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型模式(9)——责任链模式

定义

为了避免请求发送者与多个请求处理者耦合在一起,将所有请求的处理者通过前一对象记住其下一个对象的引用而连成一条链,使得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当有请求发生时,可将请求沿着这条链传递,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责任链模式也叫职责链模式。

优点:

  1. 降低了对象之间的耦合度。该模式使得一个对象无须知道到底是哪一个对象处理其请求以及链的结构,发送者和接收者也无须拥有对方的明确信息。
  2. 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新的请求处理类,满足开闭原则。
  3. 增强了给对象指派职责的灵活性。当工作流程发生变化,可以动态地改变链内的成员或者调动它们的次序,也可动态地新增或者删除责任。
  4. 责任链简化了对象之间的连接。每个对象只需保持一个指向其后继者的引用,不需保持其他所有处理者的引用,这避免了使用众多的 if 或者 if···else 语句。
  5. 责任分担。每个类只需要处理自己该处理的工作,不该处理的传递给下一个对象完成,明确各类的责任范围,符合类的单一职责原则。

缺点:

  1. 不能保证每个请求一定被处理。由于一个请求没有明确的接收者,所以不能保证它一定会被处理,该请求可能一直传到链的末端都得不到处理。
  2. 对比较长的职责链,请求的处理可能涉及多个处理对象,系统性能将受到一定影响
  3. 职责链建立的合理性要靠客户端来保证,增加了客户端的复杂性,可能会由于职责链的错误设置而导致系统出错,如可能会造成循环调用。

模式结构

  1. 职责链由若干个处理类拼接而成。每个处理类都有两个函数,setNext(Handler)用于设置当前处理类的下一跳地址,handle(request)用于处理请求。若当前处理类的handle函数无法处理该请求,就将请求传给下一个处理类的handle函数处理。
  2. 这些处理类写完后交付给客户端。客户端需要创建所有处理类的对象,然后通过每个对象的setNext(Handler)函数设置每个对象的下一跳地址。然后执行某一个处理类对象的handler(request)函数,那么整条链就开始工作了;request会以此传递下去,直到某一个处理类能处理该请求为止。

参考:

(1)责任链模式(职责链模式)详解  http://c.biancheng.net/view/1383.html

(2)三分钟掌握“职责链模式”——轻松搞定设计模式   https://blog.csdn.net/u010425776/article/details/48037939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