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CE的种类、特点及其原理
实际实验中有时候只知道mrna的一部分序列而不知其全长序列,造成了一些苦恼,而1988年Frohman报道RACE技术可以解决此问题。
RACE也可以称为cDNA 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是一种对mRNA进行末端快速扩增的技术,可从样本中快速扩增 cDNA 的 5′端及 3′端的技术。
随着技术不断的发展,从1985年至今,RACE技术经过不断的改进从而有了好几种RACE技术,常见的包括:
经典RACE、Adapter-Ligated RACE、RLM-RACE、Cap-switching RACE、环形RACE、T-RACE等……
这些RACE技术各有特点,下面给大家分别介绍一下:经典RACE
根据克隆RNA的位置,可以分为cDNA 3’末端快速扩增(3’ RACE)和cDNA 5’末端快速扩增(5’ RACE)。3’ RACE
真核生物mRNA的3’末端存在poly A(多聚腺嘌呤核苷酸),根据此结构对目的mRNA的3’进行扩增的技术原理流程图可见图1。
图1 3’RACE的技术原理流程图5’ RACE
因为mRNA 的3’有特殊结构,而5’没有特殊结构,所以 5’ RACE和3’ RACE有所不同,5’进行扩增的技术原理流程图可见图2。
图2 5’ RACE的技术原理流程图
经典RACE可以扩增RNA,但是对模板结构的要求高,同时因为原核生物的mRNA不具备polyA尾巴结构,没办法用经典的RACE技术进行全长扩增。Adapter-Ligated RACE
在实际获得mRNA时可能会获取到很多已经断裂的mRNA,里面含有很多mRNA的断片段,可能会影响到后续的实验。经过Chenchik等人报道,一种新的改造方式可以进行RACE,为Adapter-Ligated RACE。此种方法先利用T4连接酶将 接头与cDNA两末端连接。在PCR过程中,因为短的cDNA的退火温度低,两端接头容易发生退火,形成像把手一样的结构,抑制了PCR反应,技术原理流程图可见图3。而长片段的cDNA可以进行正常的5’ RACE 和3’ RACE。Adapter-Ligated RACE对模板结构要求不是很高,而且能减少短的cDNA的扩增,但是不一定能扩增到目的基因的全长信息。
图3 Adapter-Ligated RACE的技术原理流程图RLM-RACE
RLM-RACE同样是为了避免RNA断裂产生的副反应。所根据的原理是由于5’端断裂的mRNA没有帽子结构,利用这个特点可先用小牛肠碱性磷酸酶(calf intestinal alkaline phosphatase,CIP)将已经断裂的mRNA 5’端暴露的磷酸基团切除,断裂的mRNA 5端为-OH,而全长mRNA不会被切断,全长mRNA加另外的酶将帽子结构去掉,5端为磷酸,接着在连接酶的作用下与接头相连,但上述断裂的mRNA因为预先处理5端已经成为-OH无法相连,基于此可以扩增出目的mRNA的全长。技术原理流程图可见图4。RLM-RACE通过设计可以扩增出完整的全长序列,但处理过程中用的酶较多。
图4 RLM-RACE的技术原理流程图Cap-switching RACE
Cap-switching RACE是另外一个改进发明的RACE技术,在逆转录时,当cDNA延伸到mRNA 5’时,加入MMLV酶,会在cDNA 3’添加上加入若干个胞嘧啶核苷酸。MMLV酶所催化的加尾反应是需要依赖模板,帽子结构也需要存在的,因此只有完整的cDNA才能加上胞嘧啶。根据此种情况引入特异性引物,其引3’ 末端含有 poly G可与cDNA上的poly C退火,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新添加的引物为模板实现接头转化,从而进行PCR。技术原理流程图可见图5。
Cap-switching RACE根据MMLV酶的性质,可以避免扩增断裂的mRNA。
图 5 Cap-switching RACE的技术原理流程图环形 RACE
环形RACE(cRACE)的发明是为克隆已知部分序列的mRNA设计的。cRACE利用含poly T的引物进行逆转录,经过RNase H降解模板后加入T4 连接酶。加入了T4 连接酶之后会发生两种反应:
环化 — 一条链的首尾相连
串联 — 两条链的头尾相连
以上两种反应的产物,可以用已知序列设计的引物产生第二条链。然后在未知序列的两端设计引物,进行PCR。技术原理流程图可见图6。
此方法必须知道中间的部分序列,若完全不清楚,则需要选用其他方法。
图 6 环形RACE(cRACE)的技术原理流程图T-RACE
T-RACE是另外一种被发明改造的RACE技术。T-RACE先将RNA材料进行处理,使用dUTP代替dTTP作为原料合成第一条链,合成第一条链之后在其两端加上接头(5’ 用Cap-switching RACE接上接头),再通过接头合成第二条链,加引物进行扩增,扩增时加dNTP(不带dUTP),进行了不对称PCR加UDG酶进行处理,后续用一对引物进行扩增,得到相应产物。技术原理流程图可见图7。
图 7 T-RACE的技术原理流程图
以上介绍的为RACE的种类、特点及其大致原理,下面会给大家介绍RACE的应用及其相关的文献。参考文献
[1] Frohman, M. A. (1990). RACE: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PCR Protocols, 28–38.
[2] Bertioli D .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J].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1997, 67(67):233-238.
[3]Chenchik A , Diachenko L , Moqadam F , et al. Full-length cDNA cloning and determination of mRNA 5" and 3" ends by amplication of adaptor-ligated cDNA[J]. Biotechniques, 1996, 21(3):526-534.
[4]Liu X , Gorovsky M A . Mapping the 5" and 3" ends of Tetrahymena thermophila mRNAs using RNA ligase mediate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LM-RACE)[J]. Nuclc Acids Research, 1993, 21(21):4954-4960.
[5]Schmidt W M , Mueller M W . CapSelect: a highly sensitive method for 5" CAP-dependent enrichment of full-length cDNA in PCR-mediated analysis of mRNAs.[J]. Nuclc Acids Research, 1999, 27(21):e31.
[6] Maruyama I N , Rakow T L , Maruyama H I . cRACE: a simple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the 5′ end of mRNAs[J]. Nucleic Acids Research, 1995, 23(18):3796-3797.
[7] Neil I. Bower, Ian A. Johnston, Targeted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T-RACE)—an improved RACE reaction through degradation of non-target sequence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Volume 38, Issue 21, 1 November 2010, Page e194,
[8] 徐烨, 刘雅婷, 代文琼,等. 几种主要的RACE技术及应用[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2(02):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