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1年外包经历的运维人员自述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我工作的第11个年头,基本都是做运维相关的工作,该文章是记录并分享我这些年的工作经历,从刚毕业的迷茫然后找到目标,对工作充满斗志,再到后面的心态逐渐放平摆烂又陷入迷茫,也觉得自己在职业发展上没有任何进步空间了。

本人2013年毕业出来社会工作,坐标广州,学历是成人本科,因为当初读的是中专计算机专业,在2009年中专毕业后也尝试过找工作,主要途径是学校介绍或者是参加学校办的招聘会,但大部分都是电话客服或电话销售之类的工作,个人不喜欢这类打电话的工作,但是碍于中专学历其实没什么选择,在家里很迷茫地待了几个月不知道怎么办。最后在家人的建议下又报了个开放大学的专升本提升一下学历,专业还是选择了计算机相关的,选择计算机专业是因为我从小喜欢玩游戏而不是真想学习什么技术,也没想过将来要从事哪方面的工作,既没有规划也没有目标,主打一个混,虽然是成人专升本,但在校期间也是上下午都有课,所以就没再去找工作,打算毕业后再找。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了四年后顺利毕业,然后又要开始面对找工作的难题了,当时我自己的认知很有限且非常社恐,害怕面对社会,再想想我读专升本的第一目的可能是为了逃避工作吧,其次才是为了提升学历。但要面对的始终都要面对,就开始尝试去招聘平台找工作,我对自己没什么自信觉得干不了专业的技术活,对找什么工作这件事依旧迷茫。没想到过了几天有位一起读专升本的同学找到我,说他现在在一家人力资源公司当HR,有些项目他在负责招人,有个岗位问我要不要去。这位同学也是我中专的校友,他因为中专一毕业就报了专升本,而我拖了几个月才报名,所以进度比他慢了一个学期,我出来找工作的时候他已经工作快半年了,反而有资源能关照一下我们。我看到有工作介绍第一时间非常开心,就了解了一下工作内容,得到回复是某银行的外包项目,负责银行机房7x24小时值班的岗位,需要招好几个人呢,没有工作经验的我马上就答应去面试了。后面我就按照约定的时间过去那家人力资源公司报道,除了我之外还有另外3个人也是面试这个岗位,其中2位也是我专升本的同学,还有1位是刚毕业从广东其它城市过来的,接着人力资源一位项目的负责人简单地和我们聊了一下,了解我们的信息,就说要带我们去银行客户那边面试了,说走就走,我们4个人就跟着项目负责人来到珠江新城某写字楼,上楼之后我们就坐着等面试,刚出来找工作的我觉得这里环境好高级,机房就在办公室隔壁,还能看到广州塔和一线江景,顿时就想留在这工作了,然后银行那边的一个科技部经理给我们每个人轮流面试,面试内容因时间太久远不记得了,印象中就是随便聊聊,没有什么专业方面的问题,但我自己好像比较紧张说话都结结巴巴的,面试完还担心能不能过,过了一会银行的那位经理就出来和我们说了一些客套话,并表示我们可以在这里工作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的表情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终于找到工作了!就这样我开始了第一份外包工作。

第一份工作的工资是3000,买社保,但不给我们买公积金,现在回想起来感觉好黑啊,不过那时不懂也没多想,到手的钱是2700多。工作的内容就是7x24小时看业务系统监控、机房动环监控和巡检机房,看到告警就建工单然后通知工程师处理。排班分早中晚三班,早班:8:00 ~ 15:00,中班:15:00 ~ 22:00,晚班:22:00 ~ 次日8:00,晚班后休息一天,好像是8个人分4组轮班。当时是2013年1月入职的,临近过年了,难怪这么着急请人哈哈。。经过一些简单地培训后我们就开始分组值班了,那一年的春节我基本都在上班,但由于第一次找到工作也没有任何抱怨,还有点开心。虽然这个工作没任何技术含量,但我也很认真地对待,唯一的困难可能就是半夜三更看到有告警要不要打电话通知工程师吧,我当时啥也不懂,也不知道那些告警的实际影响,按照甲方的要求只要有告警都要电话通知对应的工程师,所以认真工作的我只要有告警都会打电话通知,我也怕经常半夜三更打电话吵醒别人会不会被骂,但有时候遇到些脾气比较暴躁的,上班时间打电话也被骂了/(ㄒoㄒ)/~,可能别人觉得我啥也不懂又没把问题描述清楚觉得烦吧。由于这个工作长期熬夜,晚班两个人一般会轮流到外面的沙发睡觉,但旁边有个UPS机房就算关着门也能听到嗡嗡响,夜深人静时听得更清楚,加上同事巡检门开了又关,沙发又睡得不舒服,综合环境根本睡不着,等早上回家我的房间因光线太充足导致我也睡不了多久,就这样干了快一年的时候,我的身体就出现了问题,常见症状就是胸闷(胸口好像被石头压着一样)、心跳加速和呼吸变困难,精神状态很差,每天都好像不够睡一样,有时候路上走着走着就心跳加速两眼会变得漆黑,现在回想起来好可怕,身体给我发出这么严重的警告了,我当时还硬撑干了1个月才跑的,也没去医院检查过,差点为了3000块的工作把命给搭上了。我为了保住小命还是毅然把工作辞了,辞职后用了1个月来恢复,每天晚上9点准时睡觉,经过充分休息后我的生物钟恢复了,之前的症状也慢慢缓解消失,我松了一口气。然后又开始找工作了,这次有了工作经验的我对找工作更加有信心,对下一份工作也充满了期待。

2014年4月,第二份工作是在招聘平台打开了简历之后有HR主动联系到我的,这公司招的岗位是IDC运维工程师,估计是看我有机房的工作经验所以才联系我,HR说公司在北京,广州没分公司但有项目,所以直接安排我去客户那边面试,甲方是某互联网公司。按照约定我就去了面试,面试官也是个运维,他说他以前也是这家IDC外包公司的,我心想他应该是能力比较优秀又受到了赏识所以能跳到甲方吧,觉得他好犀利。面试官带着我进了个小机房,里面有一些服务器,大概记得他问我有没有接触过服务器硬件,会不会做RAID,会不会使用Linux之类的问题,当时我除了巡检过服务器硬件就没其它多余操作了,根本不知道RAID是啥,Linux有印象在学校上课见过老师打开图形界面展示了一下,自己完全没操作过,总结就是啥也不懂,基础薄弱。面试过程也是不尽人意,问题基本都答不上来,但结果却出乎意料,面试官说我有很多东西都不会,但是等我到了工作的地方要学,到时候会考核我,言下之意就是愿意给我机会尝试了,我也觉得挺意外,这面试都能过。

这份工作的工资是3400,有试用期但忘记多久了,试用期后通过甲方考核才能留下,面试一周后安排我去机房报道,机房有两个,都在海珠区,位置算不上郊区,但出了地铁还要转公交坐几个站才能到。早上我去了其中一个机房报道,到了门口之后有一位同事下来接我,这位就称他为同事A吧,印象中他的性格比较拽,脾气不怎么好,同事A就带了我进去,这里是某运营商的数据中心,给我的感觉就很老旧,看不到几个人,大楼里面乌漆嘛黑的,而上楼之后更令我傻眼了,驻场办公的地方就是一个阴暗的小房间,里面堆满了服务器和交换机,有两张看着脏兮兮的桌子,连椅子都是烂的,我上一份工作在高级写字楼上班,所以来到这里落差感好大,打破了我的期待,但既然来都来了,也只能接受。这里要自己带电脑才能干活,事前没和我说要带电脑,我并没有准备,所以就跟着同事A在旁边看他干活,只见他在一个黑乎乎的界面敲着命令,说是Linux操作系统,当时我的认知里操作系统应该都要有图形界面和鼠标的,为啥这个系统没有,心里很慌,这玩意我根本就不会,本能在排斥认知范围外的东西,面着对完全没接触过的东西直冒汗,不禁地问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工作。到了中午休息时间,因为这个机房的位置比较偏僻,想出去吃饭要走很远,所以一般都打电话点餐,水也要自备,这里没有打水的地方。下午继续跟着同事A干活直到下班,在这里工作除了那一点技术,力气是很重要的,因为正常只有1个人驻场值班,平时甲方会有很多服务器上下架的需求,那就需要自己一个人完成搬砖,少则几台多则十几二十台以上,1U的服务器还比较轻,搬起来不会太吃力,但2U的服务器真心重,我要用尽吃奶的力气去搬,有时候搬砖强度大,第二天肌肉会非常酸痛,我面对着从未接触过的东西和高强度的搬砖,精神和身体都觉得很疲惫,对当时的我是种考验。

到了周末放假我马上就去买了手提电脑,有了手提电脑之后同事就给了我一些Linux和RAID相关文档和一个虚拟机,因为我0基础所以那些文档都是看不太懂的,虚拟机则是一个搭建了PXE的Linux系统,用于工作中批量安装。广州这边项目除了同事A之外还有同事B和同事C,同事B是这边的小组长,印象中性格比较沉稳,不苟言笑,同事C接触得不多,没什么印象,他们3个都是两个机房轮流驻场,除了广州两个常驻的机房外,甲方在全国很多地方也租用了机房,所以经常会安排一些出差,在市内,市外和省外都有活,而我主要是同事A带着,偶尔会换成同事B或同事C带我。大概一个多月过去了,他们都知道我啥也不会,根本不敢让我独立干活,只能协助他们,同事A经常会不耐烦地喷我,给我说教,但我确实啥也不会,也不好反驳什么。某天我和同事B一起上班,他离开座位后电脑没锁屏,我转身就瞄到他的QQ聊天框,他在和北京那边的主管聊天,大致内容就是主管那边询问我的情况,应该有吐槽我的内容,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主管说:我都想把他开了,看到这句话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难道试用期都过不了了,但我不想坐以待毙,想尽力做点事情,这时我意识到就算有同事带也只会给你演示工作过程,细节并不会手把手教你,他们只关心我啥时候能自己干活,就这样一直跟着他们根本学不会什么,只能靠自己了。接下来我就在百度搜Linux基础的相关教学,找到了一套免费的基础教学视频,然后跟着视频一个个章节地学习实操,有空闲时间就打开虚拟机敲命令,周末放假和下班回家也继续练习,经过反复练习后效果非常明显,记住了很多常用命令和配置,敲命令的速度也提升了很多,最重要的是对这个操作系统还产生了兴趣,想继续深入学习。工作中我会拿一些闲置的服务器来练习做RAID和使用PXE安装系统,果然靠自己动手才能学会,比只看着别人操作和文档靠谱多了,靠恶补将基础学会了,有了独立干活的能力,我的风评也有所好转,满试用期后甲方的面试官给我考核,就是电话问技术问题和工作规范,我全都答上了,最终正常转正。经过这次的经历后不仅提振了自信心,还找到了想要发展的方向。

转正之后我就变成一个人在机房上班了,虽然我有点社恐也不擅长交际,但每天都只有自己一个人上班还是会觉得好无聊,整层楼除了我之外就只有一个偶尔出现的清洁阿姨了,会和我说一下早上好之类的。而且搬砖都只有我自己搬了,有时候来个需求下架几十台服务器,就我一个人搬下架,再搬上推车拉给物流,还得拉好多趟,毕竟一个人不敢将服务器叠太高,摔烂一台都很麻烦。期间出差需求比较多,也有安排我去出差,最远去过湖南,一个人到陌生的地方搬砖感觉更累,所以我不太喜欢出差。过了一段时间公司请了3个刚毕业的新人,我也有负责带他们,终于不用一个人搬砖了,还有人陪我聊天。这个工作干了快半年的时候,我就有了辞职的想法,一来不想再干体力活,二来想干系统运维方向的工作,能接触更多基于Linux搭建的服务。有一天我和同事A在QQ讨论一些事情,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生了争执,想起他之前经常怼我,所以这次我是毫不犹豫地怼了他然后把他QQ删了,反正我都不想干了,翻脸就翻脸了。这件事之后没多久我就辞职了,这份工作又增强了我的个人技能,就开始按照目标继续找工作。

2014年10月,我从公司离职后又开始找工作,打开简历后收到好多电话邀请面试,就令我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有好多工作可以选择,首先将包含机房运维、7x24小时值班相关的工作过滤掉,不想再整天泡在机房和熬夜。所以只找Linux系统运维相关的工作去面试,面试机会虽然多,但人家要求的不单单只是Linux的知识,还要懂shell脚本、中间件和数据库,记得当时很流行lamp、lnmp这些架构,而我apache、nginx、tomcat、mysql、sql语句全不会,shell脚本不太熟,自己也不是能说会道的人,没法靠吹牛逼来包装自己,面试屡屡碰壁,当然就算吹牛逼厉害碰到要笔试的公司也会露馅。但是我始终坚持要找系统运维的工作,记得有一家做存储的公司面试通过了我也没有去,选择继续参加面试,到了11月初我也没找到工作,因为我想去的公司面试都没过,进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期间我也有自己尝试学习中间件和数据库,但摸索得比较慢,陷入到一种失业的焦虑。某天一位朋友说他快学完IOS开发课程准备出山了,我就好奇地问他怎么跑去上课了,他说想学一门语言转开发,还能提升工资,所以在培训机构报了当时比较火的IOS开发课程脱产学习。我是不知道有IT培训班这个东西,但听他讲完我就思考了一下,既然有开发的培训班,那肯定也有运维的咯,马上就打开百度搜到了一家培训机构,印象最深刻是点进去官网后看到的宣传语"先就业",“后付款”,还有很多学员的就业信息,去了某某公司,薪资多少,然后我就在咨询了一下课程大纲,培训机构老师说可以过去试听,觉得合适再报名。这个培训机构在天河黄村那边,现在估计已经没了,我就找了一天到现场听课,看到他们的学生还挺多的,课室基本都坐满了,我就找位置坐下静静地听老师讲课,只听了一个上午就决定要报名了,因为自己的心态挺着急的,想靠课程的引导尽快提升技术然后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且自己也不是0基础,肯定能学得进去。我报的是脱产学习,学费大概1万2左右,培训时间好像是2个月多月,还有1个月的oracle课程要另外交钱,我只报了运维的课程,然后课程咨询的老师就给我搞了一个2万元额度的消费贷,学费从这里面扣,课程学完后开始还款,1年还清,原来先就业,后付款是这么个意思- -。报名后老师说这个月刚好有个新开的班,让我跟这个班上课。这新开的班人数也是非常多,大部分是毕业生过来培训,小部分是像我这样有工作经验又想提升技术的人,课程好像分初级和进阶,分别由两个老师来给我们上课,每日都是安排一整天的课,初级讲的就是Linux的所有基础,进阶就讲Linux上的各种服务,有监控(zabbix、nagios)、中间件(nginx、apache、tomcat)、mysql读写分离,主从搭建、存储、虚拟化、正反向代理、负载均衡等等,还有很多就不一 一列出。所以学习初级课程的时候还好,可以轻松学完,但到进阶课程就不一样了,有非常多的知识堆叠在一起,课程讲得又很赶,我经常听得头昏脑胀,脑袋装不下那么多东西,其他同学的情况也差不多,还有一些直接就趴下睡着了,不过老师都会将他们叫醒,跟他们说要睡就回家睡,干嘛来这里浪费钱,老师还是挺负责的哈哈,我有时候也打瞌睡,不过想到交了这么多钱,马上又瞪大眼睛好好听课,所以0基础去学估计在初级课程就想睡觉了。时间来到2015年2月,我已经把课一节不落上完,对我而言确实有学到想要的东西也加强了基础,不过还是会脑补找不到工作又欠贷款的情景了,毕竟培训机构不是100%保你就业的,但是会把你推荐给一些公司得到面试机会,所以最后都是要看自己的造化。课程上完后还有个就业辅导,教你怎么样包装一下简历,要学oracle的继续学,不学的就出去找工作。从上一份工作到现在历经4个月,我怀着忐忑的心又继续找工作。

-------------------------------------------20240512更新-------------------------------------------

2015年3月我在求职平台接到了第一个面试,一样是外包开局,某知名互联网大厂外包岗位。第二天早上我按约定时间到现场面试,我到得比较早还没到上班时间,在前台登记完就坐在旁边的凳子等面试官,看着办公室陆陆续续到岗的人,突然就有点紧张。过了10来分钟面试官过来带我进去,眼睛扫了一下我的简历就问了2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计算机原理相关,CPU和内存是怎么工作的,第二个问题是TCP/IP三次握手的原理,说出整个握手过程,听完这两个问题我脑袋一片空白,这些理论知识我早就忘掉了,没想到会问这样的问题,本来我就有点紧张,听完这些问题更紧张了,支支吾吾半天都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面试官见此状就继续往下问,问一些技术问题,因为太过紧张,所以基本没有给出满意的答案,到这里我就感觉面试100%过不去了,后面的聊天中我还说我是it培训出来的,面试官听了笑着问我学了什么?应该觉得我太水了吧哈哈,事后我想培训经历不应该主动说出来的,有些公司会觉得it培训出来的不靠谱,可能会增加面试的失败率。毫无意外,这次面试没通过,我刚参加完培训出来的第一面就以失败告终,确实会有点打击,但我也没有气馁,再接再厉。学员和培训机构有一个几百人的QQ群,在群上老师会发一些岗位信息给我们报名,老师会将简历推给那些公司,我们就能得到面试机会,某天我看到群上发了一个岗位,我实在着急找工作马上报了名。没过多久就接到了HR的来电,给我介绍了一下这个工作的大概情况,是做某银行的外包项目,上班地点在佛山,我听到在佛山觉得通勤好远还犹豫了一下,不过还是想面试完再说,起码多一个机会,我就答应去现场面试了。然后百度查了一下上班的位置,竟然有地铁能到,那时是我第一次发现有广佛线这个东西,之前从未坐过,那住广州去佛山上班问题也不大,我心里暗喜。面试那天坐地铁换乘2次,出了地铁还要走一小段路才到目的地,单程通勤大概50分钟到1个小时,这时间还可以接受。这里上班的环境确实不错,是一整个园区,叫xx金融中心,周边的商业配套也比较完善,比起2014年那份IDC运维的工作环境好了N个档次,庆幸自己没放弃这个机会。在园区大门我联系了驻场的项目经理接我进去,这里称他做W总,他们所在办公楼是信息中心,办公楼里都是一排排网吧式的工位,人员很多很密集,W总简单地和我聊了一下之后就带我找甲方的人面试,说有两次面试,第一面是行方的经理,第二面是行方的主管。上午行方的一位经理给我面试,这里称他做老Z,面试过程并没有问技术的细节,主要是了解我的工作经验、会哪些技能和想法为主,我回答得比较轻松,面试完之后他当场就给我通过了,接着W总就问我的期望薪资是多少,我说5000,然后他说到佛山这边上班每个月有1500的出差补贴,总共就是6500,这薪资竟然还超出自己预期了,现在回想可能是我自己开低了?哈哈。时间来到中午下班饭点,要等到下午才能找行方主管面试了,当时跟着别人去饭堂吃了个饭,园区里的饭堂很大,不过人真的非常非常多,要排很长的队伍买饭。到了下午,W总就带我去继续面试,到了主管的工位找不着人,就让我到旁边没人的工位坐着等,过了没多久W总和我说主管在开会要再等一下,殊不知这一等就是4个多小时- -!!到了下班时间主管才从会议室出来,人家都提着包准备下班了,W总马上叫住他给我面试,这次面试更简单,做个自我介绍然后循例了解一下我的情况就完了,也是当场就给我通过了,我也没料到这次面试如此顺利,还挺轻松就获得这个工作机会,虽然花了一天时间来面试但也值了,主要是薪资比上一份工作快翻倍了。通过甲方面试后公司的HR就给我发了offer,一周内我准备好各种材料到公司办理入职,参加了新员工入职培训,了解到这个公司主要是做银行业的外包业务,总部在北京,其它城市都有分公司,也是个大公司了。完成入职和培训就要准备到甲方那边上班了,虽然还是外包,但我对这个结果也挺满意了。

-------------------------------------------20240517更新-------------------------------------------

这份工作的职责是测试环境维护,除了常用的linux系统外还有Aix系统,中间件用was,数据库用db2,web服务器用IHS,是一整套IBM的应用架构,所以还能接触到新的东西。这时的我对未来有着美好的展望,觉得只要有了实际的项目经验,不断加强技术能力,下一次跳槽薪资又可以翻倍了,下下次跳槽薪资继续涨,想想都开心!那时还比较年轻有这种想法也正常。不过现在回想这份工作薪资快翻倍的原因只是碰巧罢了,外包一般都是比较有钱的甲方才会用,价钱不会太过低,而且甲方人员主要是做管理的,面试的时候对技术细节不会过问,所以我也不会暴露出太多问题。回到工作,我们属于研发中心的系统管理室,里面分别有环境组和系统组,环境组负责测试环境的应用系统维护和版本部署,系统组负责基础设施维护(包括但不限于虚拟化,服务器,存储等等),环境组里又分了卡外围、网银、核心等好几条线,每条线有一个外包人员当组长,然后上文提到的老Z就是负责管理环境组的甲方,也就是我的甲方领导。我第一天报道时把我分到了环境组的卡外围线,这条线的组长我就称他做线长,线长给我介绍了一下工作内容、组内人员和系统的业务,日常干得最多就是版本部署,这里我简称打版,银行这边每一个投产都要经过开发提交版本 -> 环境组部署新版本 -> 测试人员验证 -> 生产环境投产,如果测试不通过就让开发修改后重新提交,重复上述步骤,除了打版外就是环境维护和搭建,有包括但不限于SIT、UAT、性能测试、投产演练各种环境。线内包括线长有4个人,有1人准备跑路,我要接替他的位置,负责卡交换系统,这系统大概就是负责各个渠道的交易转发、业务处理、批量处理和报表生成等功能,业务方面的东西我倒是没有太在意,毕竟只是测试环境,个人感觉就算很懂业务用处也不大。我上班的第一天就已经开始打版了,工作很快就能上手,毕竟有之前自学和培训打下的基础,没感觉到这工作有什么困难,之前学的东西在这能用到40%左右吧,没接触过的中间件和数据库也很快能掌握基础使用,这份工作对新手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平台,除了工作经验和技术的成长外,这里人员非常多,日常免不了沟通,对人际关系处理也会有帮助。我的第一份工作"机房保安"起点非常低,走到这里对自己来说无疑是种突破,所以我的工作热情非常高涨。

2015年银行有个核心系统的改造项目,各外围系统也要配合进行改造,要求2016年初上线,所以今年大部分工作都是围绕这个新核心系统开展的,为了这个项目环境组陆陆续续进了很多人,属于最鼎盛的时期了。我不是那种很外向的人,所以来了一个月和组内很多同事还没说过话,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这时的我喜欢埋头苦干,认为"多劳多得",整个系统管理室有好几家公司的外包人员,我们公司在系统管理室有10个人左右,不过我和一位大我12岁的同事Y哥很熟,和他聊得最多了,他和我同一家公司也是同一天入场的,至今还有联系。这一年加班真的非常凶,正常下班时间想走是不可能的,会有源源不断的版本提 交上来,要陪着测试组的人完成验证才可以走,每天晚两三个小时走是常态,有一段时间甲方为了赶进度直接将全体人员下班时间延长到21点,印象最深刻就是国庆节7天假期,让我们休2天就回去上班,当时我还是很能卷的,完全不觉得加班很苦,始终对工作保持着热情,这里开发和测试人员占大多数,无论甲方或乙方都非常能卷,经常打交道的一些测试人员晚上都跟打了鸡血一样,非常有精神!打版、解决环境问题、其它专项工作交叉穿插在工作中,除了上厕所和吃饭会起来走动一下,其它时间我的屁股一直贴着椅子干到下班那一刻。虽然我们管的是测试环境,但不代表就不会背锅担责,如果投产后出了故障,开发和测试会先找原因,万一被他们抓到机会发现测试环境有啥配置参数和生产环境不一致的话,那么他们就可以拿这个来做文章,拖我们下水甚至直接甩锅,所以我们组内经常强调要保持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的一致性,保障投产后不出任何问题才是我们的价值,但生产环境是数据中心管的,人家也不会天天提供生产环境的程序和配置给我们做比对,实施起来实际上是很困难的,老Z对这种事情也很苦恼因为出了问题他也会背锅,但是上面的领导才不管你,一个命令下来你就得做好,我就试过一次因为环境不一致问题而背锅,其实组内大伙心里都知道背不背锅更多看运气吧。我打鸡血般地干了大半年,和组内所有同事都变得比较熟了,和几个比较聊得来的同事每天中午都会组队去吃饭,里面有小部分同事至今也有联系,而工作方面就是重复地打版,差不多的操作做了好几百遍而且经常加班,已经有点小疲倦,工作热情会有所下滑。W总会定期组织项目组聚餐,甲方也会组织聚餐让我们乙方一起参与,所以同事间的感情挺好的,都是乐也融融的样子。但做久了我个人感觉这里有好多无意义的工作,经常是一天一个命令,一天一个想法,也没按实际情况考虑能不能实现,就层层传递到我们这里去做了,有些事情干着干着其实都没了后续。

-------------------------------------------20240611更新-------------------------------------------

到了2016年初新核心系统终于上线了,这一年里的高强度加班,定期大小周版本、月度版本的通宵支持,加上各种无意义的专项工作,使我整个人都身心疲惫,高涨的工作热情也已消失。甲方还搞了一个表彰大会,先是吹一下新系统有多牛逼,然后给研发中心各个部门人员颁奖,我们环境组也有人上去领奖,但领奖的都是一些甲方和外包的管理人员,外包的管理人员就是经常被我们吐槽的"邮件专员",当时我们组好像有两个"邮件专员",这个"邮件专员"的定位就是协助甲方管理和出谋划策的一个角色,“邮件专员"平时就是做个传话筒,将甲方布置的任务整理成邮件发给我们,然后不断地催促我们赶紧完成,将结果反馈给他们做汇报,遇到困难他们也提供不了什么帮助,但他们是组里的"核心骨干”,甲方喜欢沟通协调能力强的人,估计"邮件专员"就是懂吹牛逼的,所以这种角色深受甲方喜爱。这时我就有点意识到像头牛一样埋头苦干没啥用,最终甲方都不知道我干了啥,功劳都是给汇报工作的"邮件专员"拿了。但我也不是毫无收获,公司给我加了1500工资,从6500涨到8000,可能是W总看我干得不错给我提涨薪吧。本以为新核心项目结束后加班没这么厉害了,但并没有好很多,还是会有其他新任务要经常加班,这时我对重复打版已经非常厌倦了,而且看到隔壁系统组就没那么多加班,也很少有背锅扯皮的情况出现,所以就有了一个想法,希望能调到系统组去,还能学习下新技能啥的,有了想法我很快就向W总提出,因为当时他也在系统组里,不记得具体的沟通内容了,依稀记得W总听了我的想法之后有点皱眉,但是会和甲方说明我的请求,虽然我也不抱很大希望能调组成功,但为了脱离打版也得尝试,期间我还悄悄跑去面试了一些公司,万一调组没成也能换个工作,这时我的想法是不找外包工作,所以面试的基本都是些中小型公司,要么就是工资比我现在还低的,要么就是要求太高不达标,还遇到过傻逼面试官一个劲的说你这不行那不行,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pua打压吧,面了几家之后我就放弃了,但没过多久好消息也来了,甲方同意了我的调组申请,我逐步将环境组的工作交接出去后就开始接手系统组的工作,主要负责vmware、ibm虚拟化平台和存储的资源管理分配,这些都是之前未接触过的东西,也算学到新知识吧。调组之后我的体验确实好多了,好像换了份工作一样,可以暂时打消我找工作的想法。这一年有很多同事陆续离职,系统组和环境组里的老人都跑得差不多了,散伙饭我也吃过几顿,不过也有补充新人员,这里外包的人员流动率是很高的,开发和测试基本也是换了一波又一波。调组之后我也开始调整自己的工作模式,因为高强度工作一年后发现身体各种不舒服,一天都坐在电脑前面不动其实很难受,搞得我脖子非常僵硬,左右转动都痛那种,腰也经常不舒服,所以坐久了都会跑到楼下站站走走活动筋骨,只要平时工作及时完成,个人风评也不差,偶尔离开座位摸鱼10来分钟问题也不大。

未完。。。。

  • 44
    点赞
  • 1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