、明辨是非。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读书就像在真理之路的交通工具,有的交通工具走得快点,有的交通工具走的慢点,飞机飞得比火车快,但航班经常延误,而且到不了小村小寨,各种交通工具都有自己的利弊,因此什么书都可以读点,不可厚此薄彼。

另外,再好的交通工具如果走错方向,南辕北辙,那就麻烦了。通过读书,可以慢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如选择正确的行驶路线。

03. 怎么读书?

那么如何去读这些书呢?

这首先涉及去哪寻找这些书,老师们都会有自己的喜欢的书单上课时会给大家推荐,每年假期,我也会给大家推荐,如果大家有兴趣,也可以关注。

大学期间,同学们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法大虽然不大但图书馆还是不错的,至少大学生应该阅读的主要书籍都有。

另外,如果大家想看新书的话,可以逛书店,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还是上书店买书。否则都在网上购书,实体书店也就都倒闭了。

给大家推荐几个书店,一个就是位于北大和清华之间的万圣书园,周末叫上三五知己,在万圣坐坐,看看书。谈恋爱的同学可以在书店旁边的醒客咖啡谈情说爱,顺便看看书,很浪漫、很温馨、很典雅。

另外一个稍微远点,在美术馆附近的三联书店的总店,也很不错,去故宫、景山公园是可以顺便逛逛。这两个书店的网站上每个月都有新书推荐,大家可以参考。

其次,大家也可以参加或组织读书小组,多人共同读书,每月读一两本好书,人不要太多,五六个人就可以了,每次由一两个同学做主报告人,其他同学参与讨论,在互动讨论中,你会有很多收获。

豆瓣上的读书小组也可以参加,但是我还是倾向人与人在现实空间中面对面的接触,这不仅可以读书,也可以阅人。

再次,关于读书的方法,一般的书籍都可以泛读,不要抱着读一本书要学多少东西的心态,否则就回到了功利主义的路子。

很多同学经常向我抱怨,老师我读书老记不住,读了后面就忘了前面。

其实为什么要记住呢?是为了写文章,还是为了在别人面前炫耀呢?

读书就是为了读书而读书,陶渊明说: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在读书过程中,有那么片刻你能达到与书同乐,欣然忘食的境界,那就达到读书的目的了。你的内心就在潜移默化中慢慢被洗涤了。

当然,如果你觉得一本书泛读之后,非常不错,那你可以再读精读,对于书中的让你感动不已的语句,你可以记录下来,甚至可以发在微博上,人人上,让大家分享你的心得。

有很多书是可以反复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同样一本书在不同时刻会给你不同的感动。

在大学四年中,我想大家至少要有几本放在床头的书,没事就翻翻,就像老朋友一样,有空就聊聊,等到书翻破翻黄,你对这个老朋友可能就会有更深的了解。

最后,很多书籍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来读,比如坐公车坐地铁做火车坐飞机时,周末去逛万圣书店的路途中等等。

记得当年我读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 这个书学习法律的同学是一定要看的 好像都是在做公车的时候看完的。

有同学会说,在车上看书伤眼睛,或者不方便,这可能也有道理,但是我看不少同学在无论多么拥挤的车上,也照样在看手机,玩游戏。如果把这些时间放在看书上,也许你会更充实。

卡夫卡说,一本书,必须是一把凿开我们心中冰海的利斧。

亲爱的同学们,你的心中有冰海吗?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读书吧!


罗翔:如何读书?听人文 2023 年 10 月 03 日 09:05 湖北

https://mp.weixin.qq.com/s/SM1cn53hOk3_Yx8ZN1zvRg


陈平原:中国人的四个阅读危机

文丨陈平原

图片

“大众,就是那些一年读书不超过 5 本的人。” 法国作家夏尔・丹齐格的这句话比较刺耳,却道出了一个事实:读书并非易事。

有数据显示,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 64 本,日本是 40 本,韩国是 11 本,中国只有 0.7 本!另外一个数据比 0.7 本好一些,但也不到 5 本。

今天的中国人越来越看重实际利益,越来越看重物质需求,越来越看重欲望,但是精神生活越来越少,阅读水平越来越低。 长此以往,危害是难以想象的。小到个人成就与家庭和谐,大到国家进步与文明程度,可能都会因此而遭受严重阻碍。

为什么会这样?中国人的阅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的观点可能是最好的回答。他认为,中国人的阅读水平,已经深深陷入四个危机之中:

01 思想浅薄化

陈平原认为,古人读经,一个月,一年,可以集中在一点对一部经书,不断地对话,一个字一个字斟酌。

当代人虽然常识可能比古人更多,但由于现实的诱惑和自身的妥协,思考与琢磨的时间严重不足,导致思维越来越分散,思想越来越浅薄,辨析能力严重不足,因而难以分清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

图片

02 表达片段化

陈平原认为,当代人过于重视知识的广博,而过于忽视思维的深度。比如微博,对写作者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误导和残害,他让人对写几句俏皮话上瘾,却难以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每个人都能跳跃性地说一大堆,但就一点谈深的功夫,却越来越稀缺了。

图片

03 记忆低能化

陈平原认为,阅读被检索取代,让当代人记忆力衰退。以前人们学知识,总是想拼命地记住某些东西,现在已经没有这种动力了,人们把记忆力交给手机和电脑,把所有的知识交给数据库。

这实质上是一件极其危险的现象,如果有一天,全世界因为战争或某些不可控因素断电了,断网了,整个人类要倒退几百年。

图片

04 阅读功利化

陈平原认为,受传统影响,时至今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依旧还是很多人刻苦读书的主要动力,功利化的阅读乃是当下中国人读书的主流。但是,将 “读书” 仅仅理解为拿学位、学本事、谋职业,实在过于狭隘,我们必须明白,这并非读书的全部意义。

**太多的人被教科书的标准答案毒害,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所以买书也不读,从小到大熟悉的经典也读不出新东西,无法找准中国文学在世界的位置,无法和世界文明接轨… 这些成了大部分国人的切肤之痛!


中国人的四个阅读危机 听哲学 2024 年 02 月 04 日 21:40 浙江

https://mp.weixin.qq.com/s/iMSGs8Aaefl0V3V5dOOr2Q


赫尔曼・黑塞:阅读的三个层次

文 | 赫尔曼・黑塞

如果我在下文中将读书分成了三种类型或者说三个层次的话,那么,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读者被分成了这样三种级别,以至于这个读者属于这个级别,那个读者属于另一个级别。相反,我的观点是,我们每个人有时属于这个群体,有时又属于那个群体。

仅仅做一个接受者

首先是那种单纯的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当中的每个人偶尔都会显得比较单纯。这类读者阅读一本书就如同一个食客吃掉一种食物,他仅仅是一个接受者,无论是男孩阅读印第安人的故事,还是女仆阅读女伯爵的小说,还是大学生阅读叔本华的著作,这类读者都能吃饱喝足。

他与书籍之间的关系并不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像马匹与马槽,或者像马匹与马车夫 —— 书籍在前面引导,读者在后面跟随。素材会被客观地接受,会被认可为事实的情况。但是不仅仅是素材!

还有一些非常有教养的、精细的读者,尤其是那些喜爱阅读优美的文学作品的读者也完全属于单纯的读者的类型。

这些读者虽然并不会停留在那些素材上,他们评价一部长篇小说并不会依据其中出现的丧事或者婚事,相反,他们会接受作家本身,他们完全客观地接受作品的美感,他们共同欣赏着作家的激越震荡,他们完全设身处地地感受他对于世界的看法,毫无保留地吸收作家自己赋予其创作的解释。

对于淳朴的心灵来说成为素材、环境和情节的东西对于这些优雅的读者来讲就是艺术、就是语言、就是作家的教养、就是他的智慧 —— 他们把这些当做客观的东西、当做一部文学作品最后的、最高的价值来接受,就像年轻的读者将卡尔・迈笔下老铁手的事迹当作真实的价值、当作事实来接受一样。

在与读物的关系中,这类单纯的读者完全不是有个性的个体,也不是他自身。他评价一部长篇小说的情节是看它们是否扣人心弦,是否有冒险、香艳、辉煌或者困苦的内容,而对于作家,他评价的依据是以一种最终千篇一律的审美标准来衡量他的创作成果。

这种读者毫不犹豫地接受,一部作品的目的是并且只是被人如实地、细致地阅读,在其内容或者形式方面获得赞赏。就像一块面包被用来食用、一张床被用来睡觉一样。

不只是做一个接受者

但是,人们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当然也包括书籍也可以采取一种完全不同的态度。一旦人顺从了他的本性,而不是他所受的教育,那么他就变成了一个孩子,开始和事物游戏起来,面包就变成了可以钻通隧道的山岭,床就变成了洞穴、变成了花园、变成了积雪。

第二类读者就展现出这样的一份纯真和这种游戏的天赋。这类读者既不看重一部作品的素材也不欣赏其形式,不把它们看作其唯一的最重要的价值。就像孩子们所知晓的那样,这类读者知道,每个事物都可能具有十个或者上百个含义。

这类读者可能会去注视一位作家或者一位哲学家,看他如何努力地使自己和读者都相信他对事物的解释和评价,然后对此微微一笑,把作家表面上的肆意而为和自由仅仅看作强迫和被动。

这类读者关注作家并不像一匹马跟在马车后面,而是像猎人追踪着它的足迹,一个突然被发现的、投向作家虚假的自由的另一面,也就是作家的被迫和被动的目光能够比一种高超的技巧和一种文雅的语言艺术的所有魅力都更令他感到欣喜。

在阅读中找到自己

在这条道路上再上一个层次我们就找到了第三种也是最后一种读者的类型。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我们当中没有人需要始终属于其中的一个类型,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今天属于第二类、明天属于第三类、后天又属于第一类。

现在说说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层次。

它看起来似乎恰恰是人们通常称呼 “优秀” 读者的那种状态的对立面。这第三类读者是非常具有个性的个体,是他本性的充分体现,以至于他完全自由地面对他阅读的作品。他既不想受到教育、也不希望消遣娱乐,他使用一部书籍无非是把它当作世界上的一件物品,对于他来说,书籍仅仅是出发点和灵感。

对于他来说,他阅读什么归根到底是无所谓的。他读一位哲学家的著作并不是为了相信他的思想、为了接受他的学说,也并不是为了敌视他或者批判他,他阅读一位作家的作品,并不是为了听任这位作家向他解释这个世界。他自己会做出解释。

如果人们希望的话,他完全就是个孩子。他和一切事物做游戏 —— 从一个特定的立场出发,没有比与一切事物游戏更富有成果和更有用处的事情了。如果这类读者在一部书籍里找到了一句优美的名言、一句格言、一条真理,那么他就会尝试着首先把它们 “翻转” 过来。

他早就知晓,每一个真理的反面也是正确的。他早就知晓,每个精神的立场都是一个极端,与它对应,还存在着另一个同样正确的极端。当他高度评价联想的思维时,他就是一个孩子,只不过他还了解其他东西。

人们可以在这种状态下把《小红帽》这个童话当作天体演化论、当作哲学、或者当作一部非常香艳的文学作品来阅读。人们也可以阅读一个雪茄烟盒上 “较深褐色” 的标记,玩味那些词句、字母和相似之处,在内心之中穿越知识、回忆和思维的上百个王国。

但是,有人要打断我 —— 这还是阅读吗?对于这样的一个读者来说,荷尔德林的音乐、莱瑙的激情、司汤达的意愿、莎士比亚的渊博又在那里呢?!

反驳的意见是正确的。第三个层次的读者已经不再是读者了。持续的属于这个层次的人不久之后就什么都不会阅读了,因为对于他来说,一条地毯的图案或者一座破屋的石块的码放次序和充满了秩序井然的字母的最优美的书页具有相同的价值。唯一适合他的一本书就是具有字母表中字母的一本刊物。

于是乎,最后一个层次的读者根本就不再是读者。他对歌德不屑一顾,他不需要莎士比亚。最后这个层次的读者根本就不再阅读了。书籍为了什么而存在?难道整个世界不就在他的内心之中吗?

谁长时间的处在这个层次上,谁就不再阅读任何东西了。但是,没有人会持久地位于这个层次上。可是,谁根本不了解这个层次,谁就是一个糟糕的、不成熟的读者。

因为他不知道,世界上所有的文学作品和所有的哲学也都在他自己身上,即使是最伟大的作家也只会从我们每个人自己本性中所具有的源泉里汲取营养。

选自黑塞《书籍的世界》马剑译 花城出版社 2014


赫尔曼・黑塞:阅读的三个层次 慧田哲学 2024 年 02 月 21 日 22:15 山西

https://mp.weixin.qq.com/s/X2zZYUDGZ5xPIt772ZtDSQ


黄裕生 | 阅读的三重境界

文 | 黄裕生

我们是一个有文化经典的民族,这是一种幸运。因为这意味着,不管进入什么时代,我们都可以从这些经典获取深度理解自身与世界的启示,获取存在的力量与勇气。

但是,这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背负着一个使命,那就是在每个时代都需要去重新理解、会通这些经典,以使每个时代的精神生活能够维持在应有的高度上,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高。于是,如何阅读这些经典,也就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人类文明越发达,书的种类也就越多。但是,正如对于不同美食,要有不同吃法一样,不同种类的书,也需有不同的读法。 就读法而言,我们可以把书大致分为这三类。

一类通常会是我们读得最多的书,就是以浏览的方式阅读的书。我们读这类书或者是为了补充一些知识(特别是一些非专业性的知识或普及性的知识),或者是为了消遣,或者是为了心灵的解放。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但是,我们在生活中还需要与各种人、各种事物以及各种行业打交道,这就需要不断补充各种知识;同时,我们还会有空闲需要排遣,需要让心灵摆脱俗务,到想像世界去漫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放飞心灵,这就需要文学作品。由于这类书或者比较浅显、通俗,或者比较有趣、生动,所以,可以随时随地以比较快的速度阅读。我们在床头放的,在旅途上带的,通常就是这类书。

第二类是专业书,虽然各种专业书的内容千差万别,但都需要以专注、精准的方式阅读这类书籍,因为这类书通常都有自己的概念体系,包含着严格的概念定义与逻辑推演。由于需要弄明白其中的精确定义、专业用语以及学理关系,所以需要特别的专注与反复的理解,以便准确掌握。这类书一般不能象前一类书那样,可以零散地阅读,而要求持续、系统地阅读,否则就无法形成一个专业所要求的系统性与整体性。由于阅读这类书籍是为了掌握立业技能,最终是要能应用于工作领域,因此,阅读这类书籍的速度以每个阅读者掌握知识的速度进行,既不可能象阅读第一类书那样快,也不可能象阅读第三类书那样从容。

第三类书就是文化经典,包括思想经典、艺术经典与宗教经典等。这类书首先要求正襟危坐地慢读、精读。这类书成为经典,是经过长时段的历史筛选确定下来的,既不是作者本人,也不是某个读者所能决定的。而这类书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则是因为它们代表着它们所属的那个文化传统与历史进程在一个时代所能达到的精神高度和思想深度,它们因此甚至是一个时代之所以成为一个时代的分界线而构成了时代之间的关节点。

因此,进入这些经典也就意味着进入不同时代而穿越着历史。我们甚至可以说,也只有真正进入这些经典,才进入了历史并生活在历史之中,或者说,历史也才作为一个历程而活在我们的生活中,而不是作为已完成了的事件被尘封在我们的生活之外。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一个人只有进入文化经典,他才真正生活在历史里,历史才真正存在于他的生活里,否则,对他来说,历史只是外在的,而未来则只是近前的。所以,不管是个人还是民族,如果没进入文化经典,也就是意味着其生活或存在不可能有历史的厚度。

然而,正因为如此,要进入这些经典并不容易。它首先要求以慢速度的方式与从容的心态去阅读。这些经典的深度或高度通常就体现在它有很自洽的学理体系,哪怕看起来只是随意的对话或编排。只有读出这种自洽的学理体系,才意味着读懂了一部经典。这就不只是需要相关的知识(比如语言知识与历史知识等),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理解经典文本所讨论或面对的所有问题及其回答。

简单说,需要达到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这就要求在语句与段落、段落与章节、章节与整个文本之间不断进行反复对照、求解、互证,也即 “解释学” 所说的在部分与整体之间进行充分循环。所有人文经典都需要在这种充分的解释学循环中才能被深入理解与通达。这意味着,从容慢读是进入文化经典唯一可靠的方式。

如果按理解的深度来区分阅读这类经典的层次,那么,在文本内部完成的充分循环,只是理解文化经典的第一境。 进入第一境,对此经典的理解才获得一种豁然贯通的把握,而不再停留于箴言警句上,才摆脱了只知其一,不知其余的片面。在这种贯通的把握中包含着对经典涉及的那些基本问题的真正理解,而这也就为理解其他经典提供了最好的基点。因此,一旦进入第一境,也就意味着上可通古,下可通今。因为古今各个时代正是由各个时代的经典来规定与标志的。

不过,也正因为由于这类经典是时代的标志,是穿越历史的各个关节点,因此,它们的意义,它们的地位,与其他经典有直接相关性。这意味着,每部文化经典的意义与地位应被置入与其他经典的关联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呈现。用解释学的话说就是,这类经典的语境超出了每部经典的自身文本。当然,所有文本的语境都超出了自身文本,但是,每一部文化经典超出自身的语境都要比其他一般文本更高远,却又更明确,这就是其他文化经典。也就是说,其他文化经典构成了每一部这类经典的具体语境。

不过,这 “其他文化经典” 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其他 “文化经典”,一种是 “其他文化” 经典。

阅读文化经典的第二境就是把这一经典文本置于与其他 “文化经典” 的对质中进行理解。 这里所谓其他 “文化经典”,也就是指同一传统、同一语言里的经典。在这些经典中,都有一部类似源头性的经典,比如中国的《易经》,犹太 - 基督教的希伯语《圣经》等。对这部源头性经典的理解,固然要从其文本本身出发,并在自身文本中进行充分的有效互释,但是,其源头的质朴性、开放性、丰富性需要在之后的其他经典那里呈现其展开与实现,需要在其他经典那里得到新的见证,并借此呈现它的真理性意义与源头性地位。

至于其他经典,既有必要与之前的经典(包括源头性经典)对质,也有必要与之后的经典互释。通过前者,可以知道一部经典突破了哪些方面,周全了哪些环节,深化了哪些问题;而通过后者,则可以显明这部经典的突破与深化开出了什么样的后境,引向了什么样的新见证,以及它被突破的局限。这样理解出来的经典是历史中的经典,是经典互文中的经典,而不是孤零零的经典。因此,从任何一部经典中理解出来的 “道理” 将会是一种穿越历史、贯穿时代、融入生活的道理,而不只是书本上的道理,不只是遥远时代的道理。

这意味着,一旦登入阅读经典的第二境,也就真正进入了历史,也才真正进入了历史。换个角度说,历史也才打开人们的胸怀,人们的胸怀也才怀抱着历史:可以站在经典在历史里所确立的高度与广度去理解、看待世界。于是,由文化经典支撑起来的历史厚度才落实在具体的人身上。从第二境看,没有经典就没有历史,没有历史就没有厚度。进入第二境的读者会获得一种历史感,那就是:自己穿越在历史之中,历史就在自己的世界里。

不过,阅读文化经典还有第三境,那就是将经典置于与 “其他文化” 经典的对质中展开理解。 很显然,这里的” 其他文化” 就是指另一种传统的文化。所以,“其他文化” 经典也就是属于另一种传统的文化经典,或者说,是造就了其他传统与历史的文化经典。这另一种传统的文化经典构成了本传统的文化经典的真正他者,同时也是本传统的经典能获得理解与解释的最大、最遥远的语境。

就内容而言,任何一个传统的文化经典之所以能够造就传统,开辟历史,乃在于它包含着能够教化人类、引导人类、凝聚人类的真理。经典所达到的高度的提升,所达到的广度的扩大,根本上乃是对人自身、对世界以及对人与世界(包括人 - 神)之关系的认识和理解的深化,而实际上也就是真理的深化。真理的这种深化展现为两个方面:丰富性的增加与普遍性的提高。我们不知道对世界的认识会有多少个视角,也不知道我们对自身的理解会有多少个路径。但是,我们可以确切知道,真理的深化,认识的升级,就在于通过不同视角的融合来获得对世界更全面的认识,通过不同理解路径的会通来获得对人自身更深层次的认识。

实际上,由不同文化经典开辟出来的不同传统,其根本不同不是对象的不同,因为所有文化都要面对人自身与世界这一共同的对象;它们之间也不是问题的不同,因为人类不管在何种处境下都要面对生死存亡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它们之间的真正不同是视角与进路的不同。这意味着,不同文化传统的碰撞,特别是不同传统的文化经典的相遇,是一个相互提供出不同参照系,以及寻求能把更多视角都容纳进来的更大参照系的事件。获得一个更大的参照系,是不同传统的文化经典相遇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一个必然出路。虽然在这个更高的参照系里进行对世界的审视、理解与认识仍然是带着视角的,因而仍然是有限与片面的,但是,这样的认识与理解因其融合了更多视角而更具丰富性,也因其能容纳更多差异而更具普遍性。

因此,不同文化传统的经典的相遇既是人类走向更高普遍性的事件,也是人类走向更高普遍性的必由之路。如果说 “大自然”(也许也可以称为 “天” 或 “神”)通过产生不同文化传统来使人类从尽可能多的视角去认识、接近整全的真理,那么这也就意味着,拥有文化经典的文化民族负有一个额外的使命,那就是通过会通其他传统的文化经典来提高人类的普遍性存在、普遍性原则的水平,以便开辟新的、更具普遍性的世界史。

在这个意义上,阅读经典的第三境既是最难达到的,却也是今天的人们最需要努力达到的。在全球化处境下,要使世界的普遍之道肉身化为世人之道,唯有通过不同传统的文化经典的对质、会通才是可能的。如果说,对自己传统的文化经典的放弃是对真理的不负责任,那么对其他传统的文化经典的拒斥则意味对真理的盲目排斥。不管是对自己传统的文化经典的否定,还是对他者文化经典的拒斥,实质上都是放弃对世界普遍之道、天下普遍之理的寻求和担当。

文章原标题:阅读经典的三个境界


阅读的三重境界 | 黄裕生 夫莽编辑 哲学与艺术 2021 年 03 月 12 日 19:58

https://mp.weixin.qq.com/s/lm3eQICKsqztteDwTIXBGg


博尔赫斯:论阅读

文 | 博尔赫斯

在人类浩繁的工具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无疑是书,其余的皆为人体的延伸,诸如显微镜、望远镜是视力的延伸;电话则是语言的延续;犁耙和刀剑则是手臂的延长。而书则完全不同,它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

图片

在《凯撒大帝和克雷奥帕特拉》一剧中,萧伯纳曾说亚历山大图书馆是人类记忆的中心。书便是记忆,此外,还是想象力。什么是对往事的追忆?还不是一系列梦幻的总和吗?追忆梦幻和回忆往事之间有些什么差异呢?这便是书的职能。

我曾试图撰写一部书的历史,但不是就书论书,因为我对书(特别是对收藏家的那些冗长不堪的书)的本身并无兴趣。我是想写人们对书进行的各种不同的评价。施宾格勒比我先走了一步,他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有许多关于书的精彩论述。除了同意施宾格勒的看法外,我也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古人并不像我们这样推崇书 —— 这令我十分吃惊。他们只把书看成是口头语言的替代物。“说出的话会飞掉,写下的东西留下来。” 这句人们经常引用的话,并不是说口头语言会转瞬即逝,而是说书面语言是持久的、然而是僵死的东西,口头语言则像长了翅膀一样,十分轻盈,正如柏拉图所说,口头语言是 “轻快的神圣的”。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人类的许多伟大的导师的学说均是口授的。

我们先来看看毕达哥拉斯的情况。我们知道,毕达哥拉斯故意不留下书面的东西,那是因为他不愿被任何书写的词语束缚住。毫无疑问,他说肯定已经感受到 “文字能致人死命,精神使人新生” 这句尔后在《圣经》中出现的话的含义。他感受到了这一点,不愿受制于书面语言。因此,亚里士多德从未提到过毕达哥拉斯,而只是谈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弟子们。

譬如,对我们说过,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人们重视信仰、法规,主张永恒的复归。这些思想过了很久以后被尼采又发掘了出来。这就是受圣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一书批驳过的时间是循环的看法。圣奥古斯丁运用了一个绝妙的比喻,说基督的十字架把我们从禁欲主义者的圆形迷宫中解救出来。时间是周而复始的看法,休谟、布朗基以及别的许多哲学家都谈到过。

毕达哥拉斯有意不写下任何东西,他是想在逝世后,他的思想还能继续留在他的弟子们的脑海中。这就是 “Magister dinit”(我不懂希腊文,只能用拉丁文来表示,其意为 “吾师曰”)的来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弟子们会被导师说过的话束缚住手脚。恰恰相反,这正好强调了他们可以完全自由的发挥导师指出的思想。

我们并不清楚是不是他开创了时间是周而复始的理论。但我们知道,他的弟子们却很推崇这个理论。毕达哥拉斯虽已作古,但他弟子们却通过某种轮回的方式(这正是毕达哥拉斯所喜欢的)继承了他的思想,当有人指责他们,说他们提出了某种新的说法时,他们就会这样说:我们的导师曾经这样说过。

图片

此外,我们还有另外一些例子: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柏拉图了。他说书就像是肖像(可能他这时想到了雕塑或绘画),人们会把它们看作有生命的。但向他们提问时,他们却不会作答。为了改变不会说话的缺陷,他搞了个柏拉图式的对话。这样,柏拉图便以许多人的身份出现了。由苏格拉底、高尔吉亚和别的人物。对此我们还可以做这样的理解。即柏拉图想象着苏格拉底仍然活在世上,以此来告慰自己。每当他遇到什么问题时,他总扪心自问:要是苏格拉底还活着,对此会说些什么呢?以此表明苏格拉底虽死犹存。他死后也没留下任何书面的东西,是一位靠口授的宗师。

柏拉图将诗人们从他的共和国里驱逐出去,却又未被人们指责为排斥异己。我们还可以举一个古代人反对书的例子,那就是色捏卡,在他致卢西里奥的令人赞叹的书信中有一封信是指责一位虚荣心很强的人,说他的图书室里收藏了一百册书,塞涅卡一次问道,谁有时间看完这一百册书呢?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为数众多的图书馆已受到人们的珍视。

对于古代的一些事我们是很难理解的,那里的人不像我们这样推崇书,他们总把书看成是口头语言的代替物。后来,从东方传来了一个新的观念 —— 关于天书的观念。我们来举两个例子,先从后来的例子说起,即谈谈穆斯林教徒对数的看法。他们认为《古兰经》产生于世界诞生之前,也产生于阿拉伯语形成之前。他们认为他是真主固有的一个属性,却不是上帝的作品,就像是怜悯、公道一样。《古兰经》里曾极神秘地谈到过该书的原型。它乃是一部在天上写成的《古兰经》,它便是《古兰经》的柏拉图式的原型。《古兰经》里说,正以为这本书在天上写成,因而它是真主的一个属性,它产生于天地形成之前。穆斯林的学者或阿訇都是这么认为的。

我们还有一个近在咫尺的例子:《圣经》,或说得更具体一点,《犹太教典》和《摩西五书》。据认为,这些书都是圣灵口授的,把不同的作者在不同的时代写成的书都说成是出自同一圣灵之手,这的确是件颇为有趣的事情。《圣经》说,神是无处不在的。希伯来人想把不同时代的各种文学作品综合起来,合成一本书,其书名就是 “Tora”(意即希腊文的《圣经》),所有这些书都是归于一个共同的作者:神灵。

一次,人们问萧伯纳是否相信《圣经》系圣灵之作,他回答说,所有值得反复阅读的书都是神灵的作品,也就是说,一本书的含义必定会超越作者的意图,作者的意图往往是浅薄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然而,书里总包含有更多的含义。拿《堂吉诃德》为例,它就不仅仅是一部嘲讽骑士小说的书,它是一部纯净的书,书中绝没有任何信手拈来之物。

我们来设想一下这样一首诗的含义。譬如我说:潺潺的流水透亮亮晶莹莹岸边的绿树垂垂映在水中绿色的草原处处绿荫浓浓。显而易见,这三行诗每行都是十一个音节,它为作者所喜爱,是他意志的体现,是人为的。但是,同神灵写出来的作品比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在神灵写出来的这本书中没有信手拈来的东西,一切都是和情理的,每个字母都是事先想好的。譬如,《圣经》是以 Bereshitbaraelohim 开头的,其第一个字母为 “B”,因为这一字母与 Bemdecir (赐福) 一词相应。这是一部没有任何信手拈来之物的书。这一情况使我们想到《神秘哲学》,他会促使我们去研究文字,去研究有神灵书写的书,这与古人的想法相反,他们对灵感的看法比较模糊。

歌唱吧,诗神,阿喀琉斯暴怒了。荷马在《伊里亚特》这一史诗开篇时是这样说的。他说的诗神即为灵感。倘若人们想到神灵,那一定会想到某个更具体更有力量的东西,这个东西便是下凡到文学上来的上帝。上帝已写了一本书,在这本书中,绝无任何信口开河之词,连这本书的字数,每句诗的音节多寡都有一定之规。正因为这样,我们能用字母来做文字游戏,也能衡量每个字母的价值,原因便是这一切都是经过事先斟酌的。

这便是对书的第二种看法,即书是神灵之作。或许这种看法比古人的想法更接近于我们现在的看法。古人认为书是口头语言的代替物,以后又认为书是神圣的,之后,又被其他一些看法所取代。譬如,有人认为一本书代表一个国家。我们还记得穆斯林们把以色列人称为书之人,也还记得海涅的那句话,他说那个民族的祖国就是一本书。那个民族指的是犹太人,那本书是《圣经》。如此说来,我们对书又有了个新的看法,即每个国家都由一本书代表,或许著有许多书的作者来代表。

令人诧异的是(我并不认为这点迄今已被人们所发现),各国推选的代表,其形象并不十分像这些国家。譬如有人会想,英国应推约翰博士为代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英国选了莎士比亚,而莎士比亚(我们权且这么说)正是最不富有英国特色的英国作家。英国作家的特点是寓意含蓄,也就是意在不言中,而莎士比亚恰恰相反,他善于在比喻中运用夸张的手法。倘若有人说莎士比亚是意大利人或犹太人,丝毫也不会令我们吃惊。

德国的情况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值得尊敬但极其狂热的国家。它恰恰选了一个宽宏大度、并不狂热、国家观念极其浅薄的人为其代表,他就是歌德。德国是由歌德来代表的。法国尚未选出能代表自己的作者,人们倾向于雨果。毫无疑义,我十分敬佩雨果,但雨果并不是典型的法国人,他可以说是个在法国的外国人。雨果那层出不穷的比喻和华丽的词藻表明他并不是典型的法国人。更令人惊奇的例子要算西班牙了。西班牙本应由维加、卡尔德隆或克维多来代表,但并非如此。它却由塞万提斯来代表。塞万提斯是宗教迫害时期的人,然而他的态度是温和的、宽容的、可以说,他既无西班牙人的美德,也无西班牙人的恶习。仿佛每个国家都想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来代表,来补救自己的不足,弥补自己的缺陷。

我们本应选择萨米恩托的《法昂多》当做国书,但我们没有这样做。由于我们有战争的历史,刀光剑影的历史,我们便把叙述了个逃兵的史诗《马丁・菲耶罗》做为代表,尽管这本书被选中是有理由的,但怎么能设想我们的历史会让这么一个征服荒原的逃兵来代表?然而,事实就是这样,似乎每个国家都感到有这个必要。关于书的问题,许多作家都有光辉的论述,我只想谈谈其中的几位作家。首先我要说的是蒙田,他在一篇谈书的论文中有这么一句至理名言:我若无兴便不命笔。蒙田认为强制性的阅读是虚假的观念,他说过,倘若他看书时看到一段费解的章节,便把书放下,以为他把看书当做一种享受。

我还记得许多年以前有人曾做过一次关于什么是绘画的民意测验。当人们问到我的姐姐若拉的时候,她说:绘画是以形式和色彩给人以愉悦的艺术。我可以说,文学也是一种给人以愉悦的形式。如果我们看的书很费解,那么,书的作者就是失败的了。因此,我认为像乔伊斯这样的作家从根本上说是失败的,因为读他的书异常费力。

看一本书不应花费很大的气力,费力便令人感到不舒服。我想蒙田说的颇有道理。他还列举了几位他喜欢的作者,他谈到维吉尔,说对于《农事诗》和《伊尼特》,他更喜欢前者,而我却喜欢后者。但这是无关紧要的。蒙田谈起书来总是充满了激情,他说尽管看书是一种享受,却带有忧郁之情。

爱默生的看法与蒙田大相径庭。他对书也做了重要的论述。在一次讲座上,他称图书馆是一座神奇的陈列大厅,在大厅里人类的精灵都像着了魔一样沉睡着,等待我们用咒语把它从沉睡中解脱出来。我们必须打开书,那时它们便会醒来。他还说,看了书我们便能于人类的优秀分子在一起,但我们不能光听他们的话,最好是同时看看书评。

我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学哲学系当了二十余年的英国文学教授。我总是告诫我的学生们要少看参考书,不要光看评论,要多看原著。看原著可能他们并不全懂,但他们听到了某个作家的声音,并不感到欣慰。我认为,一个作者最重要的东西是他的音调,一本书最重要的东西是作者的声音,这个声音通过书本到达我们的耳中。

我一生中有一部分时间是在阅读中度过的。我以为读书是一种享受,另一种较小的享受乃是写诗,我们或将它称为创作,这是对我们读过的东西的一种回忆和遗忘相结合的过程。

爱默生和蒙田都主张我们应该只看能使我们欢愉的东西,他们都认为看书是一种幸福。我们对书都寄予厚望。我一贯主张要反复阅读,我以为反复阅读比只看一遍更重要,当然,反复阅读必须以初读为前提。我对书就是这样迷恋,这样说未免有点动情,当然我们不想太激动,我只是对你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我不是对所有的人说话,因为 “所有的人” 是个抽象的概念,而每一个人才是具体的。

我仍然没有把自己当成盲人。我继续买书,继续让书堆满我的家。前些日子有人送我一套布罗克出版社一九六六年出版的百科全书,我感觉到这本书在我家里,觉得这是一种幸福。这一套字体潇洒、共有二十余卷的百科全书在我家里,只是我不能阅读,里面有许多我看不见的地图和插图,尽管如此,这套书总在我家里,我感觉到书对我具有亲切的吸引力,我想,书是我们人类能够得到幸福的手段之一。

有人在谈论书的消失,我以为这是不可能的。可以谈谈书和报纸或唱片的不同,它们的区别就在于,一张报读后便会弃之脑后,一张唱片听后也会被人遗忘,因为那是比较机械的东西,没有严肃的内容,而读一本书能使人永久不忘。关于书是神圣的概念 —— 如关于《古兰经》、《圣经》、《吠陀经》里面叙述了吠陀如何创造了世界的看法 —— 可能已经过时了。然而书仍然具有我们试图不让它失去的某种神圣的东西。人们取来一本书,打开它,这本身就有美学的含义。让词语躺卧在书中,让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僵卧着又有什么意义呢?毫无意义。倘若我们不打开它,书又有什么用呢?它仅仅是一卷纸或是一卷皮而已。但是,如果我们去读它,就会出现新奇的东西,我以为每读一次都会有的内容。

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我已引用过多次),任何人也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这是因为河水是在不断的更换着,而我们并不比河水的变化更小。我们每读一本书,书也在变化词语的含义在变化。此外,每本书都充满着已逝去的时光的含义。我刚才说过我不同意看书评,现在我想跟自己唱一唱反调(说几句自相矛盾的话也无妨么)。哈姆莱特已经不完全是莎士比亚在十七世纪初塑造的哈姆莱特了,哈姆莱特已成了柯尔律治、歌德和布拉德莱笔下的哈姆莱特了,这个人物已被重新进行了塑造。堂吉诃德的情况是如此,卢戈内斯和马丁内斯・埃斯特拉达的命运也是这样,《马丁・菲耶罗》也已经不是以前的《马丁・菲耶罗》了,因为读者在不断地丰富着书的内容。

当我们看一本古书的时候,仿佛看到了从成书之日起经过的全部岁月,也看到了我们自己。因而,有必要对书表示崇敬,尽管有的书有许多错误,我们也可能对作者的观点不能表示苟同,但是他总含有某种神圣的令人尊敬的东西。对书我们虽不能迷信,但我们确实愿意从中找到幸福,获得智慧。


论阅读 夫莽编辑 哲学与艺术 2020 年 08 月 28 日 20:01

https://mp.weixin.qq.com/s/jw_SzZAxU0BWoazcPjSFUw


徐贲:中国年轻人的阅读为什么不高级

文 | 徐贲

美国认知神经学家玛丽安娜・沃尔夫(Maryanne Wolf)在《普鲁斯特与乌贼》(Proust and the Squid)一书里把阅读分为五个阶段,从幼儿开始到成熟阅读能力的成人,分别是萌芽级、初级、解码级、流畅级、专家级。萌芽级和初级阅读都是儿童的阅读(儿童对此有学习障碍被称为 “失读症”)。沃尔夫指出,儿童经过这两个最初的阅读进阶,然后学会解码级阅读,但解码级阅读者 “还很稚嫩,才刚开始学习如何运用他们的语言知识与厘清文本的推理能力”。因此,还需要向更高阶段的阅读提升,而要提升的就是深层阅读。

“深层阅读” 是相对于 “浅层阅读” 或 “表层阅读” 而言的,无论是深、浅,还是深入还是表面,都是比喻的说法,而不是对某种阅读本身的定义,也不是对其具体内容和方式的说明。在美国,深层阅读最常见的说法是 “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培养和要求批判性思考是大学生教育的一项主要具体内容。所有具有批判性意义的思维、能力、思考方式,都不是抽象的要求,都需要有具体的场景训练。教师们会在他们的具体课程要求中明确提出这一项要求。**批判性思维包括思维过程中洞察、分析和评估的过程。**它包括为了得到确定的判断而必须进行的,或显或隐的思维反应过程。在美国大学教育中,这是人文教育 (liberal education) 课程的直接教育目标,即课程 (curriculum) 要求。对于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课程来说,是与专业内容并重的 “教育课程”(educational curriculum) 要求。前者直接落实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而后者则是一个整体性的长远教育目标。

▍一、两种高阶段的阅读

从解码级阅读开始,可以向两种高阶段的阅读转变。第一个是向流畅级阅读发展和转化,关键在于 “理解” 程度的加深。沃尔夫指出,“解码并不意味着理解。即使一名阅读者理解内容里是许多事实,但是这一阶段的目标更为深远:增进理解字词各类用法的应用能力,如反讽、语态、隐喻与观点表达,这些都已经超越了对字面意思的理解。随着阅读的需要不断增加加,好的阅读者发展出比喻与反讽等语言知识,会帮助他们在文本中发现新的意义,促使他们超越文字本身来理解”。流畅阅读的学习可以从初中开始,经过高中,直到大学低年级。

另一个高级的阅读阶段是 “专家级阅读”(expert reading),这是一种包含批判性思考的阅读。专家级阅读指的不是 “专家” 的阅读,而是成熟、老练、成人的阅读。深层阅读所需要的批判思考是独立、精细和成熟思维的体现。深层阅读是一种批判思考能力的训练,也是批判思考作运用于阅读的结果。沃尔夫指出,“专家级阅读改变成人生活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我们所读的书籍,以及我们阅读的方法”,“专家级阅读是在这之前的阅读进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能力的开发与培养需要许多年的时间”。

《普鲁斯特与乌贼》这个书名,要理解它是什么意思,就得具有流畅阅读的能力,因为它用了隐喻的手法,单在字面意思的解码层次上阅读是无法了解其真义的。解码阅读层面上的 “普鲁斯特” 是一位著名的法国作家,而 “乌贼” 则是一种鱼。一个作家和一种鱼放在一起,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

图片

原来,沃尔夫以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为例,用这位备受世人推崇的作家与相对非常低等和简单的乌贼作对照,是为了从 “心智” 和 “生物基因” 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探索阅读。 一方面,“普鲁斯特将阅读看作智力的‘圣殿’,在那里,人们可以接触到众多永远不能亲临或者不能理解的‘另一种现实’,这些‘另一种现实’的好处是不需要读者离开舒服的躺椅,就可以感受到每一个新体验,以及由新体验带来的心智的提升”。另一方面,“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科学家们就开始利用中央神经轴突较长、害羞又狡猾的乌贼,来探究神经元之间是如何激活和传递信号的,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当神经元出错时,大脑如何进行修复和补偿”。

当代的认知神经科学家研究大脑中各种心智(或称认知)过程的运作方式,其中阅读极具典型性。阅读是一种文化产物,需要从大脑已存在的结构中发展出新元素。阅读时大脑如何工作,出现问题时大脑如何聪明地调整,这些都类似于早期神经科学对乌贼的研究。认知神经科学家发现,人类经历 2000 年之久,才实现了认知能力的突破,学会阅读字母表,而现在的儿童只需大约 2000 天就学会了同样的知识。

在这之后,他们还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学习阅读,在一步步提高的阅读进程中 “重组” 大脑。由于没有特定的 “基因或生物构造” 直接负责阅读功能,人的大脑还需要在原有结构间建立新的联结,发展高级阅读所需要的新技能。深层阅读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在出生之后,通过教育和自己的努力才能学习获得的能力。

从认知神经学来说,深度阅读需要学习者在 “阅读通路” 中增加更为复杂的认知特点,对推理、类比推理、分析、综合、情绪反应和发明创造等思考能力产生影响。沃尔夫称这些后加入的部分为 “专家级阅读脑” 的深入阅读特征。在数码时代的今天,沃尔夫提出了一个紧迫而现实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还有时间来开发像推理、批判性分析思维这样的‘深入阅读’能力吗?

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思考能力能否成熟起来,是否能够摆脱外力,尤其是政治宣传的欺骗、控制和摆布。人们是在学会成熟阅读之后,才能认识深度阅读的重要性的。这就像柏拉图的 “洞穴故事”,在洞穴里的人是不知道洞穴黑暗的,只有走出洞穴,方能知道光明的存在。同样,成熟的阅读是一种人生的觉醒,它不仅改变人天生的思维方式,而且也开启了人的智识发展进程。 它让人有可能在批判性思考和自我反思的进程中不断进步,永不止步,而永无止境的智识进步则是人类提升生活价值和生命意义所必需的。

图片

在数码时代,认识人脑在深度阅读中的发展和变化,让尽量多的人们拥有经过优化训练的阅读脑,这是一个兼具教育和社会意义的好生活目标,它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这是因为,数码技术和网络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让许多年轻人在还没有发育出 “阅读脑” 之前,便先已经有了 “数码阅读脑”。对此,沃尔夫指出:

“明白了目前阅读脑所具有的巨大的知识方面的变化能力之后,我们就会领悟到,不加深思地转化为数码阅读脑会使我们失去什么。这本书的目的是使我们深入思考一些问题,比如我们希望成为什么样的阅读者,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怎样的脑发育过程,以使他们在面对数码媒体的大量信息时,能发挥作为阅读者、思考者和学习者的最大潜能。”

这也是许多有识人士为之感到忧虑的问题。例如,美国著名作家威廉・鲍尔斯(William Powers)在《哈姆雷特的黑莓》(Hamlet’s Blackberry)一书中就提醒道,在数码时代,我们正失去生活的深度:思想的深度、情感的深度、人际关系的深度以及工作的深度。鲍尔斯认为,失去深度的时代是一个 “极端数码主义” 的可悲时代。我们自以为能控制微博、MSN、手机,却没想到很多人却被这些数码产品所控制。

从表面上看,数码时代让每个人的心灵都获得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和无限量的信息,然而,过多的自由空间却让人们迷失了生活的方向,而无限量的信息会让人无法集中精神去关注最有价值的信息。一个能演奏优美乐曲的钢琴师,他能掌控的不过是 88 个琴键。数码时代的海量信息就像把一架拥有数不清琴键的钢琴放在演奏家面前,只有无知、傲慢的演奏者才会毫不惶恐,毫不犹豫地将此视为施展自己辉煌才华的良机。

▍ 二、深度阅读与批判性思考

沃尔夫指出,数码时代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

“年轻的阅读者会面对网络中铺天盖地的信息,这些信息会占用他们有限的注意广度。这样的年轻阅读者在阅读书本时,在需要非常深入地理解所阅读的内容时,会完全专注吗?或者说,我们是不是在无意中创造了只有‘连续的部分注意力’的年轻人,他们集中注意力和深入到书本表层意义之下的能力的发展方式,再也不会与我们老一辈相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苏格拉底曾担心,貌似会永久存在的书本会让年轻人在开始阅读前就以为自己知道书本内容的精髓了”。

在开始深层阅读前或在初步阅读之后,就以为自己知道阅读文本的内容,这是一种解码式的表层阅读,在今天的数码信息时代,这种解码式的表层阅读可以方便地从网络上获取未加甄别的信息,成为沃尔夫所说的那种典型的 “数码阅读脑”。批判性思考的深层阅读(“阅读脑”)与各种各样的浅层或被动阅读有着不同的目的和方式,明了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对于我们抵御各种形式的思想控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到,为什么以前的一些大众 “扫盲” 和 “学文化” 实际上是思想奴役而非思想解放的工具。

在数码时代,许多人因为习惯于浅层阅读或者只能作浅层阅读,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这种作用在刚开始学习阅读的学童身上就已经开始显现了,这对整个社会来说都可能是一种未来国民思考能力和国民整体文化的危机。对此,沃尔夫表示了极大的忧虑,

“我们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也在发生变化。当我们的下一代学习阅读的时候,这些适应了数字阅读的孩子会有耐心来广泛阅读和学习早期文化中的书籍吗?可能性微乎其微,数字媒体,以及快速变化的、使注意力不断移动的吸引物不会提高阅读能力。当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本身还处在它的发展阶段时,比如对每一个孩子来说,屏幕上出现的每一个新的刺激都太有吸引力了,没法不去注意。年轻的阅读者会跟着快速地转移注意力,既没有几毫秒的时间也没有动力停下来,认真思考他们刚刚看到的东西。确实,每一次进化都促使我们能够反射性地从一个刺激更快地移动到另一个刺激,而数字世界放大了这种内在的倾向”。

正因为如此,呼吁和强调学校教育应该重视发展学生的深层阅读,有着很迫切的现实意义。深层阅读与批判性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它的特质在于对想法与信念做细致的分析与评判,借由拒绝不恰当的想法,让我们更加接近真理与真相—— 发现或接近真理与真相(truth)是批判思考的目标,因此,批判思考与欺骗、愚弄、宣传洗脑、轻信、迷信、盲目崇拜、奴性服从是根本对立的,这也是批判性思考的社会和政治意义所在。在民主法治的社会里,批判性思考是公民们必须具备的根本素质。在课堂里,或在社会中,批判性思考的主要目的都是在于尽可能求得最理性、客观的判断;另一方面,也帮助我们建立严谨而扎实的推理结构,更容易令他人理解与认同,这是任何一个自由、平等社会中公共交流的根本要求。

图片

在中国,大学教育提倡 “批判性思考” 有来自不同方面阻力,一方面,它有观念上的阻力,因为它的自由、独立批判思考不符合一些现有的思想教育教条和禁锢。另一方面,它有实践上的限制,因为中国式的教育大多靠知识灌输,缺乏有效批判性思考教育所需要的体制性传统和资源,包括教师和教材。而且,无论是在高校内还是社会上,由于过去 “文革” 或其他 “大批判” 的经验,许多人误以为批判性思考就是攻击和声讨他人,纯粹是负面性思考,不仅缺乏建设性,而且经常是粗鲁无礼、故意挑刺、不怀好意、狂妄自大的。这样的先入之见增加了教育工作者为批判性思考 “正名” 的困难程度。

要为批判性思考正名,就必须强调,批判性思考的目的不是挑错、抹黑或声讨,而是培养人的自由和独立的智识能力。批判思考的智识教育与单纯的知识灌输之间,是授人以渔和授人以鱼的区别。批判思考要给学生的不是现成的知识,而是核查知识可靠性和真实性的能力和方法。这样的智识能力,就其 “智识” 目标而言,是求真实而拒绝虚假、开放思想而不封闭保守、分析辨别而不简单笼统、全面而不偏执、自信而不盲从、好学而不僵化、审慎而不武断;就其 “能力” 而言,包括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和自我审视。它的训练途径和学习成效都与深层阅读有所关联。

从深层阅读与批判性思考的关系来看,深层阅读就是超越字面意义的阅读,不要读到什么就信以为真,不要浅尝辄止、囫囵吞枣,更不要人云亦云、随声附和。深层阅读是可以通过由浅入深的具体教育课程来培养的,例如,美国中学英文课上的阅读和写作有 “分析性思考” 的内容,进大学必须参加 SAT 考试,其语言部分的 “分析性思考” 比 “词汇” 更加重要。以此为基础,大学里设置了 “说服和辩论”(也就是公共说理)的人文教育课程,要求学生们通过学习仔细阅读和批判思考识别说理谬误和欺骗宣传。说理的谬误和欺骗误导都是藏在文字的表层下面的,不深入发现便就无法察觉,而无法察觉就容易被它误导或蒙骗。

深层阅读不只关乎学生的知识和认知能力,而且更关乎国民担负公民责任和行使公民权利的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他的思考、判断和以此为根基的综合学习,乃至学术能力,可以说都决定于他的深层阅读能力。对一个公民来说,他是否能有效地运用自己的知情权,把握事情的真相,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深度阅读能力。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说,“知识就是力量,信息就是解放。…… 对每一个社会和每一个家庭都是这样”。然而,重要的不仅仅是获取现成的信息,而是对所有的社会和政治信息有所深层的思考、分析和判断。 只有经过这样甄别的信息,才有可能成为一种力量和一种解放。

▍三、深层阅读的两个例子

不妨用两个与大学学习有关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深层阅读。第一个是可以在大学基础公共说理课程中用来说明批判思考重要性的例子。有一位名教授有一篇叫《现代中国必须从对西方的迷信中解放出来》的文章,说现代中国人几乎不会用 “自己的理智” 去思考,中国的思想界和舆论界也做不到 “不需要别人的指引”,都处于对西方启蒙思想的迷信之中。因此,当务之急是把中国人从对西方启蒙的迷信中解放出来。这个说法看上去很高屋建瓴,如果只是表层阅读,也许会觉得挺有道理,但往深处一想,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 “乞求问题” 谬误论述。乞求问题 (begging the question) 就是在论证的前提 (假设) 里偷藏一个不可靠的结论,把一个本来有问题的看法当作确实的结论。“迷信” 是个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批评断语,而不是一个客观中性的描述词。没有人会认为 “迷信” 是对的,说要从迷信中解放出来,谁又能不赞成呢?问题是,那个事先被断定是 “迷信” 的 (在中国启蒙),真的就是 “迷信” 吗?“乞求问题” 是一种循环论证。这位教授的乞求问题逻辑是这样的,(1) 前提 (假设):受西方启蒙影响是迷信西方 (已经把 “受影响” 与 “迷信” 悄悄地等同起来);(2) 理由:不应该迷信;(3) 结论:所以,必须从对西方的迷信中解放出来。

第二个是大学文学课上的两种高级阅读 ——“流畅级” 和 “专家级” 阅读 —— 的例子。这两种比较高级的阅读都是大学生们可以学习和做到的深层阅读,但并不相同。大学生在文学课堂上阅读莎士比亚的《裘力斯・凯撒》,可以只是了解剧中的故事人物和情节,或者连带一些与之有关的罗马历史。这只是 “解码级阅”,比萌芽级和初级阅读的程度要高一些,对许多阅读原著的英语系学生来说,已经是不容易的了,但还不是深层阅读的 “流畅级” 和 “专家级” 阅读。那么,“流畅级” 和 “专家级” 阅读会是怎样的阅读呢?不妨举例说明。

图片

▲ 电影《裘力斯・凯撒》

例如 “流畅级” 的阅读会读出这个被称为莎士比亚 “最理性戏剧” 背面的非理性,并看到理性与非理性区别的暧昧和不确定。这就是文学研究中所说的 “含混复义”“歧义”(ambiguity)。正如 David G. Brooks 在 “Ambiguity, the Literary, and Close Reading” 一文中所论述的,“复义” 或 “歧义” 是积极阅读的结果,是在阅读过程中 “一层一层剥去但凭常识的设想”(commonsensical assumptions),达到的一个并非是真理终点的意义中途站。“一层一层剥去” 也就是越来越深入,同样,只有通过 “细读” 才能读出作品中的 “复义” 和 “歧义”,而细读正是学校教育非常重视的一种深度阅读,许多文学课都会介绍新批评的细读。

新批评文学理论家理查兹 (I. A. Richards) 在《实用批评》(Practical Criticism,1929)里提出诗的四个意义:意识、情感、语气、意向,好诗的结构具有张力,语言充满反讽、悖论、含混,唯有透过细读才能真正深读一首诗。 理查兹的学生燕卜荪 (William Empson) 著有《七种类型的含混》(Seven Types of Ambiguity,1930)更是详细挖掘了诗歌的语言内涵,提出了诗歌的七种歧义性。这样的阅读当然比表层意义的阅读更不容易,更需要学习,也能获得更加丰富的意义。

《凯撒》展现的是古罗马高贵的理性 —— 简洁明了的语言、极少修饰的风格、公共政治家人物、决定罗马帝国命运的事件和行为,所有这些都使《凯撒》成为莎剧中最具理性色彩的作品。即使在最激动人心的高潮时刻,人物说话也都极少使用修辞手段,而是运用一种与他们公共身份相符的、坚定说服的语言。凯撒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罗马式的坚定理性,在全剧中,他只有 130 行台词,但气宇轩昂、庄严大度、沉着果断,有着超人的威严。布鲁特斯以同样的决断和有节制的态度表明他的决心。他拒绝凯歇斯(Cassius)让阴谋参与者以宣誓表示决心,他的演说展现的是正大堂皇和光明磊落的果断睿智。

布鲁特斯的妻子鲍西娅 (Portia) 的说话方式更加严肃,但同样地明快而有决断。人物说话常常以第三人称来说自己和听话的对方,保持一种最大的客观效果。人物的姓名不只是指个人,而且更是指这些个人所坚持和代表的理念。一个人的名字代表的是一种只有他或是唯有他才能特别代表的原则和价值。 布鲁特斯、鲍西娅、凯歇斯,叫这样一个名字是一种荣誉,叫这样一个名字就必须对得起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所包含的正直人品和高贵应该是人所共见的。这样的人物对公众拥有一种普通人没有的透明度,他们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应当永远与在公众眼里的相一致。

图片

但是,《凯撒》背后隐藏着令人不安的非理性,造成了它特有的 “反讽” 效果 —— 读出反讽、象征、比喻、张力等等都是文学课上 “流畅级” 阅读的教学内容。《凯撒》是文学,不是历史,是一个用艺术来表现的 “剧”。知道文学不是历史事件的如实再现,而是一种创造,这也是流畅级阅读的学习内容。《凯撒》中的非理智往往深藏在人物内心,与他们的公开行为形成了反讽性质的对比,例如,布鲁特斯在剧中的著名独白中表明自己的决断(“只有叫凯撒死这一个办法”),显示出他 “自己对他并没有私怨,只是为了大众的利益”。(II, i,10-12)这样的决断和无畏必须摆脱 “恐惧” 的非理性情绪干扰。

但是,流畅级的读者同时可以发现,布鲁特斯听从凯歇斯的劝说,并没有察觉凯歇斯的巧妙奉承在自己身上悄悄发生作用。而且,在腓利比(Phillipi)战役的前夕,布鲁特斯变得焦躁易怒,对忠心耿耿的凯歇斯显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显示他的内心难以遏制的焦虑和不安。

布鲁特斯怒斥凯歇斯以不当手段筹款,坚持要惩罚那位帮他筹款的朋友,他那种夸张、过分的愤怒也许是他自己良心不安的心理投射,这才把自己接受筹款的道德过失推卸到筹款人身上。布鲁特斯谋害凯撒,无论他的动机多么高贵,在私人情谊上都构成了一种背叛,安东尼指责布鲁特斯,击中他的心理要害,这使得他更渴望与安东尼决一死战,以致在战略上乱了方寸,更加糟糕的是,就算凯歇斯向他提出正确建议,他也不予接受。他拒绝凯歇斯的军事提议,坚持要渡过达达尼尔海峡(Dordanelles), 到马其顿去在腓利比迎战安东尼和屋大维,埋下了失败的恶果。因此可以说,布鲁特的失败与其说是因为战略决策错误,还不如说是因为他在作出战略决策之前,早已乱了心智。

《凯撒》一剧的专家级阅读会更多地思考这个剧与一些人们至今仍在思考的问题的关系,如信任与背叛、革命与弑君、秩序 - 谋杀 - 报复、人算和天算。文学批评家弗莱(Northrop Frye)指出,莎士比亚有三个 “社会悲剧”:《凯撒》、《麦克佩斯》和《哈姆雷特》。这三个剧都具有三种类似的人物。第一种是代表 “秩序” 的角色:他们分别是《凯撒》中的凯撒、《麦克佩斯》中的邓肯、《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父亲。第二种是 “反叛” 的角色,秩序角色被反叛角色所杀害,这三个剧中的反叛角色分别是布鲁特斯、麦克佩斯、克劳蒂斯(Claudius)。第三种是 “复仇” 的角色,他们为被杀害者复仇,并成为谋杀罪行的 “报应”,他们分别是安东尼和屋大维、马尔康(Malcolm)和麦克特夫(Macduff)、哈姆雷特。

图片

布鲁特斯的失败可以说是 “人算不如天算”,也可以说是逃不脱 “秩序 - 谋杀 - 报复” 的宿命 ——“宿命” 其实也就是 “规律”。在现实历史中,有许多类似的 “人算不如天算” 和 “秩序 - 谋杀 - 报复宿命”。然而,历史上有不少天算并不全然是偶然,偶然中有必然的例子。赫鲁晓夫正是一个。1955 年他声讨斯大林,把斯大林的尸身火化,是与布鲁特斯相似的弑君行为,这既是一种自我否定的行为(他曾称斯大林为父亲),又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行为(不再依附于这个父亲)。赫鲁晓夫这个弑君者在国内、外都有 “复仇者”,国外是毛泽东,称赫鲁晓夫为 “修正主义”,国内则是后来的勃烈日涅夫,在赫鲁晓夫下台后,勃烈日涅夫将他软禁七年,直到死亡的那一天。

把文学与历史放在一起,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一个是虚构,一个是现实,这种联系有什么意义呢?对现代国家的权力争夺和政治阴谋,《凯撒》真能告诉我们一些有用的东西吗?从纯粹认识论的角度,每个事物都是独特的,类比并没有精确(因而 “有用”)的解释作用和意义,但是,**为什么阅读文学总能引起我们对现实的某些联想呢?**像这样的问题可以说是专家级之外的专家级阅读问题,也是我们在深层阅读中最具现实相关性和反思意义的一种思想收获。

原标题:《数码时代需要怎样的深层阅读》


徐贲:中国年轻人的阅读为什么不高级 徐贲 哲学园 2024 年 04 月 04 日 00:02 广东

https://mp.weixin.qq.com/s/8rmvWnZytTeJyUj2Wut7Bg


韦尼・巴克:如何阅读哲学著作?

作者丨韦尼・巴克

图片

亲爱的同学们:

欢迎你们来上我的哲学课。你们要接触的是一门奇怪的学科,我想提醒你们它的一些怪异之处。我要说的话是可能吓退一些学生,也可能让某些学生感到担忧,但很可能帮助大部分学生应对这门课的挑战。

首先,哲学不是轻松的课,实际上它非常困难。 需要你花费像学习科学或者数学等课程一样的功夫。和传说的内容相反,阅读和撰写哲学文章和阅读和写作小说、诗歌或者电影完全不同。写哲学文章也不是表达一个人的感受或者对人生的看法。哲学里包括一系列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考查。人们通过提出可能正确的观点并通过论证支持这些观点来试图解决每个问题。

在这方面,哲学和科学非常接近。和科学类似的地方还在于它提出关于众多事物的本质和功能方面的问题。但是,这两门学科关注的问题是不同的,这些不同使得哲学和它的问题变得非常奇怪和深奥。比如,作为科学家,我们想知道地球引力是什么,它是如何起作用的,或者血液是由什么构成的,它在身体中是如何运行的等。但作为哲学家,我们想知道人是什么,人和机器或者其他动物有什么不同,或者我们想知道认识本身是什么,认识是怎么实现的。

理解和研究哲学的许多困难就在这里开始出现的。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遭遇明确的哲学问题,刚开始很难抓住它的独特本质。有时候,很难看到问题的存在或者很难看到问题的重要性。我希望我为这门课挑选的三个问题在这方面是容易被理解的:科学的本质、人的本质和酷刑的道德问题。我希望你们会发现这门课的各个方面都是有趣的,至少部分内容是让人开心的。哲学关注严肃问题并不意味着它不好玩儿。

然而,这门课是困难的,有时候还让人沮丧,哲学课往往如此。我想让你们用 “非自然的” 方式思考。你们中的大多数刚开始可能把哲学搞得很糟糕,实际上这里存在一些不公平的因素,因为我一开始就让你们做上完这门课后才应该做的事情。(在这点上哲学或许和生活一样,没有哪个人是做好了充分准备后才开始生活的,因为等你准备好了,人生也差不多就结束了。)但是,这正是任何技术学习的悖论。游泳教练教你学游泳就是一开始就要求你下水。他就是允许你游泳得很糟糕,然后帮助你纠正其中的错误。

因此,下面我提出一些学习哲学的建议:

首先,阅读哲学著作。

你不能像阅读小说或者报纸文章那样阅读哲学文章和哲学书。

你必须研究每本书或者每篇文章,连续阅读很多遍。

必须用你自己的独特智慧来分解它的内容,然后用一种体现你个人的独特理解的方式把论证内容组合起来。

你必须质疑作者,强迫他承认论证中隐藏的假设或者推论中的缺陷。

同时,你应该往后退一步在有证据证明他犯错误前先假定他是对的,把你的反驳看作可能是误解了他的意思的结果。如果你在论证中发现了一个错误,要尽最大努力为作者修补,让他的论证尽可能有说服力,尤其是你不同意这个论证的时候。

因为只有在你能想象到作者会怎样反驳你的批评的时候,你才能肯定没有误解他或者忽略了对他有利的内容。所以阅读哲学文章是一个活动,列提纲、在书上做评论或问题或疑问等标记,你可以从头开始阅读,也可以从中间读起,甚至从末尾读起,也可以和同学或者喜欢哲学的朋友一起讨论等等。

其次,写哲学文章。

一篇哲学文章、论文或者一本哲学书都包含四个部分的内容:论点、论证、向读者解释论证在当前所处的位置、以及接下来往哪里发展等。心中永远装着读者。特别留心你的话他们如何理解,可能产生的困惑,可能引起的反对意见。

在写之前要非常清楚想表达的思想是什么,要确保你的话准确表达了你的意思。准确和清晰地表达是撰写哲学著作的特殊要求:你是在和别人交流非常微妙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提供合理的论证。

仅仅提出观点是不够的,你必须用清楚的、明白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支持你的主张。 但提供结论也要求你提供和批驳可能反对你的意见。除非你不仅提供支持你立场的论证,而且显示反对你的观点是错误的,否则你是无法建立你的陈述的。

不幸的是,通过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而学会阅读和撰写哲学著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课堂上我将解释每次阅读的内容,用更清楚和简单(不可避免的)的形式重建论证的过程。我要求学生在上课前阅读指定的每本书或者文章。在课堂上他们应该认真做笔记,然后用笔记作为作者目的和论证推进的指导,重新阅读文章和仔细分析。这让你们处于很好的地位,可以有说服力地论证自己的观念。

我要求你们交文章的初稿,以此帮助你们学习写哲学文章。我要阅读和仔细批改初稿,然后返还给你们作为论文定稿的基础。为了让写作过程起作用,你们必须认真对待草稿,必须把内容完整地充分地写出来,而不是列个提纲或者简要写一下。交上来的草稿我会批阅为 “可以接受” 或 “不能接受”,如果是 “不能接受” 的话,就必须修改然后才能交定稿。

图片

写文章的时候,需要记住的一些指导原则:

有个古老的教学格言是这样说的 “先告诉他们你要告诉他们什么东西,再告诉他们,最后告诉他们你告诉了他们什么东西。” 在写哲学文章时就要采取这样的策略。一开始就宣布你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清楚简明地把问题提出来。把读者当作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门外汉,他们或许阅读过这方面的文章,但并不真正了解。你的任务是向聪明的、有批评能力的但感到困惑或者不了解情况的读者解释你的问题是什么,众多可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然后说服他你的解决办法是最好的。我建议在提出问题后,你让读者明白你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在提出结论时,只说与当时讨论的问题有关的观点和论证,有条理的,一步一步地通过相关的论证,不要跑题。不要说废话。在哲学论证中废话能够被人轻易地辨认出来。

关于哲学文章写作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在我布置任务后,常常有学生问我 “你想让我在论文中提出个人的意见吗?” 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从来不敢肯定学生说的 “个人意见” 到底是什么意思。当然,哲学文章或者书籍不仅仅是描述别人提出的论点和论证的读书报告。你们的论文不应该仅仅是别人文章或者演讲的复述。在这个意义上,是的,我希望你提出 “个人意见”。

另一方面,我不想要你在讨论问题上的 “感受”。哲学文章不是对你的想法、态度和观念的报告,虽然里面包含你的想法和观念。这可能让你觉得困惑,似乎哲学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内容,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假设你是地质学研究小做的成员。有人拿来土壤样本,你的导师要每个成员取个样本进行分析。你是否要问导师她是否要你提供关于土壤特性的 “个人意见” 呢?不,你将做物理或者化学分析,然后得出关于土壤样本的结论,报告这个结论,用你分析中得出来的证据支持你的结论。

再比如,你的导师给你另外一个研究小组去年进行过的同样的土壤的分析资料,让你评价他们的发现。你又怎样写你的报告呢?你要首先尽可能清楚和不偏不倚地描述前一个研究小组的结论和分析。然后你会指出他们分析中的所谓错误或者缺陷,同时指出研究中可以接受的以及值得尊重的部分。接着你会提出自己的发现,以及支持这些发现的证据。你的评价报告不仅仅是报告别人发现了什么,或者不仅仅是你的 “个人意见”,而是经过推理的有说服力的呈现你的发现。

你应该用同样的方式看待哲学文章。我鼓励学生把课堂看作哲学研究小组。我是你们的导师,你们是哲学研究小组的成员。阅读材料就是从前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我给小组指定研究题目,你们就这些问题写研究报告,评价从前的分析,然后做出自己的分析。

到现在为止我说的东西听起来非常让人泄气,或许已经说服你放弃选修这门课了,或者再也不搞研究哲学了。但是想在这门课上取得好成绩并不需要你是有才华的作家或是个天才或哲学素养深厚。你只需要留心,认真阅读著作,真诚地努力写清楚和准确就行了。

学习哲学有实实在在的好处。首先,它将提高你推理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阅读和写作抽象问题时,你在练习和培养分析、批评和争论的技能,这些技能在其他很多领域都是非常有用的。而且这些能力会给你信心,让你对自己对提出问题得出结论的能力充满自信。哲学将让你不那么依赖别人或者别人的思想,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也理解别人。

第二,你将了解哲学传统方面的知识。哲学一直是现在仍然是西方文化和思想生活中的核心力量。最清楚和最彻底阐述那些影响我们生活和思考的价值观、理想和理论的人正是哲学家们,这不仅指道德和宗教,连自然科学、政治科学和经济学和文学也都是如此。

第三,哲学有力量向我们显示人生的许多平淡寻常的方面是多么不同寻常和奇怪。如果仔细考虑一下,你会发现似乎很简单和没有问题的东西往往变成让人非常困惑的事情,彻底考察后,你会发现它们和最初的情况完全不同。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把哲学定义为 “彻底把思考搞透的不寻常努力”。哲学因此是显微镜或者望远镜,一旦聚焦后能往往暴露出从来没有怀疑过的新东西。差异是哲学暴露出来的意外和怪异,是站在我们日常生活面前的东西,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哲学能够让我们更新鲜地更满意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认识世界。

你的真诚的,韦尼・巴克

原文为作者给学生写的公开信

解释了哲学是什么,如何研究哲学等问题

韦尼・巴克(Wayne Buck) | 著


如何阅读哲学著作? 听哲学 2021 年 10 月 23 日 21:42

https://mp.weixin.qq.com/s/nVqfaYDqRovwzT4kGZz8dw


宫玉振:为什么管理者必须要大量阅读?

文 | 宫玉振

图片

内容来源:本文转载自北大国发院(ID:nsd-pku)

分享嘉宾:宫玉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BiMBA 商学院副院长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一、一个人的成长史,也是他的阅读史

查理・芒格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我想说,关于管理者为什么要读书,没有哪句话能比这句话讲得更明白了。

我们都知道领导力对于组织特别重要。管理学有一个研究结论,就是领导者的眼光、追求、高度、境界、格局、胸怀以及价值观,对于组织的未来往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决定组织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组织的领导者本身,组织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来自对领导者个人的挑战。

企业做到最后,就是领导力的问题。

企业家领导力的层次,决定了企业的层次;领导力的高度,决定了企业的高度;领导力的境界,决定了企业的境界;领导力的导向,决定了企业的导向;领导力的局限,也决定了企业的局限。

那么,领导力核心究竟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 8 个字:走出小我,成就大我。

写过《原则》这本书的达利欧曾说,我们常人其实就像蚂蚁一样,在短暂的一生中全神贯注地搬运面包屑,却无暇拓宽视野。

读书是打开视野、提升领导力最有效的途径,如果不是唯一的途径的话。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读书的过程,其实就是帮助我们突破个体的局限,走进更大的世界的过程。

谈到读书,1939 年毛泽东在给八路军延安部总兵站检查工作会议做总结时曾说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话:“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

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的自我突破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阅读史。 所以我们才有了这样一句话: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

毛泽东是中国人心中最伟大的领袖,一生嗜书如命。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名领导者对读书的热爱,以及读书对一名领导者的影响。

毛泽东小时候是到处借书读,革命战争时期是到处找书读。

1931 年红军打下漳州,他得到了一本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奉若至宝,随时带在身边。

长征时候红军颠沛流离,但毛泽东每到一个稍大的地方,就先问有没有书。

他的机要秘书曾经有个回忆:长征途中一次红军打下了一座县城,县城有很多富户,而富户家往往是有藏书的,毛泽东特别高兴,交代警卫员给他找一本《水浒》来读。

结果小战士忙了半天,找的是一把水壶。

长征红军到了阿坝,打下了藏族土司索观瀛的卓克基官寨,这个地方我带学员现地教学时去过好几次。

官寨中有一部汉文的《三国演义》,毛泽东如获至宝。

新中国成立以后会见索观瀛时还专门提到这件事,并还了他一套全新的《三国演义》。

毛泽东最伤心的事情,就是有时候行军作战中不得不放弃全部书籍。

长征到了陕北以后,稍微安定了一些,但陕北还是没有什么书可读。

毛泽东多次写信给在西安做统一战线工作的叶剑英,请他们帮助买书,包括向张学良借书。其中一封信我印象特别深刻,里面专门讲了一句话:买一部《孙子兵法》来。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也记了一件事:我有一阵子每天晚上都去见他,向他采访共产党的历史。有一次一个客人带了几本哲学新书来给他,于是毛泽东就要求我改期再谈,他花了三四夜的功夫专门读了这几本书,在这期间,他似乎什么都不管了。

进入北京城之后,毛泽东要求秘书做一件事:把解放前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出版的所有书都给他配齐。

当然这很难做到,但他个人的藏书在 66 年就达到了几万册,很多书都是反复批注过的,而且他还经常到图书馆借书。

北京图书馆就是今天的国家图书馆,换发新证,毛泽东的借书证是第一号。

我们也都可能看过他的卧室照片。他的卧室与其说是卧室,还不如说是书房,床的一半都给了书。

特里尔是毛泽东的传记作家,他曾经说过一句话:“毛泽东对外部世界所知甚多。他不间断地读书。本世纪中期没有任何其他一位世界领导人 —— 甚至戴高乐都不例外 —— 像毛泽东那样读那么多书。”

二、书读多了,你的使命与思想就清楚了

读书究竟为什么对领导者的成长至关重要?我的理解是,领导力的两个关键要素,都离不开读书。

第一个要素是领导者的使命。几乎所有领导者都是通过读书打开了自我,从而有了自己清晰的人生目标与追求。

曾国藩到了北京以后才知道可以做圣贤,因而写下了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的座右铭,并因此走上了立德立功立言的领导力提升之路。

毛泽东小时候读《水浒》《隋唐演义》这些造反的故事,埋下了一名革命者的种子。

对他影响极大的一本书是《世界英杰传》,里面讲的是华盛顿、拿破仑、彼得大帝这些世界英杰,让他有了做豪杰的志向。他跟朋友讲:中国也应该有这样的人。

一个农村的孩子,之所以后来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从见自己,到见天地,到见众生,因为他在书中发现了更大的世界、更高的人生价值。

今天我们的企业家,也会经历从做买卖、做业务到做企业、到做创造社会价值、推动人类进步的企业这样的转变。否则,最多只能是草莽英雄。

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眼光、境界、格局、胸怀。

尤其是今天这样一个动荡而不确定的时代,我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眼前,纠结于一时一地的得失。

读书的好处,是可以让我们跳出此时此地的限制,穿透一时一地的迷雾,从更大的格局和更长远的眼光来把握眼前的各种扰动,从而把不解和不安化成豁然开朗和淡定从容,最后养成战略上的定力。

当然,读书不仅仅是让企业家明白此生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该怎么做。

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企业尤其是创业企业中,高管经常围绕人、财、物等具体事务的安排吵得一塌糊涂,谁也不服谁。为什么?

没有一个统一的底层逻辑,对世界的认知是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是不统一的。所以我们吵来吵去,基本是鸡同鸭讲。

如果我们统一了认知,统一了打法,统一了价值观,统一了底层逻辑,很多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接下来,就是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了。

而这就需要从眼前具体的业务与事务中跳出来,形成统一的思想。

任正非为什么厉害?思想。

毛泽东为什么厉害?思想。

思想从哪里来?实践加读书。读书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当然可以自己去打拼、自己去摸索、自己去琢磨、自己去总结,一步步地积累自己的经验。

但是我们会经历很多失败、遇到很多瓶颈、走过很多弯路、浪费很多时间与资源,最后突然发现,自己接受的教训,别人早就已经接受过多少遍了;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别人早就已经总结过多少遍了。

据说拿破仑被囚禁在圣赫勒拿岛时,偶然读到《孙子兵法》后大为感慨:“如果早读过这本书,我就不会失败了。”

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已经无从考据,但一个人的经验和悟性总是有局限性的,天才恐怕也不例外。

好的书,提供的是在无数人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总结出来的规律和原则,让人可以更好、更快地理解自己和所处的这个世界,以及背后的行为逻辑。

毛泽东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是有思想的人。他为什么读书?读书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

他提炼出了思想,并统一了全党全军的思想。

他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林彪叫《毛泽东的战略论》,影响了中共这个组织几乎所有成员对中国革命规律与战略的基本认知,里面全是浓缩的思想。

他在思想上统一了全党全军,这是他成为中共领袖的关键。

共产党的胜利,首先是思想的力量。一位领导者没有思想,是没法带队伍的,更成不了大事。

使命是做什么,思想是怎么做。这都是领导力的核心,而这些都离不开读书。

三、企业家怎么读书?

一是读经典,反复读。

今天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一个变化极快的时代。每天都有大量信息扑面而来,大量图书和文章诞生。

面对这些,我们每个人内心都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想读书也不知道该读什么。

其实越是在这样的时代,越应该静下心来,回到经典,读一读经典的东西。

苏东坡有一句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一个领域的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很少有人能够对这一领域的思考和理解能像这部经典这样透彻、这样深刻。

这样的书,历史和现实都已经证明了它的价值,一定是值得我们去熟读、去深思的。

读经典,就是在跟大师对话。这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的最有效途径。

二是用心读,读活书。

这个世界上有有字之书,还有无字之书。社会就是无字之书,是一部更大的大书。

书中的道理来自于社会实践,但并非社会实践本身,书所能揭示的道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况且再好的道理也有其局限。所以读书不能读死书。

毛泽东曾经讲:“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

读书一定要带着问题意识。 最好的读书是联系实际来读书,善于把书本中的普遍规律与我们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所以读书要避免两个误区:

一个是片面的教条主义,认为书中都是对的,亦步亦趋;

二是狭隘的经验主义,认为书本都是书生之见,都是没有用的东西。

一本好书,可以教给我们的大多是基本的原则和理念,但原则和理念的具体运用,却需要我们自己去领悟。

没有人会只靠书本打仗,就像没有人会只靠书本管理一样。

凡是好书,提供的不是现成的行动指南,更不是唬人的谈资和包装,而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供思维的启迪,包括对现象的洞察力和对事务的判断力。

一句话,提供的是活的智慧,而不是死的条文。

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尊重和学习前人或今人的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规律;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把这些规律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管理实践之中,并在实践中发展这些规律。

这才是企业家读书应该有的境界。

三是分层读,制度化。

读书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不会立竿见影,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是又是战略性的、长期的。

企业家读书,本身就是长期主义的表现,需要长期的投入与积累。

更重要的是,不能光企业家一个人读。企业家读书,境界与水平越来越高,但其他的组织成员不读书,企业家的思维与境界只能与团队差距越来越大,这对一个组织来说,反而可能是灾难性的。

所以好的企业家,一定是不只自己读,自己带头读,更重要的是,把读书变成一种制度化的行为,变成打造学习性组织的一个重要手段,变成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

我们前面讲过共产党的胜利是思想的胜利,我们知道这种思想是怎么落地的吗?就是制度化的学习,而且是一层一层的落地。

毛泽东是领袖,他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思想性著作。

林彪作为东北野战军、后来叫四野的司令员,相当于大区的负责人,他在反复阅读毛泽东战略理论和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东北野战军的作战实践,提炼出了一系列的战术理念,像大家都熟悉的一点两面三三制、四快一慢,四组一队等等。

这就把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变成了可以具体操作的方法。然后林彪亲自给纵队司令讲,纵队司令回去给自己的师长讲,师长回去给团长讲,一直往下,到班长给自己的士兵讲。这就全部打通、落地了。

什么叫三三制?攻进时三个士兵,成品字形的队形。一个士兵在前,两个士兵在后,叫前三角。

两个士兵在前,一个士兵在后,叫后三角。一个班也是这样。

一个班三个小组,一个小组在前,两个小组在后,叫前三角。两个小组在前,一个小组在后,叫后三角。

一个排三个班也可以这样,一个连三个排也可以这样,依次类推,一个纵队三个师,也可以这样。

理论上,一个士兵,你能理解一个小组的打法,你就能理解整个纵队的战术。上下全打通了。这才叫上下同欲。

这给我们什么启发?不可能一本书包打天下。

从总裁到员工都读一本书?听起来很美好,事实上不可行。

林彪不可能要求普通的士兵都读毛主席的战略论。毕竟企业中不同层级的员工,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理解能力也是不一样的,需要读的书也是不一样的。

高管需要的是理念,是思想,而基层需要的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操作性方法。所以读书一定要分层级。就像共产党那样,从毛泽东的思想,到林彪的战术理念,到士兵的具体打法,一步步落地。

一方面要制度化,一方面要分层级。

总裁要带头读,带领核心的高管要读一本书,共同读,统一理念和认知。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把这些理念和认知与企业管理的实践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打法。

就像林彪总结出来的战术理念一样,然后把这些东西一层层地通过制度化的学习分享给组织的每一个成员。

所以,企业家和高管的读书只是一个起点,消化、吸收其精华,并结合自己企业的实践提炼出自己的理念,并变成企业员工可操作的具体方法,这样才能算是结束。

这样的读书,才是完整的企业读书。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这样的组织,才能真正做到上下同欲。


为什么管理者必须要大量阅读?企业管理杂志 | 笔记侠 Notesman 2023 年 05 月 06 日 07:05 北京
https://mp.weixin.qq.com/s/xVSwRQHuRtoGVFINN6h4Og


风墟:碎片化阅读正在令你变得越来越愚蠢

2017-07-13 14:56

壹心理 创作者 | 风墟

我坐在回上海的火车上,掏出 Kindle 准备看《金字塔原理》。

当我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两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第一件事,我发现自己的大脑竟然像转不动了一样!

这本书的内容并不算过于的晦涩,但我理解起来非常的吃力,有些句子反复读了两三次仍然理解不了,仍然记不住。

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大脑里负责进行复杂阅读和理解的部分像锈住了一样,不管我多么努力,这部分始终转不起来。

第二件事,我发现自己的注意力涣散的可怕!

看了两三段之后不由自主的就跑神了,等我回过神来,才发现已经过了两三分钟,而前面看的部分早已经忘记,只得再看一遍。

我变得非常的浮躁,只想一目十行的尽快往下掠过,像要寻找着什么。

但我理智上又知道,像这类的充满干货的专业书籍,你必须静下心来一字一句的好好琢磨才行。但这种浮躁的、无效的阅读习惯却变得难以控制。

这样一种情况,我相信绝对不只是发生在了我一个人身上,应该是在非常多的人身上都有。

仅仅是在三四年前,我还是有着非常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平心静气的反复阅读很多好书,也的确吸收了很多系统化的知识。

但回过头想一想,最近这几年来,却是很少看书了,一年能够阅读个 20~30 本书已经算很不错了,而且还都是粗读。

那在这几年间,具体是发生了哪些因素严重损害了我的阅读习惯呢?

我的答案是,手机和互联网。

更确切地说,是多个媒体平台所提供的「碎片化阅读」。

诚然,碎片化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们多元化摄取资讯的需求,但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来说,就目前的碎片化阅读的环境,绝对是弊大于利。

01 碎片化阅读,有哪 5 个弊端?

碎片化阅读总结而言,共有 5 种弊端。

(1)形成阅读惰性,令我们不愿意再在读书时进行主动的学习和理解

无论哪一个平台上所提供的内容,由于其载体本身的限制,大多数内容源都根本不足以提供完整的、系统的、有深度的论述。

而更多地只能是提供一些浅显的、易于理解的、不需要过多思考就能够获取的信息。

而所有碎片化阅读的内容提供方,天然就有一个核心的需求,就是:

“获取更多的用户”

所以,碎片化阅读的内容其目的并不是为了传播知识,带给你真正有价值的内容,而只是为了获取你的关注,攫取流量。

因此,那些调动情绪的,打色情擦边球的内容大行其道,各个平台都绞尽脑汁化为标题党,只为了能让你点进去,向下滑动,再点进下一篇,再向下滑动……

最终的结果是,你的大脑就像我一样,被养的越来越懒,越来越不愿意动。

越是不愿意动,就越是只能去看那些不需要动脑的内容,由此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2)阅读刺激阈值的提升

我们的脑子被养的越来越懒的同时,胃口也被养的越来越刁。

只有那些简单粗暴,能够调动起来情绪的,或者是与我们自身欲望,有着直接的强关联的文章才能够令我们阅读下去。

与此同时,对于所有需要思考的部分,对于刺激不是那么强烈的内容,我们会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

看任何文章都是迅速下滑,一目十行,文章看了三分之一就认为自己完全了理解了,标题不够 “震惊” 的点都懒得点。

碎片化阅读就像吸毒一样,你体会到了毒品非常轻松的带给你的强烈刺激,那么那些有干货但是平淡的内容你当然没办法、也没有耐心再看下去了。

(3)非系统性的知识会损害你原有的逻辑体系,造成价值观混乱

任何的道理或建议都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与适用情境。

只有在彻底理解一条道理或建议的全部内涵之后,我们才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但问题是,所有的碎片化阅读几乎都无法令你获得深入的、完整的理解,而往往只有一条简单粗暴的建议。

而现在又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凭借价值观出位和吸粉的时代,所以你总会不停地看到,今天有人叫你往东,明天他又建议你往西,后天又听到说你哪儿也不去才是最好的。

这些冲突的、矛盾的建议和观点,你刚吸收了之后可能会产生一种学到了知识的幻觉。

但实质上,这些肤浅的、矛盾的观念只会令你不断地在原地打转,或者是陷入偏激。

你不可能仅从一些碎片化的观点中获得成长,这些观点带给你的自我矛盾、自我冲突、自我内耗,可能远远大过它能教给你的知识。

所以有非常多的人,他们一开始可能只是有一些轻微的心理不适,但看了太多的心理学公众号,学到了太多的心理学 “知识”,反而不断的给自己的贴标签,产生了很多疑病症状。

一个原本正常的人,却因为接收的碎片化知识太多,而变得 “不正常”,变得问题越来越严重了。

(4)变得越来越浮躁,注意力涣散

注意力涣散这一点,其实不完全是碎片化阅读的锅,而是 “手机” 的锅。

我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在碎片时间不打开手机了。

去买菜的时候,短短十五分钟,必须打开音频软件听个书;

去楼下取个快递,也要拿上手机打开锁屏划拉几下,虽然我不知道我要划拉找什么;

马路边等个人,两分钟,得打开朋友圈刷一刷;

我们的注意力由于手机的影响,已经无时无刻不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不断试图寻找刺激的状态。

而手机作为各种强刺激源,朋友圈,王者荣耀,各个媒体平台,无数的 app 占据了你的心智空间,随时随地试图诱惑你。

当你的心中填满了各种刺激源的时候,注意力不涣散、整个人不浮躁那反倒稀奇了。

(5)产生一种获得了知识的错觉,因为对自己产生一种错误认知,和自我麻痹。

虽然知乎打着高质量知识社区的旗号,虽然逻辑思维的口号是爱智求真,虽然各类课程告诉你一小时建立终生受用的 XXX,但毫无疑问,这些都没有任何的卵用。

碎片化阅读在本质上有两个作用:

-快速的、多元化的获取资讯。

-在你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前提下,通过碎片化阅读作为拓展和补充。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几乎 90% 以上的人都不具备最基本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试图通过碎片化阅读获取知识,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其次是获取了资讯和信息,不等于获取了【知识】。

你知道了【碎片化阅读弊大于利】,这只是获取了一条信息。

你理解了为什么碎片化阅读的内涵,你能对这条信息产生疑问或者思考,你能够自己有选择的从这篇文章中选择对你有效的建议,这才叫获取了知识。

那么对于已经养成了碎片化阅读的习惯,被碎片化阅读侵害了心智的人而言,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非常简单,无非是两条:

-减少低价值的碎片化阅读

-恢复 / 建立深度阅读的习惯

思路虽然简单,但执行起来困难还是不小的。顺着这两条思路,我们对其进行分拆。

02 减少低价值的碎片化阅读,主要从哪 3 个方面入手?

(1)重新建立认识

我们必须明确碎片化阅读的意义所在:

“碎片化阅读只是为了获取资讯,和作为知识体系外的补充。”

因为碎片化阅读的意义与重要性需要远远的排在深度阅读之下。

当你看公众号、知乎的文章的时候,不要再用一种获得知识的错觉麻痹自己,而是需要在这个时候提醒自己:

“你不是在获取知识,只是在消遣而已。”

(2)减少刺激源

  • 卸载手机上的多个资讯类软件

资讯 app 是吞噬你时间的黑洞,它们除了让你不断的给他们内容的阅读量一篇又一篇的 + 1 之外,什么都无法再带给你。

  • 在混杂性的平台上,取关生活、情感类的无营养的话题和,取关时间线混乱的大 V。

  • 取关无意义的公众号

只保留少数几个你所感兴趣领域的高质量【资讯类】公号用来获取资讯,少数几个有深度的专业性公号用来拓展知识,总共不超过二十个公号,基本就足够了。

(3)进行时间管理

碎片化阅读变得越来越多,一方面是我们自己的生活碎片时间的确比以前多了一些,但更多的,其实是碎片化阅读令我们原本大块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碎,原本碎片的时间变得越来越臃肿。

比如你在公司工作一上午,原本是三个小时的大块时间,你分成三块,中间休息两次,各十分钟,这样你做事情的效率会非常高。

但如果你身边有手机,你的电脑里有知乎,淘宝,微博,那么你这三个小时的时间可能会被分割成几百份!!!

你两分钟就看一会儿手机再继续工作,忙了没五分钟就刷了两屏的知乎,有工作了三分钟又想起微博那谁的段子更新了,所以你的时间越来越碎。

再比如你从家出门要去地铁站,原本的路程为十分钟,但你路上掏出手机边看边走,这十分钟可能你要十五分钟、甚至二十分钟才能够走完,随意你的碎片时间变得越来越臃肿。

所以你需要进行一个良好的时间管理,尽可能的给自己多规划出大块的时间,而不是让你的生命被碎片化的习惯蚕食。

03 如何恢复深度阅读的习惯?

恢复 / 建立深度阅读的习惯,主要也是从三个方面入手。

(1)每天抽出固定 1~2 个小时的阅读时间,雷打不动的、用来啃那些有深度的、专业性的、需要你动脑子的书籍。

我昨天下午虽然读了好久都没办法沉下心来找回从前读书的快感,但我坚持读了四十多分钟左右,逐渐的也融入了那本书所讲的内容中。

也逐渐的能够平静下来,内心不再浮躁,获得了一种 “浸入式的享受”。

这说明只要我们能够熬过最开始的那段不适应的时间,最终必然是能够重新建立阅读习惯的。

(2)制造无干扰环境

在读书的时候把手机静音,把电脑断网,把女朋友哄睡着,把聒噪的邻居一拳打到冥王星,总之,在你阅读的这段时间里,你除了阅读之外,别的什么事情都不会做。

深度阅读最怕的就是,你看书看了两三页,眼神一飘瞄到了手机,顺手拿过来就刷了四五分钟;

脑子一走神想到个什么,去网站上一搜十分钟就过去了;

朋友微信给你说了句话,你回了之后顺带刷了八分钟的朋友圈;

无干扰的环境就意味着,阅读的这段时间出现了任何事情,任何疑问,你都会等到读完了之后再处理。

你必须牢牢记住,当你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做了任何阅读以外的事情,都会毁掉你的深度阅读。

(3)强迫自己做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只有主动参与的阅读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

你可以建立阅读习惯,你也可以给自己制造无干扰环境,但当你阅读时的懒惰、不思考、应付任务时的匆匆翻过,这才是最致命的。

我们最擅长的就是用外在的行为来欺骗自己。

看起来每天都很认真的在看书,你就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在努力了,以此欺骗别人,感动自己。

但当你在阅读时,你究竟是真的主动地试图去理解这本书,去学到知识,还是只是做做样子,你的内心永远比任何人都清楚。

所以在阅读的时候必须要做读书笔记,读完了之后,你需要复盘,将这本书的精华内容输出为一张思维导图。

04 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是在裸泳的 “傻瓜”

人最可怕的就是无意识之中逐渐被环境所改变。

“读公众号是在涨见识”,“刷回答是在学知识”,“参加微课就是在主动成长” 等这些都是一些潜移默化在影响着你的大环境。

重要的是,你必须保持理智的认识,不被别人的言论忽悠,不为了偷懒而自欺欺人。

盲从别人的建议是最容易的,相信只带给你情绪刺激的毒鸡汤也很简单,但这除了令你变得越来越愚蠢,越来越狭隘之外再无其他。

我相信在无数庸人中最聪明的你不会甘于被大环境所忽悠,而是始终能坚持静下心来保持深度的、成体系的阅读和学习。

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是在裸泳的傻瓜。

共勉。

- END-

来源:壹心理


碎片化阅读会让你越来越蠢?如何正确使用碎片化时间?

来源:用时间酿酒 (ID:yongshijianniangjiu)2019-06-04 22:00

现如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现代社会讲究 “效率”,我们的时间被无情分割成碎片。这是因为快节奏的生活、大城市通勤路线拉长等,令私人时间碎片化,属于自己的 “整块” 时间越来越少。通过网络媒体平台,我们获取热门新闻,文化知识,生活中的各种讯息获得方式越来越便捷。多个媒体平台所提供的碎片式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们多元化摄取资讯的需求,可问题也纷至沓来。关于碎片化阅读是利是弊的争论由来已久,那在 “快节奏” 的社会中,我们是否要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去阅读呢?我们该怎么去看待碎片化的时间呢?

今天生逢君为你分享碎片化阅读的 “使用指南”,与你一起高效率学习。

1 关于碎片化阅读是利是弊的争论由来已久

在网上搜索 “碎片化” 三个字,一大波反对声音就会涌现,比如 “碎片化阅读正在令你变得越来越蠢”、“别再让碎片化阅读害了你”、“警惕碎片化阅读” 等等,人们对待碎片化阅读的态度如同看见了洪水猛兽一般,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分析碎片化阅读,首先得搞清楚碎片化阅读的定义,某官媒对其地专业解释为:基于电子书、手机、网络等新型阅读媒介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的不完整、断断续续的阅读方式,阅读内容以零散、短小的碎片化知识为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定义里面的两个核心关键词,如果分不清它们,对碎片化阅读的认识也就注定存在偏差。

第一:碎片化的时间。

第二:碎片化的知识。

img

2 先来说说碎片化时间

我问朋友他如何看待碎片化阅读这件事,他说:因为碎片化时间太短,所以不适合阅读。

但 “唐宋八大家” 之一的欧阳修就曾提出过著名的 “读书三上法”,即要在厕上、马上、枕上读书,本质上就是在提倡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

虽然 “马上” 读书已经成为历史,但在当今社会,通勤路上读书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就比如来自上海的朱先生,利用 4 个月的通勤时间,读完了《中国建筑史》等三本书,累计 100 多万字。

img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读书这件事和单次阅读时间的多寡无关,只要坚持,哪怕每天只是 10 分钟,也能积沙成塔,集腋成裘。

但朋友听完反驳道:但有些书就是不适合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啊,还没翻开书看两页就被其他事耽误了,完全不能进行深度思考。

你看,问到这里,我们就发现,其实碎片化阅读的问题主要出在碎片化的知识上,而不是碎片化的时间上。

换句话说,想要提高碎片化阅读的质量就是要找到适合在碎片化时间阅读的知识。

3 重点来谈谈碎片化知识

对碎片化知识而言,人们最大的误区是觉得它们都是别人咀嚼过的知识,属于二手知识,古典老师就曾根据不同知识的特性,将知识详细地分为四类,分别是一手、二手、三手和四手。

img

  • 一手知识:知识的源头,大师级研究论文,行业期刊及最新数据报告。
  • 二手知识:忠实转述一手信息,教科书、维基百科、第三方调查报告。
  • 三手知识:畅销书一类,阉割版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
  • 四手知识:个人经验的情绪表达,基于不同学科基础理论,但主观色彩比较浓厚。

很多人看完这个分类都以为越接近知识的源头越好,毕竟 “为有源头活水来”,但大家可曾想过,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学习一手知识。

就连古典老师也强调一手知识的成本过高,很多人是没机会接触到一手知识的,更没条件和行业内的大师面对面交流。

此外,搞学术的人也知道,一手知识枯燥、专业,对于该领域的新人来讲,很难完全理解,就比如你丢给高中生一篇论文,天资聪慧的孩子或许能够掌握一部分知识,但大多数学生都会一头雾水,必须让老师结合一些例题或者案例帮助理解。

img

那么,从理论上来说,老师就是二手知识、甚至是三手知识的传播者,难道我们就可以丢掉老师这个职业吗?

包括外国书籍也是翻译而来,本质上都属于二手知识,莫非我们从此不学国外的优秀文化了吗?答案显然都是否定的。

虽然人们把一手知识比作源头的水,但水流到下游,它依旧是水,本质上并没有发生改变。

4 知识分类

对我们而言,知识只用按照 “是否知道” 和 “是否有用” 的标准分为四类,即知道且有用;知道但无用;不知道且无用;不知道但有用。

img

只要这个知识你不知道,不管它是一手还是二手,哪怕是三手或者四手知识,对你都是有帮助的。

当然, 你会说,虽然水流到下游还是水,但肯定污染了啊,所以说三手、四手知识就是有毒的。

其实不是这样,就像不同水质的作用不同,二类、三类水可以饮用,四类、五类水只能用在工业、农业上一样,不同的知识对应的受众也不同。

虽然鸡汤文多是一些情感类的励志文,夹杂着作者很多主观情绪,但对于一些身处低谷的人,倘若可以通过此类文章唤起对生命的渴望,开始努力拼搏不也是一件好事吗?

所以,不是知识本身没用,而是有些知识不适合你,对你无用。

对待不适合你的知识就应该果断弃之,但只要有用就不要过度抵触它,不要因为它是三手、四手知识而鄙视它。

5

写到这里,关于碎片化阅读,我们理清了两件事:

第一: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没有问题。

第二:碎片化知识本身也没有问题。

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反对碎片化阅读呢?答案集中在一点:碎片化阅读所带来的思考方式的转变。

img

如今,我们获取信息的成本越来越小,渠道越来越多,热点新闻更是一个接一个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还没等到了解一件事情的真相,新的热点新闻就又夺走了人们的目光。

最终,我们在这样爆炸式的信息洪流中丧失了深度思考的能力,成为被舆论所利用的傀儡。

心理学上有个效应叫做嗑瓜子效应,简单来讲,就是追求及时刺激。

当我们嗑瓜子时,从嗑瓜子的行为到品尝瓜子的美味,前后不过 1、2 秒钟,这种短期的刺激很容易让人们上瘾,所以就会乐此不疲地磕下去。

一些碎片化的知识,比如 140 字的微博、15 秒的短视频就像嗑瓜子,靠及时的刺激夺取着用户的注意力,不知不觉中浪费了你我大量的时间,人们调侃的 “抖音一分钟,人间三小时” 就是这个效应最真实的现状。

当我们沉浸在这些毫无系统化可言的知识碎片当中,就如同一艘漂泊在汪洋上的小船,一会儿向前,一会儿向后,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看似一直在前进,但到头来,不过是原地踏步。

所以,碎片化阅读最大的危害就是令我们丧失了深度思考的能力,让我们的专注力越来越差。

6

既然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法自然就有了针对的方向,那就是如何提高深度思考的能力?

总的来说,可以分四步走。

img

第一:主题式阅读。

就比如,我曾经一段时间只读时间管理的书籍,音频课程也都是时间管理类的内容,很快就建立起时间管理的整个体系。

而碎片化阅读只所以饱受诟病就是因为内容的琐碎,主题式阅读正好弥补了碎片化阅读的不足。

就像我们上课一样,一本教科书也不是拆分为一节一节课去学习嘛,有时一个比较难的知识点,老师还会利用 2-3 节课去帮助大家理解,

同样的道理,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把一些比较碎的知识点啃下来,不用贪多,一次能搞定一个理论,学到一个方法就可以了。

第二:将碎片时间分为三类。

既然是说碎片化阅读,就有必要给碎片化时间下个定义,参考上学时一节课的时间,我们就把 40 分钟以内的时间为碎片化时间,40 分钟以上即为整块化时间。

而 40 分钟以内又可以分为 3 分钟、10 分钟、10 分钟以上。对 3 分钟而言,读一篇文章都有点捉襟见肘,不如看一些高质量的微博或者自己的读书笔记;而 10 分钟的碎片化时间则完全可以读完一篇文章,10 分钟以上的话就可以把书拿出来读一读。

鲁迅先生曾说:“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这句话不就是在强调碎片化学习的重要性吗?

img

第三:一句话总结法。

这个方法以前推荐过,指的是看到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能够用一句话阐述它的核心观点。

人们经常说的 “道理我都懂,然并卵”,就是因为缺乏深度思考,处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中,只是囫囵吞枣式的被动接受,而通过 “一句话总结法”,则可以强迫大家以总结要点的方式,提高深度思考的能力。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行动中反思总结。

我们的知识体系可以比作一汪海洋,新接触的知识就如同漂浮而来的木板,虽然与我们的知识体系有了接触,但只停留在表面,还没沉入我们的知识体系里。

而行动就是在往木板上加砝码,最终让木板沉入你的知识海洋里,做到为你所用。

以上,便是我对碎片化阅读的思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END


让偏见成为常识:读经典的十个理由

原创 千字君 策划:先知书店 文 :千字君 编:店长、千字君 美术:柏果

经典,是一本永不耗尽涵义的书。

哲学家叔本华说,一部伟大的作品,绝不是平庸的作者写出来的。所谓经典,就是各民族中那些最出类拔萃的大脑,耗尽毕生心力思考,凝结而成的精华。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一书中,总结了“经典”的十大特征。在流行读书而又信息爆炸的今天,重新理解这些特征,尤为重要(点击图片可一键收藏相关经典)。

1

经典,就是第一次读,就像是重读;每一次重读,却又像第一次读。

当人们谈论一部经典时,往往不是说“我在读”,而是说“我正在重读”。

一本书能够成为经典,一定具备了某种吸引人的特质,它让人一见如故,又让人常读常新。

2

经典,就是第一次读,就想收藏它;重读了很多遍,仍然不后悔收藏它。

收藏经典,绝不像收藏工具书,而像结识了一位挚友。当我们遇到某些人或事,脑海里立刻就能联想到他,并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他。当你和他相处时,你会不厌其烦地听他絮叨,就像昨天才刚见过面。

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像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伊塔洛·卡尔维诺层记忆中。

3

经典可以塑造人的观念和审美。

人是观念的动物,人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让自己的观念得到满足。读过的经典,或许我们早已忘记它们的内容,但书中的观念,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大脑深处,甚至成为我们的本能、潜意识。

美国作家乔治·RR·马丁回忆:“小时候家里很穷,别人家的孩子到夏天可以去海边避暑,而我只能和父母呆在新泽西州的一栋老旧公寓楼里。但是,书籍却让我畅游世界!我总是在思考,我们是什么?是什么让人成为人?……最令我痴迷的,永远是那种永远猜不到结局的著作。”

可见,一个人早年所读的经典,对他人格的影响,远远超出他的想象。这些经典形成了他的审美、习惯,以及他对是非、善恶的偏见。他的所有行为,都是这些习惯和偏见的结果。

4

经典深刻洞察了恒常、普遍的人性,对人的意义有着终极的追问和关怀,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

阿基米德在2000多年前就独自创立了微积分运算,他因此与牛顿、高斯并称为“人类三大数学家”。同理,今天我们的爱恨情仇,并不比《诗经》的时代更高级。

文艺复兴为何如此辉煌?因为它是整个人类的辉煌,而不是单单某一个民族或时代的辉煌;它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渴望,意识到被束缚的自身中也有一颗灵魂在不安地跳动——这是人的苏醒,人的复兴。

审美,是人所特有的本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差别之一。——〔苏〕赞科夫

莎士比亚说:“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在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戏剧还不算文学。终其一生,他的剧本都被伦敦上流社会嗤笑为“乡巴佬的作品”。500多年过去了,莎士比亚的戏剧长盛不衰,就连希特勒这样冷酷的刽子手都对他无比崇拜。

毋庸置疑,只要人类的思想、情感仍然存在一天,文艺复兴的遗产,就是永不过时的经典。

5

经典,就是听过很多人转述,以为自己已经懂了,自己阅读时才发现原来只是一知半解。

很多经典,情节我们都耳熟能详,但当自己去阅读时,才发现它们远比听到的更新鲜、更出乎预料、更不可思议。

一位长期保持阅读习惯的朋友告诉我:他零星地读过很多关于哈耶克的文章,也知道哈耶克是20世纪自由主义最重要的旗手,被誉为“乌托邦的掘墓人”。但是,当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讨论哈耶克,看到朋友圈经常有人转发关于哈耶克的文章时,朋友终于忍不住阅读了国内能找到的哈耶克的所有作品。

当刚读完第一遍的时候,朋友就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他说:哈耶克的想象力和逻辑思辨能力,强大到让人叹服而又痴迷的程度,以至于后来再和人讨论,甚至辩论时,哈耶克关于“知识分工”“思想市场”“演化理性”“货币的非国家化”等观点,给了他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让他轻易洞穿那些看似正确、实则有害的观点。

如果从长远考虑,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那么,从短期着眼,我们就是我们所创造的观念的俘虏。我们只有及时认识到这种危险,才能指望去避免它。——哈耶克

很多人对哈耶克的了解,局限在他的《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但实际上,这只是哈耶克思想的冰山一角,哈耶克在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法学等领域均有建树,而被誉为哈耶克最有学术分量的《科学的反革命》一书,则是想告诉世人,到底该怎样去研究社会科学。

朋友说,和其他作品相比,《科学的反革命》非常深奥、难读,但如果不读这一本,对哈耶克的了解就是不完整的,因为读其他书,收获的是洞见,而这本却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形成洞见。

6

经典不一定教给我们新东西,却会让我们发现一些“本来就合情合理的东西”。

在经典中,我们会发现自己已经知道、或者“以为自己知道”的东西,但不知道是该作者率先提出的。

1776年,《国富论》问世,现代经济学由此发端。亚当·斯密在书中揭示了被人类社会忽视了千百年的秘密:人性固有的自私,是市场运转、人类进步繁荣的根本;市场上自愿的交换、博弈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以自私为目的的利他”。

两百多年来,后人围绕该书不断解读、阐释,现代经济学由此发端。该书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被后世视为“无价之宝”。

市场经济时代的“道德”定义,也是来自斯密:利人利己就是善;损人利己就是恶;舍己为人是至善,但不可强求;损人不利己是至恶,必须坚决唾弃(《道德情操论》)。诺奇克说:“斯密告诉我们,所谓正义,就是让一个人获得他应得的东西。”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是为了什么?所有这些贪婪和欲望,所有这些对财富、权力和名声的追求,其目的到底何在呢?归根结底,是为了得到他人的爱和认同。—亚当·斯密

7

经典,关注的是人类普遍性、长期性的重大命题,它们之间通常有着继承、拣选,甚至反动的关系。

数千年前,人类建立了国家、政府以及暴力机构,用来维持最基本的秩序。然而,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会危害人类的安全和自由。由此,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问题诞生了:人类既需要权力,但又需要用契约来约束权力。

1789年,美国国父们在费城制定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旨在约束权力的国家宪法,并且沿用至今。历史文化非常落后的美国,为何能够迅速崛起、并基本实现长治久安?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就是记录制宪历程的经典文献——《联邦党人文集》。

美虽新邦,其命惟旧。—刘军宁

然而,当我们追溯这部经典中“分权制衡”、“地方自治”等关于有限政府的一般理论时,向前就会追溯到一些开宗立派的大师:洛克《政府论》、斯密《国富论》、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霍布斯《利维坦》,还有梭伦、西塞罗、亚里士多德……

如果进一步追溯这些政治哲学的思想源头,休谟、帕斯卡、奥古斯丁是无论如何绕不开的……至终,我们发现:美国秩序的根基,不仅有雅典、罗马、英国的馈赠,还深深扎根于东方耶路撒冷的《圣经》

其实,在“驯服利维坦”这一人类普遍而又重大的议题上,中国不仅没有缺席,还曾一度领先。

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就诞生了《道德经》这样伟大的作品。陈鼓应教授认为,老子敬奉天道,珍视人的生命和自由,主张政府应无为而治。然而,这一思想却长期不受重视,最多也不过被汉唐等王朝初期用来恢复经济,却止步于制度创设,这实在是一大遗憾。以致两千年后,我们需要尽快补上这一课。

然而,或许是因中断太久,又或许是历史文化自身强大的惯性,今天,无论是“翻新”本土的自由资源,还是直接“拿来”的西方经典,都很难被接受。因此,王建勋教授在《驯化利维坦》一书的后记中写道:

我们亟需一部关于有限政府一般理论的通俗读物,没有这种知识上的储备,即使有一天我们面临转型良机,恐怕也很难抓住。过去一百多年的立宪实验和惨痛教训,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

这本书能否成为经典,还有待时间检验。但能同时兼顾理论水准、问题意识和通俗易懂,实不多见。

渴望自由是人的天性,但获得并保有自由并非易事。它需要人们对侵犯自由之举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王建勋

8

一部经典,不会把它想说的话全部说尽。

经典总是内涵深远、意犹未尽,它会为我们开启一个新的世界,鼓励人更深的思考、更新的发现。

知识的海洋是无穷的,人类探索真理的热情也从未止步。因此,阅读的最大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某个答案,而是让我们提出更多的好问题:一个好问题的价值,远远超过十个好答案。

公元前8世纪到2世纪,被称为人类的“轴心时代”,在这一时期的古希腊、古华夏,产生了像苏格拉底、老子这样的大宗师。公元17、18世纪,是人类的“启蒙时代”,欧洲突然像火山喷发一样,产生了牛顿、康德、伽利略这样集大成的学者,这一时期产生的哲学、文化,奠定了现代欧洲的社会秩序,并扩散全球。

从结果上看,启蒙时代的经典,其质量、数量都远远超过轴心时代。但是,轴心时代永远是轴心时代,其高度、地位依然不可撼动。为什么会这样?

最近一百年来,世俗权力越来越无所不能。当一个作家身处这样的社会,却对此不闻不问,那么,他对生活、人性的观察和判断,在我看来,终究是可疑的。——景凯旋

景凯旋教授在《在经验与超验之间》一书的绪论中指出,轴心时代的大师们提出了一个终极问题:“人的目的是什么?”而启蒙时代的大师们则回答:“人的目的,就是人本身”。可见,启蒙时代虽伟大,却是对轴心时代的回应。

9

经典不会迎合时代潮流,因此时常成为刺耳的杂音,但人类的进步、文明的留存,却必须依靠这些带有“预言”性质的杂音。

米塞斯曾说:“在很多时代,大多数人都没有公正地对待过当时的思想和艺术。对伟大的作者和艺术家的尊敬,始终只局限于小部分人之中。”——米塞斯本人的遭遇,无疑是这段话最好的注脚。

100年前,当全世界都对苏联和德国的经济神话如痴如醉时,米塞斯却发出了清醒而又孤独的声音:乌托邦践踏人性、阻碍自由竞争、扭曲价格信号,只会带来混乱、匮乏和破坏,导致世界大战和文明的毁灭。

哈耶克读到米塞斯作品后,抛弃了曾作为信仰的乌托邦,并拜米塞斯为师。然而,米塞斯所遭遇的,却是一生的颠沛流离。

米塞斯的思想被世俗所不容:他无法获得教授职衔,被纳粹搜捕;花甲之年流亡美国,住进纽约贫民窟;终生被主流经济学界厌弃,直到92岁抑郁而终。

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领悟到以下两个问题,其一,大多数人并不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其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尽管他们也许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但仍会觉得眼前的直接利益比长远的更大的利益更为重要,他们宁可放弃长远利益而贪图眼前之——米塞斯小利。

世间只有一个米塞斯,但敢发出不合时宜,却又充满先见之明“噪音”的,还有杨小凯。

1990年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无数人大谈“后发优势”:后发国家凭借政府强大的组织和动员能力,学习先进国家的技术,从而实现现代化。杨小凯无情地戳破了这个神话:不进行制度层面的变革,所谓的“后发优势”,短期内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只会助长机会主义,最终会造成更大的危害——这不是优势,而是劣势!

杨小凯的预言,当年是那么刺耳,那么不合时宜。然而,时间终究是公正的。时代骤变的今天,这位辞世已十多年的思想者曾发出的“噪音”,在今天却被越来越多的人奉为真知灼见。

10

奉献经典的,是那些我们永远无法忽视和回避的作家,无论是否认同他的观点,阅读他的著作,都有助于准确地定位自己。

所有超越时空的经典,几乎都出自世界级大师之手。这些经典无论是在本民族,还是人类历史的精神坐标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它们所带来的观念后果,正在深刻影响、甚至已经塑造了某一族群的精神气质。

例如,歌德、雨果、普希金和鲁迅的影响,绝不限于文学。同样,韦伯、托克维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杨小凯,他们的思想内核和精神气质,早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名片,但实际影响却远远超出了国界。

“最接近诺奖的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一生的经历堪称传奇:18岁因一篇《中国向何处去》被判刑十年,在狱中多次死里逃生,并自学成为经济学家;出狱后辗转赴普林斯顿攻读博士,重建人类经济学大厦,创立新兴古典经济学派;他的学术作品,也早就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教材。

杨小凯晚年潜心研究政治哲学,并成为虔诚的基督徒;56岁因肺癌离世之前,仍然无法忘记对故土的关怀,以致常常半夜从梦中醒来,为灾难深重的故土命运而哭泣。

杨小凯的出现,使国际学界终于开始重新评估华人经济学者的分量。之所以有此影响,靠的不是他的传奇经历,而是一本本扎实的巨著,一篇篇“开拓人类认知新领域”的天才论文。

2002年,诺奖得主布坎南说:“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经济学研究,就是杨小凯做的!”然而,天妒英才。2004年,杨小凯不幸离世,所幸,在他离世14年后,最能代表他学术水平的《杨小凯学术文库》(九卷本),才首度结集出版。

杨小凯在经济学领域开宗立派,还从基督信仰的层面理解、并接受了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在20世纪所有中国的知识精英中,他是唯一到达此高度的人。——刘军宁

为世界经济学史立传,没有杨小凯是不完整的;中国思想史的坐标,没有杨小凯是不成立的;甚至研究中国近现代企业史和经济史,更绕不开杨小凯和他的作品。

为什么要读经典?“经典的十大特征”隐含了这样的答案:

是思想和观念,将人塑造成为人。在千万年的历史进程中,诞生并留存下来的经典,少之又少。

每一部经典,都是大师们“个人偏见”的产物。无数的个人偏见在千万年之间的较量,才构成了今天的“常识”。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有阅读经典,才能让我们活在祖先生命的延长线上。正如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所说:

我们要在有生之年认清生活的真相,直至学会泰然自若地面对死亡。真理也许不会使我们发财,却能使我们获得自由。


via: 让偏见成为常识:读经典的十个理由 | 先知书店 2019年04月22日 18:19

https://mp.weixin.qq.com/s/xXt7k6M6RdOOrwIBewkIkg


梁实秋:最简便的修养方法还是读书

文 / 梁实秋

我们现代人读书真是幸福。

古者,“著于竹帛谓之书”,竹就是竹简,帛就是缣素。书是稀罕而珍贵的东西。一个人若能垂于竹帛,便可以不朽。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用韧皮贯联竹简,翻来翻去以至于韧皮都断了,那时候读书多么吃力!

后来有了纸,有了毛笔,书的制作比较方便,但在印刷之术未行以前,书的流传完全是靠抄写。我们看看唐人写经,以及许多古书的钞本,可以知道一本书得来非易。自从有了印刷术,刻版、活字、石印、影印,乃至于显微胶片,读书的方便无以复加。

物以希为贵。但是书究竟不是普通的货物。书是人类的智慧的结晶,经验的宝藏,所以尽管如今满坑满谷的都是书,书的价值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价廉未必货色差,畅销未必内容好。书的价值在于其内容的精到。

宋太宗每天读《太平御览》等书二卷,漏了一天则以后追补,他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这是 “开卷有益” 一语之由来。《太平御览》采集群书一千六百余种,分为五十五门,历代典籍尽萃于是,宋太宗日理万机之暇日览两卷,当然可以说是 “开卷有益”。

如今我们的书太多了,纵不说粗制滥造,至少是种类繁多,接触的方面甚广。我们读书要有抉择,否则不但无益而且浪费时间。

那么读什么书呢?

这就要看各人的兴趣和需要。在学校里,如果能在教师里遇到一两位有学问的,那是最幸运的事,他能适当指点我们读书的门径。离开学校就只有靠自己了。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有一个原则也许是值得考虑的: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有些部书是非读不可的。这与行业无关。理工科的、财经界的、文法门的,都需要读一些蔚成中国文化传统的书。经书当然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史书也一样的重要。盲目地读经不可以提倡,一系列的古书是我们应该以现代眼光去了解的。

黄山谷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细味其言,觉得似有道理。

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人,确实是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居多。我曾思索,其中因果关系安在?何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我想也许是因为读书等于是尚友古人,而且那些古人著书立说必定是一时才俊,与古人游不知不觉受其熏染,终乃收改变气质之功,境界既高,胸襟既广,脸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气,无以名之,名之曰书卷气。同时在谈吐上也自然高远不俗。

反过来说,人不读书,则所为何事,大概是陷身于世网尘劳,困厄于名缰利锁,五烧六蔽,苦恼烦心,自然面目可憎,焉能语言有味?

当然,改变气质不一定要靠读书。例如,艺术家就另有一种修为。“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成连言吾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偕往,到蓬莱山,留伯牙宿,曰:‘子居习之,吾将迎师。’刺船而去,旬时不返。伯牙延望无人,但闻海水澒洞崩坼之声,山林窅冥,群鸟悲号,怆然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曲成,成连刺船迎之而返。伯牙之琴,遂妙天下。”

这一段记载,写音乐家被自然改变气质,虽然神秘,不是不可理解的。禅宗教外别传,根本不立文字,靠了顿悟即能明心见性。这究竟是生有异禀的人之超绝的成就。以我们一般人而言,最简便的修养方法还是读书。

书,本身就有情趣,可爱,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书,立在架上,放在案头,摆在枕边,无往而不宜。好的版本尤其可喜。

我对线装书有一分偏爱。吴稚晖先生曾主张把线装书一律丢在茅厕坑里,这偏激之言令人听了不大舒服。如果一定要丢在茅厕坑里,我丢洋装书,舍不得丢线装书。可惜现在线装书很少见了,就像穿长袍的人一样的稀罕。

几十年前我搜求杜诗版本,看到古逸丛书影印宋版蔡孟弼《草堂诗笺》,真是爱玩不忍释手,想见原本之版面大,刻字精,其纸张墨色亦均属上选。在校勘上笺注上此书不见得有多少价值,可是这部书本身确是无上的艺术品。


最简便的修养方法还是读书 梁实秋 哲学与艺术 2019 年 08 月 09 日 19:58

https://mp.weixin.qq.com/s/SyluYH2DqzhatQatf5p4FQ


朱光潜谈读书:一个人怎样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对于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来说,书既是他通向学术顶峰的必经途径,也是他深厚修养和丰富灵魂的重要源泉。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能感伤也能冷静,能认真也能超脱。能应俗随时,也能潜藏非尘世的丘壑。文艺的珍贵的雨露浸润到我的灵魂至深处,我是一个再造过的人,创造主就是我自己。” 深厚的美学修养,让他能欣赏书中微妙精深的乐趣;谦虚诚恳的治学态度,让他对求学求知有独到的见解。

今天,我们一起跟着大师学读书。

文 | 朱光潜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须慎加选择。真正能够称为 “书” 的恐怕还难上十卷百卷。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到较真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万卷谈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

中国学生们大半是少年老成,在中学时代就欢喜煞有介事的谈一点学理。他们(包括你和我自然都在内)不仅欢喜谈谈文学,还要研究社会问题,甚至于哲学问题。这既是一种自然倾向,也就不能漠视,我个人的见解也不妨提起和你商量商量。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重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重想象。所以初中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

我自己便没曾读过几本 “青年必读书”,老早就读些壮年必读书。

比方中国书里,我最欢喜《国风》、《庄子》、《楚辞》、《史记》、《古诗源》、《文选》中的《书笺》、《世说新语》、《陶渊明集》、《李太白集》、《花间集》、《张惠言词选》、《红楼梦》等等。

在外国书里,我最欢喜济慈、雪莱、柯尔律治、白朗宁诸人的诗集,索福克勒斯的七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李尔王》和《奥塞罗》,歌德的《浮士德》,易卜生的戏剧集,屠格涅夫的《处女地》和《父与子》,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的小说集,小泉八云关于日本的著作等等。

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

  • 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 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
  • 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 记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

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全人类的事,每科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途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淹没,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总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见新的世界。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累赘,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

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

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

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

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者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一种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者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读的书当分种类,一种是为获得世界公民所必需的常识,一种是为做专门学问。为获常识起见,目前一般中学和大学初年级的课程,如果认真学习,也就很够用。所谓认真学习,熟读讲义课本并不济事,

每科必须精选要籍三五种来仔细玩索一番

常识课程总共不过十数种,每种选读要籍三五种,总计应读的书也不过五十部左右。这不能算是过奢的要求。一般读书人所读过的书大半不止此数,他们不能得实益,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而阅读时又只潦草滑过。

常识不但是世界公民所必需,就是专门学者也不能缺少它。近代科学分野严密,治一科学问者多固步自封,以专门为藉口,对其他相关学问毫不过问。这对于分工研究或许是必要,而对于淹通深造却是牺牲。宇宙本为有机体,其中事理彼此息息相关,牵其一即动其余,所以研究事理的种种学问在表面上虽可分别,在实际上却不能割开。世间绝没有一科孤立绝缘的学问。比如政治学须牵涉到历史、经济、法律、哲学、心理学以至于外交、军事等等,如果一个人对于这些相关学问未曾问津,入手就要专门习政治学,愈前进必愈感困难,如老鼠钻牛角,愈钻愈窄,寻不着出路。其他学问也大抵如此,不能通就不能专,不能博就不能约。先博学而后守约,这是治任何学问所必守的程序。我们只看学术史,凡是在某一科学问上有大成就的人,都必定于许多它科学问有深广的基础。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使读者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 “经院式” 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如果一个人有时间与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的生活,不把读当做工作而只当做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原亦未尝不可采用。但是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

读书必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或是科目,或是问题。

以科目为中心时,就要精选那一科要籍,一部一部的从头读到尾,以求对于该科得到一个概括的了解,作进一步作高深研究的准备。读文学作品以作家为中心,读史学作品以时代为中心,也属于这一类。

以问题为中心时,心中先须有一个待研究的问题,然后采关于这问题的书籍去读,用意在搜集材料和诸家对于这问题的意见,以供自己权衡去取,推求结论。

重要的书仍须全看,其余的这里看一章,那里看一节,得到所要搜集的材料就可以丢手。这是一般做研究工作者所常用的方法,对于初学不相宜。不过初学者以科目为中心时,仍可约略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微意。一书作几遍看,每一遍只着重某一方面。苏东坡与王郎书曾谈到这个方法:“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次读之。当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并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一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若学成,八面受敌,与慕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

朱子尝劝他的门人采用这个方法。它是精读的一个要诀,可以养成仔细分析的习惯。举看小说为例,第一次但求故事结构,第二次但注意人物描写,第三次但求人物与故事的穿插,以至于对话、辞藻、社会背景、人生态度等等都可如此逐次研求。

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比如看史书,假定注意的中心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则全书中所有关于这问题的史实都被这中心联系起来,自成一个系统。以后读其它书籍如经子专集之类,自然也常遇着关于政教关系的事实与理论,它们也自然归到从前看史书时所形成的那个系统了。一个人心里可以同时有许多系统中心,如一部字典有许多 “部首”,每得一条新知识,就会依物以类聚的原则,汇归到它的性质相近的系统里去,就如拈新字贴进字典里去,是人旁的字都归到人部,是水旁的字都归到水部。大凡零星片断的知识,不但易忘,而且无用。

每次所得的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这就是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

记忆力有它的限度,要把读过的书所形成的知识系统,原本枝叶都放在脑里储藏起,在事实上往往不可能。如果不能储藏,过目即忘,则读亦等于不读。我们必须于脑以外另辟储藏室,把脑所储藏不尽的都移到那里去。这种储藏室在从前是笔记,在现代是卡片。记笔记和做卡片有如植物学家采集标本,须分门别类订成目录,采得一件就归入某一门某一类,时间过久了,采集的东西虽极多,却各有班位,条理井然。这是一个极合乎科学的办法,它不但可以节省脑力,储有用的材料,供将来的需要,还可以增强思想的条理化与系统化。


朱光潜谈读书:一个人怎样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来源:凤凰网知之 作者:瞭望智库 2019 年 09 月 11 日 11:07:15

https://known.ifeng.com/a/20190911/45522508_0.shtml


冯友兰:我八十年的读书经验

冯友兰 | 我的读书经验

图片

我今年八十七岁了,从七岁上学起就读书,一直读了八十年,其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我所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特别是哲。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1)精其选;(2)解其言;(3)知其意;(4)明其理。

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真是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仅供翻阅的。所谓精读,是说要认真地读,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所谓泛读,是说可以粗枝大叶地读,只要知道它大概说的是什么就行了。所谓翻阅,是说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要一句话一句话地读,也不要一页一页地读。就像看报纸一样,随手一翻,看看大字标题,觉得有兴趣的地方就大略看看,没有兴趣的地方就随手翻过。

听说在中国初有报纸的时候,有些人捧着报纸,就像念五经四书一样,一字一字地高声朗诵。照这个办法,一天的报纸,念一天也念不完。大多数的书,其实就像报纸上的新闻一样,有些可能轰动一时,但是昙花一现,不久就过去了。所以,书虽多,真正值得精读的并不多。下面所说的就指值得精读的书而言。

怎样知道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不必发愁。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个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对于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把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

从古以来流传下来的书,都是经过历来群众的推荐,经过时间的选择,流传了下来。我们看见古代流传下来的书,大部分都是有价值的,我们心里觉得奇怪,怎么古人写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其实这没有什么奇怪,他们所作的东西,也有许多没有价值的,不过这些没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为历代群众所推荐,在时间的考验上,落了选,被刷下去了。

现在我们所称谓 “经典著作” 或 “古典著作” 的书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这些书之中还要有些被刷下去。不过直到现在为止,它们都是榜上有名的,我们只能看现在的榜。

图片

我们心里先有了这个数,就可随着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些须要精读的书。这就是要一本一本地读,所以在一个时间内只能读一本书,一本书读完了才能读第二本。

在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这就是说,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语言有中外之分,也有古今之别。就中国的汉语笼统地说,有现代汉语,有古代汉语,古代汉语统称为古文。

详细地说,古文之中又有时代的不同,有先秦的古文,有两汉的古文,有魏晋的古文,有唐宋的古文。中国汉族的古书,都是用这些不同的古文写的。这些古文,都是用一般汉字写的,但是仅只认识汉字还不行。我们看不懂古人用古文写的书,古人也不会看懂我们现在的报纸。这叫语言文字关。攻不破这道关,就看不见这道关里边是什么情况,不知道关里边是些什么东西,只好在关外指手划脚,那是不行的。我所说的解其言。就是要攻破这一道语言文字关。当然要攻这道关的时候,要先作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之类。这是当然的事,这里就不多谈了。

中国有句老话说是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一部书上所写的总要比写那部书的人的话少,他所说的话总比他的意思少。一部书上所写的总要简单一些,不能像他所要说的话那样罗嗦。这个缺点倒有办法可以克服。只要他不怕罗嗦就可以了。好在笔墨纸张都很便宜,文章写得罗嗦一点无非是多费一点笔墨纸张,那也不是了不起的事。

可是言不尽意那种困难,就没有法子克服了。因为语言总离不了概念,概念对于具体事物来说,总不会完全合适,不过是一个大概轮廓而已。比如一个人说,他牙痛。牙是一个概念,痛是一个概念,牙痛又是一个概念。其实他不仅止于牙痛而已。那个痛,有一种特别的痛法,有一定的大小范围,有一定的深度。这都是很复杂的情况,不是仅仅牙痛两个字所能说清楚的,无论怎样罗嗦他也说不出来的,言不尽意的困难就在于此。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还未必能知道作书的人的意思。

从前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 “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司马迁说过:“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 意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但有些是语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如果仅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死读书的人就是书呆子。

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 “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得其意,明其理

上面所说的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之下,还可再加一句 “意不尽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著书的人的主观的认识和判断,也就是客观的道理在他的主观上的反映。理和意既然有主观客观之分,意和理就不能完全相合。人总是人,不是全知全能。他的主观上的反映、体会和判断,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

所以读书仅至得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于为前人的意所误。如果明其理了,我就有我自己的意。我的意当然也是主观的。也可能不完全合乎客观的理。但我可以把我的意和前人的意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就可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意。这个意是我的,我就可以用它处理事务,解决问题。

好像我用我自己的腿走路,只要我心里一想走,腿就自然而然地走了。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能活学活用,把书读活了。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把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把我为书所用。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从前有人说过:“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自己明白了那些客观的道理,自己有了意,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这就是 “六经注我”。不明白那些客观的道理,甚而至于没有得古人所有的意,而只在语言文字上推敲,那就是 “我注六经”。只有达到 “六经注我” 的程度,才能真正地 “我注六经”。

摘自《那时的大学》(冯友兰等著)


冯友兰:我八十年的读书经验 夫莽 哲学与艺术 2017 年 06 月 17 日 23:30

https://mp.weixin.qq.com/s/LeIe9I0J54YP38Pd_glR5Q


钱穆:如何读书?

本文是钱穆 49 年后任教香港文商学院院长时的演讲文章。他教谕莘莘学子们要乐于读书,“做高境界的人”。而钱穆先生本人就是一个通过读书终成一代贤者大家的榜样。

图片
文(演讲整理)| 钱穆

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

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好做你的榜样。

目前在香港固然有三百几十万人之多,然而我们大家的做人境界却不一定能高,人生情味也不一定能深。我们都是普通人,但在书中遇见的人可不同;他们是由千百万人中选出,又经得起长时间的考验而保留以至于今日,像孔子,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年,试问中国能有几个孔子呢?又如耶稣,也快达二千年;他如释迦牟尼、穆罕默德等人。为什么我们敬仰崇拜他们呢?便是由于他们的做人。当然,历史上有不少人物,他们都因做人有独到处,所以为后世人所记忆,而流传下来了。

世间决没有中了一张马票,成为百万富翁而能流传后世的。即使做大总统或皇帝,亦没有很多人能流传让人记忆,令人向往。中国历代不是有很多皇帝吗?但其中大多数,全不为人所记忆,只是历史上有他一名字而已。哪里有读书专来记人姓名的呢?做皇帝亦尚无价值,其余可知。中马票固是不足道;一心想去外国留学、得学位,那又价值何在、意义何在呀?当知论做人,应别有其重要之所在。

假如我们诚心想做一人,“培养情趣,提髙境界”,只此八个字,便可一生受用不尽;只要我们肯读书,能遵循此八个字来读,便可获得一种新情趣,进入一个新境界。各位如能在各自业余每天不断读书,持之以恒,那么长则十年二十年,短或三年五年,便能培养出人生情趣,提高了人生境界。那即是人生之最大幸福与最高享受了。

读哪些书?

说到此,我们当再进一层来谈一谈读书的选择。究竟当读哪些书好?我认为:业余读书,大致当分下列数类:

一是修养类的书

所谓修养,犹如我们栽种一盆花,需要时常修剪枝叶,又得施肥浇水;如果偶有三五天不当心照顾,便决不会开出好花来,甚至根本不开花,或竟至枯死了。栽花尚然,何况做人!当然更须加倍修养。

中国有关人生修养的几部书是人人必读的。

首先是论语。切不可以为我从前读过了,现在毋须再读。正如天天吃饭一样,不能说今天吃了,明天便不吃;好书也该时时读。

再次是孟子。孔孟这两部书,最简单,但也最宝贵。如能把此两书经常放在身边,一天读一二条,不过花上三五分钟,但可得益无穷。此时的读书,是各人自愿的,不必硬求记得,也不为应考试,亦不是为着要做学问专家或是写博士论文;这是极轻松自由的,只如孔子所言 “默而识之” 便得。只这样一天天读下,不要以为没有什么用;如像诸位毎天吃下许多食品,不必也不能时时去计算在里面含有多少维他命,多少卡路里,只吃了便有益;读书也是一样。这只是我们一种私生活,同时却是一种高尚享受。

图片

△ 1949 年,钱穆与同仁在香港创办了新亚书院

孟子曾说过:“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连做皇帝王天下都不算乐事;那么,看电影、中马票,又算得什么?但究竟孟子所说的那三件乐事是什么?我们不妨翻读一下孟子,把他的话仔细想一想,那实在是有意义的。人生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有人以为月入二百元能加至二百五十元就会有快乐;哪知等到你如愿以偿,你始觉得仍然不快乐 —— 即使王天下,也一样会不快乐。我们试读历史,便知很多帝王比普通人活得更不快乐。做人确会有不快乐,但我们不能就此便罢,我们仍想寻求快乐。人生的真快乐,我劝诸位能从书本中去找;只化三两块钱到书店中去,便可买到论语孟子;即使一天读一条,久之也有无上享受。

还有一部老子,全书只五千字。一部庄子,篇幅较巨,文字较深,读来比较难;但我说的是业余读书,尽可不必求全懂。
要知:即是一大学者,他读书也会有不懂的;何况我们是业余读书;等于放眼看窗外风景,或坐在巴士轮渡中欣赏四周景物,随你高兴看什么都好,不一定要全把外景看尽了,而且是谁也看不尽。

还有一部佛教禅宗的六祖坛经,是用语体文写的,内中故事极生动,道理极深邃,化几小时就可一口气读完,但也可时常精读。其次,还有朱子的近思录与阳明先生的传习录。这两部书,篇幅均不多,而且均可一条条分开读。爱读几条便几条。

我常劝国人能常读上述七部书。中国传统所讲修养精义,已尽在其内。而且此七书不论你做何职业,生活如何忙,都可读。今天在座年幼的同学们,只盼你们记住这几部书名,亦可准备将来长大了读。如果大家都能毎天抽出些时间来,有恒地去读这七部书,准可叫我们脱胎换骨,走上新人生的大道去。

图片

其次是欣赏类的书

风景可以欣赏,电影也可以欣赏,甚至品茶喝咖啡,都可有一种欣赏。**我们对人生本身也需要欣赏,而且需要能从高处去欣赏。

最有效的莫如读文学作品,尤要在读诗。这并非要求大家都做一个文学家;只要能欣赏。

谚语有云:“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诗中境界,包罗万象;不论是自然部分,不论是人生部分,中国诗里可谓无所不包;一年四季,天时节令,一切气候景物,乃至飞潜动植,一枝柳,一瓣花,甚至一条村狗或一只令人讨厌的老鼠,都进入诗境,经过诗人笔下晕染,都显出一番甚深情意,趣味无穷;进入人生所遇喜怒哀乐,全在诗家作品中。当我们读诗时,便可培养我们欣赏自然,欣赏人生,把诗中境界成为我们心灵欣赏的境界。如能将我们的人生投放沉浸在诗中,那真趣味无穷。

如陶渊明诗: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这十个字,岂非我们在穷乡僻壤随时随地可遇到!但我们却忽略了其中情趣。经陶诗一描写,却把一幅富有风味的乡村闲逸景象活在我们眼前了。我们能读陶诗,尽在农村中过活,却可把我们带进人生最高境界中去,使你如在诗境中过活,那不好吗?

又如王维诗: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诸位此刻住山中,或许也会接触到这种光景:下雨了,宅旁果树上,一个个熟透了的果子掉下来,可以听到 “扑”“扑” 的声音;草堆里小青虫经着雨潜进窗户来了,在灯下唧唧地鸣叫着。这是一个萧瑟幽静的山中雨夜,但这诗中有人。上面所引陶诗,背后也有人。只是一在山中,一在村中;一在白天,一在晚上。诸位多读诗,不论在任何境遇中,都可唤起一种文学境界,使你像生活在诗中,这不好吗?

纵使我们也有不能亲历其境的,但也可以移情神游,于诗中得到一番另外境界,如唐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那不是一幅活的人生画像吗?那不是画的人,却是画的人生。那一幅人生画像,活映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去欣赏。在我想,欣赏一首诗,应比欣赏一张电影片有味,因其更可使我们长日神游,无尽玩味。不仅诗如此,即中国散文亦然。诸位纵使只读一本唐诗三百首、只读一本古文观止也好;当知我们学文学,并不为自己要做文学家。因此,不懂诗韵平仄,仍可读诗。读散文更自由。学文学乃为自己人生享受之用,在享受中仍有提髙自己人生之收获,那真是人生一秘诀。

第三是博闻类

这类书也没有硬性规定;只求自己爱读,史传也好,游记也好,科学也好,哲学也好,性之所近,自会乐读不倦,增加学识,广博见闻,年代一久,自不寻常。

第四是新知类

我们生在这时代,应该随时在这时代中求新知。这类知识,可从现代出版的期刊杂志上,乃至报章上找到。这一类更不必详说了。

第五是消遣类

其实广义说来,上面所提,均可作为消遣;因为这根本就是业余读书,也可说即是业余消遣。但就狭义说之,如小说、剧本、传奇等,这些书便属这一类。如诸位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可作是消遣。

图片

上面已大致分类说了业余所当读的书。但诸位或说生活忙迫,**能在什么时读呢?**其实人生忙,也是应该的;只在能利用空闲,如欧阳修的三上,即:**枕上、厕上和马上。

上床了,可有十分一刻钟睡不着;上洗手间,也可顺便带本书看看;今人不骑骡马,但在舟车上读书,实比在马上更舒适。

古人又说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者晴之余。现在我们生活和古人不同;但每人必有很多零碎时间,如:清晨早餐前,傍晚天黑前,又如临睡前;一天便有三段零碎时间了。恰如一块布,裁一套衣服以后,余下的零头,大可派作别的用场。

另外,还有周末礼拜天,乃及节日和假期;尤其是做教师的还有寒暑假。这些都可充分利用,作为业余读书时间的。假如毎日能节约一小时,十年便可有三千六百个小时。又如一个人自三十岁就业算起,到七十岁,便可节余一万四千四百个小时,这不是一笔了不得的大数目吗?现在并不是叫你去吃苦做学问,只是以读书为娱乐和消遣,亦像打麻雀、看电影,哪会说没有时间的!

如果我们读书也如打麻雀、看电影般有兴趣、有习惯,在任何环境任何情况下都可读书。这样,便有高的享受,有好的娱乐,岂非人生一大佳事!读书只要有恒心,自能培养出兴趣,自能养成为习惯,从此可以提髙人生境界。这是任何数量的金钱所买不到的。

今日香港社会读书空气实在太不够,中年以上的人,有了职业,便不再想到要进修,也不再想到业余还可再读书。我希望诸位能看重此事,也不妨大家合作,有书不妨交换读,有意见可以互相倾谈。如此,更易培养出兴趣。只消一年时间,习惯也可养成。

我希望中年以上有职业的人能如此,在校的青年们他日离了学校亦当能如此,那真是无上大佳事。**循此以往,自然人生境界都会高,人生情味都会厚。**人人如此,社会也自成为一好社会。我今天所讲,并不是一番空泛的理论,只是我个人的实际经验。今天贡献给各位,愿与大家都分享这一份人生的无上宝贵乐趣。


via:如何读书?| 钱穆 夫莽编辑 哲学与艺术 2021 年 10 月 08 日 20:07
https://mp.weixin.qq.com/s/c_FA1zHvu7oPGcVnKGnk0A


叔本华:读书与书籍

文 | 叔本华

愚昧无知如伴随着富豪巨贾,更加贬低了其人的身份。穷人忙于操作,无暇读书无暇思想,无知是不足为怪的。富人则不然,我们常见其中的无知者,恣情纵欲,醉生梦死,类似禽兽。他们本可做极有价值的事情,可惜不能善用其财富和闲暇。

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划依样划葫芦一般。我们的 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很轻松,然则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

所以,读 书愈多,或整天沉浸于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想能力必将渐次丧失,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有许多学者就是这样, 因读书太多而变得愚蠢。经常读书,有一点闲空就看书,这种做法比常做手工更会使精神麻痹,因为在做手工时还可以沉缅于自己的思想中。我们知道,一条弹簧如 久受外物的压迫,会失去弹性,我们的精神也是一样,如常受别人的思想的压力,也会失去其弹性。

又如,食物虽能滋养身体,但若吃得过多,则而伤胃乃至全身;我们的 “精神食粮” 如太多,也是无益而有害。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象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再涂抹的 黑板一样。

读书而不加以思考,决不会有心得,即使稍有印象,也浅薄而不生根,大抵在不久后又会淡忘丧失。以人的身体而论,我们所吃的东西只有五十分之一能 被吸收,其余的东西,则因呼吸,蒸发等等作用而消耗掉。精神方面的营养亦同。

况且被记录在纸上的思想,不过是像在沙上行走者的足迹而已,我们也许能看到他所走过的路径;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些什么,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作家们各有其所专擅,例如雄辩、豪放、简洁、优雅、轻快、诙谐、精辟、纯朴、文采绚丽、表现大胆等等,然而,这些特点,并不是读他们的作品就可学得来 的。如果我们自己天生就有着这些优点,也许可因读书而受到启发,发现自己的天赋。看别人的榜样而予以妥善的应用,然后我们才能也有类似的优点。这样的读书 可教导我们如何发挥自己的天赋,也可借以培养写作能力,但必须以自己有这些禀赋为先决条件。否则,我们读书只能学得陈词滥调,别无利益,充其量只不过是个 浅薄的模仿者而已。

如同地层依次保存着古代的生物一样,图书馆的书架上也保存着历代的各种古书。后者和前者一样,在当时也许曾洛阳纸贵,传诵一时,而现已犹如化石,了无生气,只有那些 “文学的” 考古学家在鉴赏而已。

据希罗多德 (Herodotus 希腊史家) 说,薛西斯 (Xerxes 波斯国王) 眼看着自己的百万雄师,想到百年之后竟没有一个人能幸免黄土一抔的厄运,感慨之余,不禁泫然欲泣。我们再联想起书局出版社那么厚的图书目录中, 如果也预想到十年之后,这许多书籍将没有一本还为人所阅读时,岂不也要令人兴起泫然欲泣的感觉?

文学的情形和人生毫无 不同,不论任何角落,都可看到无数卑贱的人,象苍蝇似的充斥各处,为害社会。在文学中,也有无数的坏书,象蓬勃滋生的野草,伤害五谷,使它们枯死。他们原 是为贪图金钱,营求官职而写作,却使读者浪费时间、金钱和精神,使人们不能读好书,做高尚的事情。因此,它们不但无益,而且为害甚大。大抵来说,目前十分 之九的书籍是专以骗钱为目的的。为了这种目的,作者、评论家和出版商,不惜同流合污,朋比为奸。

许多文人,非常可恶又狡猾,他们不愿他人 企求高尚的趣味和真正的修养,而集中笔触很巧妙地引诱人来读时髦的新书,以期在交际场中有谈话的资料。如斯宾德连、布维及尤金 " 舒等人都很能投机,而名噪一时。这种为赚取稿费的作品,无时无地都存在着,并且数量很多。这些书的读者真是可怜极了,他们以为读那些平庸作家的新作品是 他们的义务,因此而不读古今中外的少数杰出作家的名著,仅仅知道他们的名姓而已 —— 尤其那些每日出版的通俗刊物更是狡猾,能使人浪费宝贵的时光,以致无暇 读真正有益于修养的作品。

因此,我们读书之前应谨记 “决不烂读” 的原则,不烂读有方法可循,就是不论何时凡为大多数读者所欢迎的书,切勿 贸然拿来读。例如正享盛名,或者在一年中发行了数版的书籍都是,不管它属于政治或宗教性还是小说或诗歌。你要知道,凡为愚者所写作的人是常会受大众欢迎 的。不如把宝贵的时间专读伟人的已有定评的名著,只有这些书才是开卷有益的。

不读坏书,没有人会责难你,好书读得多,也不会引起非议。坏书有如毒药,足以伤害心神 —— 因为一般人通常只读新出版的书,而无暇阅读前贤的睿智作品,所以连作者也仅停滞在流行思想的小范围中,我们的时代就这样在自己所设的泥泞中越陷越深了。

有许多书,专门介绍或评论古代的大思想家,一般人喜欢读这些书,却不读那些思想家的原著。这是因为他们只顾赶时髦,其余的一概不理会;又因为 “物以类聚” 的道理,他们觉得现今庸人的浅薄无聊的话,比大人物的思想更容易理解,是以古代名作难以入目。

我很幸运,在童年时就读到了施勒格尔的美妙警句,以后也常奉为圭臬。

“你要常读古书,读古人的原著;今人论述他们的话,没有多大意义。”

平凡的人,好象都是一个模型铸成的,太类似了!他们在同时期所发生的思想几乎完全一样,他们的意见也是那么庸俗。他们宁愿让大思想家的名著摆在书架上,但那些平庸文人所写的毫无价值的书,只要是新出版的,便争先恐后地阅读。太愚蠢了!

平凡的作者所写的东西,象苍蝇似的每天产生出来,一般人只因为它们是油墨未干的新书,而爱读之,真是愚不可及的事情。这些东西,在数年之后必遭淘汰,其实,在产生的当天就应当被遗弃的才对,它只可做为后世的人谈笑的资料。

无论什么时代,都有两种不同的文艺,似乎各不相悖的并行着。一种是真实的,另一种只不过是貌似的东西。前者成为不朽的文艺,作者纯粹为文学而写作,他们 的进行是严肃而静默的,然而非常缓慢。在欧洲一世纪中所产生的作品不过半打。另一类作者,文章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但它们却能狂奔疾驰,受旁观者的欢呼鼓 噪,每年送出无数的作品于市场上。但在数年之后,不免令人发生疑问:它们在哪里呢?它们以前那喧嚣的声誉在哪里呢?因此,我们可称后者为流动性的文艺,前 者为持久性的文艺。

买书又有读书的时间,这是最好的现象,但是一般人往往是买而不读,读而不精。要求读书的人记住他所读过的一切东西,犹似要求吃东西的人,把他所吃过的东西都保存着一样。在身体方面,人靠所吃的东西而生活;在精神方面,人靠所读的东 西而生活,因此变成他现在的样子。但是身体只能吸收同性质的东西,同样的道理,任何读书人也仅能记住他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适合于他的思想体系,或他的目 的物。任何人当然都有他的目的,然而很少人有类似思想体系的东西,没有思想体系的人,无论对什么事都不会有客观的兴趣,因此,这类人读书必定是徒然无功, 毫无心得。

Repetitio est Mater Studioun(温习乃研究之母)。任何重要的书都要立即再读一遍,一则因再读时更能了解其所述各种事情之间的联系,知道其末尾,才能彻底理解其开端;再则因为读第二次时,在各处都会有与读第一次时不同的情调和心境,因此,所得的印象也就不同,此犹如在不同的照明中看一件东西一般。

作品是作 者精神活动的精华,如果作者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那么他的作品常比他的生活还有更丰富的内容,或者大体也能代替他的生活,或远超过它。平庸作家的著作, 也可能是有益和有趣的,因为那也是他的精神活动的精华,是他一切思想和研究的成果。但他的生活际遇并不一定能使我们满意。因此,这类作家的作品,我们也不 妨一读。何况,高级的精神文化,往往使我们渐渐达到另一种境地,从此可不必再依赖他人以寻求乐趣,书中自有无穷之乐。

没有别的事情能比读 古人的名著更能给我们精神上的快乐。我们一拿起一本这样的古书来,即使只读半小时,也会觉得无比的轻松、愉快、清净、超逸,仿佛汲饮清冽的泉水似的舒适。这原因,大概一则是由于古代语言之优美,再则是因为作者的伟大和眼光之深远,其作品虽历数千年,仍无损其价值,我知道目前要学习古代语言已日渐困难,这种 学习,如果一旦停止,当然会有一种新文艺兴起,其内容是以前未曾有过的野蛮、浅薄和无价值。德语的情况更是如此。现在的德语还保留有古代的若干优点,但很 不幸的是有许多无聊作家正在热心而有计划地予以滥用,使它渐渐成为贫乏、残废,或竟成为莫名其妙的语言。

文学界有两种历史:一种是政治 的,一种是文学和艺术的。前者是意志的历史;后者是睿智的历史,前者的内容是可怕的,所写的无非是恐惧、患难、欺诈及可怖的杀戮等等;后者的内容都是清新 可喜的,即使在描写人的迷误之处也是如此。这种历史的重要分支是哲学史。哲学实在是这种历史的基础低音,这种低音也传入其他的历史中。所以,哲学实在是最 有势力的学问,然而它的发挥作用是很缓慢的。

我很希望有人来写一部悲剧性的历史,他要在其中叙述:世界上许多国家,无 不以其大文豪为民族的炫耀,但在他们生前,却遭到虐待;他要在其中描写,在一切时代和所有的国家中,真和善常对邪和恶作无穷的斗争;他要描写,在任何艺术 中,人类的大导师们几乎全都遭灾殉难;他要描写,除了少数人外,他们从未被赏识和关心,反而常受压迫,或流离颠沛,或贫寒饥苦,而富贵荣华则为庸碌卑鄙之 辈所享受,他们的情形和创世纪中的以扫 (Esau) 相似。(旧约故事,以扫和雅各为孪生兄弟。以扫出外为父亲击毙野兽时,雅各穿上以扫的衣服,在家里接受 父亲的祝福。) 然而那些大导师仍不屈不挠,继续奋斗,终能完成其事业,光耀史册,永垂不朽。


叔本华:读书与书籍 夫莽编辑 哲学与艺术 2020年12月11日 19:58

https://mp.weixin.qq.com/s/rOJS4eYvMl8gKzU4K_29mw


阅读的五个层次

文:雾满拦江

图片

阅读的五个层次

朋友圈推送来篇微信,中美大学生阅读书目的差异。

中国这边,排第一位的应当是小说类,诸如《平凡的世界》在两所校园夺得阅读之冠。余者有《三体》《盗墓笔记》《神雕侠侣》《绝代双娇》《天龙八部》… 多是些文学作品,思想类型的书,极为稀少。

而美国十所高校综合排名,借阅量前十名的书籍分别是:

01、《理想国》柏拉图

02、《利维坦》霍布斯

03、《君主论》尼可罗・马基亚维利

04、《文明的冲突》塞缪尔・亨廷顿

05、《风格的要素》威廉・斯特伦克

06、《伦理学》亚里士多德

07、《科学革命的结构》托马斯・库恩

08、《论美国的民主》亚历克西斯・托克维尔

09、《共产党宣言》马克思

10、《政治学》亚里士多德

—— 这篇微信评述说:从榜单来看,中国的大学生们较少阅读有想象力的书籍,较少阅读有国际视野的书籍,较少阅读综合类或有普遍意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书籍。还有一个现象,名校和普通高校学生阅读差异不大。

这个评价或有道理,但换个角度,也许更能说明问题。

依据个人的阅读经验,中国孩子的阅读量太少,少到了怕人的程度。

大学生之所以阅读类别多以小说为主,这是因为阅读的起点就在这里。从阅读心理上来看,阅读也是循序渐进,分这么几个步骤:

▌第一步:阅读纯娱乐小说,属于初涉阅读的小清新,思维视野关注自我

这是阅读的起点,这个起点继婴幼时代的童书而持续的,功效在于培养孩子的文字敏感性。但由于中国孩子在中学时为了拼高考,阅读功能基本上废掉了,到了大学才补这一课,但已经错过最佳时期,多数学生有可能连这关都闯不过。

如果一个孩子,大学稀哩糊涂走一圈,最后居然不喜欢读书,结果会怎么样呢?

这个,远的不说,近的有复旦学生毒杀自己的室友,美国那边还有一群留学的中国小女孩,因为凌辱自己的同胞被判了重罪。

这些事,就是孔子所说的,质胜文则野:读了半天书,也未能消弥心中的暴戾之气,说到底就是读书量太少,还没完成文明教化,仍然停留在原始人的野蛮生长状态中。

但人这东西矫情的狠,不读书吧,处于质胜文则野蛮的阶段。这个流行娱乐小说一读,又会矫枉过正,误入 “文胜质则史” 的误区。

处在阅读的第一阶段,大概算是网络上被嘲笑的最厉害的文学青年。

文学青年是讲究腔调的,这跟孔子说的文胜质则史的 “史” 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个矫情,就是个装模做样,就是年纪轻轻却酸腐气息冲天。

长吁短叹老是抱怨怀才不遇的,也是在这个起步阶段。**只是因为读书量少,还不知道自己的无知,所以才会有此抱怨心态。

他们的思考,是没有深度的,是幼稚的,完全情绪化,凡事就看自己喜欢不喜欢。广度上的思考也没有,是完全自我的。这时他们人格相当脆弱,所谓自我也是飘忽不定的,呈现出十足的孩子气。

这些毛病,一旦进入阅读的第二个阶段,就自然消失了。

图片

▌第二步:阅读传统经典小说,属于思想较成熟人群,视野关注周边

当孩子把流行的娱乐小说读过,文字的敏感性就培养了出来,就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人物结构,要阅读些智力含量较高的作品,诸如安・兰德、奥威尔、昆德拉卡尔维诺或博尔赫斯等。

而这些书在各大高校没有上阅读榜,这就证明国内的孩子阅读量严重不足,阅读时间严重不够。

传统经典小说剖析的非常深刻,对人性反应的也比较全面,尤其是书中有许多复合型性格的人,这让此一阶段的阅读者们,获得了对人性观察的立足点。

这时候,他们思考的深度,不再是幼稚的,而是成熟的、理性的。思维的广度,也不再囿于自我,而是能够兼顾周边,少了鸡汤文大谈特谈的,能够体会他人心情,学会换位思考。

到了这一步,阅读者的人格就基本上成熟了,知道了责任与义务,能够担当人生使命了。但行百里者半九十,此时阅读者还未形成更丰富的理性思维,他们在生活中会是个好学生,好家人,听话的好员工,但只是社会的乖宝宝,没有什么创意。

总之,这类人是社会的主流,也是最苦憋的。宝宝们心里苦,但是他们不说。

因为有第三个阶段,在等待着他们。

图片

▌第三步:进入史哲领域,具有 “富人思维”,视野关注社会

只有对经典广泛涉猎,才有可能培养出这方面的兴趣。这时因为经典小说中,大量的涉及到了史哲领域的概念,诸如神话或者历史典故。

上述这些典故在书中频繁出现,最终形成阅读敏感点。能够读懂《史记》《文明的故事》《文明史》等等。

这个阶段的人,是非常高雅的,非常有品味的。

他们的思维深度就是网络上最经常说起的 “富人思维”,遇事不是看短期的利益,而且是看长远的价值。所以他们又可以称为价值型、长线思考型。看问题更注重规则,比普通人多看出几百码的距离。

在思维广度上,这类人注重的不是自我,也不局限于周边。他们会把一个问题,放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下考量,所以他们的结论,也往往充满智慧闪光点,让人眼前一亮。

他们都是钻石王老五,是社会中流砥柱的中产阶级。他们有思想,有能力,高智商,会赚钱。但,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他们无时不刻不是忧心忡忡,老是有种大祸临头的危机感。

这种心灵压力,只有在他们进入下一阶段时,才会解除警报。

图片

▌第四步,进入思想领域,成为思想的修行者,关注人性

有了史哲的基础,这时候就会阅读大量的思想典籍。

诸如《人性论》《政府论》《论法的精神》《科学的反革命》等等,阅读到了这一步,才算是个读书人,阅读量才能够勉强和西方学府的大学生比划一下。

这类人的思考,已经不再停留于狭隘的利益或是价值,更多的注重延展性,注重现实的可操作性。

他们的思维深度与广度,获得了空前拓展,不再看一件事是否合理,一个规则是否公正,而是是否具有持久性,注重的不是什么社会公正,也不是什么肤浅的道德评述,而是针对人性本身。

许多你以为好的东西,未必符合人性,这些东西就不会获得存在依据,更不可能持久;相反,一些你认为不好的东西,却是人性的天然流露,这时候你对道德的观感,也与此前大为不同。危机感的警报,只有在这层次才会解除。

但这时候的生活也是乏味的,沉重的,甚至有种苦行僧的悲情。就是一个 “累” 字。

乐趣,只有在下一个阶段,才会获得。

▌第五步,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获得身心自由

理论上来说,真正的思想家不需要读这么多的怪书,才能够构建自我思想体系,但这种生而知之的异类数量较为罕见,几百年也出不来一个两个。

当阅读达到第五步,不确定的人性也只不过是天地自然的一个偶然片断。唯其在这种时候,才有可能生出悲悯之心,才能解脱自我或外部环境强加于身心所有束缚与羁拌。才能够获得心灵的、精神的、与现实物质的多重自由。

这类人的思维深度,就是高晓松所说的,诗和远方。

完成这五步,你的人生就游刃有余了 —— 这时候,你的思考不唯有一定的深度,也有足够的广度,简单说就是看问题看得通透,生存很容易,不会有什么痛苦或是压力,即使有也没那么夸张。

图片

考虑到我们之中许多人连现成的书都读不明白,最好还是视自己为一个普通的守夜人,就是读懂书,建体系,再传承,以待来者。

但如前所述,即使是一个不读书的人,也未必就肯定是个质胜文的野蛮人。

现实是本最好的教材,能够让人迅速成熟。许多不怎么读书的人,也能够达到思维的第三层,甚至第四层。

即使要做到这一步,也需要先行对思维认知有个思考,这个思考又称为元认知的能力。就是你要如何获得知识,这些知识在大脑中如何有序组列的过程。

一只苍蝇,哪怕在泛美航空的飞机里,周游了整个世界,飞出再远,它仍然是一只苍蝇。

没有思想的人,走出再远,其实还在起点。一旦拥有了思想,也就有了俯瞰问题的全景视角

如果你希望走得更远些,读书绝对是个讨巧的法子。因为图书是人类智慧凝缩的精华,是我们通往自由王国的最简捷径。

最后留道习题:

英国的大哲学家罗素,他年轻时,一战正要爆发,同龄人纷纷当兵入伍,罗素却吊儿郎当,袖手旁观。

有个老太太气愤的对他说:孩子,你的同龄人都去当兵打仗了,你却在这里游手好闲,不感觉到惭愧吗?

罗素问道:为什么要打仗啊?

老太太回答:当然是保护文明啦。

罗素哈哈大笑起来,曰:老人家,我就是他们要保护的那种文明。

现在请回答,罗素的这句话,在思维的深度及广度的哪一层?老太太的责问,又在哪一层?

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

叔本华说:真正独立思考的人,是思想上的君主。

要站在这样的思想高地上理解世界,需要长期的训练,或者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快节奏急行的现代人来说,其实并不容易。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能够指点迷津,让我们茅塞顿开的前辈老师,比如叔本华这样的西方思想家们。

观念的种子有着无穷的力量,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是不同寻常的,他们的思想终将会影响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和伦理观。思想者往往是孤独的,思想的力量却是无比强大的。了解他们的思想,可以极大地提高自己的思维深度和思维广度。


阅读的五个层次 夫莽编辑 哲学与艺术 2021 年 12 月 31 日 17:02

https://mp.weixin.qq.com/s/epDirsM6B0SbsawLn_msyw


人民日报悦读:阅读,是灵魂的壮游

谢 洁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美国文学之父马克・吐温说:“识字而不读书的人,比起文盲,其实没有占到多少便宜。” 书籍是人类文明智慧的主要载体,是培育心灵圣地的 “精神资本”。读书让人生更加丰富更有价值,使民族更加灿烂更加文明。一个爱读书的人,一个爱读书的民族,永远不会沦落为精神世界的卑微者。

一个人抵抗逆境的 “精神资本” 有多丰厚,从他读过多少书能看出来。读书能够做 “灵魂之壮游”、“智慧之攀登”,从而体会到一种超然忘我的乐趣。读书的真正意义,就在于提升自己的境界高度。耶鲁大学教授布鲁姆认为,阅读最大的功用是帮助我们善用孤独和享受孤独。的确,阅读是一种 “独行”,你需要的只是一本书和一盏灯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在本质上和骨子里是在阅读社会、阅读时代、阅读人生。古人把阅读当作一种习惯,一种享受,乃至一种境界。

有的同志可能会说,现在的事情这么多工作这么忙,很难挤出时间来读书。其实说忙是一种托辞,关键不在忙或闲,而在认识、在习惯、在境界。诚然,不管我们怎么安排,一天的时间总是有限的。要让书香伴着人生成长,就得养成天天看书学习的习惯,同时克服掉其它一些习惯,比如喝酒打牌的习惯,电话 “煲粥” 的习惯,无聊发呆的习惯,等等。如果这些习惯占用时间太多,我们读书学习的习惯就难以形成。

一位哲人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凡事同理,读书亦然。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责任。“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真正把读书学习变成人生成长进步的阶梯,用读书学习点亮自己的多彩人生吧。

(摘编自 10 月 30 日《解放军报》,原题为《愿人生相伴书香行》)

《 人民日报 》( 2014 年 11 月 03 日 05 版)


人民日报悦读:阅读,是灵魂的壮游 – 观点 – 人民网 2014 年 11 月 03 日 09:29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1103/c1003-25962649.html


阅读的最高意义,在于养成精神贵族

2016 年 08 月 11 日 10:55:49 来源: 个人图书馆

img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1. 书籍是思想的延伸

如果没有书籍,那么所有的世界都得自己去拿脚步走一遍才能了解,所有的历史,都只能靠自己挖坟才能了解。还没走完所有的角落,也还没挖完所有的坟,估计生命就要结束了,世界太大,靠脚走生命太短暂,只能靠思想去驰骋。

通过别人的思想延伸自己,这是一个捷径。而如果因此而把自己埋葬在别人的思想里,则又是一个不幸。既知道捷径可用,也知道不幸可避,那么才能够踏着别人铺就的台阶,在有限的生命里面,更好的成就自己。

2. 阅读的变现是无形的

常听人说,走了这么多路,读了这么多书,还是活不明白。也有人说,读了这么多书,又有什么用呢。不是说,这边读完一本书,那边就马上会有对应的产出。这样把阅读当成饲料的读法,营养也只能是饲料层次的了。书的营养不在于吃,而在于通达,在于心领神会。

阅读真正改变的,是一个人的气韵。更具象的和实际的,是改变一个人的心智结构。不阅读,是一个人,阅读了很多书,则又会变成另一个人。阅读是通过改变一个人的根本心智,并驱动他去走向另一番人生,如果是增益自身修为的阅读,那么显然这个变现,即是脱胎换骨本身。

3. 最终还是要成为自己

做个思想实验。一个星际空间站上,泡在营养液中插管子培养出来的婴儿。他长大后,什么都没有接触过,那么他的自我认知会是什么样的?可以肯定,他没有 “自我意识”。因为他缺少一个文化模因和地图。

自我认同的形成,是后天的。它的关键,是文化模因和地图。所以,阅读就是一种建构,你钦佩欣赏什么人,读他们的书,慢慢的就会构建出来与之相应的人格和自我认同。读圣贤书的人,就会正气浩然心怀天下。读畅销书的人,就会市侩庸俗小布尔乔亚。书都不读,只能读图的人,就只能一直处于心智低幼状态。

成为什么样的人,关键在于自我认同这种文化人格的构建。而书籍和书籍里面的那个人的气韵,则是构建自我的基本素材。

4. 有意义的理解力操练

为什么儿童只能读图,不能读字呢,因为理解力跟不上。如果一个儿童,一直不读书呢,长大了之后,他的智力发育是不完全的。因为该长脑子的时候,没有进行适应性训练。

而理解力的低下,则是一生的缺陷。别人能通达的世界,自己看都看不见,别人能通透的现象,自己怎么想也不明白。不学,不思,不读,浑浑噩噩的度过了一生。快乐的猪,真的快乐吗?那只是动物性的本能,只是一种俗乐。

快乐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比理解力的操练更难的事情。能通了之后,才能达,能达了之后,才能乐观:观世界了然于胸,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这才是真正的快乐:至乐。

读过很多书都忘掉了,意义何在?

读书,是为了了解别人是如何理解与认知这个世界的。并通过别人的理解,来构建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心智图景。

也就是说,读书的目的,不是在于记忆。而是在于理解。

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对话。和作者的对话。**真正有思想的智者,他们讲的是关于这个世界的 “关楗”。**如果能心领神会,那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智者,拿到理解世界的钥匙。

任何事物,只有理解了它,才能驾驭它。反之,则被世界碾压。

这样真正有智慧的作者,他们的书有一个共同之处:简洁。反之也成立,但凡繁复冗沉之作,也肯定没什么智慧可言。

契诃夫说:简洁是天才的妹妹。

《黄帝内经》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是不是简洁,是鉴别一本书值不值得读,书中作者值不值得交谈一番的重要条件。

反面教材,有些书,只看看封面,看看目录,就可以不用看了。还有的书,如果打开正文,看了五分钟还没发现这个人手里有钥匙,也可以不用看了。

丁肇中说过一句话,任何书,任何思想,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和表达。如果做不到,那就是没理解透彻。

但也有可能,有些书,作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表达什么,在说什么。他关于世界,并没用理解,也没用钥匙。他只是在那里絮絮叨叨的没完没了。这种人写的书,特点就是流散无穷,毫无价值。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不尽象,象不尽道。所以,纯粹刻意的记忆背诵书籍里的文字,没什么意义。真正有些书有些句子,读一遍,让人一辈子想忘也忘不掉的,那才是真正的你正在寻找的 “关楗”。

当然了,很多人读书不是为了理解世界,而是单纯的为了消遣,为了取悦自己。实际上,真正摄人心魄的纯文学作品,它在审美上的巅峰,就是它对世界的理解。

例如曹雪芹,李商隐,例如博尔赫斯,如品钦,例如穆齐尔,例如贝克特,卡夫卡,普鲁斯特们…… 等等。如果他们只是一众无脑畅销书作者,写的全是迎合庸俗市侩们的浅薄贫瘠的东西,又怎么可能摄人心魄。

浅薄的东西,不值得审美。就好像一张抹了几百层化妆品的脸一样,给人的感觉,就是腻,就是脏。

阅读这条路,一旦走上去了,想一直浅薄下去,也挺难的。除非,是一个恶趣味的读者,一直追逐着无数恶品味的作者。

当一个人构建了自己的天地,安了身,立了命,不再浅薄的时候,品味和气质就出来了。这就是阅读最大的意义。

读了那么多的书,都忘掉了。但是,你通过阅读而形成的品味和气质,则是令人忘不掉的。

img

一个人有文化,到底有多么重要

文化,并非是一种类似于相亲中的 “条件” 这种硬性的东西,它不属于硬件配置,而更多的体现在软件属性上。读很多书,和有文化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有的人,读了很多书,也不见得有什么文化,有的人,没读什么书,也会具有非凡的气度和修为。

所以,我理解的有文化,并不是单纯读了多少书,去过多少地方,经历过多少故事,也不是有多高的学历。学历这东西,比较唬人,很多高学历的人,其实人格都不健全,又哪里谈得上有文化呢。

复旦投毒案,清华投毒案,海外留学生两个博士,男生大庭广众之下把女生头割下来的。等等,这些年轻人,虽然读了很多书,学历也很高,但是算不得什么有文化。文化,到底是什么呢?

1. 教养

这是有文化的最基本的特质。斯文,文质彬彬,温文尔雅,这些词,在古代都是用来形容读书人的,有文化的人。因为古代人,基础教育,就是四书五经那些经典,这些书读完,对人格的塑造,和现在教育里面重功用而不重修身的纯粹知识性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完全不一样。

虽然现代教育,重实效和功用方面的培养。但是,如果一个人,读了很多书,上了很多年的学,却连怎么做人的起码礼貌教养都没有,那么只能说,人格不健全。长歪了,人格成型后就是歪的,那么后面,也会越长越歪。对他人和社会的破坏性也会越来越大。

教养良好的本质,是一个人气是平和的。气和而有悦色,有悦色则有婉容。这就是教养背后的东西。**气和,则神气舍心,笃定内敛。**根本就不会想到去侵凌别人。

一个没教养的人,则相反,他的心不平,气也不和。气不和的人,不弄点事出来,不折腾折腾别人,就是浑身的不舒坦。缺乏教养的人,整个人的气机,不仅是混乱的,而且是向外扩张型的,偏盛之气,扑到别人身上,就会给人一种侵凌之感,不舒服,这就是盛气凌人,粗野的令人生厌。

2. 气度

这就是比教养提升了一个境界的特质。腹有诗书气自华,浩然正气,器宇轩昂,玉树临风,风度翩翩,卓尔不群,等等。这些词,都是用来形容一个有文化的人,浑身散发出来的气质的。

有了笃定而内敛的和气。继续升华,继续积淀。这团气,甚至可以透过身体,散发出神采和光芒。让人看上去,就觉得这个人,气度非凡。 这个特质,不是装能装出来的,也不是能演出来的。只能是日日的积淀,修养出来的。

现代的人,不怎么注重修养身心。多在外部世界做文章,专注于社会属性,而遗忘了自己的精神属性。太过于专注社会属性,就会认为气度就是你开的车比别人好,吃的穿的比别人好,什么条件都比别人好,这就是气度非凡。其实弄反了。超跑男,和烧烤摊上的金链汉子,本质上,也没什么区别。内在的贫瘠,需要外在的装饰。

外在的装饰越繁复,则内在的气度越廉价:没有任何文化上的积淀,社会属性上的显贵,和一个人的精神属性,有时候是负相关关系。庄子说过,其奢欲深者,其天机浅。

3. 关怀

一个气度非凡的人,会自然而然的继续自行升华。他在和外部世界,和他人发生关联的时候,是用一团和气去应对别人。因为一团正气,积淀在他的身心里面,所以他对外部的社会和他人,也是充满友爱和热忱的。这样的人,或多或少的,都是热心肠。

古道热肠,待人诚挚,颇有古君子之风。就是形容的这种人。这不是思想品德教育出来的,也不是社会道德熏陶出来的,而是,当一个人,气和神定,静笃内敛,正气充体,他必然的会表现出这样的对人对物对社会的关怀。

4. 抱负

一个对社会,对他人,对世界,有关怀心的人。继续升华,到了最高的境界,那就是产生了远大的抱负。这也是油然而生的。一个人,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其实并不是打鸡血打出来的,而是,一步步升华使然。

他积淀了那么多的精气神,突然有一天,就像恒星一样,点燃了自己。整个人燃烧了起来,他的光芒开始照耀别人,照亮了整个社会。

**一个人的抱负,并不是靠励志而催化出来的。而是,一步步从尘埃变成恒星的过程。**是从内在里,把自己点燃了起来。恒星,本来也不过是星际尘埃,越聚越多,积淀的质量越来越巨大,突然有一天,就把自己点燃了,从尘埃变成了恒星,亮彻太空。

靠励志或者兴趣驱动而来的志向,也就是通常说的理想啊,梦想啊,和这样的因为积淀了太多而被从内部点燃起来的恒星式的人不一样。被外在世界驱动的抱负,大多只是关乎一己之身的奋斗,并没有超乎一己之身的关怀。

5. 神奇

有文化,有多重要呢。它能把一个平凡的人,普通的人,从尘埃变成恒星。化庸俗为文雅,化腐朽为神奇,化浑噩为灵气,化浅薄为深邃,化窝囊为伟岸。

有文化这条路,其实真正的一开窍,后面各个境界的不停升华都是自动的。根本停不下来。

img

从有知识到有思想

有思想的人,和有知识的人,是不一样的。

有知识的人,只是像集邮一般往自己脑子里面划拉东西。对这些东西怎么来的,为什么这些东西会是这样,它们之间又是怎么的关系。从来不关心。他们甚至几乎不思考,只是不停的在集邮。这是个什么什么,噢,看见了,装进了脑子。他们只关心 “是什么” 的问题。

这种人,就是被尼采讽刺为钟表的学者,或者就是福科在《词与物》一书里面讥讽的知识分类学家。他们收集的知识越来越多,给自己造了很多房子,住在里面,认为这些房子就是他们的思想。这种人,最登峰造极的成就,就是成为一个学者。

尼采是这样评价学者的:他们是上等的钟表装置,只要给他们上紧发条,他们就会准确无误的报告时刻而发出谦虚的滴答声。

另一个阵营。则不怎么关心是什么的问题,更厌恶集邮把自己搞成一个人肉硬盘。他们只关心 “为什么” 的问题。这就是有思想的人要走的路。

有思想的人,可以进一步分成不同流派和层次。有的人,思考一番,得出一个结论,认为自己找到了答案。赫然一代宗师。思想家光环加身。这是面对表象的初级思想家。他们是构建主义者。这一群,里面又可以细分很多种,这里不作详述。

再一步升级,变的更高级的思想家发现,以上思想家,都是错的,他们虽然比那些集邮党进步了,但是得出了答案各不相同,而世界不可能两个不同的答案,又同时都对。有没有可能,他们都不对呢。

考察一番,发现,果然他们都不对。那些集邮的人肉硬盘,活在知识堆里,这些初级思想家,则是吹了个玻璃瓶子,把自己装起来。不行,于是高级思想家,把上面的那些初级思想家的玻璃瓶子都打碎了。这种思想家,叫解构主义者。

然后呢。这事还没完。所有的瓶子都打碎了。对世界,人们失去了答案,之前还能钻在玻璃瓶子里面活在幻想里,现在赤条条的直面洪荒,人类的理性和智识那点尊严被剥的一丝不挂。这真让人心碎呐,这类人,喜欢把人们都扒光腚看着他们心碎哭泣的,叫虚无主义者。虚无主义,就是解构完成的必然产物。

喜欢思考为什么的人,尤其不喜欢和喜欢集邮的人交流和辩论,内心里面对它们充满鄙夷。试想,换你你会和一块硬盘聊天吗?而硬盘呢,却老喜欢在喜欢问为什么的人面前卖弄,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在跳舞这种所谓的专业问题的干货,各种不欢而散。思想家觉得这种人太蠢了,蠢的不可理喻,竟然把各种未经省察的废话当成理所当然的事实和前提。

是什么,为什么的,弄一圈子,其实也没最终解答最根本的问题。很多人顿时感觉世界暗无天日,人类理智的尊严无处安放。

不要紧,这时候又出来一群人救场了。他们说,是什么的这一群,把自己活成一个硬盘,是多么悲惨的事。问为什么又不能得到终极解答的人呢,又活的那么痛苦。其实,他们都不对。

他们认为正确的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应该以 “做什么” 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活成硬盘的,是攒了太多垃圾无用的知识,活成痛苦的思想家的人,是问了太多垃圾无用的为什么。如果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然后找出最优解,最优路径,这样的生活才最美好,不累也不痛苦。思想家这一脉,到这里就算剧终了,这群人叫实用主义者。

这事就这么完了吗?还没有。

这时候,来了一个叫孔子的人,说,那些问是什么的硬盘,是学而不思则罔。那些喜欢问为什么的,被自己发明出来的问题折磨的痛不欲生的人,则是思而不学则殆。

实用主义者问孔子,那我呢。孔子说,你这样的情况,属于谋事不谋道啊。虽然不痛苦了,但是人生不完整,虽然活的坦然,但是也跟没活过一样。实用主义者听闻,吐血,卒。

那道到底是什么呢,孔子说,这个要问我师父老子了。

老子出场了。老子说,道,听不见,看不见,摸不见。不可说,不可名,不可欲,不可琢磨。

哇,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道到底又是啥?

老子说,用其光,则见其明,涤除则能玄览。我就是这样看见道的,说了你也不懂。我写了本书《道德经》,里面嘴皮子都磨破了一直都在说什么是道,可惜没人看得懂。

时文与经文

清朝有个叫徐大椿的名医。他可能是中医历史上,天赋可以排进前十名的人物。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读了很多书,很快就把当时的一些畅销书作家们的思想都弄明白了。这时候,他才十四岁,他的同龄人还在为青春期而烦恼,他已阅尽他那个时代的文采风流。

徐大椿觉得,人生好无趣,该读的书都读完了,后面还能做什么呢。就去问自己的老师,老师说,时文很容易有止境,所以这些东西自然难以满足你。如果你有志于追求没有穷尽的大道,那就应该去读经文。

徐大椿被老师一语惊醒,从时文的小溪中,跳进了经文的汪洋。开始了他的入道之路。他读易经,没有人教他。他读道德经,也没老师教他,他读黄帝内经,也没老师教他。他全是自学的。

真正能把易道医弄通透的人,很少很少,徐大椿算是其中一个。他的时代,整个社会的智识天花板就那么高,他还没起跳,就开始碰头了。没有人有资格做他的老师。所谓的江湖习气的那种师承,在他眼里,就是个笑话。

以道为宗,以天地为依,以圣人为师,以经文为学。只有这样,才能不碰头,才能在没有止境。

读时文,就如同下雨,有的雨下的小,很快就干了,有的雨下的大,过几天也会干涸。而读经文则不然,它相当于,找到了一个万江之源,它会永久的源源不断,绵绵不绝,川流不息。

经,是一个很神圣的字,能够传万世的书,才可以称之为经,因为它讲的是道,只要地球和太阳的关系没有变,那么它讲的道理,依然都是有效的,并不会因为时境变迁而失灵。时文则不然,它只是当下时代的产物,它讲的道理,过了这个时代,下个时代就不能用了。

后来一些蛮夷文化入侵,把一些满嘴跑火车的书,都自称为经,还把自己的一些马戏团理论,自称为道,自大自高,蒙惑愚蠢,这是很好笑的。他们既不是经,也不是道,他们就是一群大马猴。

经文,都是谁写的呢,圣人观天之道,为天地立言而成书。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要先有真人,后才有真言。时文为什么不可能超越它的时代呢,因为它们并非真人真言。

img

精神贵族:有道者与立教者

被中国人误读的欧洲贵族

现如今,中国的许多有钱人把孩子送到英国上贵族学校,希望他们毕业后也能成为贵族,但当他们发现即使是英国最好的学校 ---- 伊顿公学的学生,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每天还要接受非常严格的训练。甚至比平民学校的学生还要苦时。他们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些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贵族精神究竟有何联系。

其实这一点也不希奇,因为西方所崇尚的贵族精神不是爆发户精神,它从不与平民的精神对立,更不意味着养尊处优。悠闲奢华的生活,而是一种以荣誉。责任。勇气。自律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先锋精神。

1、富与贵不是一回事

世界著名的贵族学校要实行如此严格和艰苦的军事化训练,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律精神。真正的贵族一定是富于自制力,一定是有强大精神力量的,而这种精神力量需要从小加以培养。

伊顿公学也确实用这种方式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人物,比如打败拿破仑的那个威灵顿将军,就是伊顿公学的高材生。威灵顿是世界军事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他在和拿破仑进行决战的时候,曾经留下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当时他冒着炮火在前线观察敌情,他的参谋人员多次劝他早点撤下去,因为前线太危险,可是威灵顿就是不动,参谋人员只好问他,您万一阵亡了有什么遗言?威灵顿头也不回地说,“告诉他们,我的遗言就是像我一样站在这里。”

我们现在大部分中国人所理解的贵族生活就是住别墅、买宾利车、打高尔夫,就是挥金如土、花天酒地,就是对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实际上,这不是贵族精神,这是暴发户精神。在我们中国人的概念中,贵族学校就应该享受贵族般的条件,有贵族样的生活。

但是英国贵族学校的学生睡的是硬板床,吃的是粗茶淡饭,每天还要经过非常艰苦严格的训练,这甚至比平民学校还要辛苦。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意识里,富与贵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但事实上这是两回事儿。富是物质的,贵是精神的。

贵族精神,首先就意味着这个人要自制,要克己,要奉献自己,服务国家。英国的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毫无疑问,是贵族。

英国皇室把他们送到陆军军官学校去进行学习。毕业后,哈里王子还被派到阿富汗前线,做一名机枪手。英国皇室知道哈里王子身份的高贵,也知道前线的危险。但是他们公认为国家奉献自己、承担风险是贵族的本职,或者说是本分所在,是理所当然的。

英国二战的时候有一张照片流传得非常广,当时的英国国王爱德华到伦敦的贫民窟进行视察,他站在一个东倒西歪的房子门口,对里面一贫如洗的老太太说:“请问我可以进来吗?” 这体现了对底层人的一种尊重,而真正的贵族是懂得尊重别人的。

1793 年 1 月 21 日,在巴黎的协和广场,一个行将被处死的囚徒,上断头台时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的脚,她马上下意识地说了句:“对不起,先生。” 而此刻她的丈夫路易十六,面对杀气腾腾的刽子手,留下的则是如此坦然高贵的遗言:“我清白死去。我原谅我的敌人,但愿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 几分钟后,路易十六及皇后便身首异处。两个世纪之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密特朗在纪念法国大革命 200 周年的庆典上真诚地表示:“路易十六是个好人,把他处死是件悲剧……”

1910 年 10 月 28 日,一位 83 岁高龄的老人,为了拯救备受煎熬一生的灵魂,决意把所有的家产分给穷人,随后他离开自己辽阔的庄园出走了,带着聂赫留朵夫式的忏悔,最终像流浪汉一样死在一个荒芜的小车站…… 他就是俄国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多年后,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评价托尔斯泰时这样感慨道:“这种没有光彩的卑微的最后命运无损他的伟大…… 如果他不是为我们这些人去承受苦难,那么列夫・托尔斯泰就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属于全人类……”

这几位主人公尽管命运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贵族。

2、贵族代表了尊严和品行

西方直到 18 世纪,贵族依然是主流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英国仍然保留着贵族的爵位、封号。(中国的贵族阶层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就整体消失了。)当西方的贵族社会转入到平民社会之后,资产阶级并没有掀起否定、批判贵族文化的精神浪潮,相反的,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贵族学校去学习,买贵族的纹饰、徽章,买贵族的头衔,想全方位继承贵族的衣钵。我国著名报人储安平在《英国采风录》中说过,英国的贵族制度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是因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英国的老百姓普遍认为,贵族精神代表了一种尊严,一种高超的品行。

西方中世纪的战争好多跟中国春秋战争非常相似,战场上是对手,下了战场仍然还是朋友。所以那个时候的好多战争,在今天看来就有点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公元 1135 年,英国国王亨利一世去世了,他的外甥斯蒂芬和他的外孙亨利二世都认为自己有权继承英国王位。斯蒂芬本身在英国,就捷足先登,抢先登上了王位;亨利二世在欧洲大陆,听到这个消息后愤愤不平,在欧洲大陆组织了一支雇佣军前来攻打斯蒂芬。那个时候亨利二世很年轻,经验不足,出兵的时候没有很好的筹划,所以大兵千里迢迢开到了英伦三岛一上岸,就发现钱已花光了,没粮食了。

怎么办呢?这个时候亨利二世作出了一个咱们中国人绝对想不到的选择,给对手斯蒂芬写了封求援信,说我出征准备不周,没了粮草,您能不能给我点接济,让我把这些雇佣军遣散回欧洲。斯蒂芬居然慷慨解囊,给了亨利二世一笔钱。可后来亨利二世竟然第二次发动了同样的战争来争夺王位。

人家当初接济你,你现在又杀回来了,这在中国人看来是忘恩负义。欧洲的贵族认为对手的宽容是理所当然的,该竞争的还是要接着竞争。所以过了几年之后,亨利二世再次率领大军,卷土重来。这时他年龄大了羽翼已丰,所以在战场上打败了斯蒂芬。虽然他取得了胜利,但结果却很有意思。他和斯蒂芬签订了一个条约,就是这王位还是由斯蒂芬来做,把亨利二世立为太子,一旦斯蒂芬百年之后,由亨利二世来继承王位。

在一般人眼中,好不容易打赢了,却只得了接班人的名义,好像不值得。按照中国皇位争夺,非杀个你死我活不可。另外还有一场战争也非常有戏剧性。

英国爱德华三世两个儿子兰开斯特公爵和约克公爵的后代,他们都对英国王位感兴趣,于是两个家族间发起了一场内战。战争的结局竟然是不打不成交,两大家族后来打出了感情,互通了婚姻,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娶了约克家族的伊丽莎白。联姻之后,约克和兰开斯特两大家族宣告合并,开创了都铎王朝。

在欧洲的政治中,有一个特殊传统,就是一个国王,即使是被从王位上推翻下来,也会受到必要的礼遇,这也是骑士精神的一种体现。所以在欧洲的权力斗争中,很少有像中国那种斩草除根的想法。

3、要竞争更要有风度

欧洲的贵族宁可承担养虎为患的后果也不愿意丧失自己的风度。1688 年时候,威廉三世攻打詹姆斯二世。威廉三世是詹姆斯二世的女婿,但他觉得这个王位应该是属于自己的,所以从詹姆斯二世手中夺取了英国王位,把自己的岳父给俘虏了。他把自己的岳父关在靠近海边的一座城堡里,同时在城堡靠海那一侧给他留了一条小船。詹姆斯二世心领神会,就坐着这条小船逃到了欧洲。

第二年詹姆斯二世组织了一支雇佣军想重新夺回自己的王位。这时威廉三世正在组织和法国进行一场战争,他一看自己岳父卷土重来,不得不腾出一只手来对付自己的岳父。最后虽把詹姆斯二世打跑了,但在英法战争中却遭到惨败。

正如荷兰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所说的,“火药的传入虽然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但是中世纪骑士所体现的,并且被理想化的骑士精神,却在近代西方文化中得以保留”。这种骑士精神实际上就是贵族精神的一部分,它作为一种道德理想,对西方人的民族性格有着长久的影响。

西方进入平民社会之后,贵族之间网开一面的传统在高层政治中还依然得以保留。比如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军即将面临失败,军官中有人提议化整为零分散到老百姓家里,进入山区打游击战。但当时南军最高统帅罗伯特・李将军却不同意,他说:“战争是军人的职业,我们要是这样做,就等于把战争的责任推给了无辜的老百姓。我虽然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军人,但我绝不会同意这样做,如果能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南方老百姓的安宁,我宁愿作为战争犯被处死。”

他的对手是大家熟知的林肯,林肯总统同样表现出宽宏大量的贵族风度。本来他确实应该按照军法对罗伯特・李进行处置,但是他认为南北之间的仇恨宜解不宜结,所以他对李将军说,您也到了退休年龄了,就告老还乡吧。于是,李将军就以这种方式光荣退休,回到自己的庄园,撰写回忆录去了。

贵族精神有很多还不为我们所理解,比方说,贵族精神当中的低调。洛克菲勒帝国,那个小洛克菲勒在上大学的时候,过的是贫穷的生活,自己烫裤子,自己缝钮扣,不抽烟,不喝酒,不随便到剧院去看电影,和他爸爸一样,把每一笔开支都记在小本子上。这些人看起来很节约,但是并不小气,因为在面向社会进行捐赠的时候,都非常慷慨。比如咱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比尔・盖茨,后来把他名下所有的财产全都捐给了社会。既节约又慷慨,这也是贵族精神非常可取的一部分。

这种精神,从一个角度来看是慷慨,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读,也可以说是一种担当精神,一种社会责任感。所以在今天西方社会的主流意识当中,最让我们感动的就是这种无处不在的担当精神。

比如西方的航海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当一艘船遇到危险要沉没的时候,船长肯定是最后一个离开的,或有的船长干脆选择和船一起沉没,这就是从贵族精神延续下来的一种承担精神。

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船即将沉没的时候,船长走进了船长室,选择了和船共存亡,这就是一种担当精神。在大船开始沉没的时候,船长请船上的小乐队到甲板上来演奏,以安抚大家的情绪。在演奏完毕之后,首席乐手向大家鞠了一躬,乐手们开始离去,船上非常混乱,大船马上就要沉没了,首席乐手看见大家都走远了,他自己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架起小提琴,拉起了一支新的曲子,已经走远的乐手,听到音乐声,不约而同地又回到了首席乐手身边,大家重新开始演奏。船要沉没了,大家相互握手,互道珍重,首席乐手说:“今天晚上,能和大家一起合作,是我终身的荣幸。”

这是对贵族精神的最好的诠释,它告诉我们,有一种死比平凡的生更伟大。

4、贵族精神的实质

储安平在其《英国采风录》中记述了他对英国贵族和贵族社会的观察,他说:“凡是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他们都看不起金钱…… 英国人以为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是一个真正高贵的人,正直、不偏私、不畏难、甚至能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他不仅仅是一个有荣誉的、而且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用当年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的话来说:贵族精神的实质是荣誉。

贵族精神跟物质条件,有的时候可以说没有什么关系。就像当年张爱玲所说的,旧上海公寓里的那个电梯工,一定要衣冠楚楚,领带打得整整齐齐,才肯出来给顾客开电梯,这也体现了一种贵族风度。还比如许纪霖教授所说的,有一个下岗的三轮车夫,靠自己蹬三轮车的微薄收入,养活了几十个孤儿,一个一个送他们去上学,我们也可以说,这个人具有一定的贵族精神。所以说,贵族精神说离我们远也远,说离我们近也很近,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精神贵族。

英文里的 noble,除了有 “贵族” 的含义外,还有 “出身高贵的”、“高尚的”、“伟大的”、“崇高的”、“卓越的”、“辉煌的” 等含义,“贵族精神” 则包括高贵的气质、宽厚的爱心、悲悯的情怀、清洁的精神、承担的勇气;以及坚韧的生命力、人格的尊严、人性的良知、不媚、不娇、不乞、不怜;始终恪守 “美德和荣誉高于一切” 的原则。

“贵族精神” 并不必然地为 “贵族” 所垄断,我等平民只要不断努力学习坚持塑造自己的人格状态,同样是具有 “贵族精神” 的贵族,我们所要强调的是 “精神的贵族化”。然而,如今国内对于贵族的理解是:拥有高档住宅、豪车、美女如云、消费欧洲奢侈品、子女入学 “贵族学校” 和出国留学等等,崇尚这样的贵族式生活方式,更多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贵族生活。不是表现在人对精神和审美的追求,而是体现在挥金如土、绫罗绸缎、花天酒地的金钱主义形式上。贵族化中的 “贵”,就是华丽、气派、显赫、奢侈等形式。传媒传递给我们一种错觉就是这种和真正的贵族文化毫不沾边的虚荣和幼稚的形式氛围。这种贵族文化实际是一种肤浅、粗糙的文化氛围,这将源于幼稚而止于成熟,源于虚荣而将止于务实。

真正的贵族精神,应该有三根重要的支柱:一是文化的教养,抵御物欲主义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二是社会的担当,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扶助弱势群体,担当起社会与国家的责任;三是自由的灵魂,有独立的意志,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而且具有知性与道德的自主性,能够超越时尚与潮流,不为政治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

贵族这一无论是在称谓还是实质上的确认,都必须是与其品德、学识、行为相符合的。否则,即使其权倾天下,富可敌国,亦不能进入贵族的行列中。贵族的真正意义是指其在精神和高尚行为上的拥有。贵族精神的高贵之处,那就是干净地活着,优雅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他不会为了一些眼前的现实利益,去背信弃义,去不择手段。基于这样一种意义上来讲,精神的贵族和所谓富有之人应该是没有关系的。精神的贵族不一定富有,富有之人不一定是贵族。因为这种贵族精神不是用钱可以买来的。(来源:觉敏 作者:白云先生)

[责任编辑: 薛涛 ]


【荐读】阅读的最高意义 ,在于养成精神贵族 - 时政频道 - 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8/11/c_129221939.htm


人生唯一的捷径,是阅读一流的书

原创 儒风大家

人生唯一的捷径,就是用时间与生命拥抱一流的书。

俗话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欲上进先读书。

读书就是把生命中的无聊时光转化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就是将前人的经验吸收内化为我所用的过程。

1 读书增见识

人生匆匆不过几十年,世界之大让人眼花缭乱。人类认识世界的脚步有限,每个人认识世界的程度又有所不同。

总有些东西是我们没有见过,总有些事物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就像我们的腿,能带领我们走遍世界。

时间与空间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属性,我们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却无法在时间的长廊里自由穿梭。

书籍就像时间长河中的一艘小船,一页页,一句句,存下来的都是前人的思想,翻开书籍,我们才得以与前人交流争辩。

萧伯纳曾说:“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读书就是个思想交换的过程。

书籍,就像一扇窗户,打开着扇窗,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2 读书平心绪

人为什么要读书?不仅为了开阔世界增长见识,更重要的是,读书能够看见真正的自己,认识真正的自己。

我们常说静下来读书,不是你主动静下来,而是读书能让你静下来。

书籍总能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磁场,翻开书,面对整齐的方块字,整个人的心胸也会变得开阔,你会不自觉的让自己的思想放慢,身体放轻。

书中世界无奇不有,我们总能从中得到安慰与寄托,当你苦闷消沉时,你能从书中得到鼓励;当你骄傲自满时,你又能从书中得到劝诫。

读书,能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进而拥有更好的世界。

3 读一流的书,成一流的人

在信息的海洋中,我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太多太多。每年有无数本书出版印刷,但并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我们花费精力。

只有一流的书才值得我们阅读。一流的书不是畅销书,而是经过时间检验的书。现在有很多畅销书属于快餐文化,一阵子莫名其妙火起来,之后就难觅踪迹。

读书,要选择经过时间检验的有思想有深度的书籍。经典的书籍才有生命,读这些书我们更能从中获得满足感与享受感。

读书不能有所偏废,要做 “杂食动物”。不论文学、语言还是科技都要有所涉猎,只有这样才能有个健康的灵魂。

一流的书读的越多,看到的世界也就更开阔,对生命的的理解也就更深刻。这样才能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繁华,过得起平淡的生活。


人生唯一的捷径,是阅读一流的书 儒风大家 2018 年 05 月 18 日 06:30

https://mp.weixin.qq.com/s/JlzNX7tal-abxxtvh2slVw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 —— 没有,一个都没有

大象 我的印象笔记 2017 年 04 月 27 日 19:32

图片

本文包含一份礼物,爱读书的你别错过

我前阵子把一篇讲查理・芒格的文章存进了印象笔记,有一句话被加粗标注并永久记了下来:

查理・芒格任何时候都随身携带一本书,即使坐在经济舱的中间座位,他只要拿着书,就安之若素。

他说:“我手里只要有一本书,就不会觉得浪费时间。”

查理・芒格,是沃伦・巴菲特的绝配搭档,但他的知名度和巴菲特相比一直很低,他的智慧被严重低估。

图片

他和巴菲特联手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

45 年间,他俩公司的股价年均复合收益率 20.3%

从 19 美元升至 84487 美元

查理・芒格虽毕业于哈佛法学院,但他却说:

我想自己不是良好教育的典范,我是自己学会通过阅读获取想要的信息的。 我一生如此,相比在世的老师,我通常更喜欢作古的杰出导师。

查理擅长将众多学科知识融汇贯通,并加以应用。所以“我手里只要有一本书,就不会觉得浪费时间。”的爱书态度,绝对是他在世俗取得惊人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下面分享一段他自己的读书感受:

摘自他的书的《穷查理宝典》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 – 没有,一个都没有。—— 查理・芒格

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我本人是个传记书迷。我觉得你要是想让人们认识有用的伟大概念,最好是将这些概念和提出它们的伟人的生活和个性联系起来。

我想你要是能够和亚当斯密交朋友,那你的经济学肯定可以学得更好。和 “已逝的伟人” 交朋友,这听起来很好玩,但如果你确实在生活中与已逝的伟人成为朋友那么我认为你会过上更好的生活,得到更好的教育。这种方法比简单地给出一些基本概念好得多。

**每天起床的时候,争取变得比你从前更聪明一点。**认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务。慢慢地,你会有所进步,但这种进步不一定很快。但你这样能够为快速进步打好基础…… 每天慢慢向前挪一点。到最后如果你足够长寿的话 – 大多数人得到了他们应得的东西。

就确定未来而言,没有比历史更好的老师……一本 30 美元的历史书里隐藏着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答案。

西塞罗虽然知识渊博,但他还是认为,只要一息尚存,就应该不断学习,自我提高。(这也是现在特别被认可的「终身学习者」概念)

我们看很多书。我认识的聪明人没有不看很多书的。但光看书还不够,你必须拥有一种能够掌握思想和做合理事情的性格。大多数人无法掌握正确的思想,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应用它们。

读些什么书

时间不浪费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骨架,作为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盛装而来: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着肌肉。你一定要用 X 光般的双眼看书,因为这是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本经典之作,爱读书,喜欢从书中汲取知识的象亲都该读一读,如果没时间读,可以从今天这张思维导图中高效梳理、完善自己的读书方法。

阅读分四个层次,下面逐一分解。

图片

第一层次:基础阅读

初步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这个层次的学习基本在小学完成,也应该是读者都基本具备的层次。

第二层次:检视阅读

指进行略读、粗读,较短时间掌握书的脉络和大概内容,以决定是否进一步阅读。

1、略读预读

这是一种非常主动的阅读,从书的整体着眼略读,有助于快速把握重点,发现自己最需要的信息,也能节约不少时间。

2、粗浅阅读

遇到不懂的部分就跳过去,完整的读一遍,即使你只掌握了 50% 或更少,那样也比因为某个地方停下来要好的多。我们的教育总是强调关注自己的不会的地方,但在阅读上,这样不可取。

图片

3、阅读速度

不单要提高速度,还要能用不同的速度阅读。

4、逗留与倒退

眼睛移动的逗留会影响速度,而「手」是简单有效的工具。通过注视移动的手指来提高视线移动的速度,这样,阅读速度也跟着提高了。

第三层次:分析阅读

图片

第四层次:主题阅读

图片

图片

原思维导图 @老杜还在授权印象笔记重新绘制

聪明人都深知「读书」的意义和价值。现实的社会里,不读书确实也可以「成功」,但聪明人都知道:读书会让「成功」的概率大大增加,作为一个理性的聪明人,你知道你的选择:读书还是不读,这不是一个问题。

鼓吹「读书无用论」的都是扯淡,一定要说读书没用的话,就是读完就忘,没有积累。那如何克服这一点?记录、保存书摘和你的读书笔记。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 —— 没有,一个都没有 我的印象笔记 2017 年 04 月 27 日 19:32

https://mp.weixin.qq.com/s/Q1PIPydPcoNPWtFvTn_pWQ

  • 12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