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ubbo Spring Cloud的架构分享

基于Dubbo Spring Cloud的架构分享

前言

在采用Spring Cloud+Dubbo的技术体系以后,几种架构方案和大家讨论下。

普通Spring Cloud采用Feign作为微服务调用

SpringCloudFeignMap.jpg

上图是采用Spring Cloud Feign微服务调用的简单架构图。流量网关负责分流通常采用Nginx或其他API网关,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内。微服务网关负责将不同的Http流量转发到对应的微服务中,同时处理安全认证等方面的事情,一般采用Spring Gateway 或者 Zuul。下游的服务1,2,3则按照MVC写法,Controller 、Service、 Dao。对外提供Feign接口。下游服务之间的调用也采用Feign调用。

接入Dubbo后的Spring Cloud调用关系

SpringDubbo架构展示.jpg

上图,接入Dubbo协议以后微服务网关往下调用的时候还是Http协议,只不过下游的微服务之间的调用改为了Dubbo调用。这种架构看似没什么问题,但是只在微服务间采用Dubbo协议,感觉没什么必要,1、微服务间的调用在某些场景可能并不是那么频繁。2、微服务网关到下游服务依旧采用http协议,这样RPC的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所以产生一种想法,微服务网关可否对上承接HTTP协议,对下转到DubboService上,同时为了兼容扩展,也可以转到Feign的微服务上。

Dubbo网关引入

SpringCloudDubbo新架构.jpg

上图,微服务网关对上承接Nginx来的HTTP流量,将流量转化成Dubbo协议,再调用下游的DubboService。这样RPC的优势可以最大化发挥出来,下游的服务A,服务B,只需要出DubboService即可,Controller也不用写了,Service直接对外暴露对象,微服务之间的调用返回对象也不用像Feign一样写 XXXResult<?>

要解决的技术难点:

1、微服务网关的技术选型

Java技术栈,做网关,最合适的应该采用响应式编程,在考虑Spring体系,那就只能是采用ReactorSpring WebFlux,Spring Gateway 同样也是基于WebFlux的。所以这里大胆直接用Spring Gateway

2、Http协议转Dubbo协议技术问题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对比下Http和Dubbo协议的调用要求

协议

资源定位

调用方法

参数传递

Http

URL

GET/POST/等

form/json/param/file 等

Dubbo

Interface#method 接口和方法

只可invoke

单一对象

所以将Http的**URL和Dubbo的Interface#method**做一个映射,然后调用的时候吧GET/POST等参数转为Dubbo中的方法参数,即可完成调用

弊端:

  1. 有些Http行为,比如上传文件可能就不适用。(ps:大流量数据不适合用Dubbo协议)
  2. Dubbo调用没有GET/POST一说,对HTTP Method不友好。下游的DubboService并没有GET/POST的概念,换句话说,同一个接口GET/POST都能通。
  3. HTTP协议的PathVariable处理起来可能比较困难

笔者这里由于是新的项目,所以上述弊端有些可以从程序规范上避免。

3、Dubbo泛化调用

参考使用泛化调用

关键代码:

// 引用远程服务 
// 该实例很重量,里面封装了所有与注册中心及服务提供方连接,请缓存
ReferenceConfig<GenericService> reference = new ReferenceConfig<GenericService>(); 
// 弱类型接口名
reference.setInterface("com.xxx.XxxService");  
reference.setVersion("1.0.0");
// 声明为泛化接口 
reference.setGeneric(true);  

// 用org.apache.dubbo.rpc.service.GenericService可以替代所有接口引用  
GenericService genericService = reference.get(); 
 
// 基本类型以及Date,List,Map等不需要转换,直接调用 
Object result = genericService.$invoke("sayHello", new String[] {"java.lang.String"}, new Object[] {"world"}); 
 
// 用Map表示POJO参数,如果返回值为POJO也将自动转成Map 
Map<String, Object> person = new HashMap<String, Object>(); 
person.put("name", "xxx"); 
person.put("password", "yyy"); 
// 如果返回POJO将自动转成Map 
Object result = genericService.$invoke("findPerson", new String[]
{"com.xxx.Person"}, new Object[]{person}); 

基于Dubbo泛化调用逻辑,我们只需要做好URL和 Dubbo Interface#Method以及Interface的ParamType的映射,上述理论即成立!

写在最后

本文所述均为笔者所想,若有错误请不吝赐教。期待看到更多思路。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