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API一日一练(84)FlushInstructionCache函数 (转)

一般的程序都是在运行前已经编译好的,因此修改指令的机会比较少,但在软件的防确解里,倒是使用很多。当修改指令之后,怎么样才能让 CPU 去执行新的指令呢?这样就需要使用函数 FlushInstructionCache 来把缓存里的数据重写回主内存里去,让 CPU 重新加载新的指令,才能执行新的指令。下面就来学习一下使用这个函数来实现跳到一个静态函数里执行,而不是直接地调用这个函数。
 
函数 FlushInstructionCache 声明如下:
 
WINBASEAPI
BOOL
WINAPI
FlushInstructionCache(
    __in HANDLE hProcess,
    __in_bcount_opt(dwSize) LPCVOID lpBaseAddress,
    __in SIZE_T dwSize
    );
hProcess 是进程句柄。
lpBaseAddress 是要同步内存的开始地址。
dwSize 是要同步内存的大小。
 
调用函数的例子如下:
#001 // 声明函数类型。
#002 typedef void (*TESTFUN)(void);
#003 
#004 // 定义修改代码的结构。
#005 #pragma pack(push,1)
#006 struct ThunkCode
#007 {
#008  BYTE    m_jmp;      // jmp TESTFUN ,跳转指令。
#009  DWORD   m_relproc;   // relative jmp ,相对跳转的位置。
#010 };
#011 #pragma pack(pop)
#012 
#013 // 测试动态修改内存里的指令数据。
#014 // 蔡军生  2007/12/06 QQ:9073204 深圳
#015 class CFlush
#016 {
#017 public:
#018  // 保存动态修改代码的内存。
#019  ThunkCode m_Thunk;
#020 
#021  // 初始化跳转代码。
#022  void Init(TESTFUN pFun, void* pThis)
#023  {
#024         // 设置跳转指针。
#025          m_Thunk.m_jmp = 0xe9;
#026 
#027         // 设置跳转的相对地址。
#028          m_Thunk.m_relproc = (int)pFun - ((int)this+sizeof(m_Thunk));
#029 
#030         // CPU 里的缓冲数据写到主内存。
#031        FlushInstructionCache(GetCurrentProcess(),
#032              &m_Thunk, sizeof(m_Thunk));
#033  }
#034 
#035  // 真实运行的函数。
#036  static void TestFun(void)
#037  {
#038         OutputDebugString(_T("CFlush 动态修改代码运行 /r/n"));
#039  }
#040  
#041 };
#042 
 
如下调用这个类:
#001  // 测试运行。
#002  CFlush flushTest;
#003 
#004  flushTest.Init(flushTest.TestFun,&flushTest);
#005  TESTFUN pTestFun = (TESTFUN)&(flushTest.m_Thunk);
#006  pTestFun();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