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循环次数60ant_循环超临界CO2对煤的孔隙结构和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Hello,大家好,我是小编Sunshine。好久不见,甚是想念?。本期小编为大家分享一篇重庆大学苏二磊等学者最新发表在《Journal of CO2 Utilization》的SCI文章。该文章聚焦时下火热的二氧化碳驱替煤层气(CO2-ECBM)研究,通过核磁共振和单轴压缩测试,分析了不同的超临界CO2注入方式(循环注入和连续注入)对煤体孔隙结构和力学特性的影响。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可以分析ScCO2注入前后煤体孔隙数量、尺寸和连通性的变化,并与宏观力学特征参量进行耦合,从而分析循环ScCO2对煤的破坏机制。感兴趣的朋友跟随小编继续阅读吧。

7b8f6377101235b642327db6665c4675.png

1

引言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由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大气中的CO2排放量巨大。CO2的增加带来了气候变化、荒漠化和海平面上升等环境问题,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许多的研究工作都集中在二氧化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上。二氧化碳的地质封存可以在深部盐碱储层、废弃油气藏和深部不可采煤层等多个地点实现。深部不可开采煤层中的二氧化碳储存可以驱替开采煤层气(CO2-ECBM)。目前很多学者对该技术正在进行详细的研究。

二氧化碳注入煤层后会和甲烷产生竞争吸附效应(煤对二氧化碳的吸附能力是甲烷的2-10倍),促进甲烷的解吸。大多数适用于CO2封存的不可采煤层埋深都超过了800m,在此环境下CO2达到超临界状态(临界温度和压力分别为31.04℃和7.38MPa)。超临界CO2具有接近液体的密度和气体的粘度,对煤的吸附能力更高。吸附态CO2储存更加稳定,占用空间更小。然而CO2的吸附也会降低煤层强度,极大地影响煤层的完整性,带来CO2泄露的风险。因此,研究ScCO2注入后煤体力学性质的变化对于CO2-ECBM至关重要。

很多学者进行了CO2吸附对煤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但这些研究只关注持续饱和CO2对煤强度的影响,没有考虑循环饱和CO2条件。实际工程应用中很多CO2-ECBM项目都是周期性注入煤层的,因此研究循环注入CO2条件下煤体强度的变化更具有实际意义

煤体微观孔隙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其宏观力学特性。前人利用扫描电镜压汞方法分析了ScCO2注入后煤体孔隙结构的变化。但是这两种方法只能分析煤样局部区域的孔隙,而核磁共振方法则是一种快速、无损、定量和精准测试整个煤样孔隙结构的方法

本文首先对煤样进行了循环持续饱和ScCO2的试验;然后,利用核磁共振分析了煤样孔隙结构的变化,利用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