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度Q——复杂网络社区划分评价标准

  对复杂网络进行社区划分,需要有一些评价指标,来评判算法对网络划分结果的好坏优劣。如果我们预先知道网络的真实划分结果,那么我们可以用NMI(归一化互信息)去衡量算法划分结果和真实结果的重合程度,这个会在以后的文章中具体介绍。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不知道网络的真实划分的,尤其是对于大型网络来说更是如此,复杂网络的命名明确的说明了这种现实情况。但是我们依然有方法可以量化或评判我们的社区划分水平,也就是今天要介绍的模块度(Modularity)概念,也称Q值。
  从网上看到其他同学写的博客,首先对这方面介绍的不多,仅有的一些文章也是有好有坏,所以决定自己梳理一下,也是对其他人的分享。

资料

  这次,先贴链接:
  wiki: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dularity_(networks) 一定要搜英文的,中文版的并没有什么信息量。
  原定义作者论文:Finding and evaluating community structure in networks (1)
          Modular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in networks (2)
  一篇认为介绍的比较好的文章:Community Detection – Modularity的概念
  建议是:看一下那篇博客,再看一下wiki,然后看一下原作者论文定义。
  当然,也可以只看我的文章~O(∩_∩)O哈哈~。
  之所以选择那篇博客是因为该作者从历史演进角度介绍了模块度概念的由来及变化,从方法论上来说,认识历史可以更好的认识现在,这几乎可以套用在对任何事物的认识上面。。。扯远了
  

定义

  我这里大概以通俗的语言翻译一下,严格的定义还是要看论文的,
  定义一:
  最早由Newman在文章(1)中给出的模块度的概念:
   Consider a particular division of a network into k communities. Let us define a k ×k symmetric matrix e whose element eij is the fraction of all edges in the network that link vertices in community i to vertices in community j.
   假设网络被划分为 k 个社区,那么定义一个 k×k 的对称矩阵 e ,它的元素 eij 表示社区 i 和社区 j 之间的边的数量。
  
  The trace of this matrix Tre=ieii gives the fraction of edges in the network that connect vertices in the same community, and clearly a good division into communities should have a high value of this trace.
  矩阵的迹 Tre=ieii ,也就表示了在相同社区内节点之间的边集合。显然,社区划分的好,也就是社区内部节点之间联系密集,那么该值就越高,这与我们通常对社区的认识是一致的。
  作者也指出,仅通过矩阵的迹这个值不能完全反应社区结构,因为如果把网络仅划分成1个社区的话,那么会导致 Tre=1

  So we further define the row (or column) sums ai=jeij , which represent the fraction of edges that connect to vertices in community i
  因此又定义了一个值 ai=jeij ,表示所有连接到社区 i 的边数量。
  于是,作者定义了第一版模块度的概念:
  

Q=i(eiia2i)=Tre||e2||

   ||x|| 表示矩阵
评论 4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