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次实验——NPC问题(聚类分析)

学生聚类分析思考

为了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现教务处计划对学生进行摸底并分类,假如使用K均值聚类算法,并且认为学生大概可以分为四类,分别为“积极主动型”、“学霸型”、“游戏人生型”、“迷茫无目标型”。

如果我是项目经理,首先我对给学生分门别类表示不赞同。因为人并不好像植物一样,通过研究就可以将它们分成哪科哪属哪种。人在每一个阶段都可能会有所改变,学霸不一定一辈子都是学霸,学渣也会有发奋图强的一天。然后每个学生不一定都只含有一个类别,例如应该还会有“积极主动学霸型”。

言归正传,我认为如果真的要给学生分类的话就需要了解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1、有没有当(或者竞选过)班干部或是社团的委员

2、喜不喜欢自己的专业

3、喜不喜欢玩电脑游戏(一天花多少时间在游戏上)

4、有没有明确的目标

 

我认为只需要几个问题就可以大致反映出问题,以我平常填调查问卷的惯例,过多问题的问卷体现不出真实性。

积极主动型,在某些方面做事会很积极,但是不代表在任何方面都很积极。在这里我理解成管理事务的积极主动,所以我觉得竞选过班干部或者是社团委员的并且愿意为集体付出的学生都是积极主动的。

学霸型,我认为学霸型的主要特征就是画上自己绝大部分时间在自己喜欢的学科或者是事情上面。嗯,体育生每天练习自己的体育项目可以叫做学霸,可是其它专业的学生每天去训练体育项目却不会被人称作学霸(其实我觉得有些不公平)。所以大家认为的学霸型就是画上自己大部分时间在自己专业上的类型。

游戏人生型,调查其一天花多长时间用来玩游戏。其实游戏人生型含有很多种类型:1.天才型,2.可控制型,3.颓废型等等。

没有目标型,就是自己有没有明确的目标然后为了这个目标一步一步地前进。

 

根据统计学的大数定理,足够多的试验次数可以得出一个稳定的结论。但是不能对试验单独的个体做出全面的评价。

 

如果我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我会放弃项目,因为可行性非常低。还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性,不该给学生分门别类。

 

要做的话就做一些别的分类,比如说通信用户的分类,顾客在各季节对商品的需求分类等等。这一类项目去做的调查的结果才会有实际的用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