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吸附_Sci. Adv.:金属纳米粒子的催化模型从表面吸附性质到稳定性

1a05a08308d0ad111bd2e02ad6c10aa6.png

1ab4ed74be9c9919798296f6f6f52b68.png

成果简介

近日,美国匹兹堡大学Giannis Mpourmpakis教授Science Advances期刊发表文章。文章解析了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吸附,并在稳定性与表面吸附性质之间建立联系。作者介绍了首个通用吸附模型,该模型将第一性原理计算与机器学习相结合,描述纳米粒子的详细结构特征、金属成分以及不同的吸附方式。该工作提出的模型符合大量实验数据,准确地预测了金属及合金纳米粒子的吸附趋势,并将吸附性质与纳米粒子的稳定性联系起来,在保证稳定性的基础上为催化领域提供了优化的纳米粒子设计方案。

研究背景

金属纳米粒子(NPs)在催化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NPs的稳定性及其催化功能通常表现出相反的趋势:非常活跃的催化剂通常在数次循环反应后失活,需要输入能量来再生;随着NPs的尺寸增大,稳定性增强,而催化活性降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金属催化功能的一个关键参数是不同物种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强度。Sabatier原理指出,反应物及中间体在催化剂活性位点上的吸附强度不应太强也不应太弱。过强的吸附使催化剂表面毒化,而过弱的吸附使反应物倾向于脱附而不是驻留在催化剂表面。因此,只有在适中的吸附强度下,反应物才能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并发生反应。随着计算能力和理论化学方法的不断进步,可以精确地模拟金属催化剂上的催化行为,并指导实验,避免严重的浪费和实验偏离。为此,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d带模型揭示了金属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行为,即金属催化剂的吸附性质取决于催化剂d带的平均能量。这一描述符合理预测了催化剂表面的化学物种吸附强度及能量转移,并由此预测催化行为。

尽管在计算方面取得了上述进步,但催化材料的设计仍未完全实现。其中一个原因是计算模拟忽略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导致理论预测的催化剂难以合成或在实际反应条件下不稳定。另一个原因是NPs的表面形貌呈现出高度的不均匀性,不同类型的活性位点分布在不同的晶面、角和边缘,这导致了它们的表面性质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尤其是吸附和催化性质。为了模拟出催化性能随特异催化位点的响应规律,文献中已发展了与NPs表面特征有关的吸附模型,包含配位数(CNs)等参数。这些模型的一个共同特征是,配位数不能充分描述结合能的变化,通常需要二级描述符,例如曲率、电子属性(轨道信息)和吸附位点的邻域性质(例如广义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