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计算:IT四律与三大趋势(张亚勤)

 

展望2012,回避不了2011——在这个PC诞生的第30个年头里,许多伟大的IT英雄们相继辞世,其中我们最为熟知的莫过于DEC创始人、以小型机挑战IBM的肯尼斯·奥尔森(Kenneth H. Olsen),苹果的传奇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以及C语言之父丹尼斯·里奇(Dennis M. Ritchie)——这些时代标志性人物的谢幕,让我们在哀悼和惋惜之余,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未来的计算将向何处去?

  
四大定律制约和引领产业发展
   摩尔定律和贝尔定律、吉尔德定律、麦特卡尔夫定律是制约同时也是引导信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回顾下我在2001年的文章《展望个人电脑的未来之路》中提到的主要观点,即:IT产业发展受到4个内在规律的引导和制约,分别是——互相补充的摩尔定律和贝尔定律、吉尔德定律、麦特卡尔夫定律。


  “摩尔定律”(Moore’s Law)“贝尔定律”(Bell’s Law)大概是IT业内人士最熟悉的两个定律,前者断定微处理器的速度会每18个月翻一倍,而后者则认为如果保持计算能力不变,微处理器的价格和体积每18个月减少一半,这就意味着同等价位的微处理器的速度会越变越快,而同等速度的微处理器价格则会越来越便宜。


  在过去的30年里,这两条定律不仅适用于半导体行业,同样适用于存储容量、显卡性能和显示器性能的发展。未来十年,我认为在量子计算、DNA计算方式普及以前,这两条定律将依然有效且有用,只不过时间周期很可能会缩短到12个月——高端企业将获利于越来越快的计算速度,而基层用户也将得益于越来越低廉的计算成本——未来,计算将以“云计算+智能终端+社会化网络”的形式进一步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个场景,而且成本越来越低。


  同样有效的还有“吉尔德定律”(Gilder’s Law)“麦特卡尔夫定律”(Metcalfe’s Law)。乔治·吉尔德(George Gilder)认为主干网的带宽将每6个月增加1倍,比处理器的增长速度快得多。当前,带宽的增加早已不存在什么技术上的障碍,而只取决于用户的需求。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让部分人率先体验到了“永远在线”的工作与生活方式。


  无限的计算能力和充裕的带宽将为我们带来什么?以太网的发明人鲍勃·麦特卡尔夫(Bob Metcalfe)回答说:网络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即N个连接能够创造“N×N”的效益。N平方的效应在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会化网络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在中国,验证这一定律的是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人人网——在这些网络里,每经过一次转发,N平方效应的爆炸性力量就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大趋势带来新机会
  移动互联、云计算和自然用户界面将成为未来信息产业创新的三个最重要方向

  在IT四律的引导与制约下,未来的IT产业将如何发展?从目前来看,移动互联、云计算和自然用户界面是最重要的三个方向。


  首先是移动互联。移动互联融合了PC、移动和互联网三个产业。过去几年里,传统手机制造商都遇到了很多困难,包括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等,有的甚至生存都出现了问题。为什么会这样?普通观点会觉得是产品定位问题、管理问题,或者对市场把握不准确,其实这一现象折射了一个产业大变革,即:智能手机不再是通讯产品,而是个人信息终端,里面最重要的是软件、操作系统和应用。


  移动互联给国内业界带来的机会是移动的云与相关的应用开发,因为有大量的智能、数据和信息存在云里,都需要通过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挖掘其价值。随着3G、4G和IPV6的普及,每个人都能拥有独立的IP地址,手机将成为无所不能的工具——上微博、社交、购物,甚至可以成为个人计算、个人通信、个人控制和个人娱乐的中心(PC3+E)。所以,手机互联产业会远远超过桌面互联产业,摩根斯坦利的分析师认为手机互联比桌面互联网大5倍,我认为这低估了其潜力,可能有10倍,甚至更多。


  此外,基于移动互联的增强现实(AR)技术应用也值得重视。通过智能手机中的移动互联网络、各种传感器和AR技术,我们最终能把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结合在一起,消弭真实与虚幻的界限。最近微软研究院做了一个技术演示,可以通过手机摄像头识别人脸和环境。比如你见到一个人,眼熟却想不起姓名和什么时候与他打过交道。那么用摄像头对他看一下,不需要拍照,马上就可以通过云中视觉找出他的个人信息,以及原来是否见过面等。


  第二个趋势是云计算。桌面互联和移动互联的很多功能在云里,是通过巨大的数据、信息、智能、搜索和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结合在一起实现的。所以过去几年里,我一直强调云计算其实是“云+端”的计算与融合,既有强大的云,也有多元化的端。“云+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最大程度地均衡好各种参数,即维持计算、存储、通讯带宽和能耗之间的均衡。


  对于国内业界而言,云计算带来的最大机会在于如何以人、数据和服务为中心,发展出凌驾于云和端之上的社会化网络平台,并推出涵盖搜索、广告、社交与商业的多元化应用。我们看到,将现实社会关系数字化、网络化、商业化的尝试早已开始——正如前面提到的Facebook、Twitter、新浪微博等都是这一领域的成功企业——但迄今为止,现实世界数字化的程度还不够,真正超越国别、种族和文化壁垒的社会网络平台仍未建成,这也正是中国IT产业的重大机遇。


  为了让更多具有创新活力的中国IT企业能够抓住云计算大潮带来的机遇,我曾在参加2010年“两会“时提出4个建议,即:建立政府和企业共同投入、遵循市场化规则运作的“云计算基金”;建立国家级区域级数据中心和特殊产业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云计算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支持和促进云计算领域的国际合作,建立科研产业生态链。现在来看,仍然具有参考意义。


  最后一个重要趋势是自然用户界面将主宰移动互联时代的人机交互。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到现在,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用户界面技术与产品,目前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莫过于已售出1800万套的Kinect体感游戏控制系统。还可以预见的是,随着2月1日Kinect For Windows套件的正式发售,将进一步引发游戏主机之外的智能终端自然用户界面开发热潮。


  除了Kinect,语音交互技术、基于任何物体表面的输入输出技术和智能化学习能力的产品化与应用广泛化,也将给中国业界带来巨大机会。


  首先是语音交互技术。在这一领域,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诸多研究课题,但最难的当属不同语言间的实时语音翻译。在去年4月的微软亚太研发集团(ARD)内部员工大会上,一位讲英语的印度工程师和一位说普通话的中国工程师成功演示了如何通过Windows Phone来进行实时对话。显然,这个应用可以拓展到许多生活场景,甚至可以帮你交女朋友——ARD有一位中国的年轻工程师,最近找了个韩国女友,最大的苦恼就是两个人擅长的语言不一样,导致沟通比较困难,而这个交互系统就可以帮助他们消除沟通障碍。

 

  其次是基于任何物体的表面进行输入和输出的技术。智能手机功能虽强大,但输入和输出方式一直可说是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无论屏幕多么大,虚拟键盘总显得不够用。在这方面,我们也取得了新的进展,能够让任何物体的表面,无论是桌面、墙面、纸面,甚至皮肤表面,都可以作为输入和输出的界面,真正做到了自然的输入和输出。


  最后是智能化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在当前已上市的Windows Phone中已部分实现。在新的Metro界面下,所有的信息都是围绕“你”来组织,包括你的朋友、你的音乐、你的视频、你买的东西——可以说,它将不仅是“懂“你的助理,更能成为“预测”你喜好和行动的伙伴。


  过去30年里,以个人电脑、互联网和图形界面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浪潮席卷全球,让IT这个充满创新精神、富有传奇色彩和饱含能量的产业,根本上改变了数十亿人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我相信,在未来十年,如果中国企业能遵循IT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顺应产业大势,把握住云计算、移动互联和自然用户界面等热点,将与全球产业伙伴们一起,为人类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