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ene 源代码剖析-8 索引创建过程

Lucene 源码剖析

4.3       索引创建过程

    文档的索引过程是通过DocumentsWriter的内部数据处理链完成的,DocumentsWriter可以实现同时添加多个文档并将它们写入一个临时的segment中,完成后再由IndexWriterSegmentMerger合并到统一的segment中去。DocumentsWriter支持多线程处理,即多个线程同时添加文档,它会为每个请求分配一个DocumentsWriterThreadState对象来监控此处理过程。处理时通过DocumentsWriter初始化时建立的DocFieldProcessor管理的索引处理链来完成的,依次处理为DocFieldConsumersDocInverterTermsHashFreqProxTermsWriterTermVectorsTermsWriterNormsWriter以及StoredFieldsWriter等。     
  

索引创建处理过程及类的主线请求链表如下图所示:

 

 

 

   下面介绍主要步骤的处理过程 

 

4.3.1 DocFieldProcessorPerThread.processDocument()

 

    该方法是处理一个文档的调度函数,负责整理文档的各个fields数据,并创建相应的DocFieldProcessorPerField对象来依次处理每一个field。该方法首先调用索引链表的startDocument()来初始化各项数据,然后依次遍历每一个fields,将它们建立一个以field名字计算的hash值为keyhash表,值为DocFieldProcessorPerField类型。如果hash表中已存在该field,则更新该FieldInfo(调用FieldInfo.update()方法),如果不存在则创建一个新的DocFieldProcessorPerField来加入hash表中。注意,该hash表会存储包括当前添加文档的所有文档的fields信息,并根据FieldInfo.update()来合并相同field名字的域设置信息。 

 

    建立hash表的同时,生成针对该文档的fields[]数组(只包含该文档的fields,但会共用相同的fields数组,通过lastGen来控制当前文档),如果field名字相同,则将Field添加到DocFieldProcessorPerField中的fields数组中。建立完fields后再将此fields数组按field名字排序,使得写入的vectors等数据也按此顺序排序。之后开始正式的文档处理,通过遍历fields数组依次调用DocFieldProcessorPerFieldprocessFields()方法进行(下小节继续讲解),完成后调用finishDocument()完成后序工作,如写入FieldInfos等。 

 

    下面举例说明此过程,假设要添加如下一个文档: 

 

 

文档域

内容

是否索引

title

Lucene 源码分析

true

url

http://javenstudio.org

false

content

索引是如何创建的

true

content

索引的创建过程

true

 

 

    下图描述处理后fields数组的数据结构

    

 

 

 

 

 http://www.cnblogs.com/eaglet/archive/2009/02/16/1391506.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lucene搜索分页过程中,可以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将搜索结果集直接放到session中,但是假如结果集非常大,同时又存在大并发访问的时候,很可能造成服务器的内存不足,而使服务器宕机 还有一种是每次都重新进行搜索,这样虽然避免了内存溢出的可能,但是,每次搜索都要进行一次IO操作,如果大并发访问的时候,你要保证你的硬盘的转速足够的快,还要保证你的cpu有足够高的频率 而我们可以将这两种方式结合下,每次查询都多缓存一部分的结果集,翻页的时候看看所查询的内容是不是在已经存在在缓存当中,如果已经存在了就直接拿出来,如果不存在,就进行查询后,从缓存中读出来. 比如:现在我们有一个搜索结果集 一个有100条数据,每页显示10条,就有10页数据. 安装第一种的思路就是,我直接把这100条数据缓存起来,每次翻页时从缓存种读取 而第二种思路就是,我直接从搜索到的结果集种显示前十条给第一页显示,第二页的时候,我在查询一次,给出10-20条数据给第二页显示,我每次翻页都要重新查询 第三种思路就变成了 我第一页仅需要10条数据,但是我一次读出来50条数据,把这50条数据放入到缓存当中,当我需要10--20之间的数据的时候,我的发现我的这些数据已经在我的缓存种存在了,我就直接存缓存中把数据读出来,少了一次查询,速度自然也提高了很多. 如果我访问第六页的数据,我就把我的缓存更新一次.这样连续翻页10次才进行两次IO操作 同时又保证了内存不容易被溢出.而具体缓存设置多少,要看你的服务器的能力和访问的人数来决定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