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waitmill redis_Redis第7课:Redis Sentinel 部署

上一篇文章,我们讲了 Redis 复制的主要内容,但 Redis 复制有一个缺点,当主机 Master 宕机以后,我们需要人工解决。那么能不能自动的解决主机宕机的问题呢?

Redis Sentinel 正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被开发的。Redis Sentinel是一个分布式的架构,每一个 Sentinel 节点会对数据节点和其余 Sentinel 节点进行监控,当发现某个节点无法到达的时候,会自动标识该节点。如果这个节点是主节点,那么它会和其他 Sentinel 节点“协商”,大部分节点都认为主节点无法到达的时候,它们会选举一个 Sentinel 节点来完成自动故障转移,同时会告知 Redis 的应用方。

由于这个过程是自动化的,不需要人工参与,大大提高了 Redis 的高可用性。

接下来,我们将从实现流程、安装配置、客户端连接、实现原理、常见开发运维问题这五个方面来探讨。

实现流程

如下图所示,Sentinel 集群会监控每一个 Slave 和 Master。客户端不再直接从 Redis 获取信息,而是通过 Sentinel 集群来获取信息。

再看下面这张图,当 Master 宕机了,Sentinel 监控到 Master 有问题,就会和其他 Sentinel 进行选举,选举出一个 Sentinel 作为领导,然后选出一个 Slave 作为 Master,并通知其它 Slave。上图 Slave1 变成了 Master,如果原来的 Master 又连上了,也会变成 Slave 从机。

安装与配置

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讲解如何安装和配置主从节点和 Sentinel 节点。如何配置开启主从节点;

如何配置开启 Sentinel 监控主节点。

开启主从节点

Sentinel 对主节点和从节点的配置是不同的,需要分别配置,我们分开来讲解。

主节点配置

我们在命令行使用下面的命令进行主节点的启动。

redis-server redis-7000.conf

启动完成以后,我们参考下面的配置进行参数的设置。

port 7000

daemonize yes // 守护进程

pidfile /var/run/redis-7000.pid // 给出pid

logfile “7000.log” // 日志查询

dir "/opt/redis/data" // 工作目录

从节点配置

我们在命令行使用下面的命令进行从节点的启动。

redis-server redis-7001.conf

redis-server redis-7002.conf

启动完成以后,和主节点配置一样,配置下面的参数。这个时候要注意,我们需要分别对 Slave 节点的每台机器进行配置。

Slave1 的配置如下。

port 7001

daemonize yes // 守护进程

pidfile /var/run/redis-7001.pid // 给出pid

logfile “7001.log” // 日志查询

dir "/opt/redis/data" // 工作目录

slaveof 127.0.0.1 7000

Slave2 的配置如下。

port 7002

daemonize yes // 守护进程

pidfile /var/run/redis-7002.pid // 给出pid

logfile “7002.log” // 日志查询

dir "/opt/redis/data" // 工作目录

slaveof 127.0.0.1 7000

Sentinel 监控主要配置

开启了主从节点以后,我们需要对 Sentinel 进行监控上的配置,见下面的配置参数。

port 端口号

dir "/opt/redis/data/"

logfile "端口号.log"

sentinel monitor mymaster 127.0.0.1 7000 2

sentinel down-after-millseconds mymaster 30000

sentinel parallel-syncs mymaster 1

sentinel failover-timeout mymaster 180000

由于需要配置多台 Sentinel,从上面配置信息可以看到,除了修改端口号,其他配置都是相同的。重点看最后四个配置,这四个配置是 Sentinel 的核心配置。我们分别来解释一下这四个配置,斜杠后面是解释该参数的意义。

sentinel monitor mymaster 127.0.0.1 7000 2 // 监控的主节点的名字、IP 和端口,最后一个2的意思是有几台 Sentinel 发现有问题,就会发生故障转移;

sentinel down-after-millseconds mymaster 30000 // 这个是超时的时间。打个比方,当你去 ping 一个机器的时候,多长时间后仍 ping 不通,那么就认为它是有问题;

sentinel parallel-syncs mymaster 1 // 指出 Sentinel 属于并发还是串行。1代表每次只能复制一个,可以减轻 Master 的压力;

sentinel failover-timeout mymaster 180000 // 表示故障转移的时间。

Sentinel 客户端原理

我们配置高可用的时候,如果只是配置服务端的高可用是不够的。如果客户端感知不到服务端的高可用,是不会起作用的。所以,我们不但要让服务端高可用,还要让客户端也是高可用的。

我们先来看下客户端基本原理。

第一步,客户端 Client 需要遍历 Sentinel 节点集合,找到一个可用的 Sentinel 节点,同时需要获取 Master 主机的 masterName。如下图所示。

第二步,当客户端找到 Sentinel-2 节点的时候,Client 会通过 get-master-addr-by-name 命令获取 masterName,这个时候,Sentinel-2 会获取真正的名称和地址。如下图所示。

第三步,Client 获取到 Master 节点的时候,还会发出 role 或 role replication 命令,进行一次验证是否是 Master 节点,Sentinel-2 会返回这个节点信息加以验证。如下图所示。

第四步,如果 Sentinel 感知到 Master 宕机了,这时 Sentinel 集群应该是最先知道的。客户端和 Sentinel 集群之间其实是发布订阅,客户端 Client 去订阅某个 Sentinel 的频道,如果哪个 Sentinel 发现 Master 发生了变化,Client 是会被通知到这个信息的,如下图所示。但是要注意这个不是代理模式。

总结一下,以上四步就是客户端和 Sentinel 集群的基本原理,任何客户端原理都是按照这个流程做的,只是内部的封装不同而已。

Jedis

我们先通过使用率最高的 Java 的客户端 Jedis 讲起。

如何通过代码实现 Sentinel 的访问,让我们来看看代码如何连接 Sentinel 的资源池。

JedisSentinelPool sentinelPool = new JedisSentinelPool(masterName,sentinelSet,poolConfig,timeout); //内部的本质还是去连接master主机;参数masterName表示master名称,sentinelSet表示sentinel集合,poolConfig配置,和超时时间;

Jedis jedis = null;

try{

//获得redisSentinelPool资源

jedis = redisSentinelPool.getResource();

//jedis相关的命令

}catch (Exception e){

logger.error(e.getMessage(),e);

}finally{

if(jedis!=null){

jedis.close(); // jedis归还

}

}

redis-py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下如何使用 Python 连 Redis 客户端的 Sentinel,和 Jedis 一样,我们将直接给出连接 Sentinel 的代码。

from redis.sentinel import Sentinel

sentinel = Sentinel([('localhost',26379),('localhost',26380),('localhost',26381)],socket_time=0.1) // 获取可用的 Sentinel,并设置超时时间。

sentinel.discover_master('mymaster') // 获取 Master 地址

>>> ('127.0.0.1',7000)

sentinel.discover_slaves('mymaster') //获取 Slave 地址

>>> [('127.0.0.1',7001),('127.0.0.1',7002)]

Sentinel 实现原理

讲完了 Sentinel 的代码实现,很多人对 Sentinel 还不懂其原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下 Sentinel 的实现原理,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检测问题,主要讲的是三个定时任务,这三个内部的执行任务可以保证出现问题马上让 Sentinel 知道。

2.发现问题,主要讲的是主观下线和客观下线。当有一台 Sentinel 机器发现问题时,它就会主观对它主观下线,但是当多个 Sentinel 都发现有问题的时候,才会出现客观下线。

3.找到解决问题的人,主要讲的是领导者选举,如何在 Sentinel 内部多台节点做领导者选举,选出一个领导者。

4.解决问题,主要讲的是故障转移,即如何进行故障转移。

我们将分开来进行阐述。

三个定时任务

首先要讲的是内部 Sentinel 会执行以下三个定时任务。每10秒每个 Sentinel 对 Master 和 Slave 执行一次 Info Replication。

每2秒每个 Sentinel 通过 Master 节点的 channel 交换信息(pub/sub)。

每1秒每个 Sentinel 对其他 Sentinel 和 Redis 执行 ping。

在这里一一解释下。

第一个定时任务,指的是 Redis Sentinel 可以对 Redis 节点做失败判断和故障转移,在 Redis 内部有三个定时任务作为基础,来 Info Replication 发现 Slave 节点,这个命令可以确定主从关系。

第两个定时任务,类似于发布订阅,Sentinel 会对主从关系进行判定,通过 _sentinel_:hello 频道交互。了解主从关系可以帮助更好的自动化操作 Redis。然后 Sentinel 会告知系统消息给其它 Sentinel 节点,最终达到共识,同时 Sentinel 节点能够互相感知到对方。

第两个定时任务,指的是对每个节点和其它 Sentinel 进行心跳检测,它是失败判定的依据。

主观下线和客观下线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 Sentinel 的配置

sentinel monitor mymaster 127.0.0.1 6379 3 //如不懂意思,请参见上面讲解 Sentinel 如何配置的解释;3这个配置请记住,我将在后面讲解。

sentinel down-after-milliseconds mymaster 3000 //Sentinel 会 ping 每个节点,如果超过30秒,依然没有回复的话,做下线的判断。

那么什么是主观下线呢?

每个 Sentinel 节点对 Redis 节点失败的“偏见”。之所以是偏见,只是因为某一台机器30秒内没有得到回复。

那么如何做到客观下线呢?

这个时候需要所有 Sentinel 节点都发现它30秒内无回复,才会达到共识。

领导者选举

Sentinel 集群会采用领导者选举的方式,完成 Sentinel 节点的故障转移。通过 sentinel is-master-down-by-addr 命令都希望成为领导者。

领导者选举的三个步骤,请见下。

步骤1,每个做主观下线的 Sentinel 节点向其它节点发送命令,要求将它设置为领导者。

步骤2,收到命令的 Sentinel 节点,如果没有同意通过其它 Sentinel 节点发送的命令,那么将同意该要求,否则就会拒绝。

步骤3,如果 Sentinel 节点发现自己的票数已经超过 Sentinel 半数同时也超过 Sentinel monitor mymaster 127.0.0.1 6379 3 中的3个的时候,那么它将成为领导者。

步骤4,如果有多个 Sentinel 节点成为领导者,那么将等待一段时间后重新选举。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要重新选举。因为如果有多个领导者,那么哪个节点能覆盖更多的节点,才会成为真正的领导者,盲目成为领导者,只会让 Sentinel 效率低下,只有不断确认保证最优的选举,才是高效的,当然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消耗的。

故障转移

故障转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步骤1,从 Slave 节点中选出一个“合适的”节点作为新节点。

步骤2,对上面的节点执行 slaveof no one 命令让其成为 Master节点。

步骤3,向剩余的 Salve 节点发送命令,让他们成为新的 Master 节点的 Slave节点,复制规则和同步参数。

步骤4,将原来 Master 节点更新配置为 Slave 节点,并保持其“关注”。当其恢复后命令它去复制新的 Master 节点。

通过以上四步,就能获得 Master断掉 -> 选出新的 Master -> 同步 -> 旧 Master 恢复后成为 Slave,同时同步新的 Master数据这样一整套的流程。

如何选择“合适的”Slave 节点

Redis 内部其实是有一个优先级配置的,在配置文件中 slave-priority,这个参数是 Salve 节点的优先级配置,如果存在则返回,如果不存在则继续。

当上面这个优先级不满足的时候,Redis 还会选择复制偏移量最大的 Slave节点,如果存在则返回,如果不存在则继续。之所以选择偏移量最大,这是因为偏移量越小,和 Master 的数据越接近,现在 Master挂掉了,说明这个偏移量小的机器数据也可能存在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要选偏移量最大的 Slave 的原因。

如果发现偏移量都一样,这个时候 Redis 会默认选择 runid 最小的节点。

常见的开发运维的问题

对于 Sentinel 来说,日常是不需要做太多运维工作的,主要说的是以下两点。

1.节点运维:偏运维,例如对 Master 和 Slave 节点的上下限进行操作。

2.高可用读写分离:偏开发,开发人员会思考是否能有更加好用的方式。例如用高可用的读写分离。

我们分别来讲解一下这两个问题。

节点运维

节点运维包括主节点、从节点和 Sentinel 节点的运维。首先是机器下线问题,如过保等情况。

其次是机器性能不足问题,如 CPU、内存、硬盘、网络等硬件*。

最后是节点自身故障,如服务器不稳定,可能因为系统、硬件等未知原因,这个时候我们只能对它进行下线,转移至其它机器上。

主节点

主节点的节点运维,主要是通过以下命令,对主节点做故障转移。

sentinel failover

从节点

对于从节点,我们要区别是永久下线还是临时下线。例如是否做一些清理工作(如 RDB、AOF 文件的清理工作),但要考虑一下读写分离的情况。

我们再来看一下节点上线,我们需要把某台 Slave 晋升为主节点,就需要 Sentinel failover 进行替换;对于从节点的上线,我们只需要执行 slaveof 就可以了,Sentinel 节点会根据命令自动感知;对于 Sentinel 节点,我们只需要参考其它 Sentinel 节点启动就可以。

高可用读写分离

大家知道,从节点是一个高可用的基础,它的扩展功能是读的能力。我们先来看下面这张高可用读写分离使用之前的图。

如上图所示,Sentinel 其实是对 Master 做故障转移,但是对 slave 却只有下线的操作。Sentinel 集群是不会对 Slave 做故障转移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其实我们需要使用一个客户端去监控 Slave,和 Master 类似。主要运用以下命令。switch-master:这个命令是用来切换主节点,从节点晋升为主节点的操作;

covert-to-slave:切换从节点,原来主节点需要降为从节点的时候使用该命令。

sdown:这个命令是给主观下线的时候使用的。

我们再来看看使用高可用读写分离之后的图。

如图所示,和第一张不同的是,我们把 Slave 的机器全部做到同一个资源池中,让客户端每次都是访问这个 Slave 资源池。

但是高可用读写分离真正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却很少,这是因为这种高可用读写分离太过复杂,配置参数比较多。那怎么办呢?

当我们实际使用的时候真正需要可扩展的时候,Redis 其实给我们提供了集群的模式,下一篇文章我们将讲解集群。

如果你有疑问欢迎加微信咨询:

也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想我提问: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