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算法史

本书描绘了数学、逻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织历史,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到布尔和香农,揭示了算法与人工智能的演变。作者吕克·德·布拉班迪尔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展现了数学家和逻辑学家如何尝试将这两大学科融合,以及计算机科学如何逐步发展。书中涵盖了从笛卡儿的解析几何到信息论的诞生,再到自动化理性的批判,探讨了这些科学成就对现代社会和未来的影响。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内容简介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数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三大领域实属一家,彼此成就,彼此影响。从古希腊哲学到计算机,数字、计算、推理这些貌似简单的概念在三千年里融汇、碰撞。如何将逻辑赋予数学意义?如何从简单运算走向复杂智慧?这背后充满了人类智慧的闪光:从柏拉图、莱布尼茨、罗素、香农到图灵都试图从数学公式中证明推理的合理性,缔造完整的思维体系。他们是凭天赋制胜,还是鲁莽地大胆一搏?本书描绘了一场人类探索数学、算法与逻辑思维,并走向人工智能的梦想之旅,展现了哲学家、逻辑学家与数学家独特的思维方式,探讨了算法与人工智能对科学和社会的巨大影响。

作者简介

吕克 · 德 · 布拉班迪尔(Luc de Brabandere),比利时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活跃于企业经营、管理和创新策略领域,波士顿咨询公司驻巴黎顾问,任教于比利时鲁汶管理学院和法国巴黎中央理工学院,其自创的“创新策略的哲学方法”已在管理学与思维方式领域成功践行 30 余年。著有《打破思维里的框》《数学小哲学》等多部科普作品。

本书内容

本书献给维奥莱特和玛露西亚,我的第三个和第四个孙女。

在 20 世纪 60 年代,我做了很多数学方面的研究。1968 年,法国爆发的“五月风暴”运动号召大家自由畅想,之后,我曾求学的比利时鲁汶理工大学突然开设了一门全新的专业——应用数学。于是我立刻申请注册了这一专业。这是多么幸运啊!

在 20 世纪 70 年代,我开始接触计算机科学。随后,我在一家银行就职,成为最早使用个人计算机工作的人之一。但由于存储器大小有限,我不得不使用二进制语言进行编程。在这方面,我同样十分幸运,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和我一样有机会进入“0 和 1 的学校”学习。借助这个机会,我真正理解了数字世界是怎样运作的。然后在 1984 年,我写了第一本书《Infoducs,新世界的新词汇》(Infoducs, un nouveau mot pour un nouveau monde)。

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我遇到了逻辑学,开始潜心研究哲学。这时,我听说了三段论、排中律、归纳和真值表等问题。探索有趣的逻辑学世界是一件伟大而令人惊喜的事。

数学、计算机科学、逻辑学——充斥我整个职业生涯的三大学科最终成就了这本书。如今,我依次接触到的三个不同世界融会贯通,构成了一个整体体系。事实上,在众多思想巨人的推动下,人类花费了三千年才建立起这个体系。在我接下来要讲述的这个故事中,读者们将遇到十几位天才,他们都不愿被局限在三大学科的任何单独一科之中。故事的架构可能有点类似向顶点汇聚的三角形——三角形以数学和逻辑为第一顶点和第二顶点,继而慢慢收敛到计算机科学这第三顶点。然而,故事更让我想到的是沙漏,而乔治 · 布尔就处在沙漏最狭窄的连接管里。乔治 · 布尔出生于 1816 年,他发明的二进制系统令其成为计算机科学无可争议的鼻祖,但是,布尔的创作灵感首先来自他希望将逻辑数学化的愿望。我们将看到,这个梦想貌似遥不可及,但我们也会看到,这种统一融合的想法为何会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启迪了无数的哲学家和科学家。

通常,数学、逻辑学和计算机科学都是单独分开教学的,然而,三个学科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数学的两大丰碑——概率和对数,是信息论的支柱。贝叶斯公式——贝叶斯也是我们随后将结识的一位巨匠——是互联网算法的核心。正是凭借逻辑“回路”,计算机才得以展现非凡的力量。而计算机技术也推开了一扇全新的数学分支的大门——分形几何学……

因此,我要讲的其实只是一个故事。我很高兴能够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布莱士 · 帕斯卡曾说过:“不认识整体就不可能认识局部,同样,不认识局部也不可能认识整体。”我听从了他的建议。并且关于这段历史,有很多好书分别讲述了其中的一部分,所以我想以一本书来概述整段历史。

我将从历史概述开始,并借助封面上的历史简图,让读者们理解书中涉及的计算机科学史的要点。本书前言的标题为“三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为何要以这样一个名字来命名?大家会很快看到原因。书中接下来的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

在第一部分中,我将回溯数学和逻辑学两大基础科学的起源。读者们会看到这两大学科诞生的起因和方式、进化的主要阶段,以及为什么它们看似合乎情理的大融合,最终却被证实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第二部分,读者们将看到计算机科学“史前史”,并在其中遇到三位生前不为人所知、之后又名扬天下的巨人——托马斯 · 贝叶斯、克劳德 · 香农和诺伯特 · 维纳,在计算机思维漫长的诞生历程中,这三个人的理论与乔治 · 布尔和阿兰 · 图灵的理论一样重要。

本书前两个部分都是面向过去的,第三部分将引导我们对未来进行思考——不仅要思考所有可能实现的技术,更重要的,是思考这些技术将对整个社会发展带来哪些重要挑战。

本书想要成为向所有人全面普及知识的通俗科普读本,因此我避免了所有重复和冗余的叙述,但会建议读者更仔细地思考某一个概念,或更详细地了解某一个理论要素。

我曾经询问《哲学杂志》(Philosophie Magazine)的主编亚历山大 · 拉克鲁瓦,什么才是哲学,他用一句话回答:“哲学就是喝咖啡啊!”不是宗教,不是智慧的源泉,不是治疗方案,不是精确的科学,哲学是点燃人类思想的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它激励着我们与自己已然麻木不仁的思维不断做斗争。伟大的哲学家就是唤醒我们的人,他们的理念就像咖啡一样唤醒我们,使我们摆脱了麻木和平庸。现在,这些伟人邀请大家在这本书中与他们一起喝一杯咖啡!

2017 年 9 月,于法国 La Bastide-d'Engras

{35%}

前言

三个婚礼和一个葬礼

如何看懂封面上的那些人,那些事

{25%}

{25%}

大约在 80 年前,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但计算机科学史并不是从这里才开始的。为了将人类的思想用程序编写或仿真出来,我们必须能够理解、拆解、分解它。换句话说,在计算机语言中,为了能够将思想编写成代码,首先必须能够将其解码!不得不说,早在古代,人们就希望能分析思想。在数学和逻辑学各自围绕着本领域的标志性思想家逐渐发展的时期,作为当今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的各种原理、规则和概念就开始萌芽了。其中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就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正如你在封二上的计算机科学史简图中看到的那样,计算机科学的历史也是人类梦想结合数学和逻辑学这两大相近分支的历史。在 13 世纪,神学家、马略卡岛上的传教士雷蒙 · 吕勒第一次阐述了这一梦想。但是,莱布尼茨才是这一梦想的忠实追随者。这位德国哲学家自问,这两门学科为什么自古以来就一直在并行发展?况且,二者显然是为了同样的目的——数学家和逻辑学家一样,都在试图建立不容置疑的真理,他们不断与推理错误斗争,希望树立一个正确思维的规律。

这种想把两种现有的思想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第三种思想的愿望是一种常见的创新机制。匈牙利记者兼学者亚瑟 · 库斯勒将这种“碰撞”(因为总是碰撞出来的)称为“异类联想”(bissociation),也就是说,将人们司空见惯的两个常见事物组成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事物。

今天,我们知道莱布尼茨的梦想恐怕永远不会实现了,因为“真正的”和“可论证的”永远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但是另有三种异类联想,它们虽然不那么充满雄心和壮志,但事实证明是成果斐然的,而且还重新构建了人类的历史:笛卡儿调和了代数与何学,英国逻辑学家布尔结合了代数和三段论,美国工程师、麻省理工学院的克劳德 · 香农将二进制计算与电子继电器进行了异类联想。

如此一来,计算机科学史自然而然成了三个“婚礼”和一个“葬礼”[1]的完美故事。让我们仔细看看这其中的细节。

笛卡儿与解析几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