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原理
:
相邻两个连杆之间有一个公共的关节轴。沿两个相邻连杆公共轴线方向的距离可以用一 个参数描述,该参数称为连杆偏距,
记为
d.
用另一个参数描述两相邻连杆绕公共轴线旋转 的夹角,该参数称为关节角,记为θ
。两关节的公垂线长度记为a为了描述每个连杆于相邻连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需要在每个连杆上定义一个固连坐 标系。根据固连坐标系所在连杆的的编号对固连坐标系命名,因此固连在连杆 i
上的固连坐 标系称为坐标系{i
}. 通常按照如下方法确定连杆上的固连坐标系:坐标系{i}.的
Z
轴于关节轴
?
重合,坐标系 {i}.的原点位于公垂线于关节轴
?
的交点处。坐标系
{
?
}
的
X
轴沿着公垂线指向关节
? + 1
.
按照 右手定则,确定坐标系{i}.的
Y 轴.


实验步骤
:
1
、观察
XB7
机器人构型,找出关节及连杆位置,了解连杆间的位置关系。标出关节位置及
连杆长度。

2
、建立连杆坐标系,确定连杆参数。

二、在介绍如何使用机器人工具箱建立如上的机械臂模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如下的两个我们需要用到的类函数 (本部分内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跳过)
1、Link类函数
Link类函数,基于DH法建模,建立其相关关系,DH法建模分改进型和标准型,Link类函数的一种用法是 R = Link([theta,d,a, alpha]),其中参数theta代表DH建模的关节角、参数d代表DH建连杆偏距、参数a代表DH建模的连杆长度、参数alpha代表DH建模的连杆转角。例L(1)=Link([1,2,3,4],‘modified’),其中modified表示用改进型DH法建模
1、Link类函数
Link类函数,基于DH法建模,建立其相关关系,DH法建模分改进型和标准型,Link类函数的一种用法是 R = Link([theta,d,a, alpha]),其中参数theta代表DH建模的关节角、参数d代表DH建连杆偏距、参数a代表DH建模的连杆长度、参数alpha代表DH建模的连杆转角。例L(1)=Link([1,2,3,4],‘modified’),其中modified表示用改进型DH法建模
2、相关代码
clc;
clear all;
clear L
T_base = [1 0 0 0;
0 1 0 0;
0 0 1 0.3777;
0 0 0 1];
T_tool = [1 0 0 0;
0 1 0 0;
0 0 1 0.087;
0 0 0 1];
deg = pi/180;
L(1) = RevoluteMDH('d', 0.0000, 'a', 0.0000, 'alpha', 0.0000, 'offset',0.0000, 'qlim', [-170 170]*deg );
....................................................................................
L(6) = RevoluteMDH('d', 0.0000, 'a', 0.000, 'alpha', -pi/2, 'offset',0, 'qlim', [-360 360]*deg );
Rokae = SerialLink(L, 'name', ' ROKAE-XB7-6自由度机械臂', 'base', T_base, 'tool', T_tool);
Rokae.display();
Rokae.teach
hold off
3、运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