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储备 | 童年视力健康的“保护盾”

注:本文为 “远视储备” 相关文章合辑

未整理去重。


什么是远视储备?您家孩子远视储备正常吗?

北京学生健康教育中心 2023 年 04 月 13 日 07:00 北京

远视储备

带孩子做视力检查的时候

很多父母听说过

“远视储备” 这个概念

“远视储备会影响孩子以后的视力?”

“远视度数低,是快要近视了吗?”

……

那么远视储备到底是什么

与近视有什么关系

这里就和大家聊一聊

了解远视储备是什么

Part.01 远视储备是什么?

刚出生的婴儿,眼轴(眼球长度)比成年人短,处于远视状态,就是所谓的 “远视眼”,婴幼儿几乎都是远视。

绝大多数 3 岁儿童通常有 300 度左右远视,为生理性远视,是正常的 “远视储备”,能起到避免或延缓未来发生近视的风险。

随着年纪增加,眼睛发育长大,远视储备被逐渐消耗,远视度数逐渐降低。大约到 10-12 岁时,眼睛逐渐发育为正视眼。

图片

远视储备与近视的关系

婴幼儿出生后远视储备是固定的,无法后天获得。且随着年龄增长和眼睛发育,远视储备会逐渐减少。

一般情况,3 岁左右的儿童,远视为 300 度;4-5 岁,远视储备在 200-250 度;6-7 岁 150-200 度;8-9 岁 100-150 度,10-11 岁 50-100 度,12 岁以后远视逐渐消失。

图片

但在眼睛达到正视状态之前,远视储备如果被过快、过度地消耗完了,眼睛就很容易发生近视。比如,正常情况下儿童 3 岁时有 300 度左右远视,若此时远视不足 100 度,则未来发生近视的风险极高。

那么家长如何才能确定孩子的远视储备还剩多少?

12 岁以下儿童,到正规医院眼科进行散瞳验光,便可准确查出远视度数。

Part.02 如何避免远视储备过早消耗?

既然远视储备如此宝贵,那么怎样避免孩子的远视储备过早地被消耗掉,降低近视风险,是家长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除了正常消耗之外,一些不良的用眼方式和生活习惯,会导致孩子的远视储备过快消耗,如:户外活动缺乏;长时期过度近距离用眼,包括高负荷的作业负担或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睡眠不足;饮食不平衡等。

所以预防远视储备过快消耗,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1. 加强户外运动

户外运动是避免远视储备过度消耗的最佳途径,可以有效预防近视发生。

建议中小学生每天保持 2 小时日间户外活动,幼儿园儿童 3 小时。如果因为特殊原因无法出门,可以通过阳台、窗户或自家庭院接触自然光线。

2. 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宜过长

包括看书、看电子屏幕。课堂学习时,中小学生建议 “30-10” 法则 —— 连续学习 30-40 分钟至少休息 10 分钟;幼儿园儿童建议 “20-10” 法则 —— 连续学习 15-20 分钟至少休息 10 分钟。鼓励课间 10 分钟尽量到教室外面活动,既放松了眼睛,又增加了户外活动时间。

长时间连续近距离用眼比如阅读时,一般建议 “20-20-20” 法则 —— 每近距离用眼 20 分钟,应当抬头眺望远方 20 英尺(6 米)的远处,至少 20 秒。如非学习必要,尽量少用电子产品。

3. 保持充足的光源和良好的读写姿势

使用台灯读写,顶灯同时打开。不在暗处看书,不趴着、躺着看书。读写时保持 “一尺、一拳和一寸”,即握笔手指距笔尖一寸(约 3cm),胸口离桌沿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约 33cm)。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充足的睡眠

每天保证 9-10 小时睡眠,保持营养均衡,减少糖的摄入。

5. 定期到医院检查视力

父母要定期带孩子检查视力,检查内容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程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眼底等,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Part.03 远视储备越多越好吗?

有家长会觉得,既然远视储备能减少近视风险,那是不是远视储备越多越好呢?

并不是。

儿童期的生理性远视一般为低度的远视,不影响视力。而当儿童远视度数过高,为了看清楚过度使用调节功能时,则可能会出现视疲劳、弱视、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等问题。

所以远视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远视度数过高反而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矫正。


家长重视的「远视储备」,为什么不需要太早筛查?

原创 卓正医疗 赵文琛 卓正科普 Health Express 2024 年 01 月 16 日 16:01 广东

“我家娃远视储备还有多少?”

这几乎是每位来看诊的家长最关心的话题,虽然在门诊已经回答了无数次,但对于很多家长朋友们来说可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答案 ——咱们根本没有测到,也不推荐去测远视储备!

这可能是个意料之外的答案,怎么会没有测远视储备呢,那刚刚咱们检查了那么多项目,都查了些什么?

—— 那是因为,真正的远视储备一定是充分散瞳之后验光得出的结果

尤其是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甚至可能需要使用 1% 阿托品 3-7 天才够 [1],没有散瞳的验光结果不能用来得出远视储备是否充足的结论,更不能用来对比远视储备是不是下降了

以下这两种都是我们学龄前孩子视力筛查时常见的检查单,经常会有家长拿着这些未散瞳的检查结果来就诊,说被告知孩子没有远视储备了。

图片

图一:电脑验光 / SPOT 视力筛查仪报告单

那么,是不是每个孩子每次检查都需要散瞳查远视储备呢?

答案是 ——没有必要

“远视储备” 到底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出生时,会有 300 度左右的远视,这些生理性远视称为 “远视储备”。 随着生长发育,儿童青少年眼球的前后长度(称为眼轴)不断增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一般到 15 岁左右发育为正视眼,这个过程称为正视化 [2]。

现代青少年儿童由于过早过多近距离用眼、缺乏户外活动等因素,导致眼轴增长过快,远视储备提前消耗完,是目前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

既然远视储备不足可能就会有近视的风险,那怎么还说没有必要散瞳去检查呢?

刚刚咱们说了,人眼出生的时候一般有 300 度的远视储备,从 3 月到 9 月龄时会明显下降至约 150 度左右 [3],而正常情况下,3 岁到 6 岁之间远视储备是不怎么变化的 [4],6 岁以后才开始下降,12-15 岁进入正视状态后相对稳定 [5-6]。

2022 年我们国家发表的一篇专家共识中有 6-15 岁不近视儿童的数据 [2],6 岁时远视储备 50 到 350 度的孩子,15 岁时可能都不会近视。因为他们之间远视储备下降的速度差异非常大。这么看来,一个 6 岁的孩子散了瞳、查到远视储备,除了继续定期复查,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那对于<6 岁的学龄前孩子就更是如此了

图片

图二:6~15 岁学龄儿童眼球远视储备发育曲线

《中国学龄儿童眼球远视储备、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参考区间及相关遗传因素专家共识(2022 年)》

不提倡常规散瞳,倒不是因为散瞳有什么危害,只是因为比起费时费力去散瞳检查一次远视储备,定期的复查眼轴可能更有意义,因为眼轴增长过快代表远视储备消耗过快,而查眼轴是不需要散瞳的。

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就像不管现在有 100 块还是 300 块钱,谁先花完关键还是看使用的速度不是吗?

不过,虽然我们不提倡太早常规散瞳,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建议家长什么检查都不做的~

学龄前视力筛查的意义

视力筛查仪的任务主要是排查弱视的风险,而不是检查远视储备。

对于配合检查和理解能力相对较低的婴幼儿,视力筛查仪操作快捷简便。可初步评估孩子有无高度远视、高度散光、高度近视、显性斜视等可能影响视力及视觉发育、导致弱视的因素。

图片

对于 300 度以内的生理性远视,视力筛查仪结果准确度较低,可能低估孩子远视度数、甚至显示轻微近视。如果视力筛查仪结果提示异常(如 3 岁前远视大于 300 度),建议带孩子前往眼科就诊确认,以眼科医生的评估和判断为准。

需要注意的是,婴幼儿的屈光度数可能随着眼球发育有较大变化,眼科医生会结合其他检查手段综合评估,以决定是可以定期随访观察,还是需要马上进一步处理

当然,每当在门诊解释了这么多以后,仍有许多家长会执着地问一句:“医生,那我家孩子的远视储备是多少呀?”

如果做一次散瞳检查能缓解家长朋友们的焦虑,或解开心结,其实不妨就做一次,反正也无害,只是费点时间,或是要费爹妈哄一下不配合滴眼药水的娃。

孩子的近视风险

但家长们通常还有另一个比较执着的问题 —— 预测一下孩子什么时候会近视?快来让我掐指一算…… 开个玩笑,这个问题可是很难回答的。

首先我们得知道,近视还是远视、度数多少,受整个眼球发育的影响,和眼轴长度关系最大,角膜、晶状体等等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角膜曲率表示的是角膜的弯曲程度,也就是折射光线的能力,折射能力越强越倾向于近视。另外,性别、年龄、遗传、生活环境、行为习惯等等都会影响到近视的发生发展。

图片

的确随着近视成为青少年的普遍现象,目前也有一些预测近视风险的专家共识 [6]。比如通过一次的眼轴测量数据,和计算出的轴率比(眼轴长度 / 角膜曲率),判断是否已发生了或将发生近视,预测未来近视的发生风险。但通常在 3-6 岁的儿童中准确性欠佳,眼轴增长速度仍旧是评估远视储备量消耗或近视进展情况最重要的指标

眼轴安全增长速度:

由于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和晶状体变化的代偿,眼轴的增长存在一定的安全容许范围,在该范围内的增长不会带来屈光度数的明显变化。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较快,晶状体代偿能力也较强,因此学龄前的孩子眼轴增长得多些也不会造成远视储备大量下降。

基于上海地区某研究的数据,未近视儿童青少年中,3~5 岁眼轴安全增长值中位数为 0.25 mm / 年,6~12 岁为 0.18 mm / 年,13~17 岁为 0.04 mm / 年 [6]。临床中,考虑到学龄前幼儿眼轴的波动范围更大,对于 3-5 岁孩子会适当放宽标准,目前大部分专家推荐幼儿园孩子以每年眼轴增长 0.4mm 以内为宜。

因此可以这么认为,学龄前期只要眼轴增速在安全范围内,孩子就能带着丰富的远视储备进入下一个年龄阶段。

那么我们建议 3-6 岁在幼儿园的时候,尽量保证充足的户外,规避不良用眼习惯,避免使得眼轴 “超速增长”,保存好远视储备。毕竟到了下一个阶段,这一些 “库存”,完全不被使用消耗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总而言之,在 0-3 岁时,进行视力筛查,排查弱视风险;3 岁开始,进行全面眼科检查(包括上述的眼轴、角膜曲率等),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动态监测孩子的近视风险。若发现问题,相信循证医学,和医生共同决策方案,就是我们能给孩子将来最好的 “视力储备”。


远视储备的秘密,都在这里了哦!

原创 可乐妈 崔玉涛养育中心 2025 年 02 月 26 日 12:09 北京

保护宝宝的视力,着实是个系统大工程。

建立视觉健康档案,保持正确用眼习惯,日常保护远视储备,可以说是缺一不可。

很多小伙伴会说,前两个能明白,就是定期带宝宝检查视力,平时注意保护眼睛嘛,可是这第三项,远视储备是什么?怎么保护呢?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一说。

图片

视力变化三部曲

其实,新生宝宝是个超级大远视眼,他并不能清晰地看见这个世界,之后随着宝宝长大,视觉能力才会逐渐发育,因此视力会经历一个从远视到正视的过程,而如果在这期间,视力保护做得不到位,那么正视又可能会向着近视去发展,构成了 “视力变化三部曲”。

图片

可乐妈知道只说这么一段话,大家看起来还是有些抽象,接下来容我详细解释下。

图片

生理性远视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眼球比较小,眼轴较短,这时候眼睛处于生理性远视状态。

就好像一个相机,镜头和底片的距离比较近,看远处的东西相对清晰,看近处就模糊一些。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而这个远视度数就是我们常说的 “远视储备”,一般在 300 度左右。随着年龄增长,眼球逐渐发育,眼轴慢慢变长,远视度数会逐渐降低。

图片

图片

通常情况下,当宝宝长到 6 - 8 岁时,眼球发育基本完善,眼轴长度适中,平行光线进入眼睛后,能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这就是正视状态。

此时宝宝看远看近都比较清晰,视力处于正常水平。不过,正视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成长过程中,合理用眼、科学呵护,才能顺利过渡到这个理想状态。

图片

图片

近视

要是宝宝日常的用眼习惯不好, 比如长时间近距离看电子屏幕、看书姿势不正确、户外活动时间太少等,就会导致眼轴过度增长。

一旦眼轴变长超过了正常范围, 平行光线进入眼睛后,聚焦在视网膜前方,看远处的物体就变得模糊不清,这就发展成了近视。 近视不仅会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不便,还可能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加深。

图片

在宝宝视力发育的过程中,虽然 “远视储备多” 是件好事情,但却也有些副作用,那就是宝宝看近处的时候,会觉得有些困难。

图片

为什么会这样呢?

前面我们也说了,远视储备多意味着宝宝的眼睛本身是处于远视状态,看近处物体时,需要眼睛付出更多的调节力,才能让物体清晰成像在视网膜上,而长时间过度调节,就容易引起视疲劳, 所以就会表现出近距离用眼困难, 当然了,“视疲劳” 也是损害视力健康的元凶之一。

图片

既然远视储备这么重要,那我们就需要远离那些会导致它快速丢失的坏蛋,可乐妈帮大家总结了一下,小伙伴们赶紧自查起来。

图片

用眼习惯差

如今电子产品无处不在,很多宝宝过早、过多地接触手机、平板、电视等。 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充分休息,这是远视储备丢失的重要原因。

图片

另外,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比如看绘本、画画、搭乐高等等,还有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比如弯腰驼背、眼睛离书本太近,也会让眼睛出现 “视疲劳”,加速远视储备的消耗。

图片

图片

户外活动少

研究表明,每天户外活动 2 小时以上,能有效预防近视, 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视网膜分泌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能抑制眼轴的增长,从而保护远视储备。

因此,如果宝宝户外活动时间严重不足,眼睛得不到足够的光照刺激,远视储备就容易悄悄溜走。

图片

饮食不均衡

孩子的饮食也和视力密切相关。 如果宝宝严重挑食、偏食, 日常缺乏维生素 A、C、E 以及叶黄素等对眼睛有益的营养物质的摄入,那么也可能会影响眼睛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间接导致远视储备减少。

图片

图片

很遗憾,一旦远视储备丢失,就很难再恢复了, 因为眼轴变长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就像我们长高了,没办法再变矮一样。

不过,虽然远视储备不能回来,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控制近视的发展速度, 比如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借助离焦眼镜、ok 镜(角膜塑形镜)等,尽可能延缓近视度数的加深。

图片

图片

怎样避免远视储备过早消耗

事后补救,远不如事前预防,想要避免宝宝的远视储备被过早消耗掉,下面这几点真的很重要。

图片

控制宝宝近距离用眼的时间,每次不超过 20 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 1 小时。

这里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 “20 - 20 - 20 原则”,就是每近距离用眼 20 分钟后,要向 20 英尺(约 6 米)外的地方眺望至少 20 秒。这个方法能让眼睛在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后得到充分放松,有效缓解视疲劳。

图片

看书、写字时,**保持 “一拳一尺一寸” 的正确姿势,**即胸口离桌沿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33 厘米),手指离笔尖一寸(3.3 厘米)。

图片

每用眼 30 - 40 分钟,就让眼睛休息 10 - 15 分钟, 可以看看远处或者闭目养神。

另外,室内光源的合理配置也至关重要,最好选择无频闪、色温在 4000K - 5000K 的暖白光灯具, 确保光线均匀柔和,避免宝宝在过亮或过暗的环境下用眼。

图片

每天带孩子到户外玩耍,让眼睛充分沐浴阳光。 户外活动的时间越长越好,哪怕只是在户外散步、晒太阳,对眼睛的保护作用都很大。

图片

如果天气不好, 实在不能外出时,也可以让宝宝尽量在靠近窗边等能接触到自然光的地方玩耍。

图片

给宝宝提供均衡的饮食, 多吃富含维生素 A 的食物,如胡萝卜、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 C 的水果,如橙子、草莓等;富含维生素 E 的坚果,如杏仁、核桃等;还有富含叶黄素的绿色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

图片

总之,保护 “心灵的窗户” 健康,是件大事!

对于宝宝来说,一定要重视远视储备这个关键指标,从现在开始,就赶快行动起来,帮娃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守护好他清晰明亮的 “视界” 吧。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孩子远视储备的秘密,一文说清楚

原创 游玉霞 丁香妈妈 2025 年 03 月 11 日 20:50 北京

很多家长可能都听说过:0~3 岁是宝宝预防近视的关键期,也都听过「远视储备」这个词。

但它到底是什么,和近视又有什么关系?「远视储备」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今天我们就请眼科专家来跟大家说说这个问题。

前阵子门诊,有位家长带着马上 3 岁的孩子来查视力,说是送给孩子的生日礼物。电脑验光后发现右眼远视 75 度,左眼远视 100 度,双眼视力都是 0.8。

家长很紧张地问我,网上说 3 岁的孩子要有 200 多度的远视储备才是正常的,我们孩子是不是已经远视储备不足了?是不是近视了?

当然不是这样,听我往下说你就知道了。

图片

01 什么是远视储备,和预防近视什么关系?

简单来说,人在刚出生的时候眼球发育尚未完全。

大多数人的眼球长度(也就是眼轴)偏短,表现为有远视度数,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 「远视储备」

先了解眼球成像的原理,就更好理解什么是远视储备了。

我们知道,光线只有聚焦在视网膜上的时候,我们才能看清楚东西。

可以把眼球发育理解成是一个「吹气球」的过程,气球表面相当于视网膜。

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 远视就是气球还没被吹起,扁扁的(眼轴偏短),光线就会聚焦在气球的后头。

▪ 近视就是气球充盈到过于鼓胀的状态(眼轴过长),光线无法到达视网膜。

这两种情况都会因为眼轴长度异常,光线无法到达视网膜,而导致视物不清。

那远视储备和近视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远视储备,就像小朋友把度数存在「视力银行」里面。 随着年龄增长,眼轴和视力都会不断发育,相当于远视度数不断被花掉。

收支平衡(眼轴正常)就是正视,即不远视也不近视的状态,过度透支(眼轴过长)则会导致近视。

遗传、户外活动少、用眼习惯不好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眼轴长得太快,相应的远视储备消耗过快,那么近视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图片

02 远视储备是越多越好吗,不足就意味着近视吗?

并不是的。

远视并不是正常的屈光状态。只是度数小的时候,一般可以通过眼睛的自我调节来代偿,让光线刚好能聚焦到视网膜上,看清楚东西。

如果远视度数过大(远视储备过多),超出自身调节能力范围,就会导致看远和看近都不清晰。

对于儿童而言,这种状况就有可能影响视力正常发育,从而导致弱视。

那么,远视储备值一旦过度消耗就意味着近视了吗?也不是的。

这种情况只是增加了近视的风险,而不代表已经近视。

就像每个孩子长个子有早有晚一样,每个人在不同年龄远视储备消耗的速度也不尽相同。

这需要结合视力、眼轴、角膜曲率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这个时候需要引起重视,但家长也不必太过焦虑。

比如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个快 3 岁的孩子,0.8 的视力对 3 岁的孩子来说已经达标,所以我们认为她现在处于正常情况,只需要注意用眼习惯、定期观察就可以。

图片

03 如何维持好的远视储备?

首先,对于 0~3 岁的孩子来说,要排查一些可能影响视力发育的眼病。 比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斜视等。

其次,给孩子建立眼健康档案。 一般来说,3 岁的孩子可以学会查视力,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建立眼健康档案,查视力、度数,有条件的还可以查眼轴,保持半年或 1 年定期检查。

现在也有不少机构针对更小的孩子使用儿童视力筛查仪进行度数检测,其实挺好的。

但由于孩子年龄小,配合度会低一些,可能导致结果不那么准确,家长如果发现检查报告提示有风险也不要太焦虑,建议先去医院进行复核。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比如:

  1. 不要让孩子过早接触手机、iPad 等小屏幕电子产品;

  2. 2 岁后可以适当看动画片,但最好是投到电视屏幕上看,注意保持足够的距离,每次最好不超过 20 分钟;

  3. 保证充足睡眠,多去户外运动。


via: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