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定律加速超融合架构取代传统SAN的八个理由

摘要:在摩尔定律的大旗下,活在物理世界的SAN终将被玩转虚拟世界的超融合架构所替代。

SAN厂商表示最近有点心塞。

IDC也在不久前毫不客气地指出,“虽然存储市场照旧红火,但各大盘阵厂商的市场份额却停滞不前。”

图片描述

究其原因,显然,超融合架构的出现让SAN厂商感到“真真”头疼。就连美国著名投行与资产管理公司Piper Jaffray也在今年3月23日发表的调研报告中表示,“EMC逐渐丧失融合架构市场份额,很大原因就是诸如Nutanix等新兴超融合厂商的崛起。”

要论超融合架构完胜传统SAN的一个压倒性优势,当属前者的部署运维成本与后者相比,四个字,极具落差。如果用摩尔定律来评估,超融合架构的十八般武艺将更体现得淋漓尽致。

TIPS:三分钟带你看完摩尔定律的前世今生:
http://v.qq.com/page/t/e/m/t0164ftkrem.html


摩尔定律——超融合的亲友,SAN的敌人

以下列举了摩尔定律加速超融合架构取代传统SAN的八个理由:

SAN一直活在物理世界里,无法适应来自虚拟世界的挑战

在摩尔定律的推动下,催生了很多高性能服务器,如Cisco UCS,本来当高性能服务器插上虚拟化这对翅膀,系统(性能)就能“飞“起来。但传统SAN的“三层物理架构”给底层存储上了脚铐,让它无法随着服务器一同起飞。即使换成全闪存,计算和存储之间严重的传输延迟也死死拽住了全闪存,不让它飞起来。

下面这张图来自EMC高级副总裁Chad Sakac的一篇文章(原文 VMware I/O queues, “micro-bursting”, and multipathing),从图中可见,对SAN架构部署虚拟机,系统变得多么复杂(当然也意味着更高的部署运维成本)。

图片描述

反观超融合架构,从诞生之初就为打造“虚拟化数据中心”而生,可以说从底层存储到上层主机,全身自带“虚拟化”基因。下面这张图是虚拟化专家Andre Leibovici所画(原文 Nutanix Traffic Routing: Setting the Story Straight),充分体现了超融合架构传输数据时的灵敏和高效。

图片描述

眼巴巴看着服务器越来越高性能,传统SAN却无法紧跟其后快速升级

SAN架构的固件向来和处理器紧密耦合,新CPU很难做到“即插即用”。再加上很多SAN是厂商专属定制,想快速对其重新部署基本上是Impossible Mission。经常出现的情况反倒是用户买回了全新SAN,但存储控制器却停留在上一代甚至更老。

再看超融合架构,早已实现存储和处理器的解耦。当有新节点加入系统,用户能以最快速度享受到最新CPU、内存、闪存及磁盘带来的极致性能体验。

传统SAN越扩展,性能越走下坡路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SAN架构性能最好的那一天就是它刚刚部署好初诞生的那一天。因为在随后的日子里,服务器和存储架数量不断扩展,每单位虚拟主机的IOPs却在不断降低。如下图所示, 当SAN架构中的服务器扩展,每单位服务器的IOPs大踏步下降。

图片描述

而超融合架构随着节点增加,存储控制器(虚拟化的),读cache以及读/写cache(闪存)的性能全都近线性扩展甚至在摩尔定律的强力推进下超越近线性扩展。

本想广屯粮,结果粮食发了霉

传统SAN一旦存储控制器性能接近上限,用户往往会购买一个更大规模的SAN来扩展升级,即使这样做既烧钱又烧脑。烧脑:系统升级本身就是个复杂繁琐的技术活儿。烧钱:据Wikibon调查统计,业务迁移至新SAN的成本竟占到当初原系统部署运维总成本的54%!

为了避免这种烧钱又烧脑的事隔段时间就得来一次,用户想到了一个“广屯粮”的招儿,提前买好一个大SAN,存储容量甚至充裕到未来三五年也用不完。本以为是如意算盘,殊不知要命的摩尔定律催发SAN技术日新月异,当初高价购买的SAN如今极速贬值,更不必说高昂的初始投资成本对企业ROI直接造成的一万点伤害了。正所谓本想广屯粮,结果粮食发了霉,当初屯粮的开销也打了水漂……典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真实写照。

只能说现实发展速度永远比预想的要快。也许还有企业新收购了公司,新涌现出一大拨业务应用,都可能导致用户当初“广屯粮”预算的失策。Gartner就曾经调研过,有90%的企业为了部署VDI都实施过“广屯粮”策略,当然也遭受了它的失策后果。

当然超融合架构则彻底摆脱了这种烦恼。用户可按需逐节点扩展系统,且扩展节点“即插即用”,用户能立刻享受到最新技术最新配置带来的极致性能体验。当然,摩尔定律将紧密配合超融合架构的灵活弹性扩展,让单位节点未来拥有更高的VM密度。

传统SAN令人咂舌的折旧费

事实上,从“广屯粮”的第一天,“囤积”的SAN存储就开始折旧了。只要还有富余存储,由它们带来的占地成本、能耗成本以及系统冷却成本等,就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滚入”折旧费。

下图显示当初“广屯粮”时购买的富余存储在接下来几年的折旧情况。

图片描述

超融合架构支持按需扩展,完全无需“广屯粮”,设备折旧费当然也实现新低。

传统SAN厂商锁定加速其贬值

对于厂商专属定制的SAN,不好意思,折旧费也跟着贬值。例如某企业用户之前购买了一台Vblock 320(标价88.5万美金),一年后决定迁移到某超融合架构产品。该企业一位翻新专家表示,只愿意支付原厂商2.7万美金作为这台他们已使用一年的旧Vblock的折旧费。也许这种情况只是少数,但厂商专属定制的SAN想要全面升级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首当其冲就是所需要的定制化组件很难弄到。

再看超融合架构,采用基于x86的商用硬件虽然在摩尔定律作用下也逃不开折旧的命运,但它拥有下列优点至少能延缓折旧速度:
• 超融合架构以软件定义为核心,当购买新节点加入时,原有旧节点可通过便捷再部署改用于其它场景。
• 当用户不想再使用超融合架构时可轻易拆解。先将VM在线迁出节点,然后将节点彻底格式化,最后拆分为一堆带SSD/HDD的基本服务器,且能即刻使用。

(软件是焕发青春活力的源泉)

图片描述

传统SAN束缚企业耗费更高TCO

事实上,SAN架构已经束缚用户很多年了。这里的“束缚”不再停留于只能更低性能、更少容量或更差扩展性的层面,它还意味着用户不得不为持续走高的占地成本、能耗成本、系统冷却成本以及管理运维成本被动买单。而超融合架构不仅大幅砍掉这一系列成本开销,而且仅需单一的虚拟化团队实现全站统一管理,显著节约企业TCO。

下图为之前提到的某两节点超融合架构产品与Vblock 320在5年内的TCO对比:

图片描述

传统SAN表示灵活瘦身压力很大

当用户希望缩减业务规模,或是将工作负载迁移至云上,本地SAN免不了需要精简。但是SAN架构复杂的部署、极差的扩展性,以及高昂的运维开销,使得SAN很难灵活瘦身,从而匹配减少的工作负载。

而对于超融合架构,用户可自由处理(低价出售或重新部署)运行缓慢的旧节点。仅通过轻松部署更高性能的新节点,就可最大程度节约那些占地成本、能耗成本、系统冷却成本等等。而且超融合架构基于软件定义,可轻松扩展新应用,比如支持第三方云的统一管理,实现向公有云、混合云的平滑扩展。

结束语

从当前到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摩尔定律的大旗依然会在IT领域上空高高飘扬。而超融合架构凭借深度融合软硬件的精简一体化架构,可将采用最新技术的更快速CPU、内存、闪存和磁盘的优越性发挥到极致。活在物理世界中的SAN终将被玩转虚拟世界的超融合架构所替代。超融合架构,将成为构筑现代化数据中心的新基石。

最后附上一段三分钟视频,来自ESG的两位专家对超融合架构商业价值的探讨。
http://v.qq.com/page/x/g/3/x01641rk3g3.html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