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 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概述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将一个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用特性描述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 互连通过通信链路互联互通
- 自治无主从关系
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 数据通信
它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用来实现联网计算机之间的各种信息的传输,并将将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联系起来,进行统一的调配、控制和管理。比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应用,离开了计算机网络将无法实现
2. 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可以是软件共享、数据共享,也可以是硬件共享。使计算机网络中的资源互通有无分工协作,从而极大地提高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利用率
3. 分布式处理
当计算机网络中的某个计算机系统负荷过重时,可以将其处理的某个复杂任务分配给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系统,从而利用空闲计算机资源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利用率
4. 提高可靠性
分布式的作用
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互为替代机。
5. 负载均衡
将工作任务均衡地分配给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
三、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第一阶段:
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连网发展的过程。
美苏冷战,军事节点。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
目的:设计一个分散的指挥系统
ARPAnet(阿帕网)
**
希望实现不同网络的连接–
1983年TCP/IP成为阿帕网的标准协议,使得所有使用协议的计算机都可以利用互联网通信。
第二阶段
建立三级结构的互联网
1985年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围绕6个大型计算机中心建设计算机网络,即国家科学基金网 NSFNET。
三级网络:
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企业网)
第三阶段
公司企业增多,政府将主干网交给私人公司管理。
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网
ISP:互联网服务器提供商
随着互联网数据流量的急剧增大,人们开始研究如何更快的转发分组,以及更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
出现了 互联网交换点IXP
作用:允许两个网络直接相连并交换分组,而不需要再通过第三个网络来转发分组。
![image.png](https://imgconvert.csdnimg.cn/aHR0cHM6Ly9jZG4ubmxhcmsuY29tL3l1cXVlLzAvMjAyMC9wbmcvNjQ2ODU1LzE1OTM2ODUzOTU1NzgtYmZkZTI1YjctYTkxZi00MTEzLTkzZmQtYzU4NDdmNTg3OTJhLnBuZw?x-oss-process=image/format,png#align=left&display=inline&height=477&margin=[object Object]&name=image.png&originHeight=477&originWidth=817&size=172593&status=done&style=none&width=817)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分布范围分类:
- 广域网(WAN)(交换技术) 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
- 城域网(MAN)5~5km
- 局域网(LAN)(广播技术) 几十米~几千米
- 个人局域网(PAN)10m
按传输技术分类
- 广播式网络
所有联网计算机都共享一个公共通信信道。当一台计算机利用共享通信信道发送报文分组时,所有其他的计算机都会“收听”到这个分组。接收到该分组的计算将通过检查目的地址来决定是否接收该分组。
局域网基本上都采用广播式通信技术,广域网中的无线、卫星通信网络也采用广播式通信技术
- 点对点网络
物理线路连接或者分组转发。
广域网基本都属于点对点网络。
按拓扑结构分类
- 总线形
- 星形
- 环形
- 网状形
![image.png](https://imgconvert.csdnimg.cn/aHR0cHM6Ly9jZG4ubmxhcmsuY29tL3l1cXVlLzAvMjAyMC9wbmcvNjQ2ODU1LzE1OTM2ODk4MzQyNDItMTczZTA0ZWItN2JmYS00NzdiLWJmZjAtNWY1YWU1ZGY4YjZlLnBuZw?x-oss-process=image/format,png#align=left&display=inline&height=114&margin=[object Object]&name=image.png&originHeight=114&originWidth=572&size=31962&status=done&style=none&width=572)
按照使用者分类
- 公用网
- 专用网
按交换技术分类
交换技术是指各台主机之间、各通信设备之间或主机与通信设备之间为交换信息所采用的数据格式和交换装置的方式。
- 电路交换网络。
在源结点和目的结点之间建立一条专用的通路用于传送数据,包括建立连接、传输数据和断开连接三个阶段。最典型的电路交换网是传统电话网络该类网络的主要特点是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是在一条管道中传送。
- 优点是数据直接传送、时延小。
- 缺点是线路利用率低、不能充分利用线路容量、不便于进行差错控制
- 报文交换网络。
用户数据加上源地址、目的地址、校验码等辅助信息,然后封装成报文整个报文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后,再转发给下一个结点,重复这一过程直到到达目的结点。每个报文可以单独选择到达目的结点的路径。报文交换网络也称存儲-转发网络,主要特点是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 优点是可以较为充分地利用线路容量,可以实现不同链路之间不同数据率的转换,可以实现格式转换,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一的访问,可以实现差错控制。
- 缺点是增大了资源开销(如辅助信息导致处理时间和存储资源的开销),增加了缓冲时延,需要额外的控制机制来保证多个报文的顺序不乱序,缓冲区难以管理(因为报文的大小不确定,接收方在接收到报文之前不能预知报文的大小)
- 分组交换网络,
也称包交换网络。其原理是将数据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中加上目的地址、源地址等辅助信息组成分组(包),以存储转发方式传输。其主要特点是单个分组(它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除具备报文交换网络的优点外,
- 优点:缓冲易于管理;包的平均时延更小,网络占用的平均缓冲区更少;更易于标准化更适合应用。现在的主流网络基本上都可视为分组交换网络
按传输介质分类
- 无线
- 有线
四、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标准化
因特网的所有标准都以RFC( Request For Comments)的形式在因特网上发布,但并非每个RFC都是因特网标准,RFC要上升为因特网的正式标准需经过以下4个阶段。
**1)**因特网草案( Internet Draft)。这个阶段还不是RFC文档。
**2)**建议标准( Proposed Standard)。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文档。
**3)**草案标准( Draft Standard)。
**4)**因特网标准( nternet Standard)。
![image.png](https://imgconvert.csdnimg.cn/aHR0cHM6Ly9jZG4ubmxhcmsuY29tL3l1cXVlLzAvMjAyMC9wbmcvNjQ2ODU1LzE1OTM2OTAzMzczODgtNzlkMmE1YjYtNTkyNS00YjRhLWIzOWItMDU5YzJiNWZmM2VhLnBuZw?x-oss-process=image/format,png#align=left&display=inline&height=269&margin=[object Object]&name=image.png&originHeight=269&originWidth=485&size=58886&status=done&style=none&width=485)
组织
在国际上,负责制定、实施相关网络标准的标准化组织众多,主要有如下几个: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主要网络标准或规范有OSI参考模型、HDLC等。
- 国际电信联盟(IU)。其前身为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 CCITT),其下属机构ITU-T制定了大量有关远程通信的标准。
-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技术团体,由计算机和工程学专业人士组成。IEEE在通信领域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802标准。
五、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从组成部分看
- 硬件
硬件主要由主机(也称端系统)、通信链路(如双绞线、光纤)交换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和通信处理机(如网卡)等组成。
- 软件
软件主要包括各种实现资源共享的软件和方便用户使用的各种工具软件(如网络操作系统、邮件收发程序、FTP程序、聊天程序等)。软件部分多属于应用层。
- 协议
协议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如同交通规则制约汽车驾驶一样,协议规定了网络传输数据时所遵循的规范。
从工作方式上看
- 边缘部分
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到因特网上、供用户直接使用的主机组成用来进行通信(如传输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 核心部分
核心部分由大量的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它为边缘部分提供连通性和交换服务。图1给出了这两部分的示意图
从功能组成上看
从功能组成上看,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 通信子网
由各种传输介质、通信设备和相应的网络协议组成,它使网络具有数据传输、交换、控制和存储的能力,实现联网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 资源子网
资源子网是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向网络用户提供共享其他计算机上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的服务。
六、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 带宽
最大传输速率,单位b/s
2. 时延
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总时间,它由4部分构成: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
- 发送时廷。结点将分组的所有比特推向(传输)链路所需的时间,即从发送分组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因此也称传输时延。计算公式为发送时延=分组长度/信道宽度
-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即一个比特从链路的端传播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计算公式为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 处理时延。数据在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的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例如,分析分组的首部、从分组中提取数据部分、进行差错检验或查找适当的路由等
- 排队时延。分组在进入路由器后要先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路由器确定转发端口后,还要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这就产生了排队时延。
3. 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指发送端发送的第一个比特即将到达终点时,发送端已经发出了多少个比特,因此又称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即时廷带宽积=传播时延x信遒带宽如图1.4所示,考虑一个代表链路的圆柱形管道,其长度表示链路的传播时延,横截面积表示链路带宽,则时延带宽积表示该管道可以容纳的比特数量。
![image.png](https://imgconvert.csdnimg.cn/aHR0cHM6Ly9jZG4ubmxhcmsuY29tL3l1cXVlLzAvMjAyMC9wbmcvNjQ2ODU1LzE1OTM3NzQzNDg5NDMtZWQ3YjQwZmQtZDQxNi00MmVhLThkYTMtYzVhMWVhNTgwY2NhLnBuZw?x-oss-process=image/format,png#align=left&display=inline&height=113&margin=[object Object]&name=image.png&originHeight=113&originWidth=399&size=29174&status=done&style=none&width=399)
4. 往返时延
往返时延( Round- Trip Time,RTT)。指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接收端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在互联网中,往返时延不包括冬中间结点的处理时延、排延及转发数据封的发送时
5. 吞吐量
吞吐量( Throughput)。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吞吐量受网络带宽或网络额定速率的限制
6. 速率
率( Speed)。网络中的速率是指连接到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数据率或比特率,单位为b/s
7. 信道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指出某一信道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是有数据通过的,即信道利用率=有数据通过时间/(有+尢)数据通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