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活动与冰川作用的年代测定方法
在地质研究中,准确测定岩石和沉积物的年代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两种常用的年代测定方法:碳 - 14 测年法和钾 - 氩(K - Ar)测年法,以及相关的实验方法和应用。
1. 碳 - 14 测年法
碳 - 14 测年法是一种基于测量有机物质中碳 - 14($^{14}C$)含量来确定其绝对年龄的放射性测年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测定几百年到最多 43000 年的绝对年龄。
1.1 碳 - 14 的来源与循环
碳 - 14 是碳的放射性同位素之一,半衰期为 5734 ± 40 年。在测年时,通常采用 1951 年估计的 5568 ± 30 年。天然放射性碳在大气、海洋和生物圈三个储库中循环。它主要来自高层大气,是大气氮在宇宙辐射作用下分解产生的。碳 - 14 与氧结合形成二氧化碳,被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吸收,进入食物链,生物体死亡后被化石保存。此后,其含量根据放射性衰变过程呈指数减少,从而可以计算生物体死亡的时间。此外,碳 - 14 还会溶解在海洋中并共沉淀形成碳酸盐。
1.2 全球储库效应
由于生物体与其环境之间的持续交换,$^{14}C/C_{total}$ 比值在大气、海洋表面和生物圈中被认为是均匀的。然而,海洋水对大气碳的吸收需要时间,全球海洋环流是一个长周期(约 1.5 千年),包括深层洋流,其上升流会将几百岁的水带到表面。这些现象意味着海洋水中的碳平均比大气中的碳老 400 年,这就是全球储库效应。
2. 钾 - 氩(K - Ar)测年法
2.1 原理
钾的一种同位素 $^{40}K$,仅占总钾的 0.0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