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应用大幕开启,四大领域迎全面机遇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信证券《计算机行业“智能网联”系列专题报告:5G应用大幕开启》。

ps:报告完整版下载方式见文末。

01

5G应用大幕开启,四大领域迎全面机遇

  • 一图纵览5G四大领域全面机遇

2019 年中国进入 5G 商用元年,随着 5G 牌照、5G 通信设施、5G 通信协议、5G 终端的全面加速,5G 应用将登历史舞台,引燃万亿级市场。我们认为,2020 年将成为 5G 应用决胜之年,低时延、大容量、大连接、基础设施等四大领域将迎来全面机遇。

为此我们特意梳理 5G 应用四大领域并绘制相关领域潜在标的一览图,纵览 5G 应用全面机遇。

  • 5G牌照、通信设备、终端加速落地,5G应用土壤已备

2019 年 6 月 6 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 5G 商用牌照,5G 商用迎来里程碑,中国正式进入 5G 商用元年。除牌照问题得到最终确认外, 预计 5G 通信设备和 5G 终端将在 2020 年实现大规模突破式增长,进一步催化 5G 应用落 地窗口期加速到来。

(1)5G 基站:自 2019 年 6 月份正式启动 5G 商用起,截至 2019 年年底,全国共 建成 5G 基站超 13 万个,2020 年 5G 基站建设步伐有望加速,我们预计 2020 年我国将 部署超过 40 万个 5G 基站,力争至 2020 年底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 5G 网络。

(2)5G 协议:5G 协议制定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对应 R15 和 R16 两个协议版本。R15 版本定义 eMBB 业务场景的相关标准,已经于 2018 年 6 月协议冻结。R16 版本主要定义 mMTC 以及 uRLLC 两个业务场景,预计将于 2020 年 3 月冻结。2020 年,5G 标准 可以提供全业务场景 eMBB、mMTC、uRLLC 的支持能力,支持并实现全球商用。

(3)5G 手机:2019 年下半年起,5G 手机逐步发布,新发布款数及月销量总体呈迅 速上升态势,中国信通院数据指出,2019 年 12 月,5G 手机国内出货量已达 541.4 万部, 占比达 17.8%,新上市 11 款,占比达 31.4%,截至 2019 年底,国内市场 5G 手机出货量 超过 1377 万部。未来 5G 终端推广将继续加速,5G 手机快速覆盖,并将有望带动国内智 能手机出货量 2020 年增长率回归增长。据 IDC 预测,在未来短期内,国内 5G 终端出货 数量将会领先 5G 网络用户数,至 2021 年,20%的商用手机将通过 5G 连接。

  • 5G应用登历史舞台,三大特性+基础设施引领未来

在此时点,随着由 G 端引导的 5G 通信基站及协议标准的完善以及 C 端 5G 终端的加 速推广,我们认为,5G 相关应用将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未来 B 端的主要行业机遇,5G 算力和 5G 安全的支撑将在 5G 应用的发展过程中持续受益。

在垂直细分领域中,低时延、大容量、大连接为 5G 的三大应用场景。

(1)eMBB(大容量):增强移动宽带,如超高清、AR/VR、云游戏等大流量移动宽 带业务;

(2)mMTC(大连接):海量物联通信,如泛在电力物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 大规模物联网业务。

(3)uRLLC(低时延):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如无人驾驶、工业控制等业务;

5G 发展初期,以增强带宽业务 eMBB(大容量)为主,预计 eMBB 将在 2020 年广 泛应用。具体来说,eMBB 包含远程教育、个人云桌面、车联网、无线视频监控等领域, 5G 将释放带宽业务的传输速率限制,eMBB 业务将会在 5G 发展初期有较大的应用空间。

5G 发展中后期,mMTC(大连接)和 URLLC(低时延)将会赋能 5G 的全面布局。mMTC 业务包括智慧城市、智能家具等,是万物互联的基础。而 URLLC 的典型场景是 L4 级别以上的无人驾驶。随着 5G 技术的逐渐成熟,各个领域的 5G 应用将会全面落地。

此外,5G 算力和 5G 安全作为 5G 应用的重要支撑,将于 5G 应用发展各个阶段实现 全方位的保驾护航,其需求或先于 5G 应用释放,以应对和支撑 5G 应用的全面爆发。

02

低时延: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共迎政策及产业共振

  • 政策加码,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成提振经济新方式

汽车行业政策高度显著提升,11 部委联合落章加速车联网发展。

工业互联网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中被重点提出。中共中央政治局 2 月 21 日召开会议,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上指出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加大试剂、药品、疫苗 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 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其中,生 物医药、医疗设备为控制疫情相关, 5G 网络和工业互联网则或将更多肩负经济建设使命。

我们认为,车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在政策加码的背景下,或有望形成政策和产业的共振, 长期看,车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或有望成为我国未来提振经济新形式。

  • 车联网:汽车行业从制造导向转向科技导向的尖兵

车联网是 5G 技术的核心领域,广泛受益 5G 各项特性。我们在此主要选择车联网行 业对 5G 低时延进行剖析和梳理。5G 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低时延、高带宽、海量连接。对应地,低时延使得汽车的数据和信息可以快速交互,高带宽使得车联网信息的传输具备更大的容量,同时可以保证传输速度,海量连接指单车可接入的连接数更高,车辆与周边设施进行高可靠的配合,实现车路协同。

我们认为,5G 的优势可以在车联网上得到较好的 体现,车联网将是 5G 的核心受益者,未来发展具备较强的确定性。

国内车联网市场巨大,未来车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高速增长。智研咨询数据显示, 2015 年全球车联网渗透率为 10%,我国渗透率为 7%,而预计到 2020 年,全球和我国车联网渗透率将分别超过 20%和 24%,我国车联网渗透率将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而从车联网市场规模维度来看,2016 年我国车联网市场规模 366.4 亿元,2018 年上升至 486 亿元, 增速稳定在 14%左右。到 2020 年,随着 5G 技术的推广应用、V2X 的技术发展以及用户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车联网市场规模进一步高速增长。

长期看,5G 助力车联网由智能网联向智慧出行服务阶段演进。车辆网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车企为主导,包括影音等功能性车载信息服务;第二阶段是智能网联 服务阶段,包括基于车联网平台的智能网联服务和基于 C-V2X 的车路网云协同服务阶段;第三阶段是智慧出行服务阶段,自动驾驶将全面落地。现在正处于智能网联服务阶段,以 LTE-V2X 为代表的 C-V2X 技术快速演化,5G 助力推动下,未来 L4 级别以上的智能驾驶 有望实现。

(1)细分领域之车载

车载方面,自动驾驶和软硬件将成为车联网时代汽车发展的主要角力点。特斯拉对OTA 技术及自动驾驶技术进行了持续的研发和升级,造就了特斯拉在智能网联时代独特的行业优势。目前,自动驾驶和车载软硬件升级也成为传统零部件厂商和整车厂的进化方向, 科技将代替传统制造引领汽车行业的再一次升级和格局变化。

(2)细分领域之V2X

智能互联方面,车联网的关键是实现车与外界(V2X)的信息交换。V2X 依靠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 X(人、 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的交换共享。搭载 V2X 系统的汽车具备复杂的环境感知、智能 决策、协同控制和执行等功能,可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最终实现车路协同。

C-V2X 技术将向 5G 版本平滑演进,网络切片技术大幅降低时延升级 V2X 服务体验。 C-V2X 是基于移动蜂窝网的新技术,它的技术演化及商用处于验证阶段。目前代表性技术 LTE-V2X 以 LTE 蜂窝网络作为基础,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认可度。随着 5G 的商用和车载 技术的进一步成熟,5G 需求的演化版本 5G-V2X 将会逐步被采用。

随着 5G 基数设施的渗透率提升,C-V2X 有望无缝对接,在低时延、高带宽、海量连接的属性下,进一步升级 V2X 服务体验。5G 的网络切片可提供始终如一的低时延和高速 率服务保障,这对于安全性要求极高的自动驾驶领域尤为关键。从下图的实际测量数据看, 我们能看到在网络切片的保障下,信号的传输速率和时延基本能够保持稳定,而无网络切 片下,时延现象非常明显,且数据传输并不稳定。

  • 车联网相关标的梳理(略)

03

大容量:超高清万亿空间正值当打之年

  • 超高清:超高清容量呈幂级增加,广播电视领域先行

超高清视频是 5G 大容量所对应的代表性产业,分辨率较上代呈幂级增加,色域、色深、帧率等指标均有大幅提升。

分辨率上,1080P 向 2K 仅是小幅提升,2K 向 4K 则是大 幅跃进。从分辨率上看, 1080P 为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 SMPTE 所制定的标准, 而 2K、 4K 为数字电影联盟 DCI 所制定的标准,1080P 是指垂直像素为 1080,其分辨率大小为 1920x1080,而 2K 是指水平像素为 2048,垂直像素未指定,通常为 2048x1080,1080P 与 2K 的总像素相差并不大。

而超高清(UHD)像素为 3840x2160,4K 像素通常为 4096x2160,相较于 2K,超高清和 4K 在总像素上提升近 4 倍。更甚者,2K 向 4K、4K 向 8K 的演进在总像素上呈现为幂级的非线性加速增长,使得视频大小大幅提升,对网络带宽的要求将加速提升。

除分辨率外,超高清视频在色域、色深、帧率等指标上亦有较大的提升要求,将带来额外的视频处理和转换工作。

5G 大容量特性对传输条线的支撑,将 对超高清 4K 的普及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超高清的实现需要产业链各个环节均满足超高清的技术要求,并且,超高清视频容量提升对产业链相关设备的要求提升效果类似摩尔定律。我们认为,产业链内支持超高清的设备及器件在量价等两个维度较上代均有望加速提 升。

超高清是 VR/AR 的基石和保障。VR 目前给人造成的眩晕感主要是由于出现画面和大脑预期画面即人眼所见的不匹配,主要是清晰度和时延两个方面影响。其中,清晰度方面,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 VR 设备至少需要 8K,实际上,看电视看到的只是人类视觉信息量中的一部分,而 VR 看到的信息量则比看电视大的多,因此分辨率需要较电视大好多倍。因此, VR 产业发展,超高清是必经之路。

政策力推超高清,产业规模将达 4 万亿。2019 年 2 月 28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了《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19-2022 年)》(简称“超高清行动计划”) ,引导视频产业向 4K、8K 的升级转换,计 划指出,到 2022 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超过 4 万亿元,4K 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8K 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

超高清建设时间轴整体协同 5G 基建,广播电视领域有望先行。时间角度上,2020 年为 5G 基建关键年,行动计划指出,2020 年前,超高清体系设备将协同 5G 基建进行初 步提升,为大规模应用树立试点,相关订单有望开始显现,待产业链条线基本就位后,2020 年后市场有望大规模释放。超高清行动计划战略聚焦了广播电视、文教娱乐、安防监控、医疗健康、智能交通、工业制造等 6 大产业应用。

在六大产业中,行动计划主要针对广播电视领域制定了大篇幅细化的发展目标。此外,中国广电亦于 2019 年获得了 5G 商用牌照,协同广电超高清建设,2020 年 1 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20 年春节联欢晚会 5G+8K/4K/VR 创新应用启动,8K 版春晚已面世。

我们认为,在 5G 超高清的行业发展趋势中,广播电视行业将成为 5G 超高清建设的排头兵,以 IPTV、运营商、电视台为核心圈的超高清视频将率先向4K普及,为超高清其他5大产业应用发展树立标杆, 制作域、传输域、服务域等广电服务体系超高清产业链有望迎来新一轮景气。

  • 超高清相关标的梳理(略)

04

大连接:泛在物联、智慧城市,开启物联世界

  • 智慧城市、电力等公用行业为 5G 大连接的主要阵地

智慧城市等公用行业受 5G 拉动强,亦是运营商发展 5G 的主要阵地。据 CB Insights 的报告,能源与公用事业在受 5G 影响最大的前 20 个行业中排名第二,将成为 5G 大连接 的重要阵地。自 2019 年 6 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中国广电获得工信部颁发 的 5G 商用牌照后,当年分别将在至少 40 个城市覆盖 5G 网络,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实现 交通、电力、家居、照明等领域传统商业模式的演进甚至重塑。

智慧城市、电力等公用行业具有广泛的 5G 应用场景。以智慧电网为例,5G 在智能 电网的典型业务应用场景包括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毫秒级精准负荷控制、低压用电信 息采集以及分布式电源。以智慧城市为例,据中国移动《5G 智慧城市白皮书》 ,5G 将深 入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网络安全长效化等五大领域,并服务城市安全高效治理类场景、民众数字化生活场景、产业经济效率提 升场景等一系列智慧城市场景。

  • 泛在电力物联网:进入第一阶段关键建设期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国网未来工作的重心。我们在此主要选择泛在电力物联网行业对 5G 大连接进行剖析和梳理。

2019 年 1 月 17 日,国家电网在 2019 年工作会议中提出建设 “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重 要物质基础是要建设运营好“两网”,“两网”即“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

2019 年 3 月 8 日,国家电网建设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全面部署泛在电力物联网建 设,并公布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大纲》,指出公司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快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正式成为继坚强电网后国网未来工作的重心。

增加连接数为泛在电力物联网与坚强智能电网的最直接区别。泛在电力物联网和坚强智能电网共同组成了国网的“两网”,坚强智能电网。两网最直接的区别为数据接入范围 和数据安全保障的跷板平衡。

坚强智能电网,主要针对电力核心数据,数据安全性较重要,以专网为主确保安全,数据连接量相对较少;泛在电力物联网,主要针对泛电力圈的数,泛电力圈的数据获取及分析使用,以公网为主方便用户,数据连接数较多,安全性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对于泛在电力物联网,最表观的变化是连接数的大量增加。

从降本到增收是国网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本质要求,通过大连接带动数据分析及上层应用落地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主要思路。坚强智能电网主要针对发电、输电、配电 端的“源-网-荷-储”,面向的是电力成本端,为电网系统降本为主。而泛在电力物联网的 建设,与坚强智能电网共同形成了能源互联网,实现了数据流、业务流、能源流等三类信息流的全面获取,助推数据应用的形成,直接服务于终端客户。

因此,泛在电力物联网使得国网以数据为依托的多样化应用成为可能,丰富了业务种类,增强了电力供给端即国网 与电力需求端客户的粘性,为国网从能源企业转型为能源互联网企业奠定了基础。

国网稳步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2020 年为第一阶段的关键建设期。2019 年国网出台 多项政策,稳步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2019 年 12 月发布的《泛在电力物联网 2020 年重点建设任务大纲》,指出 2020 年将是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三年攻坚”的突破年,国网 2020 年 1 号文件《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攻坚突破的意见》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创新“两网融合”业务发展体系位列第一。

从建设任务数量上看,2019 年共计 6 个方向 27 项重点建设任务,2020 年,对建设领域重新进行了细化,共设计 8 个 方向 40 项重点建设任务。此外,由泛在带动的新兴能源互联网业务将面临具体的创收指 标,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总体方案》指出,2020-2021 年,重点完成试点示范推广建设, 智慧物联体系建设初步完成,新兴能源互联网业务收入超 500 亿。

  • 泛在电力物联网相关标的梳理(略)

05

5G基础设施:算力和安全为5G应用持续护航

5G 应用在网络使用量和用户依赖度两个维度的提升,将对 5G 算力和 5G 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

受益于 5G 低时延、大容量、大连接的特性,随着更多 5G 应用的出现及以往线下业务迁至线上,预计 5G 网络使用量和数据承载量、用户业务对 5G 网络的依赖性均将大幅提升,相对应的将分别催生 5G 算力和 5G 安全性的需求。

作为 5G 应用两大重要保障,5G 算力和安全需求或先于 5G 应用释放,以应对和支撑 5G 应用的爆发。

  • 5G算力:流量加速爆发,“云+端”算力需求持续旺盛

5G 流量爆发最直接带动“云+端”整体算力需求。自 2013 年 12 月工信部向三大运 营商发放 TD-LTE 制式牌照,中国正式步入 4G 时代起,截至 2019 年 11 月,国内移动互联网接入月户均流量由 139.4MB 增长至 8468.48MB,期间实现 60 倍增长,国内移动互联网月接入流量总额由 1.35亿 GB增长至 108亿 GB,期间实现 80倍增长。

5G时代到来, 随着联网终端数与连接速度的提升、运营商流量资费持续下降,4G 向 5G 切换将有望带来流量加速爆发,从需求端直接拉动 5G 相关服务器、边缘计算等算力需求。

(1)服务器:上游芯片厂收入与下游科技巨头 Capex 出现双拐点向上。

下游需求端,北美科技巨头 Capex 持续回升。北美科技巨头 Capex 于 2019 年 Q2 实现回升,并于 Q3 呈加速回升态势。2019 年二季度,微软、亚马逊、谷歌、Facebook 等 4 家海外科技巨头 Capex 总额同比提升 12.9%,较一季度-8.9%的增速有大幅回升,三季度同比增速提升至 16.7%。

上游供给端,英特尔数据中心业务 Q4 大幅超预期。芯片厂商 Intel 数据中心业务于 2019 年第三季度实现 28%的环比增速,同比增长 3.97%,重回增长通道。2019 年第四季度,Intel 数据中心业务同比增速大幅提升至 19%,远超公司此前给出的 5%的指引,大幅超出市场预期。服务器行业在供给端及需求端的双向拉动下有望显现拐点向上趋势。

(2)边缘计算:多方角力千亿美元边缘计算市场。

5G 催化下边缘计算市场将实现高速发展。边缘计算通过新增“边缘节点”减轻传统 云计算架构中云端的带宽压力。原有云计算架构通常可以概括为“云—管—端”,传统架构把服务器和存储器集中放置在一个计算中心,从各个分布式终端涌来的海量数据在中心位置进行统一处理,该模式消耗大量带宽,流量爆发背景下带宽压力不断加大。

边缘计算在原有体系上新增了“边缘节点”,形成了“云—管—边—端”的典型架构,可大幅减轻云端计算压力。

IDC 指出,2020 年将有超过 50%的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侧分析、处理与存储;到 2021 年,全球云计算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5650 亿美元,其中边缘云占比将达到约 20%。

多方发力,角逐边缘计算赛道。2017 年 6 月,三大运营商、中国信通院、英特尔、 浪潮等公司共同发起电信开放 IT 基础设施项目 OTII;2018 年 6 月,三大运营商、英特尔、 浪潮、Mellanox、云达科技等公司共同发布了《OTII 定制服务器参考设计和行动计划书》;2019 年 2 月,浪潮信息发布首款基于 OTII 标准的边缘计算服务器 NE5260M5。目前,运营商已开始集采边缘计算服务器,以支撑 2020 年 5G 业务的规模化应用。

  • 5G算力相关标的梳理(略)

完整版报告下载

如需下载中信证券《计算机行业“智能网联”系列专题报告:5G应用大幕开启》完整版PDF文件,请在前往我们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大幕”。

编辑:陈颖思

本文由5G产业圈编辑整理自中信证券,本次分享仅供学习交流,不作商业用途,如有问题,请留言。


100份!这是你最想要的5G资料集

中共中央政治局: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5G网络建设80%如期推进,各省市5G建设进展与规划情况如何?

三大运营商5G计划:今年建成60万个5G基站,独立组网是重点

我叫“5G产业圈”

长按扫码关注

最新5G资讯都在这里!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