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电路分析(二)

BUCK电路分析(二)

PSIM仿真同步BUCK电路

​ 在上片文章中,初步的分析了BUCK电路的工作原理。本章使用PSIM软件仿真BUCK电路,观察分析BUCK电路器件关键波形。图1是同步BUCK电路图,开关频率设置为200K ,固定占空比。在仿真一段时间、电路工作稳定之后,观察分析波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 同步BUCK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2 PWM波形

​ 如图2所示,AMP是斜坡发生器的波形,PWMH是上桥臂MOS Q1的驱动波形,PWML是下桥臂MOS Q2的驱动波形;I(L1)是电感电流波形;可以看到PWMH 和PWML都存在一小段时间同时为低的情况,该时间就是死区时间。 同时可以看到在PWMH为高,PWML为低时,上管MOS Q1 开通,下管Q2截止,电感电流上升;在PWMH为低,PWML为高时,上管MOS Q1 截止,下管Q2开通,电感电流下降。

​ 由于是同步BUCK电路;电流一直是有的,图中电感电流的平均值大于零,图中电感电流的波形与异步BUCK电路进入了连续电流模式(CCM)时的波形是一样的,不同的是由于同步BUCK电路下管是MOS 电流是可以倒流的,所以在同步BUCK电路轻载、空载时,电感电流可以是负的 也就输出电容流出电流;而在异步BUCK电路中,BUCK电路轻载、空载时 电感电流减少到零之后,二极管截止了 电流就不能倒流,电流就为零,电路进入了不连续电流模式(DC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 3 MOS Q1 电流电压波形

​ 如图3所示,I(Q1)是流过MOS Q1 的电流的波形, VQ1是MOS Q1 的 Vds 波形。在PWMH为高,PWML为低时,上管MOS Q1 开通,下管Q2截止,电感电流上升;流过MOS Q1 的电流也是上升的。I(Q1)的波形可以看作是电感电流波形的一部分。一般情况,BUCK电路采用峰值电流控制模式时,需要采样上管MOS Q1的电流 也就是 I(Q1);可通过电流互感器来采样。在PWMH为高,PWML为低时,上管MOS Q1 开通,MOS的Vds电压下降 如波形VQ1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4 下管 MOS Q2 电压、 电流波形

​ 如图4所示,I(Q2)是流过MOS Q2 的电流的波形, VQ2是MOS Q2 的 Vds 波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图中显示的I(Q2)电流波形与教科书或者其他资料流过续流二极管的波形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电流参考方向不同引起的。将图中的波形沿着X轴上翻 就得到了书本中的波形。同时如果要采样下管的电流波形也需要注意电流方向的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 电感L 电流、电压波形

​ 如图5所示、I(L1)是电感电流波形;VL是电感两端的电压波形;Vout是输出电压波形,从波形可以看到 输出电压是18.9V左右,波形包含了0.03V峰峰值的纹波。 从波形上看,在PWMH为高,Q1开通时 加在电感上的电压是约29V,上一章分析了伏秒积平衡,电感电流的增加量需要等于减少量。通过电感电压波形也是可以验证的。
U L = U i − U o = 48 − 19 = 29 U_L = U_i - U_o = 48-19 = 29 UL=UiUo=4819=29
​ 在PWMH为低,Q2开通,Q1截止了时,加在电感上的电压是输出电容的电压:
U L = − U o = − 19 U_L = - U_o = -19 UL=Uo=19
通过波形可以计算 在PWMH为高是与PWMH为低时,电感电压波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是相等的。也即伏秒积相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 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 7 输出电容 的电流波形

​ 如图7所示,I(C2) 是输出电容的电流波形。在电感电流上升期间 ,有电流入输出电容为电容充电。

PSIM仿真异步BUCK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8 异步BUCK电路

​ 如图 8所示,为异步BUCK电路图,与同步BUCK电路的不同在于,异步BUCK电路使用功率二极管D1 作为续流二极管。开关频率设置为200K ,固定占空比。 以下将观察分析异步BUCK电路的波形并对比同步BUCK电路的波形、了解其不同之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9 异步BUCK电路 电流连续模式下的波形

​ 图9所示,AMP是斜坡发生器的波形,PWMH是上桥臂MOS Q1的驱动波形,I(L1)是电感电流波形; I(Q1)是 MOS Q1的电流波形;对比图2可以看出,在电感电流不过零的情况下;同步BUCK电路与异步BUCK电路的 电感电流波形 和 MOS Q1的电流波是相同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0 异步BUCK电路 电流连续模式下的波形

​ 如图10所示,I(D1) 是续流二极管的电流波形。对比图4同步BUCK电路流过下管的电流波形,可以看出。他们的波形是关于X轴对称的,这是由于电流参考方向不引起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 11 VQ1 MOS Q1 的Vds 波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 12 VD1 续流二极管电压波形

图12 所以 VD1 是续流二极管的电压波形;在实际电路中测量的续流二极管电压波形与图中的波形可能有较大的不同,这是因为序列二极管的结电容以及它寄生电感电容参数引起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3 异步BUCK电路 输出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容的电流波形

​ 如图13所示,Vout为输出电压波形 电压为23.70V左右,并包含有纹波电压。异步BUCK电路输出电压波形与同步BUCK电路 在电感电流不过零的情况下,是相同的。

同步BUCK电路与异步BUCK电路,轻载或者空载之下,电感电流的对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4 异步BUCK电路 不连续电流模式(DCM)波形

​ 如图14 所示、电感电流I(L1) 在 PWMH为低期间,在下一个周期PWM为高之前;电感电流降低到零;电流不连续,进入DCM工作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5 同步BUCK电路 轻载下 电感电流波形

​ 如图15所示 同步BUCK电路,在轻载时的电流波形 I(L1); 电流在减小到零之后,电流反相增大;这是因为电感存储的能量释放完,电感电流降低到零之后,下一个周期的PWMH高还没有到来, 下管MOS Q2 还导通着,这时输出电容就会通过电感 MOS Q2 放电,电流倒流。而在非同步BUCK电路中,电感电流减小到零之后续流二极管截止了;不像同步BUCK电路中MOS Q2那样电流可以倒流,所以其电感会有一段时间没有电流流过,电路进入断续工作模式。在同步BUCK电路中,由于MOS Q2那样电流可以倒流,在整个周期内电感都是有电流流过的,同步BUCK电路所以是不存在电流断续的转态。电流断续模式(DCM)是针对非同步BUCK电路而言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6 异步BUCK电路 临界电流模式(BCM) 电感电流波形

​ 如图16所示 异步BUCK电路,在轻载时的电流波形 I(L1); 在PWMH为低 MOS Q1 关断 ,续流二极管D1续流,在电感电流减小到零时时,下一个周期的PWMH高刚好到来,电感再次上升。此时电路就进入了临界电流模式(BCM)。

PSIM仿真电路下载地址:BUCK仿真

<think>嗯,用户让我介绍一下Boost和Buck电路分析,我需要先理清楚这两个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首先,Boost是升压电路,而Buck是降压电路,都属于DC-DC转换器。我应该从它们的结构开始讲起,比如主要组成部分,开关元件、电感、电容这些。 接下来,我需要解释它们的工作原理,可能分步骤说明开关导通和关断时的电流路径,以及电感储能和释放能量的过程。这里要注意区分连续导通模式(CCM)和不连续导通模式(DCM),但用户可能只需要基础分析,所以可能先集中在CCM的情况。 然后,电压转换比的推导是关键,需要用伏秒平衡原理来推导Boost和Buck输出电压公式。比如Boost的输出电压是输入电压除以(1-D),而Buck则是输入电压乘以D,这里D是占空比。这部分可能需要数学公式,但用户可能希望有直观的解释,而不仅仅是公式。 另外,用户可能想知道这两种电路的应用场景,比如Boost常用于需要提升电压的设备,比如LED驱动或电池供电设备,而Buck则用于手机、电脑等需要降压的场合。同时,可能需要提到它们的优缺点,比如效率高、但Boost的输出电压会随负载变化,需要闭环控制等。 还有,用户可能对纹波电流、电感电容的选择感兴趣,这部分可以简要带过,说明电感的作用是储能,电容平滑电压,以及如何计算它们的值。不过如果用户是初学者,可能需要避免太深入的计算,保持介绍的简洁性。 另外,要确保语言通俗易懂,避免过多专业术语,或者在必要时解释术语。比如,解释占空比是指开关导通时间与整个周期的比例。还要注意结构清晰,分点说明Boost和Buck的不同之处和共同点。 可能用户的实际需求是了解如何选择或设计这两种电路,或者是为学习电力电子基础做准备。因此,除了理论分析,给出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会更有帮助。比如,Buck电路电压调节模块中的应用,Boost在太阳能充电器中的使用等。 最后,检查是否有遗漏的重要点,比如同步整流技术,或者效率影响因素如开关损耗、导通损耗等,但根据问题,可能不需要深入这些细节,保持基础分析即可。总结部分需要简明扼要,强调两者的区别和适用场景,帮助用户形成清晰的概念。</think>### Boost 和 Buck 电路分析 Boost(升压)和 Buck(降压)电路是两种常见的 **DC-DC 开关电源拓扑**,用于调整直流电压。它们通过控制开关器件(如MOSFET)的导通与关断,配合电感、电容等元件实现能量转换。 --- #### **1. Buck 电路(降压型)** **作用**:将输入电压 \( V_{in} \) 降低为 \( V_{out} \),且 \( V_{out} < V_{in} \)。 **典型应用**:手机充电器、笔记本电脑电源、LED驱动等。 ##### **工作原理**: 1. **开关导通阶段**(占空比 \( D \)): - 开关管(如MOSFET)导通,电流流经电感 \( L \) 向负载供电,电感储能,电容 \( C \) 充电。 - 电感电压:\( V_L = V_{in} - V_{out} \)。 2. **开关关断阶段**(占空比 \( 1-D \)): - 开关管关闭,电感通过续流极管释放能量,维持负载电流。 - 电感电压:\( V_L = -V_{out} \)。 ##### **电压关系**: 根据电感伏秒平衡原理: \[ V_{out} = D \cdot V_{in} \] 其中,\( D \) 为占空比(\( 0 < D < 1 \))。 ##### **特点**: - 输入电流连续,输出纹波较小。 - 效率较高(通常 >90%)。 --- #### **2. Boost 电路(升压型)** **作用**:将输入电压 \( V_{in} \) 升高为 \( V_{out} \),且 \( V_{out} > V_{in} \)。 **典型应用**:太阳能充电器、LED升压驱动、电池供电设备等。 ##### **工作原理**: 1. **开关导通阶段**(占空比 \( D \)): - 开关管导通,电感 \( L \) 储能,电容 \( C \) 向负载放电。 - 电感电压:\( V_L = V_{in} \)。 2. **开关关断阶段**(占空比 \( 1-D \)): - 开关管关断,电感电压与输入电压叠加,通过极管向负载和电容供电。 - 电感电压:\( V_L = V_{in} - V_{out} \)。 ##### **电压关系**: 根据伏秒平衡原理: \[ V_{out} = \frac{V_{in}}{1-D} \] 其中,\( D \) 为占空比(\( 0 < D < 1 \))。 ##### **特点**: - 输入电流断续,输出纹波较大(需大电容滤波)。 - 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敏感,需闭环控制。 --- #### **3. 关键元件设计** - **电感(L)**: 决定电流纹波大小,需满足: \[ L \geq \frac{(V_{in} - V_{out}) \cdot D}{\Delta I \cdot f} \quad (\text{Buck}) \] \[ L \geq \frac{V_{in} \cdot D}{\Delta I \cdot f} \quad (\text{Boost}) \] 其中 \( f \) 为开关频率,\( \Delta I \) 为允许的电流纹波。 - **电容(C)**: 用于滤波,减小输出电压纹波: \[ C \geq \frac{\Delta I}{8 \cdot f \cdot \Delta V} \quad (\text{Buck}) \] \[ C \geq \frac{D \cdot I_{out}}{f \cdot \Delta V} \quad (\text{Boost}) \] --- #### **4. 对比与总结** | **特性** | **Buck 电路** | **Boost 电路** | |----------------|------------------------------|-------------------------------| | **功能** | 降压 (\( V_{out} < V_{in} \)) | 升压 (\( V_{out} > V_{in} \)) | | **输入电流** | 连续 | 断续 | | **效率** | 较高(>90%) | 稍低(受极管损耗影响) | | **应用场景** | 稳压供电、低电压设备 | 能量回收、高压需求设备 | --- #### **5. 进阶知识** - **工作模式**:连续导通模式(CCM) vs. 不连续导通模式(DCM)。 - **同步整流**:用MOSFET替代极管,提高效率(如同步Buck电路)。 - **控制方式**:PWM(脉宽调制)、PFM(脉冲频率调制)。 如果需要更深入的数学推导或具体设计案例,可以进一步探讨!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