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dc和epa续航里程什么意思_电动汽车续航能力NEDC、EPA、WTLP什么意思?哪个最硬核?...

针对燃油车,大家通常关心的指标是综合油耗。同理,针对电动汽车,大家经常讨论的则是续航公里数。但大家通常都会有个疑惑,为什么电动车官方续航500公里,而我的只能开300多?

1.续航能力标准是什么?

NEDC是指新欧洲驾驶循环,WLTP是指全球统一的轻型车测试规程,而EPA是指美国环境署测试标准。就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这三种标准下测得的纯电动车续航里程和真实续航里程的接近程度排序依次为EPA>WLTP>NEDC。划重点:续航能力标准实际是定义了车辆测试的速度/负载/时间的循环测试工况,以此模拟汽车综合道路行驶。国内评价采用NEDC标准。

2. 不同的循环工况差异在哪?

EPA (美国环境保护署)美国工况的相关测试比较贴合实际。先充满电测试纯电续航,然后没电的情况下测试真正状态下的混合动力。测试标准的 FTP75 (城市循环)和两个补充循环(SC03 高温空调全负荷运转循环和 US06 高速、高加速度工作循环),最终结果由这三个工况的实测结果通过不同的比例计算所得,因此这样的数据更接近实际使用。

NEDC来自于新欧洲驾驶循环,但问题是,它并不是那么新,事实上,确实已经过时了。NEDC设计于上世纪80年代,1990年被采用,最后一次更新是在1997年,其目标是复制汽车在欧洲的典型使用方式。NEDC依赖于四个重复的城市驾驶循环(UDC,在城市驾驶循环中称为ECE-15)和一个城外驾驶循环(EUDC,用于城市外驾驶循环)。

NEDC最大的缺陷在于,它倾向理论驱动和它炮制出来的不切实际的数字。NEDC的油耗评级在现实交通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大多数批评声都来自于此。

为了应对NEDC的日益边缘化,在UNECE(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框架下开发了一项新措施WLTP,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统一和更现实的测试条件。 WLTP于2017年9月1日推出。

WLTP代表全球统一的轻型车辆测试程序。该程序测试周期较长,与更多的加速度和刹车情况、更高速度和更短时间花停顿。此外,可选设备还考虑了重量、空气动力学和功耗。

相同点:上述三种工况都是在室内台架模拟真实工况的,所以不能完全替代实际情况,只能部分模拟。

差异点:EPA和WLPT相对多的考虑了实际复合工况,将这些工况成比例地折算到整体测试循环中,因此相对更能代表多数实际行驶习惯和工况的续航能力。EPA采用迈为单位,WLPT和NEDC采用公里每小时为单位。EPA 测试的特点是测试时间长、里程长、速度高、变速多,考虑环境温度对能耗的影响。

小结:

真实情况更加千差万别,特别是温度变化,对于续航影响非常大,所以实际续航要低于标准续航,就是这个道理。

特斯拉曾经做过的测试,2015款Model S NEDC标准下续航里程为528公里,而在EPA标准下续航仅为432公里,续航减少近100公里。而根据大部分车主的反馈,2015款Model S的续航也确实在400公里左右。所以,按照NEDC续航标准测试的国内测试数据,相较于严苛美国EPA标准,续航存在18%以上的夸大成分。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计算方法。首先需要明确影响续航的关键因素,比如电池容量、能耗等。然后要查找相关的计算公式,可能涉及电池总能量除以百公里耗电量,或者更详细的模型,比如考虑速度、风阻等因素。可能需要搜索现有的公式,比如NEDC或CLTC的标准,或者实际驾驶中的变量调整。还要注意是否有不同的计算场景,比如理论值、实际驾驶中的差异。需要整合这些信息,分步骤说明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确保公式代码格式正确。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围绕电池容量、提高续航的方法、不同标准的差异等方面。</think>针对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计算方法,主要分为理论公式法实际修正法两种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理论公式法** 基于电池容量与能耗效率计算: $$续航里程(km)= \frac{电池总容量(kWh) \times 能量效率系数}{百公里电耗(kWh/100km)}$$ 能量效率系数通常取0.9-0.95(考虑电池放电深度与系统损耗)。例如60kWh电池、百公里电耗15kWh的车辆,理论续航为 $$续航 = \frac{60 \times 0.9}{15} \times 100 = 360km$$ **实际修正法** 引入环境与驾驶因素修正: ```python def real_range(theoretical_range, temperature_factor, speed_factor): return theoretical_range * temperature_factor * speed_factor # 示例:-10℃时温度系数0.7,高速行驶速度系数0.8 real_range(360, 0.7, 0.8) # 输出201.6km ``` 修正系数参考: - 温度影响:-20℃时系数0.6,25℃时1.0 - 车速影响:80km/h系数1.0,120km/h系数0.65 **多变量模型法** 考虑空气阻力、车重等参数: $$P = \frac{1}{2} \rho C_d A v^3 + \mu mgv + \frac{mv \Delta v}{\Delta t}$$ 其中$\rho$为空气密度,$C_d$为风阻系数,$A$为迎风面积,$\mu$为滚动阻力系数,$m$为车重。通过积分总功率消耗可推算续航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