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用牛顿法开多次根_【同步练习】高一高中物理必修1第4章 牛顿运动定律(新人教版)...

本文包含一系列物理力学选择题及解答,涉及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惯性制导原理、物体运动状态分析等内容,适用于高中物理教学和复习。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31dcdbffee391505f5f6c11119e64d7.gif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其中1-7为单选题,8-10为多选题。)

1、下列四组单位中,哪一组中的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

A、米(m)、牛(N)、秒(s)B、米(m)、千克(kg)、秒(s)C、千克(kg)、焦耳(J)、秒(s)D、米(m)、千克(kg)、牛(N)

正确答案

B

解析

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为m、kg、s,所以B正确;

A、D中的牛(N),C中的焦耳(J)都是导出单位,不是基本单位,所以ACD错误。

故选:B

2、惯性制导已广泛应用于弹道式导弹工程中.这个系统的重要元件之一是加速度计.加速度计的构造原理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沿导弹长度方向安装的固定光滑杆上套一质量为m的滑块,滑块两侧分别于劲度系数均为k的弹簧相连;两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壁相连.滑块原来静止,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滑块上有指针,可通过标尺测出滑块的位移,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制导.设某段时间内导弹沿水平方向运动,指针向左偏离O点的距离为s,则这段时间内导弹的加速度(  )

2f61b9f534cf28b5e996843c991df669.png

A、方向向左,大小为 8d34341d7b514858a4caf106d7ac3fca.pngB、方向向右,大小为 8d34341d7b514858a4caf106d7ac3fca.pngC、方向向左,大小为 e6f33344f2752309d0fb1189b4d0c713.pngD、方向向右,大小为 e6f33344f2752309d0fb1189b4d0c713.png

正确答案

D

解析

小物体受到左侧弹簧的向右的弹力,大小为ks,

同时小物体还受到右侧弹簧的向右的弹力,大小也为ks,

故合力为F=2ks,方向水平向右,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加速度:a==,方向水平向右

故选:D

3、用3N的水平推力,使水平面上一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在2s内通过的位移是2m,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

A、0.5m/s 2;2NB、1m/s 2;1NC、 2m/s 2;0.5ND、1.5m/s 2;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x=得,物体的加速度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解得f=F﹣ma=3﹣2×1N=1N。

故选:B

4、一物体沿倾角为α的斜面下滑时,恰好做匀速运动,若物体具有一初速度冲上斜面,则上滑时物体加速度为(  )

A、gsinαB、gtanαC、2gsinαD、2gtanα

正确答案

C

解析

对物体匀速下滑时进行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

由于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平衡条件得:

f=mgsinα

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物体受力分析:

物体的合力大小为:

F合=mgsinα+f=2mgsinα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2gsinα;

故选:C

5、一根弹簧的下端挂一重物,上端用手牵引使重物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手突然停止到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止.在此过程中,重物的加速度的数值将(  )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再减小

正确答案

A

解析

物体匀速运动过程,弹簧对物体的弹力与重力二力平衡;

手突然停止运动后,物体由于惯性继续上升,弹簧伸长量变小,弹力减小,故重力与弹力的合力变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变大;

故选:A

6、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物体2放在正沿平直轨道向右行驶的车厢底板上,并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链接质量为m1的物体,与物体1相连接的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则(  )

632eded2c841f7b5394a26900f604404.png

A、车厢的加速度为gsinθB、绳对物体1的拉力为 bbd8344476d8d40c2a5936b99bc0a769.pngC、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m 2﹣m 1)gD、物体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m 2gsinθ

正确答案

B

解析

AB、以物体1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1:重力m1g和拉力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1gtanθ=m1a,得a=gtanθ,则车厢的加速度也为gtanθ。

绳子的拉力T=,故A错误、B正确;

CD、对物体2研究,分析受力如图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N=m2g﹣T=m2g﹣,

f=m2a=m2gtanθ.故CD错误。

故选:B

7、小物块在t=0时刻以初速度v0自固定斜面的底端上滑,设斜面足够长,取v0方向为正方向,则关于物块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图中不可能的是(  )

162e74b23bdccfccbaea1e4cff3e57f5.png

A、 dd3895321e703e0810039378a79e510d.pngB、 1b3826d43da1cd8a55c7807709a96718.pngC、 82af8f62cbcd3b089e7a2e819d5f3519.pngD、 b8315f8c23237c438382f18f76b117ae.png

正确答案

D

解析

A、当μmgcosθ>mgsinθ时,物体滑动斜面的顶端后保持静止。故A正确。

B、当斜面粗糙时,物体在斜面上滑行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μFN

而:FN=μmgcosθ

所以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时有:mgsinθ+f=ma1

故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时的加速度:a1=gsinθ+μgcosθ

物体沿斜面向下滑行时有:mgsinθ﹣f=ma2

所以物体沿斜面向下滑行时的加速度:a2=gsinθ﹣μgcosθ

故a1>a2,所以B正确。

C、当斜面光滑时:μ=0,

故有:a1=a2=gsinθ,故C正确。

D、物体不可能先匀减速上升再匀加速上升的。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

故选:D

8、跳高运动员用力从地面起跳,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对运动员向上的弹力和他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地面对运动员向上的弹力等于他对地面的压力C、地面对运动员的弹力大于他所受到的重力D、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它的弹力

正确答案

B,C

解析

AC、运动员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之所以能起跳,是因为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产生向上的加速度,而地面对运动员向上的弹力和他所受到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C正确。

BD、地面对运动员的弹力和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C

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水平恒力F拉小车和木块做加速运动,小车质量为M,木块质量为m,它们共同加速度为a,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在运动过程中(  )

ae1a22c6f5d61dfb6e44cbd4868fc0d7.png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B、木块受到的合力为FC、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 cbafdf8532f2768356ef4d2b6d7e8c25.pngD、小车受到的合力为 a9e1c7582bb6dc90e0f799ba04ceffbe.png

正确答案

C,D

解析

A、对物体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由F﹣f=ma,所以f=F﹣ma,由于物体并没有滑动,所以摩擦力不一定是μmg,所以A错误。

B、木块受拉力F和摩擦力f的作用,合力的大小为F﹣f=ma,所以B错误。

C、对整体由F=(M+m)a,对小车由F﹣f=Ma,所以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cbafdf8532f2768356ef4d2b6d7e8c25.pngF,所以C正确。

D、小车在竖直方向上的合力为零,在水平方向上只有木块对车的摩擦力的作用,所以小车受到的合力为f,大小为a9e1c7582bb6dc90e0f799ba04ceffbe.pngF,所以D正确。

故选:CD

10、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F1和F2的作用,在第1s内保持静止,若两力F1和F2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51e9a568f238222820a86b8db0402b2.png

A、在第2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B、在第3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C、在第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D、在第5s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零,运动方向与F 1相同

正确答案

C,D

解析

A、从第一秒末到第二秒末,物体的合力不断变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不断变大,物体做加速运动,故A错误;

B、在第3s内合力逐渐变大,故加速度不断变大,合力与速度同方向,物体做加速运动,故B错误;

C、在第4s内,合力逐渐减小,故加速度不断减小,合力与速度同方向,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大,故C正确;

D、在第5s末,合力为零,故加速度为零,此时运动方向与F1相同,故D正确;

故选:CD

二、填空题(共18分)

11、(6分)质量为50kg的人站在升降机中.取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升降机运动的v﹣t图如图所示.则在t=0至t=2s内,人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为     N;在t=6s至t=10s内,人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为    N.(取g=10m/s2)

1913fc50e7ef914a08ff934c59756fd1.png

正确答案

550;450

解析

由图象可知在t=0至t=2s内,人的加速度a1=af5a98c4fc8e950c64e4bed8de3c826f.pn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N﹣mg=ma

解得:N=55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为550N

由图象可知在t=6s至t=10s内,人的加速度a2=33a21cc2304d54b2d2b7b22bffa022bc.pn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N′=ma

解得:N′=45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为450N

12、(6分)(1)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     电源的     仪器,若电源频率是50HZ,则它每隔     S打一个点.(3分)

cd3e43f80a90b7ab3d3ecda93e3e7f89.png 

(2)在研究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每秒50次的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选出0、1、2、3、4共5个记数点,每相邻两个点间还有4个实验点未画出,则小车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第3个计数点时的瞬时速度是      m/s,小车的加速度是      m/s2.已测得S1=1.01cm,S2=3.21cm,S3=5.39cm,S4=7.60cm.(3分)

正确答案

(1)交流,记时,0.02s;

(2)0.65,2.19.

解析

(1)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其工作电压小于6V,一般是4~6V,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即一秒打50个点;

(2)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52eab45c68d235d0c86a2ad04e054483.pngm/s

由于相邻的计数点间的位移之差不完全相等,故采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7cff2e9219154dee5a1bfbead780efe3.png

代入数据得a=2.19m/s2.

13、(6分)两个叠在一起的滑块,置于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如图所示,滑块A、B质量分别为M、m,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两滑块都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从斜面滑下,求滑块B受到的摩擦力.

eadda38fb2d04a2788ab75dba32f9e9c.png

正确答案

滑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1mgcosθ,方向沿斜面向上.

解析

把A、B两滑块作为一个整体,设其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m)gsinθ﹣μ1(M+m)g•cosθ=(M+m)a

得:a=g(sinθ﹣μ1cosθ)

由于a<gsinθ,可见B随A一起下滑过程中,必须受到A对它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设摩擦力为FB(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FB=ma

得:FB1mgcosθ

方向沿斜面向上

2184259c1ebf95a1ac6bb445b2ed4660.png

三、计算题(共52分)

14、(8分)如图所示,在固定的、倾角为30°的斜面上有一个10kg的物体,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0.水平力F作用于物体上,欲使物体沿斜面以0.50m/s2的加速度上升,推力F应为多大?(g=10m/s2)

76209710465c9fe9990fd0509c01a991.png

正确答案

推力F应为113N

解析

物体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出Fcosθ﹣mgsinθ﹣Ff=ma,

FN﹣Fsinθ﹣mgcosθ=0,

还有Ff=μFN

三式联立并整理得0fc0231e25bd599dcaa6192e52cd23f4.png

代入数据得6798975cef8255adc49a519e9b672a3a.pngN.

d7e94908d9bfb3290455d247845f44fc.png 

15、(10分)在海滨游乐场里有一种滑沙的游乐活动,如图所示,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B点后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若某人和滑板的总质量m=60.0kg,滑板与斜坡滑道和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大小为μ=0.50,斜坡的倾角θ=37°,斜坡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a8545338f1fc27e0e9da9b7432690a7d.png

(1)人从斜坡滑下的加速度为多大?(5分)

(2)若由于场地的限制,水平滑道的最大距离为L=20.0m,则人在斜坡上滑下的距离AB应不超过多少?(sin37°=0.6,cos37°=0.8)(5分)

正确答案

(1)人从斜坡滑下的加速度为2m/s2

(2)若由于场地的限制,水平滑道的最大距离为L=20.0m,则人在斜坡上滑下的距离AB应不超过50m.

解析

(1)人在斜面上受力如图所示,建立图示坐标系,设人在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为a1

8fef426a8696713a5a6bef089b8fd9d7.png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θ﹣Ff1=ma1

FN1﹣mgcosθ=0

又 Ff1=μFN1

联立解得 a1=g(sinθ﹣μcosθ)=2.0 m/s2

(2)根据动能定理,选取从开始到停止,

则有:mgLABsinθ﹣μmgL﹣μmgcosθLAB=0﹣0;

解得:LAB=50m;

16、(10分)在细线拉力F作用下,质量m=1.0kg的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8d0072e272ee27449bbd03eff4b5d94c.png

(1)在这4s内细线对物体拉力F的最大值、最小值.(5分)

(2)在F﹣t图象中画出拉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线.(5分)

正确答案

(1)在这4s内细线对物体拉力F的最大值为15N,最小值为7.5N;

(2)如图所示.

d8fbd1de3cdae82c62e938973730b95b.png

解析

(1)t=0至t=1s内,物体加速上升,产生超重现象

加速度大小bdebd61702d999d9ee868cb31e1a87d5.png,方向向上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1﹣mg=ma1

拉力最大值F1=mg+ma1=15N

t=1s至t=2s内,物体匀速上升,拉力F2=mg=10N

t=2s至t=4s内,物体减速上升,产生失重现象

加速度4d149425b9561a4b8cff866e6f8503bd.png,负号表明be79753f4a12c0efc51b240060577c25.png方向向下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3﹣mg=ma3

拉力最小值F1=mg+ma3=10N+1.0×(﹣2.5)N=7.5N

(2)如图所示   

d8fbd1de3cdae82c62e938973730b95b.png 

17、(12分)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的斜面底端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5,现用轻细绳将物体由静止沿斜面向上拉动.拉力F=10N,方向平行斜面向上.经时间t=4s绳子突然断了,求:

(1)绳断时物体的速度大小.(6分)

(2)从绳子断了开始到物体再返回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间.(sin37°=0.60,cos37°=0.80,g=10m/s2)(6分)

23902d94d9a265cbf55ce7bd15846c44.png 

正确答案

(1)绳断时物体的速度大小是8.0m/s.

(2)从绳子断了开始到物体再返回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间是4.2s.

解析

(1)物体向上运动过程中,受重力mg,摩擦力Ff,拉力F,设加速度为a1,

则有F﹣mgsinθ﹣Ff=ma1

FN=mgcosθ

又 Ff=μFN      

得:F﹣mgsinθ﹣μmgcosθ=ma1

代入解得:a1=2.0m/s2

所以,t=4.0s时物体速度v1=a1t=8.0m/s

(2)绳断后,物体距斜面底端x1=eb1efbdf625c6fc439f010f8971f7e73.pnga1t2=16m.

断绳后,设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μmgcosθ=ma2

得:a2=g(sinθ+μcosθ)=8.0m/s2

物体做减速运动时间:t2=13fcaff982e4e0d47a79cc7a127b3469.png=1.0s      

减速运动位移:x2=b91b84ea78e50ae6d2ef6d1c6d8258dc.png=4.0m

此后物体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设加速度为a3,则有:

mgsinθ﹣μmgcosθ=ma3  

得:a3=g(sinθ﹣μcosθ)=4.0m/s2

设下滑时间为t3,则:x1+x2=eb1efbdf625c6fc439f010f8971f7e73.pnga3t32

解得:t3=5e30c615f84cd754f00da44749382838.pngs=3.2s

得:t=t2+t3=4.2s

18、(12分)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θ=37°,以速度v=10m/s匀速运动。现在传送带的A端轻轻放上一个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A、B间距离s=16m,则当皮带轮子逆时针方向转动,小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分别为多少?(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

10ddee0b1c26a150c2d4488a5fcb504a.png

正确答案

小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分为2s。

解析

轮子逆时针转动,带动皮带绕轮逆时针转动,小物体放上皮带A端初速度为零,

相对皮带斜向上运动,故皮带作用于物体的摩擦力沿皮带斜面向下。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37°+μmgcos37°=ma1

解得:a1=10 m/s2

物体加速到皮带运行速度v=10 m/s的时间为:t1=7bb730887a6bdf7c840ad08d7bd961d9.png=5b267380a902bbbb77e01e92936cfb4a.png=1s。

物体的位移为:x1=85ac5e3c5c8aa3a3a3af31efbd15a0e9.png=803625f68460a4221bdb7e0e49a4f328.png=5m<L=16 m,还未到达B端,此刻相对速度为零,摩擦力将发生突变。

假设摩擦力消失,皮带匀速向下,物体因受重力沿皮带斜面分力作用将向下加速,

下一时刻物体速度将超过皮带速度,故有摩擦力,且皮带对物体的摩擦力方向变为斜向上。

由于:mgsin37°>Ff=μmgcos37°,物体加速度变为:a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2=9991360eaf2e9eb19fe2da8f703881cd.png=gsin37°﹣μgcos37°

解得:a2=2 m/s2

设物体继续加速下滑到B端所需时间为t2

位移:x2=L﹣x1=vt2+2b5b301583900fb8455931127e2a19a0.pnga2t2

解得:t2=1s,

物体从A运动到B的总时间:t1+t2=2s;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分享的资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传播分享仅限于学生、家长、老师备课和教研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zhangmb1993@163.com。

2d9940375c00209a93dd832ed609f694.pn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