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熙生物存在泡沫风险:收智商税,技术是收购而来

7月1日,华熙生物发布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的营业收入预计增长95%-105%,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预计分别增长30%-40%、25%-40%。

不过,与业绩增长的利好消息截然相反,华熙生物股价次日开盘大跌。截至7月2日下午收盘,华熙生物报价279.31元/股,跌幅为6.59%。

有投资者认为,华熙生物目前市盈率显然过高,存在泡沫风险。

华熙生物存在泡沫风险

华熙生物在玻尿酸原料市场中市占率较高,但原料市场的空间毕竟有限,加之同行的剧烈竞争,华熙生物不甘于只做玻尿酸原料业务,也早早在医疗终端市场中进行了业务布局。

华熙生物虽然是全球最大的玻尿酸生产商和销售企业,但产能已经触及天花板,近乎饱和。

按7月5日最新收盘价计算,华熙生物股价自2020年末的146.43元/股已累计上涨108.9%。

华熙生物不被市场看好?首先数据说话:

据财报数据,2018年-2020年,华熙生物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63亿元、18.86亿元、26.33亿元,同比增长54.41%、49.28%、39.63%。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24亿元、5.86亿元、6.46亿元,同比增长90.70%、38.16%、10.29%。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20亿元、5.67亿元、5.68亿元,同比增长88.34%、35.16%、0.13%。

很明显,华熙生物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等的增速都逐渐放缓。

市场一直以“医美龙头”定位华熙生物,如今股价下跌不排除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华熙生物在医美版块的表现不再突出,同时转型、扩展业务带来的压力,也动摇了资本对华熙生物的信心。

根据其2020年年报数据显示,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营收同比增长112%,首次超越原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占比过半。另外在今年4月12日的业绩说明会上,华熙生物也表示2021年将把经营重心转移至功能性食品领域,“公司业务由原来的三驾马车协同发展升级为‘四轮驱动’”。

梳理华熙生物历年财报后不难得知,华熙生物三年来的业绩虽然仍在增长,增速却逐年趋缓。

华熙生物的医美主业已碰天花板

很明显华熙生物自身也不再将医美业务作为战略的首位。甚至有业内人士表示,华熙生物的医美主业已碰天花板。

华熙生物目前的四大板块分别为原料、医美产品(含医疗产品)、护肤品、功能性食品。从经营的角度考虑,一家企业做转型或者是开拓其他业务,一方面原因是原有主业受到威胁;另一方面就是要拓展的业务“有利可图”。

华熙生物也曾和众多医美原料企业一样,医疗终端业务早有布局。华熙生物目前已有“娃娃针”、“御龄双子针”、丝丽动能素、基础水光等产品。

这些都是以玻尿酸为原料衍生出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相比,华熙生物的表现并不突出。

细数当下华熙生物的护肤品牌,表现最好的有四款:润百颜、米蓓尔、夸迪、BM肌活。功能性护肤品版块短短两年已经超过了原料的营收贡献,可见其增长潜力是巨大的。

但爆发式增长的背后,营销费用也在不断增长,华熙生物2020年财报显示公司有高达11亿元的巨额销售费用,约占总营业收入的四成,较上年增加约111%。单是线上服务推广就有近5亿元的费用。造成了华熙生物销售收入增长近40%,净利润增速仅有10.29%的尴尬,远低于爱美客45.4%的净利润增速。

所以,基本上可以认为华熙生物在功能性护肤品的营销投资上投入不少。

布局C端市场,收智商税,技术是收购而来

一边是增长减缓的B端市场,一边是缺乏技术但前景广阔的C端市场。

华熙生物为何在食品上大做文章,理由可想而知。

这个原本属于医美行业专业用品的东西,随着以华熙生物为首的企业一波食品炒作之后,正在走向大众视野,这背后的目的很显然,这些企业希望玻尿酸能够从幕后走向台前。

一月注册玻尿酸零食品牌,三月推出玻尿酸饮用水,四月售卖玻尿酸宠物粮。尽管这些产品无一不被媒体与同行质疑为智商税,华熙却仍在坚定布局C端。

此外,5月6日华熙生物还与新氧宣布缔结合作盟约,他们联手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着力构建“未来医美共生联盟”。

业内人士分析称:“后疫情时代,高热的市场消费和分散的市场占有率对医美行业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如何争夺中国医美产业的C端和B端是左右战局的关键,这种情况下,新氧等专业医美平台属于‘兵’家必争之地。”

这不是华熙生物第一次“以资本换时间”,2019年回应上交所第四次问询时,华熙生物就曾透露自己的核心技术是收购而来。参照华熙生物Q1财报,2021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1.12%,高营收之余,销售费用的涨幅也飞升了205.08%,同期的研发费用仅增加34.78%。

华熙生物To B的天花板将至,玻尿酸To C赛道才刚刚准备起飞。作为医美中最基础、最常使用、消费者最熟悉的原料,玻尿酸在C端的巨大前景和发展速度,让各家不得不予以高度重视,布局To C的品牌正如春雨般冒出。

华熙生物自然不甘落后。2020年度业绩媒体沟通会上,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表示公司2021年要将触角伸向功能性食品赛道,从原料、药械、功能性护肤品的“三驾马车”,向加入功能性食品的“四轮驱动”转变。

华熙生物To C产品的本质,缘于玻尿酸To B市场用途的发展速度减慢,事实上,在玻尿酸领域希望破局的企业不止一个,整个市场都在琢磨如何抢到C端消费者这块蛋糕。

业内人士指出:“从To B走向To C的企业,显然会对行业、对产业链相关资源有更强的把控与协调能力,但在转型过程中,必然要做好各种试错、阵痛的准备;完全To C的企业,优势在于对消费者需求了解的更为深入,服务可能做得更细致、更扎实,但缺陷在于对上游产业链资源把控力不足。”

文章观点,来自 陆玖财经,医美行业内参。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