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42、Android恶意软件分析:静态与动态方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Android恶意软件的静态与动态分析方法,包括使用lldb调试、行为分析与追踪、文件操作监控、API拦截、系统调用监控以及网络流量记录等技术。同时,文章还提供了分析工作流程、常用工具、恶意软件类型及分析要点,并探讨了调试技巧、未来趋势与挑战,为Android安全研究人员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参考。原创 2025-09-11 02:37:58 · 24 阅读 · 0 评论 -
41、安卓恶意软件分析:行为模式、检测与应对
本文深入探讨了安卓恶意软件的行为模式,包括其初始访问途径、权限提升、持久化机制、影响行为、数据收集方式以及防御规避技术。同时,详细介绍了针对恶意软件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涵盖了反汇编工具、反编译工具以及调试工具的使用流程。通过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安全研究人员更有效地识别和应对安卓平台上的恶意软件威胁。原创 2025-09-10 10:58:08 · 51 阅读 · 0 评论 -
40、安卓恶意软件样本分析与系统内幕揭秘
本文深入探讨了安卓恶意软件的常见家族及其行为特点,解析了安卓系统的Dalvik和ART运行时机制,以及Dalvik字节码指令集和安卓主要文件格式。同时,文章详细分析了恶意软件的攻击阶段,并提出了应对安卓恶意软件的安全建议,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安卓安全威胁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原创 2025-09-09 14:37:38 · 46 阅读 · 0 评论 -
39、苹果与安卓系统恶意软件分析全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苹果系统(macOS 和 iOS)与安卓系统的恶意软件分析流程,并深入介绍了安卓系统的基础知识、文件结构、安全模型以及设备 root 的相关风险。内容涵盖从入侵指标的理解到动态分析的完整流程,同时解析了安卓的进程管理、权限机制和安全服务,为安全研究人员和开发者提供全面的技术参考。原创 2025-09-08 09:01:37 · 43 阅读 · 0 评论 -
38、macOS和iOS威胁分析全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macOS和iOS系统中恶意软件的技术特点及分析方法。内容涵盖恶意软件常用攻击技术,如运行脚本、API劫持、Rootkit等,并深入介绍了针对这两个系统的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及网络分析技术,提供了多种实用工具和操作方案。无论是安全研究人员还是开发者,都能从中获得全面的威胁分析知识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9-07 09:22:17 · 25 阅读 · 0 评论 -
37、macOS和iOS威胁介绍
本文深入探讨了macOS和iOS系统所面临的各类安全威胁,包括常见恶意软件类型如信息窃取器、加密货币矿工、广告软件、后门程序等,并详细介绍了针对苹果设备的攻击技术,如邪恶女仆攻击、恶意充电器攻击以及高级反分析技巧。同时,文章分析了恶意软件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iOS和macOS系统的具体安全防护建议,帮助用户提升安全意识并采取有效措施抵御不断演变的威胁。原创 2025-09-06 15:36:29 · 36 阅读 · 0 评论 -
36、macOS和iOS威胁入门
本文深入介绍了macOS和iOS系统中常见的文件格式及其在安全威胁中的作用,包括应用程序包(.app)、安装程序包(.pkg)、磁盘映像(.dmg)以及iOS应用商店包(.ipa)。同时,文章解析了恶意软件在这些系统上的攻击阶段,如按需越狱、初始访问、执行与持久化,并提供了有效的防范建议,帮助用户提升设备安全性。原创 2025-09-05 13:37:02 · 30 阅读 · 0 评论 -
35、macOS和iOS威胁及文件格式介绍
本文详细介绍了macOS和iOS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及文件格式,包括App沙盒、XProtect、安全启动链、加密特性、代码签名、Mach-O文件结构等核心安全技术。同时分析了苹果系统在系统安全、数据加密、应用安全及文件格式等方面采取的防护措施,并为普通用户、开发者和安全分析师提供了针对性的安全建议。原创 2025-09-04 10:47:46 · 33 阅读 · 0 评论 -
34、深入剖析Linux、IoT与苹果系统恶意软件
本文深入剖析了Linux、物联网(IoT)设备以及苹果系统(包括macOS和iOS)中的恶意软件现状。详细介绍了Linux与IoT领域的攻击型与‘善意’型恶意软件家族,如Dark Nexus、Meris、Carna和Hajime等,并探讨了针对不同RISC架构样本的静态与动态分析方法。同时,全面解析了苹果系统的安全模型,涵盖macOS的系统完整性保护、Gatekeeper机制和iOS的应用沙箱、代码签名等安全措施。文章还提供了针对苹果系统恶意软件的静态与动态分析技术、不同系统恶意软件的对比分析,以及应对恶意原创 2025-09-03 11:34:22 · 19 阅读 · 0 评论 -
33、x86样本分析与常见IoT恶意软件家族揭秘
本文详细介绍了x86样本分析的工具选择与动态分析方法,并深入解析了常见的IoT恶意软件家族,尤其是Mirai及其克隆体的传播方式、攻击手段和自我防御机制。同时,文章总结了应对IoT恶意软件的策略,并预测了未来恶意软件的发展趋势,为安全人员提供全面的分析方法和防范建议。原创 2025-09-02 09:27:22 · 36 阅读 · 0 评论 -
32、剖析 Linux 和物联网恶意软件
本文深入剖析了Linux和物联网恶意软件的行为特征,包括其初始访问方式、持久化机制、权限提升手段、命令与控制通信方式以及影响范围。文章还介绍了常见的静态和动态分析工具与方法,并提出了应对恶意软件的防御策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系统性地识别、分析和防御Linux及物联网恶意软件,为构建更安全的网络环境提供参考。原创 2025-09-01 09:39:29 · 36 阅读 · 0 评论 -
31、脚本、宏与恶意软件分析:从后端代码到行为模式
本文深入探讨了恶意软件的后端代码分析、脚本语言处理、Linux和IoT恶意软件分析等内容。文章涵盖了静态和动态分析技术、逆向工程技巧、ELF文件解析、系统调用识别以及不同架构(如x86、RISC)的样本分析方法。此外,还介绍了Mirai及其克隆体的感染机制和行为模式,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恶意软件威胁。原创 2025-08-31 14:46:03 · 18 阅读 · 0 评论 -
30、恶意脚本威胁解析:PowerShell与JavaScript
本文深入解析了PowerShell和JavaScript这两种常见恶意脚本的威胁方式。从PowerPoint鼠标交互、DDE技术到SettingContent文件,攻击者利用多种手段执行恶意代码。文章详细介绍了PowerShell的强大功能及其在恶意攻击中的应用,包括其语法特点、混淆与加密方式,以及分析方法。同时,也分析了JavaScript在网页攻击和无文件威胁中的作用,涵盖其语法、反逆向工程技巧和分析策略。最后,文章对比了PowerShell与JavaScript的威胁特点,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与未原创 2025-08-30 14:24:23 · 20 阅读 · 0 评论 -
29、经典脚本语言与宏的安全分析
本文详细分析了经典脚本语言和宏在安全领域的应用与风险,包括Unix/Linux Shell脚本、VBScript、VBA宏以及Excel 4.0 (XLM)宏的恶意利用方式。文章从语法特点、攻击手段、混淆技术以及分析工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供了总结对比、安全建议和未来趋势展望,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识别和防范脚本及宏相关的安全威胁。原创 2025-08-29 16:47:41 · 22 阅读 · 0 评论 -
28、编译Python威胁分析与脚本宏语言反混淆调试
本文深入探讨了编译Python在恶意软件中的应用及其分析方法,同时涵盖了脚本和宏语言的反混淆与调试技术。详细解析了Python字节码、编译文件类型、常见反逆向工程技巧,并分析了Windows批处理脚本、VBScript、VBA宏、PowerShell、JavaScript等常用恶意代码载体。文中还提供了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方法及反混淆调试技巧,帮助分析师高效应对多变的威胁。原创 2025-08-28 15:55:24 · 28 阅读 · 0 评论 -
27、反编译字节码语言:.NET、Java 等
本文详细探讨了针对 Visual Basic 和 Java 编写的恶意软件的逆向分析技术。对于 Visual Basic 样本,分析了其文件结构、p-代码与本机代码的区别以及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对于 Java 样本,则介绍了 Java 字节码的结构、常用分析工具及应对反逆向技术的策略。内容适用于恶意软件逆向分析人员和安全研究人员。原创 2025-08-27 16:40:07 · 90 阅读 · 0 评论 -
26、.NET 技术解析与恶意软件分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NET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文件结构,深入介绍了CIL语言指令集,并结合实际示例展示了高级语言如何转换为CIL代码。同时,文章全面探讨了.NET恶意软件的分析方法,包括常用工具、静态与动态分析技巧以及处理混淆的技术手段。通过流程图、常见问题解答和推荐学习资源,为读者提供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帮助提升对.NET恶意软件的识别与应对能力。原创 2025-08-26 10:23:34 · 19 阅读 · 0 评论 -
25、恶意文档与字节码语言恶意软件分析
本文探讨了恶意Microsoft Office文档、PDF文件以及字节码语言恶意软件的分析方法。详细介绍了Office Open XML格式、PDF文件结构和常见恶意条目,并提供了静态与动态分析的技术和工具。此外,还涵盖了.NET、Visual Basic、Java和编译Python恶意软件的分析基础,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如何识别和应对这些安全威胁。原创 2025-08-25 12:59:20 · 16 阅读 · 0 评论 -
24、漏洞利用与Shellcode分析全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漏洞利用与Shellcode分析的核心机制,包括Shellcode如何获取API地址、下载并执行恶意文件的方式,详细介绍了漏洞利用的静态与动态分析流程。同时探讨了如何绕过现代漏洞缓解技术如DEP和ASLR,并重点分析了针对微软Office文件格式(CFB和RTF)的漏洞利用手段及分析方法。为安全研究人员和防御者提供了全面的技术参考。原创 2025-08-24 09:36:05 · 17 阅读 · 0 评论 -
23、漏洞利用与shellcode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漏洞利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并深入探讨了在Linux(包括x86-64和ARM架构)以及Windows操作系统下shellcode的编写与实现方法。内容涵盖了shellcode的核心技术,如获取绝对地址、无空字节处理、本地shell和反向shell的实现原理,以及Windows下获取kernel32.dll基地址和API解析的机制。此外,还对比了不同操作系统下shellcode的特点,并提出了实际应用和防护建议,帮助读者全面理解漏洞利用与shellcode技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原创 2025-08-23 13:42:17 · 20 阅读 · 0 评论 -
22、内核模式与漏洞利用分析全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内核模式调试与常见漏洞利用方法,涵盖了符号下载、驱动入口点调试、驱动加载、漏洞类型(如栈溢出、堆溢出、使用后释放、整数溢出和逻辑漏洞)等内容,并介绍了针对这些漏洞的攻击方式和系统缓解措施。同时,文章提供了应对策略,包括输入验证、安全编程实践、系统安全机制启用以及代码审查和测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系统安全挑战并提升防护能力。原创 2025-08-22 09:52:53 · 16 阅读 · 0 评论 -
21、深入理解内核模式Rootkit:防护与分析全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内核模式Rootkit的工作原理及其绕过防护机制的技术手段,包括驱动签名强制验证和PatchGuard的绕过方法。同时详细介绍了Rootkit的静态与动态分析技术,涵盖了调试环境搭建、工具使用及Rootkit检测方法。文章还总结了应对Rootkit威胁的策略,并展望了Rootkit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安全研究人员和用户提供了全面的安全防护指导。原创 2025-08-21 16:44:57 · 30 阅读 · 0 评论 -
20、内核模式下的恶意软件攻击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几种常见的内核模式下的恶意软件攻击技术,包括系统服务描述符表(SSDT)挂钩、I/O请求包(IRP)挂钩、直接内核对象操作(DKOM)以及内核模式下的进程注入。通过分析这些技术的实现原理、检测难度和可靠性,帮助安全人员更好地了解恶意软件的攻击手段,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同时,文章还展望了未来恶意软件攻击技术的发展趋势,为计算机安全防护提供了参考。原创 2025-08-20 09:32:40 · 25 阅读 · 0 评论 -
19、深入解析内核模式Rootkit:原理、技术与攻击手段
本文深入解析了内核模式Rootkit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的攻击技术。从用户模式与内核模式的基本概念入手,详细阐述了Windows内部机制以及Rootkit如何利用挂钩技术、设备驱动和直接内核对象操作(DKOM)等手段实现恶意操作和隐身。同时,文章还讨论了x64系统中PatchGuard保护机制及Rootkit的绕过挑战,并介绍了针对内核模式Rootkit的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为防范和检测此类恶意软件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原创 2025-08-19 09:46:16 · 28 阅读 · 0 评论 -
18、绕过反逆向工程技术
本文详细探讨了恶意软件常用的反逆向工程技术,包括代码混淆、检测和规避行为分析工具、以及检测沙箱和虚拟机等手段。同时,针对这些技术提供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如加密代码处理、反混淆分析工具使用、虚拟机特征伪装和沙箱环境优化等。文章旨在帮助安全研究人员深入了解恶意软件的反制手段,并提供有效的分析与应对方法,以提升恶意软件分析能力和系统安全保障水平。原创 2025-08-18 13:31:08 · 561 阅读 · 0 评论 -
17、恶意软件逃避调试器断点的技术与应对策略
本文详细探讨了恶意软件逃避调试器断点的多种技术,包括检测调试器的方法、不同断点类型的检测与绕过策略,以及逃离调试环境的技巧。同时提供了针对这些反调试机制的应对策略,帮助逆向工程师更有效地进行分析和防御。原创 2025-08-17 15:15:52 · 19 阅读 · 0 评论 -
16、深入解析API钩子与反逆向工程技术
本文深入解析了恶意软件常用的API钩子技术及其在窃取信息、进程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同时探讨了多种反逆向工程技术,包括调试器检测、断点规避、异常处理滥用、代码混淆及沙箱和虚拟机检测等。文章还介绍了针对这些恶意行为的检测方法和绕过策略,旨在帮助安全研究人员更有效地分析和应对复杂恶意软件的威胁。原创 2025-08-16 15:33:39 · 34 阅读 · 0 评论 -
14、恶意软件分析中的解包、解密与注入技术
本文详细探讨了恶意软件分析中的解包、解密和注入技术,涵盖了调试不同类型DLL的方法、动态分析实用脚本、IDA脚本语法演变、动态字符串解密、WinAPI动态解析、进程注入与DLL注入技术、API挂钩原理及应对策略,以及内存取证技术的应用。通过这些内容,分析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恶意软件的复杂威胁,提高分析效率和防御能力。原创 2025-08-14 10:36:42 · 21 阅读 · 0 评论 -
13、加密算法识别与IDA工具使用指南
本博客深入探讨了恶意软件中常用的加密算法(如RC4、AES、RSA等)的识别方法,详细介绍了RC4算法的原理及其关键识别特征,并解析了高级对称与非对称加密算法在恶意软件中的实现方式及Windows API调用。结合Vawtrak银行木马的案例,分析了字符串、API名称及网络通信的加密方式。同时,全面讲解了IDA工具在静态和动态分析中的使用技巧,包括结构重建、加密识别、插件应用、DLL解包等,帮助逆向工程师高效分析加密恶意软件样本。原创 2025-08-13 16:18:40 · 33 阅读 · 0 评论 -
12、恶意软件解包、解密与去混淆技术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恶意软件的解包、解密与去混淆技术,包括监控内存分配空间、就地解包、搜索原始入口点、基于栈恢复的方法、转储样本与修复导入表、识别加密算法等内容,并结合案例分析和未来趋势探讨了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与挑战。原创 2025-08-12 12:05:33 · 21 阅读 · 0 评论 -
11、可执行文件解包、解密与去混淆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恶意软件常用的打包、加密和混淆技术,并详细解析了如何识别、自动解包以及手动解包这些经过处理的样本。内容涵盖打包工具的分类、识别打包样本的方法、自动解包技术(如仿真、内存转储)以及手动解包技术(如内存执行断点、调用栈回溯)的具体操作与实际案例分析。同时比较了手动与自动解包技术的优劣,并展望了未来解包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应对恶意软件提供了系统性的分析方法。原创 2025-08-11 16:42:20 · 30 阅读 · 0 评论 -
10、恶意服务调试与行为分析全解析
本博客全面解析恶意服务的调试与行为分析技术,涵盖调试工具x64dbg与OllyDbg的对比、Windows服务机制、服务注册与启动方法、附加调试技巧、行为分析工具使用、沙箱分析、以及应对恶意软件的打包、加密和混淆技术。内容深入浅出,适合逆向工程师和安全研究人员参考学习。原创 2025-08-10 15:45:25 · 25 阅读 · 0 评论 -
9、深入解析PE加载、进程创建与调试技术
本文深入解析了Windows系统中PE文件的加载过程与进程创建机制,详细介绍了线程环境块(TEB)和进程环境块(PEB)等关键数据结构,并探讨了WOW64子系统在运行32位程序中的作用。文章还系统讲解了调试工具如OllyDbg和x64dbg的使用方法,包括断点设置、程序执行修改、关键信息搜索等技术,为逆向工程和恶意软件分析提供了实用的调试策略和实战案例分析。原创 2025-08-09 12:07:10 · 30 阅读 · 0 评论 -
8、x86/x64基本静态和动态分析
本博客详细介绍了x86/x64环境下PE文件的基本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涵盖PE文件头结构、静态和动态链接机制、动态链接库(DLL)与API的使用、进程和线程的创建与调度等内容。通过解析PE头信息,可以识别恶意软件的功能特征、判断是否打包或下载器,并进行攻击者溯源。同时,博客还探讨了虚拟内存映射、线程调度及资源共享等关键概念,为恶意软件分析提供了系统化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原创 2025-08-08 10:44:58 · 20 阅读 · 0 评论 -
7、汇编语言与Windows恶意软件分析基础
本文介绍了汇编语言的基础知识,包括SuperH和SPARC架构的寄存器和指令集,以及如何从高级语言(如C)转换为汇编语言。文章还详细解析了Windows可移植可执行文件(PE)头结构,并探讨了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和行为分析在恶意软件分析中的应用。通过掌握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Windows平台上的恶意软件。原创 2025-08-07 16:27:56 · 21 阅读 · 0 评论 -
6、深入探索 ARM、MIPS 和 PowerPC 汇编基础
本文深入探讨了ARM、MIPS和PowerPC三种处理器架构的汇编基础,详细分析了它们的寄存器结构、指令集特点、字节序支持以及实际应用场景。通过对比三者的差异,帮助开发者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架构进行开发,并提供了相关开发建议和注意事项,以提高开发效率和系统性能。原创 2025-08-06 12:26:16 · 23 阅读 · 0 评论 -
5、汇编与编程基础速成
本文介绍了汇编语言和编程基础的核心概念,包括栈的工作原理、指令集的分类与功能、x86和ARM架构的特点及寄存器使用方法,以及不同调用约定的参数传递方式。此外,还探讨了汇编语言在恶意软件分析中的应用,涵盖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的方法和常见恶意行为的汇编特征。适合希望快速掌握汇编基础并应用于网络安全领域的读者。原创 2025-08-05 13:14:26 · 30 阅读 · 0 评论 -
4、恶意软件分析基础:共享文件夹安全与汇编编程入门
本文介绍了恶意软件分析的基础知识,包括共享文件夹的安全使用方法,以及汇编编程的入门内容。涵盖了数字系统、数据单位、位运算、常见处理器架构及其汇编语言的特点,并探讨了汇编语言与高级编程语言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读者可以为后续的恶意软件静态和动态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原创 2025-08-04 09:03:15 · 27 阅读 · 0 评论 -
3、网络犯罪、APT 攻击及研究策略全解析
本文全面解析了网络犯罪和APT攻击的特征,探讨了恶意软件的命名规则、MITRE ATT&CK框架的应用,以及针对零日攻击和无文件恶意软件的应对策略。同时,文章提供了逆向工程的分析流程、安全环境搭建建议,以及未来网络安全趋势的应对措施,为网络安全从业者提供了系统化的参考指南。原创 2025-08-03 12:19:05 · 22 阅读 · 0 评论 -
2、网络犯罪、高级持续性威胁攻击与研究策略
本文探讨了恶意软件分析在应对网络犯罪和高级持续性威胁(APT)中的关键作用。内容涵盖恶意软件分析的必要性、主要类型及其影响,MITRE ATT&CK框架的应用,以及APT攻击、零日攻击和无文件恶意软件的特征与应对策略。此外,还介绍了恶意软件分析的常用策略、环境设置步骤,以及如何通过分析生成威胁情报、改进事件响应、指导威胁狩猎和制定有效的检测规则。原创 2025-08-02 10:45:49 · 20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