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行程问题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体验抽象、归纳的思想和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难点:概括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交通工具,你知道有哪些交通工具呢?
像特快列车、汽车等交通工具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出示第45页的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画及时速。特快列车的速度是160千米/小时。读作:160千米每小时,表示特快列车1小时行驶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行驶106千米怎样写呢?
2、出示小林步行图。
小林每分钟走60米,他的步行速度是60米/分。
引入: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与行程有关的问题,我们把这样的问题称为行程问题应用题。(板书课题:行程问题应用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例3,分别指名读题。
在行程问题中,行驶所用的时间我们叫做时间,在一段时间里行驶的距离叫做路程。想一想,在第1题中汽车的速度、行驶的时间各是多少,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组织学生议一议,说一说。
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行驶的时间是2小时,要求的是汽车行驶的路程。
(2)怎样求汽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呢?
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行驶了2小时,就有2个80千米,因此求汽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是80×2=160(千米)。
(3)第2题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解答,并相互说一说解答的思路。
板书:225×10=2250(米)
2、讨论:你能发现速度、时间与所行的路程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在行程问题的应用题中,知道了速度和行驶的时间,就可以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行驶的路程。
3、练一练。
(1)练习八第5题。
学生独立思考,写出这三种速度,注意路程和时间的单位不同。
(2)练习八第6题。
要求小强每天大约路步多少米,也就是求什么?应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式来求。
三、巩固反馈
1、练习八第8题。
学生独立解答第(1)个问题,如果知道行驶的路程和速度怎样计算时间呢?
2、练习八第9题。
想想:这段路程包括哪些部分?怎样求这段路程长大约多少千米?
3、练习八第10*题。
先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写一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
再议一议:乘积最大的算式怎样写?520×43=22360积最大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什么新的本领?
课时作业
一、笔算下列各题。
408×24 250×16 307×35
780×30 47×309 60×350
二、李婷步行的速度大约是65米/分,她每天上学要用14分钟。李婷家离学校大约是多少米?
三、国庆节小林全家坐一辆汽车去旅游,这辆汽车的速度大约是85千米/小时。该车第一天行驶了5小时,第二天行驶了7小时。两天大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四、两座城市相距300千米。一辆汽车从一座城市驶向另一座城市,去时用了6小时,返回时少用了1小时。
(1)去时这辆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2)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