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简史

一、人机工程的起源

    人机工程学科的形成可追溯到人类的早期活动,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

人类在5000年前就开始制作简单劳动工具,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开始考虑按自己手的大小和形状制作斧柄等,这是人机工程的初步应用。在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冬官考工记”中,就有按人体尺寸设计工具和车辆的论述,这就是当今人机工程中人、工具、机器设计中的“机器适应人”(Machine toHuman)的思想。

三国时期的“木牛流马”也是早期的人机工程

    人机工程学的初步形成可追溯到第一次产业革命(1750~1890)和第二次产业革命(1870~1945)时期,人类的劳动进入了机器时代,人的劳动作业在复杂程度及负荷量上均有了很大变化,人、机、环境三者也相应形成了更复杂关系。1880年代Taylor开始了产业中的时间和运动的研究。在这前后时期,与人的特性相关研究也取得相当进展。如Weber法则(1834年)论述了人的感觉量和刺激强度的对数值成比例关系。Bloch法则(1885年)论述了明度感觉与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的关系。而Pavlo(1900年)则开展了条件反射的实验。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反映了泰勒制的“非人性”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促进了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在欧洲,一方面是工厂必须开足马力生产战争及民需物品,另一方面是由于男性到前线参战,生产第一线大都依靠没有工作经验的女性参与。由于欧洲在这特定环境下开展的人机工程研究,将其称为工效学(ergonomics)。Ergonomics一词是由希腊词根ergo(工作,劳动),和nomos(管理,规则)复合而成,其本义为人的劳动规律。以劳动中疲劳、劳动时间和休息等为着眼点,开展人的能力和极限以及对作业工具、作业环境和作业顺序的设计等的研究。另外,各参战国几乎都有心理学家去解决战时兵种分工、特种人员的选拔训练及军工生产中的疲劳等问题。其研究特点是选拔和训练人,是使“人适应机器”(Human to Machine)的设计思想。英国早在19世纪末就创立了心理研究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在1921年创立了国立产业心理学研究所。

在美国是以人素学(Human factors)来表示人机工程。20世纪初,美国学者F.W.Taylor开展了劳动中的动作分析、职务分析和评价等,用近代科学技术方法,对生产领域中工作能力和效率进行了研究。他的研究范围从具体的工具改善如铲子的形状和重量对工效影响,到动作合理性对疲劳的影响,进一步发展到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分析、工具设计等,成为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泰勒制”。F.W.Taylor为科学方法研究人机工程作出了开拓性贡献,被公认为早期的人机工程专家。应指出的是美国早期的人机工程的研究叫Human engineering,后来又叫Human factorsengineering,在上世纪60年代前后改叫Humanfactors。而对于Human factors这一流行术语也有很多指摘,如认为该术语从日常用语的角度去考量应包括与人有关的所有因素等,以及对该术语的解释和理解也存在差异。为此,美国NASA的人素学研究部门的各种活动以及人素学学会会员资格都明确规范了人素学的研究内容和活动。

日本东京大学的松本教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到美国访问留学,归国后在1920年至1921年期间先后发表和出版“人间工学”有关的论文与专著,正式将人机工程引入日本。日本在1921年由大原创设了仓敷劳动科学研究所,开始了作业效率与身体负担方面的工效研究。其后,在产业心理学领域也开展了人机工程方面的研究。更进一步,在人类学领域,包括对人的生物学特性的解明、身体负担和疲劳、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开展了生理人类学研究。日本“人间工学”是按照美国的Human engineering 直译过来,但内容是以练习效果或疲劳为中心,阐述如何提高作业效率,即以提高工效为研究对象。松本的研究在日本影响甚微,但人间工学名称被沿袭至今,1963年日本正式成立人间工学学会,但人间工学的英文翻译使用的是ergonomics,这在很大程度上考虑的是国际接轨,因于1959年成立的国际工效学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Association,IEA)使用的就是ergonomics。德国和法国这些欧洲工业强国也先后开展了人机工程方面的研究,他们都统一使用了ergonomie这一术语来表示人机工程。

人素学早期的研究如F.W.Taylor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管理科学和劳动科学的内涵,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学者大都是心理学家,这一影响

  • 1
    点赞
  • 1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介绍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编译原理不仅是计算机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高效、可靠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关键。本文将对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实际应用进行详细介绍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介绍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编译原理不仅是计算机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高效、可靠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关键。本文将对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实际应用进行详细介绍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介绍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编译原理不仅是计算机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高效、可靠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关键。本文将对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实际应用进行详细介绍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介绍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编译原理不仅是计算机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高效、可靠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关键。本文将对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实际应用进行详细介绍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介绍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