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青少年远离“网络成瘾”?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日益严重,国家新闻出版署出台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网络成瘾可能导致学业、社交功能受损,家长应关注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压力和群体影响。家长可通过树立榜样、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培养正确观念和自控力等方式来预防网络成瘾。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如何让青少年远离“网络成瘾”?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83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94.9%。根据《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我国短视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125分钟。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直播及网络游戏的现象愈发普遍。网络媒体在满足青少年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闲娱乐需求的同时,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青少年作为网络成瘾的高发群体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也令家长老师们头疼不已。

 

    那么,究竟怎么才算是“网络成瘾”?引发网络成瘾的因素有哪些?家长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避免青少年网络成瘾呢?

    网络成瘾是什么?

    对某种事物成瘾,意味着即使知道某个行为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人们仍然持续地重复这种行为。根据《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互联网使用冲动的失控行为,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后导致明显的学业、职业和社会功能损伤。其中,持续时间是诊断网络成瘾障碍的重要标准,一般情况下,相关行为需至少持续12个月才能确诊。

    对于网络成瘾的诊断与鉴别,并没有公认的标准,一般来说,在每天上网超过4小时的前提下,如果下面8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回答,可以诊断为网络成瘾。

    1.你是否着迷于互联网?

    2.为了达到满意你是否感觉需要延长上网时间?

    3.你是否经常不能控制自己上网或停止使用互联网?

    4.停止使用互联网的时候你是否感觉烦燥不安?

    5.每次在网上的时间是否比自己打算的要长?

    6.你的人际关系、工作、教育或者职业机会是否因为上网而受到影响?

    7.你是否对家庭成员、医生或其他人隐瞒了你对互联网着迷的程度?

    8.你是否把互联网当成了一种逃避问题或释放焦虑、不安情绪的方式?

    由此可见,网络成瘾的人不仅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络活动上,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无法完成正常的学习、社交和生活,在心理上更是感到痛苦和不适,甚至可能危及身体健康。虽然,他们也会告诉自己不要沉迷网络,但却无济于事,失去了对生活的控制力。

    为什么青少年会沉迷网络?

    网络成瘾的发生涉及多种因素,首先基于青少年本身对网络成瘾的易感性。

    一是心理需求因素。青少年阶段情绪不稳定、叛逆、心理变化快等,一旦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心理需求的满足,他们便寻求于虚拟世界。而网络游戏恰是一个需求满足的载体,它能用虚拟性弥补现实社会的种种不足,成为青少年发泄、逃避种种不良情绪的避难所。比如,在《王者荣耀》“排位赛”模式中,如若获得连胜,便能不断升高段位,极大程度上满足青少年的尊重需求。

    二是心理压力因素。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挫折,如学业上失败、工作上失落、社会交往恐惧、家庭打击等,而当旅行、运动等传统减压方式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时,青少年往往为了寻求解脱而沉溺于无时空限制的网络游戏之中,以此来让这种埋藏在潜意识中的压力得到释放。因此,心理压力也使得一部分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这是在他们看来的心灵安稳之所。

    三是群体心理因素。群体是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中介而组合成的人群集合体,它是一个人活动的基本单位,能够全面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并且对人的社会化发生重要作用。正是由于青少年期望归属于某个群体,而致使群体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使其更加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

    家长能做什么呢?

    1.树立良好的榜样,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言传不如身教,在和孩子相处的同时,父母及其他家人要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探讨,学习知识,或玩其他的游戏。

    2.多注意孩子的生活,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要高质量的陪伴孩子,人在心在,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把心用在孩子的身上,了解孩子的心中的所想所需,而不是一边玩电子产品一边和孩子交谈,孩子会觉得不被重视。

    3.培养孩子正确的观念。引导孩子树立其他兴趣爱好,不要用电子产品强化孩子的内心,要培养孩子对于网络的自控能力,同时引导孩子对大自然、美术、音乐等爱好,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4.培养孩子的自身控制力及对网络危害的认知。要适当通过网络引导孩子使用网络交友、学习知识、娱乐等,也不能一味的禁止,物极必反,否则孩子一旦离开父母就会如脱缰的野马似的沉溺于网络。要和孩子约法三章,建立规则,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