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H框架与FreeMarker整合的小程序开发指南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本小程序通过结合Spring、Struts2、Hibernate三大Java企业级开发框架及FreeMarker模板引擎开发而成。Spring负责对象生命周期管理和代码解耦,Struts2处理HTTP请求并实现MVC模式,Hibernate简化数据库操作,而FreeMarker用于生成动态HTML视图。小程序还实现了分页功能和通过Ajax实现的异步请求,旨在提高用户体验和交互性。开发者将掌握Java Web应用的核心开发技能,并学习如何将这些技术整合以构建高效的应用程序。 利用ssh框架+freemarker做的一个小程序

1. Spring框架的后端应用管理

1.1 Spring框架概述和后端应用优势

Spring是一个开源的Java平台,它最初由Rod Johnson创建,并且在首次发布于2003年6月。Spring框架为开发Java应用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编程和配置模型。它包含了开发应用所需的一系列服务,从简单的POJO(Plain Old Java Object)对象的创建到复杂的企业级应用的支持。

后端应用管理在Spring框架中是指对运行在服务器端的Java应用程序的管理。Spring通过依赖注入(DI)和面向切面编程(AOP)来降低业务逻辑与系统服务之间的耦合度。其优势在于:

  • 模块化 : Spring提供了模块化的编程和配置模型,允许开发者选择和使用独立的组件。
  • 灵活性 : Spring的POJO支持使得测试变得更加容易,并且可以轻松地与其他框架集成。
  • 事务管理 : 提供了一致的事务管理接口,可以支持声明式事务管理。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Spring如何在后端应用中管理依赖注入、事务控制和其它核心服务,以及如何利用Spring Boot简化配置和部署流程。

2. Struts2框架的MVC实现和拦截器机制

2.1 Struts2框架的基本概念和MVC模式

2.1.1 Struts2框架的架构和组件解析

Struts2框架是一个基于MVC模式设计的Web应用框架,其核心在于将Web层的应用逻辑分离为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三个核心组件,从而达到业务逻辑和展示逻辑的分离,增强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Struts2的架构主要由以下几个关键组件构成:

  • 过滤器(Interceptor)和过滤器链(Interceptor Chain) :Struts2使用一系列预定义的拦截器和用户自定义的拦截器组成过滤器链,以处理请求的不同阶段。拦截器类似于AOP(面向切面编程)中的切点,可以进行请求数据的校验、权限检查、日志记录等操作。
  • 动作(Action): 动作是控制器组件的核心,它是Struts2处理用户请求的起点。动作类负责接收用户输入,调用业务逻辑层的服务,并将结果返回到视图层。

  • 结果(Result): 结果用于指定动作执行后跳转到的视图。例如,一个动作执行后可能需要跳转到一个成功页面,或者在执行失败时返回一个错误页面。

  • 值栈(Value Stack): 值栈是Struts2框架中用于存储动作属性的对象,动作对象可以将数据放入值栈,视图层则从中取出数据,这样就实现了动作与视图之间的数据传递。

  • XML/注解配置 :Struts2允许开发者使用XML配置文件或者注解的方式来定义动作映射、结果类型等配置信息。

2.1.2 MVC模式在Struts2中的应用和优势

在Struts2中,MVC模式被应用得淋漓尽致。模型(Model)通常由POJO(Plain Old Java Object)来实现,这些POJO类包含了业务数据以及与数据库交互的逻辑。视图(View)则是由JSP、Velocity等模板技术生成的,直接与用户交互。控制器(Controller)的角色则由Struts2框架中的动作(Action)来承担。

使用MVC模式的优势在于:

  • 分离关注点 :通过将应用分成三个不同的组件,开发人员可以专注于单一的组件,这有助于在团队中进行协作开发,并且简化了单元测试的复杂性。

  • 代码重用 :MVC模式鼓励使用组件化的方法来构建应用,这样的设计允许开发者重用模型和视图组件。

  • 灵活的视图技术 :开发者可以根据项目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视图技术,使得设计更加灵活。

  • 支持多种视图 :Struts2可以很方便地与各种视图技术如JSP、FreeMarker、Velocity等进行集成,让开发者根据需求选择最适合的视图技术。

2.1.3 Struts2框架的MVC组件关系图

为了更直观的理解Struts2框架的MVC组件间的关系,下面是使用mermaid格式绘制的组件关系图。

graph LR
    A[用户请求] -->|由过滤器链处理| B(拦截器)
    B -->|执行动作| C(动作实例)
    C -->|处理业务逻辑| D[模型]
    D -->|操作结果| E[值栈]
    E -->|数据传到| F(视图)
    F -->|结果反馈| G[用户]

2.2 Struts2的拦截器机制和扩展点

2.2.1 拦截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

Struts2的拦截器是一种可插拔的组件,它们在动作执行前后执行,可以用来拦截用户的请求。拦截器的工作流程分为以下步骤:

  1. 请求首先经过过滤器链,该链是由多个拦截器组成的集合。
  2. 过滤器链中的拦截器按照定义的顺序逐一处理请求。
  3. 最后一个拦截器执行完毕后,请求传递给动作类。
  4. 动作处理完成后,控制权返回给过滤器链,拦截器可以进一步处理响应。

2.2.2 自定义拦截器的创建和应用

自定义拦截器是扩展Struts2功能的常用手段。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自定义拦截器的创建步骤:

  1. 创建拦截器类 :继承自 com.opensymphony.xwork2.interceptor.Interceptor 接口或其抽象实现类 AbstractInterceptor
public class CustomInterceptor extends AbstractInterceptor {
    public String intercept(Action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Exception {
        // 拦截器逻辑,例如权限校验、日志记录等
        return invocation.invoke();
    }
}
  1. 在struts.xml中配置拦截器和动作映射
<package name="default" extends="struts-default">
    <interceptors>
        <interceptor name="customInterceptor" class="package.CustomInterceptor"/>
    </interceptors>
    <action name="exampleAction" class="com.example.actions.ExampleAction">
        <interceptor-ref name="customInterceptor"/>
        <result name="success">/success.jsp</result>
    </action>
</package>

2.2.3 拦截器链的配置和执行顺序

拦截器链由多个拦截器组成,它们按照在 struts.xml 中配置的顺序执行。如果拦截器中有一个返回了结果,则不会执行后续的拦截器和动作。

<interceptors>
    <interceptor-stack name="myStack">
        <interceptor-ref name="defaultStack"/>
        <interceptor-ref name="customInterceptor"/>
    </interceptor-stack>
</interceptors>

在实际使用中,拦截器链的配置可以非常灵活,可以将多个拦截器组合成一个拦截器栈,然后在动作映射中引用这个栈。这样可以方便地对不同的动作进行细粒度的控制,而不必重复配置每一个拦截器。

通过以上章节的介绍,读者应该已经对Struts2框架的MVC实现和拦截器机制有了深入的了解。在下一节中,我们将探讨拦截器机制的具体应用和如何优化拦截器链的配置和执行顺序。

3. Hibernate框架的ORM和数据库操作简化

3.1 ORM概念和Hibernate框架概述

3.1.1 ORM技术的核心思想和优势

对象关系映射(Object-Relational Mapping, ORM)是一种编程技术,它把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中不同类型系统的数据,如数据库中的表格数据,与内存中的对象进行映射。ORM技术的出现极大地简化了数据库操作,允许开发人员以面向对象的方式来操作数据库,而不是直接编写复杂的SQL语句。

ORM的核心思想是:将应用程序中的对象自动持久化到关系型数据库中,反之亦然。它通过映射来定义实体类和数据库表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通过ORM框架提供的API来操作这些实体,框架在底层自动处理数据库的CRUD(创建、读取、更新、删除)操作。

ORM框架的优势在于:

  • 提高开发效率 :减少了编写SQL代码的需要,开发者可以直接使用高级的API进行数据库操作。
  • 语言和数据库独立性 :ORM框架提供了一种与数据库无关的编程模型,这意味着开发人员可以在不同的数据库系统之间切换而不需要改动大量代码。
  • 类型安全 :类型安全的查询能够减少运行时错误的发生。
  • 减少数据访问层代码 :ORM框架自动生成数据库访问代码,简化了数据层的开发。

3.1.2 Hibernate框架的安装和配置

Hibernate是一个强大的Java ORM框架,它提供了完整的工具集来简化Java应用中对关系数据库的操作。Hibernate通过配置文件或注解来描述对象与数据库表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提供了一套丰富API来执行CRUD操作。

安装Hibernate:

  1. 添加依赖:在项目中引入Hibernate相关的依赖包。这可以通过Maven或Gradle等构建工具来完成。 Maven示例配置: xml <dependency> <groupId>org.hibernate</groupId> <artifactId>hibernate-core</artifactId> <version>5.4.30.Final</version> </dependency>

  2. 配置Hibernate:Hibernate需要配置文件(通常是 hibernate.cfg.xml ),在该配置文件中需要指定数据库连接信息、方言、以及映射文件的位置。 示例配置文件内容: xml <hibernate-configuration> <session-factory> <!-- 数据库连接配置 --> <property name="connection.driver_class">com.mysql.jdbc.Driver</property> <property name="connection.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mydatabase</property> <property name="connection.username">myuser</property> <property name="connection.password">mypassword</property> <!-- 数据库方言配置 --> <property name="dialect">org.hibernate.dialect.MySQLDialect</property> <!-- 映射文件配置 --> <mapping resource="com/example/model/User.hbm.xml" /> <!-- 更多映射文件 --> </session-factory> </hibernate-configuration>

  3. 创建实体类和映射文件:定义实体类,并通过Hibernate的映射文件或注解来描述实体类与数据库表之间的对应关系。

示例实体类: java @Entity @Table(name = "users") public class User { @Id @GeneratedValue(strategy = GenerationType.IDENTITY)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email; // 省略getter和setter方法 } 映射文件(可选): xml <hibernate-mapping> <class name="com.example.model.User" table="users"> <id name="id" column="id"> <generator class="native"/> </id> <property name="name" column="name"/> <property name="email" column="email"/> </class> </hibernate-mapping>

  1. 使用Hibernate Session:通过Hibernate Session对象可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例如保存、更新、查询和删除数据。

示例代码: java // 创建Configuration对象并加载配置文件 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 new Configuration().configure(); // 创建SessionFactory对象 SessionFactory sessionFactory = configuration.buildSessionFactory(); // 通过SessionFactory获取Session Session session = sessionFactory.openSession(); try { // 开启事务 session.beginTransaction(); // 操作数据库 User user = new User(); user.setName("John Doe"); user.setEmail("***"); session.save(user); // 提交事务 session.getTransaction().commit(); } catch (Exception e) { // 异常处理 session.getTransaction().rollback(); } finally { // 关闭Session session.close(); }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在应用程序中使用Hibernate框架来进行数据库的操作。后续章节将深入探讨Hibernate的CRUD操作和事务管理,以及如何利用HQL、Criteria API进行查询,并讲解缓存机制和性能优化策略。

4. FreeMarker模板引擎在Web视图层的应用

4.1 FreeMarker模板引擎的基本使用

4.1.1 FreeMarker的工作原理和配置

FreeMarker是一个用于生成文本输出的Java类库,特别是在Web视图层中,它能够生成HTML、XML或其他任何文本格式的内容。FreeMarker通过模板和数据模型相结合的方式来工作,其核心在于使用预定义的模板语言来动态生成文本。

在配置FreeMarker时,你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1. 添加FreeMarker依赖 :在你的项目中添加FreeMarker依赖库,例如在Maven项目中,你可以在 pom.xml 文件中添加以下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freemarker</groupId>
    <artifactId>freemarker</artifactId>
    <version>2.3.30</version>
</dependency>
  1. 初始化FreeMarker配置 :通过 Configuration 类来设置FreeMarker的配置,如模板加载路径、字符集等。
Configuration cfg = new Configuration(Configuration.VERSION_2_3_30);
cfg.setClassForTemplateLoading(this.getClass(), "/templates/");
cfg.setDefaultEncoding("UTF-8");
  1. 处理模板和数据模型 :通过 Template 类加载模板文件,并将其与数据模型结合生成最终的文本。
Template temp = cfg.getTemplate("example.ftl");
Map<String, Object> data = new HashMap<>();
data.put("title", "Welcome to FreeMarker");
Writer out = new OutputStreamWriter(System.out);
temp.process(data, out);
out.flush();

4.1.2 模板语法和数据绑定技术

FreeMarker模板引擎使用自己的模板语言(FTL),它包含了一系列的指令和语法规则来控制模板的逻辑和格式。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模板语法:

  • 变量输出 :使用 ${} 来输出变量的值。
  • 注释 :在FTL中使用 <#-- Comment --> 来添加注释。
  • 循环 :使用 <#list></#list> 标签来遍历集合。
  • 条件判断 :使用 <#if></#if> 标签来进行逻辑判断。

数据绑定是指模板与数据模型结合的过程,在模板中,你可以绑定Java对象的属性:

<h1>${title}</h1>
<ul>
<#list items as item>
  <li>${item.name} - ${item.value}</li>
</#list>
</ul>

在Java代码中,你需要构建一个数据模型来传递给模板:

Map<String, Object> root = new HashMap<>();
root.put("title", "Products");
List<Map<String, String>> items = new ArrayList<>();
Map<String, String> item = new HashMap<>();
item.put("name", "Apple");
item.put("value", "$1.99");
items.add(item);
root.put("items", items);

4.2 FreeMarker与Web层的整合实践

4.2.1 在Struts2框架中整合FreeMarker

为了在Struts2框架中使用FreeMarker模板引擎,你需要配置Struts2的相关参数以支持FreeMarker模板。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

  1. 配置Struts2常量 :在 struts.xml 文件中设置FreeMarker的模板路径和后缀。
<constant name="struts Freemarker templates enabled" value="true"/>
<constant name="struts Freemarker template path" value="/WEB-INF/ftl/"/>
<constant name="struts Freemarker template suffix" value=".ftl"/>
  1. 编写FreeMarker模板文件 :在指定的路径下创建FTL模板文件。
<#-- welcome.ftl -->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h1>${message}</h1>
</body>
</html>
  1. 在Action中设置数据模型 :在Struts2的Action类中设置需要传递给模板的数据。
public class WelcomeAction extends ActionSupport {
    private String title;
    private String message;

    public String getTitle() {
        return title;
    }

    public void setTitle(String title) {
        this.title = title;
    }

    public String getMessage() {
        return message;
    }

    public void setMessage(String message) {
        this.message = message;
    }

    public String execute() {
        setTitle("Welcome to FreeMarker in Struts2");
        setMessage("This is a message from the Action class");
        return SUCCESS;
    }
}
  1. 配置Struts2 Action映射 :在 struts.xml 文件中配置Action映射,关联模板文件。
<action name="welcome" class="com.example.WelcomeAction">
    <result name="success" type="freemarker">
        <param name="location">welcome.ftl</param>
    </result>
</action>

4.2.2 高级特性和模板继承使用案例

FreeMarker提供了许多高级特性,如模板继承、宏(Macros)和包含(include)机制,这些可以被用来增强模板的可维护性和复用性。模板继承可以让你创建一个基础模板,其它模板继承这个基础模板,并覆盖部分内容。

  1. 创建基础模板
<#-- base.ftl -->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div id="header">
        <h1>${header}</h1>
    </div>
    <div id="content">
        <#-- Sub-template will fill this block -->
        <#-- content goes here -->
    </div>
    <#-- Template-specific content -->
</body>
</html>
  1. 创建子模板
<#-- welcome.ftl -->
<#inherit base.ftl>
<#-- content block will override the block in base.ftl -->
<#block "content">
    <h2>${message}</h2>
</#block>
  1. 在Struts2 Action中使用继承模板
public class WelcomeAction extends ActionSupport {
    // ... properties and setters/getters ...
    public String execute() {
        setTitle("Welcome to FreeMarker");
        setMessage("This is a message from the Action class");
        return SUCCESS;
    }
}
  1. 配置Struts2 Action映射
<action name="welcome" class="com.example.WelcomeAction">
    <result name="success" type="freemarker">
        <param name="location">welcome.ftl</param>
    </result>
</action>

通过上述步骤,你可以利用FreeMarker模板引擎在Web视图层中提供动态内容,同时享受模板继承和数据模型绑定带来的便利和灵活性。

5. 分页功能的实现

5.1 分页功能的需求分析和设计

5.1.1 分页功能的意义和应用场景

在Web应用中,分页功能是基本且关键的需求,特别是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它提供了更高效、用户友好的方式来呈现信息。分页功能能够减少页面加载时间,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减轻服务器负载,因为每次只加载和处理有限的数据集。

分页功能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 商品列表展示页面
  • 搜索结果页面
  • 文章列表和论坛帖子显示页面
  • 数据报表和监控信息展示

在这些场景中,分页不仅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到感兴趣的部分,还可以有效管理内存和网络资源,避免一次性加载过多数据而导致的性能问题。

5.1.2 分页逻辑的设计和数据模型

设计分页逻辑时,首先需要确定分页的参数,这通常包括:

  • 当前页码( page
  • 每页显示的记录数( limit size
  • 总记录数( total

而后端需要根据这些参数来设计相应的数据查询逻辑。分页查询通常会使用SQL中的 LIMIT OFFSET 子句(在MySQL中)或其他数据库特定的分页实现方式。

例如,一个基本的分页数据模型可能包括:

  • 一个数据源(例如,数据库中的表)
  • 一个分页参数类(包含 page , limit 等)
  • 一个分页结果类(包含当前页数据列表和总记录数)

在设计数据模型时,需要考虑分页的性能优化,例如利用索引来加速查询,或者在应用层实现缓存机制。

5.2 分页功能的实现和优化

5.2.1 前端页面的分页控件实现

前端分页控件负责显示分页链接或按钮,并处理用户点击事件,根据用户的分页请求调用后端API获取数据。前端实现分页控件有多种方式,以下是常见的一种:

  1. 分页控件结构 : 使用HTML创建分页控件的基本结构,例如,使用 <ul> <li> 标签来创建分页列表。

    html <!-- 分页控件的HTML结构 --> <nav aria-label="Page navigation"> <ul class="pagination"> <li><a href="#" aria-label="Previous"><span aria-hidden="true">&laquo;</span></a></li> <!-- 分页链接将在这里动态生成 --> <li><a href="#">1</a></li> <li><a href="#">2</a></li> <!-- 更多页码链接 --> <li><a href="#" aria-label="Next"><span aria-hidden="true">&raquo;</span></a></li> </ul> </nav>

  2. JavaScript逻辑 : 使用JavaScript来添加分页控件的交互逻辑,根据当前页码动态生成分页链接,并绑定事件处理函数。

    ```javascript // JavaScript分页逻辑示例 var currentPage = 1; // 当前页码

    function fetchPageData(page) { // 调用后端API获取数据 }

    function updatePagination() { // 更新分页控件,使其反映当前页码和总页数 }

    $(document).ready(function() { updatePagination(); $('.pagination a').click(function(event) { event.preventDefault(); var targetPage = $(this).attr('href').split('page=')[1]; currentPage = targetPage; fetchPageData(targetPage); }); }); ```

前端分页控件应当具有清晰的用户界面,并且能够迅速响应用户的分页请求。

5.2.2 后端数据分页查询的优化策略

对于后端来说,实现高效的数据分页查询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分页查询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响应时间和用户满意度。以下是一些优化后端分页查询的策略:

  1. 使用索引
  2. 创建适当的数据库索引可以加快查询速度。例如,在用于分页的主键或排序键上建立索引。

  3. 避免全表扫描

  4. 通过使用 LIMIT OFFSET 子句(或等效的分页语法),只检索需要显示的记录数。

  5. 计算总记录数

  6. 仅在必要时计算总记录数,因为这可能会增加不必要的查询开销。例如,在执行分页查询前先计算一次总记录数,之后用户未进行新的搜索或过滤时可直接使用该值。

  7. 查询优化

  8. 可以通过调整SQL语句、使用合理的JOIN操作、优化WHERE子句等方式提高查询效率。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分页查询示例,使用SQL的 LIMIT OFFSET 子句: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ORDER BY id ASC
LIMIT ? OFFSET ?;

在这个查询中,第一个问号 ? 被替换为每页显示的记录数(limit),第二个问号 ? 被替换为计算当前页的起始记录位置(offset = (当前页码 - 1) * 每页记录数)。

在使用ORM工具如Hibernate时,可以利用其提供的分页API来实现查询优化,同时隐藏底层SQL的复杂性。

通过综合考虑前端的交互需求和后端的性能要求,分页功能可以设计得既快速又可靠,从而显著提升用户体验和应用性能。

6. Ajax技术的异步请求处理与前后端交互优化

6.1 Ajax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6.1.1 Ajax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是一种在无需重新加载整个页面的情况下,能更新部分网页的技术。它允许网页动态地更新,与用户交互,而不需要刷新整个页面,这不仅提高了用户体验,还提高了应用性能。

Ajax工作原理的核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异步通信 : 通过JavaScript的 XMLHttpRequest 对象,Ajax可以与服务器进行异步数据交换。这意味着用户在请求数据时不需要等待整个页面重新加载,从而实现异步操作。

  • 数据交换格式 :Ajax通常使用XML作为数据传输格式,但实际应用中更多的使用JSON,因为它更加轻量级,易于阅读和编写。

  • JavaScript回调函数 : 服务器响应时,JavaScript可以通过回调函数处理返回的数据。常用的回调函数有 onSuccess onFailure

下面是一个使用原生JavaScript实现Ajax的简单示例代码: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open("GET", "***", true);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if (xhr.readyState === 4 && xhr.status === 200) {
    var data = JSON.parse(xhr.responseText);
    console.log(data);
  }
};
xhr.onerror = function () {
  console.error("There was a network error.");
};
xhr.send();

6.1.2 使用jQuery等库简化Ajax实现

为了简化Ajax的实现,许多JavaScript库应运而生,其中jQuery是最流行的库之一。使用jQuery可以将Ajax的实现减少到几行代码。

以下是一个使用jQuery的 $.ajax 方法实现的示例:

$.ajax({
  url: "***",
  type: "GET",
  dataType: "json",
  success: function(data) {
    console.log(data);
  },
  error: function(xhr, status, error) {
    console.error("An error occurred: " + error);
  }
});

6.2 前后端交互的优化实践

6.2.1 前后端分离的架构模式探讨

前后端分离是一种软件架构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前端页面由前端团队构建,后端API由后端团队构建。前端和后端通过HTTP协议进行数据交互,主要使用RESTful API。

前后端分离的优点包括:

  • 解耦 : 前后端开发可以并行工作,互不干扰。
  • 重用性 : 前端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栈,后端API可以被不同的客户端使用。
  • 维护性 : 后端API的变更不会影响前端页面的展示。

6.2.2 RESTful API设计原则和实现方法

RESTful API是一种网络应用程序的架构风格和设计模式,它遵循以下原则:

  • 无状态 : 服务器不会保存客户端的状态,所有的请求都包含状态信息。
  • 统一接口 : 所有资源都有一个统一的接口,使得系统更加简单。
  • 使用HTTP方法 : 如GET、POST、PUT、DELETE等,来表示对资源的不同操作。

以下是一个RESTful API的设计示例:

GET /api/users/123
POST /api/users
PUT /api/users/123
DELETE /api/users/123

6.2.3 安全性和性能优化考量

在实现前后端交互时,安全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常用的前端安全措施包括:

  • 数据验证 : 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进行数据验证,防止XSS攻击。
  • CSRF防护 : 使用CSRF令牌防止跨站请求伪造。
  • CORS策略 : 正确配置CORS策略,控制跨域资源访问。

性能优化则包括:

  • 缓存 : 利用HTTP缓存减少服务器负载。
  • 压缩 : 使用Gzip压缩传输数据。
  • 异步加载 : 对于非关键资源,采用异步加载的方式减少页面渲染时间。

通过合理的前后端交互优化,可以显著提高Web应用的用户体验和系统性能。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本小程序通过结合Spring、Struts2、Hibernate三大Java企业级开发框架及FreeMarker模板引擎开发而成。Spring负责对象生命周期管理和代码解耦,Struts2处理HTTP请求并实现MVC模式,Hibernate简化数据库操作,而FreeMarker用于生成动态HTML视图。小程序还实现了分页功能和通过Ajax实现的异步请求,旨在提高用户体验和交互性。开发者将掌握Java Web应用的核心开发技能,并学习如何将这些技术整合以构建高效的应用程序。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