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易领域,有一句古话流传至今:
那些专注于趋势的人大多死于震荡之中;
那些关注盘整的人大多死于趋势之中;
那些短线操作的人大多死于急剧上涨之中;
那些依赖主观判断的人大多死于感觉失误之中;
那些依赖消息的人大多死于新闻影响之中;
而那些能够幸存下来的,就是顺应市场趋势的交易者。
经过无数次的实战和总结,最终能够在市场中生存下来的,都是那些能够顺应市场大势、化繁为简、保持朴实无华的交易者。
什么是顺势交易呢?
顺势交易,顾名思义就是顺着当前的市场趋势进行买卖。当市场行情处于上涨时买入开仓,下跌时卖出开仓。然而,这只是顺势交易的表面意义。在实际交易中,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市场趋势的分析和判断充满了不确定性。同样一种趋势,不同的交易者会有不同的看法。
顺势的本质就是跟随市场趋势。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具有挑战性。要顺势而为,首先需要等待趋势明确,不要过早地走在市场的前面。关键在于如何确认趋势明朗。每个人的操作级别和视角都不尽相同,因此趋势的方向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较小级别的下跌趋势中,较大级别的上涨趋势可能已经开始酝酿;因此,首先要确定自己的操作级别,然后确定自己的操作边界,再按照规则去确认趋势。否则,这些都只是空谈罢了。
市场趋势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价格走势是如何产生的。价格走势来源于人们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为了预测未来的价格,人们会根据各种信息来形成自己的判断。然后他们在市场上进行交易,通过博弈来产生当前的最新价格。也就是说,当前的最新价格实际上包含了市场上大多数人的预期。在基本面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这个价格会在人们的各种预期和入场出场的过程中,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波动。由于基本面没有太大的变化,双方的力量都无法产生压倒性的优势。
但是,忽然某一天,出现了一个大的利好。
这个时候,市场的力量平衡被打破了,看多资金明显多于看空资金。于是买入的人增多,而卖出的人相对较少。为了维持头寸,买入者愿意以更高的价格买入。这样就推动了价格不断上涨。
这就是趋势的初期阶段。
在价格短暂上涨之后,市场上的投资者情绪开始发生变化。一部分人觉得已经高了,开始抛售;另一部分多头则因为上涨而卖出获利。这是卖方力量的表现。但同时,也有一部分空头因为价格上涨而买入止损;还有一部分趋势跟踪者因为价格上涨触及了入场点,开始尝试买入以试错。这是多头的力量。
如果在趋势初期,买方力量更强一些,那么价格还会继续上涨。直到双方力量达到平衡,行情开始在高位再次震荡。这种震荡是因为人们已经接受了之前的利好消息,博弈结果已经产生。在这个位置上,之前的利好消息已经不再有效,大家都知道这一点了。因此,行情再次陷入胶着状态。
而此时,如果想要延续这个趋势,就需要买方资金再次发力。而他们发力的最佳方式是借助有利的消息。这一次,行情再度向上冲击。买方和卖方再次展开力量比拼。如果这个利好消息足够强大,买方力量继续占据优势,那么卖方一方就会面临更大的压力。随着价格越来越高,之前抛售的空头数量会越来越多......
这个时候,行情已经冲了两波了,在市场走势下,大约是这个模样:
关于后续行情的发展,关键在于多头是否能拥有一个较大的利好消息来支持。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利好因素,多头只是想用资金强行拉升,那么很容易被空头力量拽回来。换句话说,想要引发一波行情,一个能说服大部分资金加入自己阵营的理由至关重要。
如何判断趋势?
正确判断趋势非常重要,如果趋势判断错误,那么顺势逆势就失去了意义,因为你无法确定当前的走势,更无法顺着行情发展。尽管有很多趋势判断的技巧,如均线系统、道氏理论、趋势理论等,但我们需要固定使用一套技巧,以确保趋势判断的一致性。
从哪里开始顺势
首先,我们将趋势的方向划分为上涨、下跌和横盘,这部分没有太大问题;
其次是划分趋势的级别,通常将趋势分为小级别的趋势、短线趋势、中期趋势和长期趋势;
随后从能量开始释放的时候顺势操作,或者从你能确认的时候开始顺(不要确认得太晚)。
逆势,逆大势而顺小势,意味着顺着短期部分能量的流动方向进行操作。就像顺着人流走路,当半截东西掉了,就需要逆着人流去捡起来。
请记住,你逆向走是为了捡起东西,一旦达到目的,就应该顺流而下,而不是继续逆向走,因为目标在人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