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枚举法_高中数学难到极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bbff2bc912fec76e68eeaa8d156ced6c.png

答主在闲着没事的时候,出了一套卷子。

但是我又想出点有意思的,于是我就去课本上寻找灵感。最终我看到了丹德林的双球实验。

2f27eb50cc210cd1f916d815f860f9d8.png
数学选修2-1A版 P43

我们看到,该思考与探究反映了圆锥曲线的本质,并通过立体几何来研究平面几何,是一个非常巧妙的思想。

并且在单元首面和课本封面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图形

6adc8ada0735fd367371569fcb3413e5.png
截口曲线为双曲线

为了进一步在高中范围内探究该实验,我选用了数学选修4-1B版的几何证明选讲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大家可以看看电子课本,课本上是较为系统的在高中范围内解释了丹德林的双球实验。

(此处省略m字 m→∞)

经过我和我学长的不懈努力,我们首先创造了这样一张图

6b04bb09be901e65e10dfd030ba96b66.png
双曲线

在吃透了双球实验得情况下,类比截口曲线是椭圆的情况,我们可以在特定的坐标系下求得双曲线方程。

接着,我又想到,在双曲线和等边或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积结合的问题中,我们常见到斐波那契型的数列。再加之一些易错的知识点,一道胡编乱凑的题由此诞生。

22163fbc7fc5b02b1ac6d82c0f6a8f7d.png

欢迎各路大神来解答!


对不起各位大神,我太懒了∑( ̄□ ̄)

我下个星期会更新的,敬请期待


各位大神久等了 我来更新了

首先放一波思路和答案(仅供参考)

03e997394d1dbe8c527cf62e8141f076.png
思路

00b01a707a2e10d52d2724ad6c307e18.png
答案

稍稍地分析一下这个题

第一问主要是要对双球实验基本结论的理解,或者自己用平面几何胡乱操作都可

第二问主要是注意,等比数列的公比等于一和不等于一分类讨论

第三问就是一个模型,各位可以尝试一下,就是双曲线和一些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结合会出现斐波那契型的数列,然后用斐波那契数列的处理方式即可

综上,这么一说其实都是我们在数学里常用的思想方法

好啦,这个题终于了结了

(以下是一个不起眼的分割线)


好了,至于有些知友要卷子,那我就把它放在这里了

这个卷子里就是缺少导数题,各位可以自行补上

反正这个卷子是一个胡拼乱凑的卷子,只关注题目为好,不过有些题还是蛮经典的

60abbda24d34ad596982c15903343a87.png

70dc6b39a9279390c79b8110c19b9741.png

91ac15b3a805b13dbc701d89d73878e3.png

38668318dab4efa9b820b9fd3bf35127.png

b939e81b2bc2acaaf3324571abffe320.png

愚以为,所有题都还是挺经典的,虽然从一个卷子来看不是一个合格的卷子2333333333

里面很多题都有难度,诸位慢慢来啊(滑稽)


好了,我终于来更新了(在广大巨佬的催促下)

我直接上答案好了 感谢 @聆竹听风 的倾情制作(这就是传说中的小管同学,他的回答里有惊艳的解答)

8714e941cae2ed6e7598b80e59b10ff0.png

5fd1ca6ed3d6bf75686543e0d78fb80e.png

736e72b9adf6a7f52bce4e4869a2aff5.png

6b08ffb6c5a7b6ce11661fc4ca054e17.png

088a6a55b4f7572fc77c2094746575ed.png

2ebac3f2a205e9fddc41951779014771.png

32bd372df7d948e6fbcd2a54e204cfe9.png

小管同学说,这个里面难免会有错误,所以各位就自行勘误(狗头)

接下来我来点评一下

1.首先呢,就是这个第一题(手动滑稽),我就知道会有很多人会错

其实这个题我也是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题

我们学生一般分为四个等级:学渣、学酥、学霸、学神

这个题错的呢,要不就是啥也不会,要不就是学霸,而学霸呢,就是顾了tanx的T=π/ω,没有顾定义域的

而对的呢,无非是两种,一种是基础扎实的,一种是两边都顾错了的(负负得正?)

所以学习要注重基础,这题就考的是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2.这个题是我找的,考察概念,对于数列的基本概念的考察

3.这个也是我出的,根据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公切线条数

4.本题是答主在做一道衡水中学的题时改编的,搞清楚向量的方向、大小

5.本题也是我找的,有多种方法:①直接代入x或y ②代入(x+y)^2=1 ③均值换元

6.基本三角运算,我在百度上一个题改编的

7.这个是小管出的,有专用方法:角平分线用面积法。对于这种题就积累模型就行了

8.这个题是我和小管用江苏高考题改编的(因为他是江苏考生,今年就要高考了,祝金榜题名!!!!!!!!!!!!!!!!!!!!!),答案中的梅涅劳斯定理其实可以换成做平行线相似,这个都无所谓

9.我出的,我一个一个的来说

①②注意:则后面只要是充分条件就可。对于②,做过圆锥曲线的都知道肯定是斜率不存在面积取最大值

③考察概念:注意双曲线的概念——2a>2c

④考察概念:注意抛物线的概念——直线外一定点

10.管笔记里的模型,齐次化思想运用的典型例题,虽然管是用极坐标写的,其实齐次化做起来更简单,大家可以尝试

11.也是管笔记里的,可推出一个结论:b^2=a^2*k^2,可以自行推导

12.这个题就是非常坑,那个顶上面有两个交点。如何去判断?

这句话是我们自己总结出来的,我姑且称之为公切线的性质:

若两条曲线在该点的切线斜率都相等,则称两条曲线拥有公切线。反之没有。这里你看,两条曲线很明显该点切线斜率不相等,所以不是公切线,有两个交点

13.我没命好(狗头)其实本来想考察角为九十度的情况

14.江苏高考原题,用枚举法最快

15.运用结论:三条相等的棱,在相互垂直时得到的三棱锥体积最大

16.集合中的难题,运用平移法

我这次先点评到这儿,下一次更大概下下个星期,我下个星期要期中考试(难过)

下一次我会做一个总结,就差不多完结了(依依不舍脸)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