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Paul Sartre’s Being and Nothingness 《存在與虛無》 (法國)讓·保羅·薩特

《存在與虛無》這本書可以說是法國存在主義運動的奠基之作,薩特最負盛名的作品,同時,它也是一本當代青年不可不讀的經典名著。
作者:(法國)讓·保羅·薩特(1905-1980年)
類型: 自然科學論著
成書時間:1943年

《存在與虛無》 -背景搜索

 
 
薩特出生於法國巴黎一位海軍軍官家庭,兩歲時喪父,由外祖父撫養長大。外祖父是一位語言學教授,家中擁有大量藏書,使兒童時代的薩特受到了良好教育,也獲得了大量豐富的知識。1915年,他考入亨利中學,學習成績優異,期間他受到了叔本華、尼采等人的哲學影響。

1924年進入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學習哲學,這所學校被譽為現代法蘭西思想家的搖籃,薩特在這裡汲取了大量的知識。1929年,他在全國大中學教師資格考試中獲得第一名,並結識了一同應試、獲得第二名的西蒙娜·德·波伏娃。此後的歲月中,波伏娃成為薩特的終身伴侶與戰友,是薩特后50年生活和思想歷程中的見證人。

1933年-1935年薩特在德國進修,悉心研讀德國哲學家胡塞爾和海德格爾等人的哲學,接受存在主義觀點,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他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體系。同時,他開始從事文學創作。

《存在與虛無》讓·保羅·薩特
 
二戰爆發后,應徵入伍,次年在洛林地區被德軍俘虜,隨後在戰俘營中度過了10個月的鐵窗生涯。戰爭與現實使薩特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從戰前的個人主義和純粹個人轉向了對社會現實的關注,開始用文學干預生活。

1941年獲釋后他繼續從事教學和創作活動。40年代是薩特創作的黃金時期,有大量作品問世。1945年與他人合作創辦了《現代雜誌》,評論當時國內外重大事件,並從此成為職業作家。

薩特1953年起擔任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196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但他拒絕接受。

1980年4月15日,薩特病逝於巴黎,數萬群眾特別是青年人為他送葬,表達深切的悼念之情。

推薦閱讀版本:陳宣良譯,商務印書館出版。
 

《存在與虛無》 -內容精要

 
 
《存在與虛無》富羅咖啡館
雖然薩特的思想一生都在變化,但他始終以「人」作為他的思考焦點。因此薩特把他的存在主義稱作「人學」。在薩特看來,自由是人存在的基礎,人之所以比物高貴,正是因為人可以自由地決定自己的存在,自由地選擇自己的本質。因此薩特提出來:存在先於本質。弄清楚「存在」、「虛無」、「自由」和「他人」的關係,就基本理出了《存在與虛無》的精神脈絡。

《存在與虛無》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論述虛無問題;第二部分論述為自身的存在;第三部分論述為他人;第四部分論述為有、做和存在。

傳統哲學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是以區分認識的主體和客體為前提的,薩特卻要用現象一元論來取代原先的二元論。在他看來,現象本身就是存在,超越本質、超越現象的本質是沒有的。研究人的本質就必須從現象入手。

通過這種現象本質一元論,薩特將存在分為「自在的存在」和「自為的存在」兩種。一塊石頭是一塊石頭,一點也不多,一點也不少。就石頭來說,它是其所是,這件事物的存在總與它本身相合,這就是「自在的存在」。這樣的存在就是物質世界的存在,是完滿的、充實的、無知覺的。它不被創作,也不創造任何東西。它對人的自我意識來說是無法理解的荒謬的,讓人感到噁心。

與此對比,「自為的存在」實際是指人的存在,是作為人的意識的自我存在。它永遠不是什麼東西,但總想成為什麼東西,它是一種要求「存在」的願望。自為的存在是虛無的。儘管如此,它卻具有主動性、活動性,不斷超越自身又否定自身。

兩種存在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繫,沒有「自在」,「自為」就是某種抽象的東西,一個無物的意識;沒有「自為」,「自在」就是不可說明的東西。

《存在與虛無》讓·保羅·薩特
由於人總不能忍受人的本質的不固定性,所以,人要努力尋找使自己由「自為的存在」變為「自在的存在」,變得像那磐石一般有不可動搖的堅實性。但是人的意識使人總處於搖擺之境。只要人活著,他就找不到他的堅實性。世界對他是一片虛無。這種個人意識既是人存在的條件,也是人的自由的源泉。沒有自由,人則變為虛無。人的自由不受任何理由的支配,它是絕對的。一個人要對自己的存在負完全的責任,要自己主宰自己。這樣的理論在遭受法西斯摧殘的法國大地上,無疑是自由女神的呼喚。

「他人即地獄」是薩特流傳深廣的思想。個體有了自由,必須面對他人。我們兩個人不能成為一個人,其根源就在於我們的意識多樣性。你想的和我想的不一樣,這使我常常覺得恐慌,因為我看見我所設定的世界突然間從我的手指尖逃脫了,逃向另一個人的設計之中,這個人不斷地注視著我,因為我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所以他也企圖設計我,於是我被迫要變成他者的存在,我原始的墮落就是因為他者的存在造成的。

與自由理論相聯繫的,是薩特的行動哲學。他認為,存在主義崇尚人的自我意識、人的自由和自由選擇,是樂觀的,是主張行動的。它告訴人們,不要怯於行動,行動是使人活下去的惟一事情,是人的希望。因此薩特積極主張作家應該介入生活,知識分子應該關注社會。
 

《存在與虛無》 -專家點評

《存在與虛無》讓·保羅·薩特
關於這個人、這本書,我們有許多話題可以說。薩特是一個存在爭議的人。對於薩特的學術地位、文學成就、人格與操守,歷來有著褒貶不一的各種聲音。他受著無數青年學生的頂禮膜拜,他們傳抄他的文章,信仰他的思想;薩特又遭受著一些學者的猛烈抨擊,最終也沒有得到學院派的承認,他是法國第一位、也是惟一一位從未進入高等學府正式任教卻贏得了極其顯赫聲名的哲學家。無論如何,他生前的影響是巨大的。直到現在,人們還在談論他,關於他的著作,關於他的為人,關於他和那些女人們的恩恩怨怨。可見,無論他是思想家,還是小丑,有一點無可置疑:他激起了人們的興趣。

薩特的作品量大得驚人,並且覆蓋面廣,涉及小說、戲劇、評論、哲學等多種形式,並被翻譯成多國文字。他在青年時養成了一年讀300多本書的習慣,並且保持了下去;他每天都要寫出上萬的文字,他自稱寫作不僅是他的習慣,也是他的職業。薩特經常光顧的咖啡館的老闆稱他是「一個裹著毛皮的小墨水瓶」。

薩特的文學和哲學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他的哲學依託於文學作品而得到了廣泛的傳播,而他的文學也是憑藉著哲學思想而得到提升的。可以這麼說,薩特更多程度上是一位文學家,一位曾經拒絕接受諾貝爾獎的文學家。作為哲學家的薩特是在1943年《存在與虛無》發表以後才誕生的。

二戰結束時,人們對淪喪的道德充滿了失望、對帶來災難的現代科技極其困惑,在戰爭的廢墟上不知何去何從。戰爭之後的氣氛使人們不得不懷著一種悲愴的心情關注個人與歷史的關係。薩特說出了那個時代許多人的心理感受:世界令人失望,人生充滿荒謬。但薩特並不因此絕望。在薩特看來,人之所以比物高貴,就是因為人可以自由決定自己的存在,人是一切價值的創造者,沒有上帝,沒有任何超人的力量,更沒有任何他人能改變你的命運。人是成為英雄還是成為懦夫,全靠你自己去選擇。每個人都應該自由地選擇自己的道路,為自己的生活創造獨特的價值。他告訴人們,人類的希望在於,用自己的行動反抗荒誕的世界。因為人是自由的,在《存在與虛無》中,薩特以人為中心,號召人們在無法改變的情境下,通過自由選擇不斷創造自己的存在,承擔自由的重負,對自己、對整個世界承擔責任。

《存在與虛無》讓·保羅·薩特

他的哲學是行動的哲學,他用他的新哲學提供了一種變通的辦法:不要教會,也不要政黨,而是一種富於挑戰性的個人主義學說:如果一個人走上了敢於用行動和富有勇氣的道路,他就可以看作是自己靈魂的絕對主宰。他向渴望和期待自由的人們鼓吹自由,自由是要通過行動來獲得的。

在戰後的最初幾年裡,薩特表現出來的反傳統主義恰好與當時一部分青年的思潮相吻合。這種哲學引起了飽受戰爭創傷、目睹人性慘遭踐踏的迷惘的一代的強烈共鳴。幾個月之內,哲學家薩特就風靡法國知識界的前沿地帶。成千上萬的青年人自封為「存在主義者」,身穿「存在主義服裝」,過「存在主義人生」。人們在咖啡館里談論存在主義、在劇院里觀看存在主義戲劇。西蒙·波伏娃寫道:「1945年秋天,人人都在談論存在主義。」此前,還沒有一種哲學思潮能夠如此深入人心,存在主義運動從哲學和文學運動,擴展成了一場群眾運動。到了50年代,存在主義在法國思想界發展成為最具影響的思潮,其影響遠遠超出了思想領域,超出了法國國界。而這部《存在與虛無》也就被視為法國存在主義運動的奠基之作,薩特本人也確定了自己在這個運動中的無可爭議的領導地位。無論人們喜歡還是不喜歡這本書,它在半個多世紀中一直是一部受人關注的學術著作。

一種思想一旦適應了時代,就具有無比的力量。薩特的思想恰是正逢其時。

《存在與虛無》讓·保羅·薩特
1968年結構主義興起后,薩特的影響漸漸消落,他自甘寂寞,因為他的哲學曾經屬於一個時代,他這樣自我描述:「我只有在自由之中才感到心安理得,我是一個真正的虛無,沉醉於自尊、自傲與坦蕩胸襟之中,這就是我想要獲得的世界。」

作為一個社會活動家,薩特積極投身社會政治鬥爭。40年代他參加反法西斯鬥爭,組織抗敵團體,為法共地下刊物撰稿。50年代他曾公開譴責和抗議美國發動的侵略戰爭。60年代他繼續堅持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立場,支持各國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1964年,薩特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但他拒絕接受,並解釋說:「我一向謝絕來自官方的榮譽。」70年代薩特又積極支持工人罷工和學生運動。可以說,薩特以其一生始終堅持的不畏強暴,堅持真理的精神成為一名疾惡如仇的平民鬥士。

在思想和行動相結合的領域中,薩特堅持著自己的觀點,也許自他以後還沒有任何人還能有他那樣的勇氣和執著企圖在著作中回答有關人的所有問題,也許還沒有任何人能像他那樣在社會的各個流派中特立獨行、我行我素。人們直到50年後的今天還會想到《存在與虛無》,想到它的作者。
 

《存在與虛無》 -妙語佳句

我註定成為英傑,我死後將埋在拉雪茲公墓,也許在先賢祠已選好位置,在巴黎有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在外省、在外國有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街心花園和廣場。但即使在最樂觀的時候,我也看不到自己。

 

 《存在與虛無》 -書評

 

《存在與虛無》《存在與虛無》

2007年6月21日,是法國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薩特的102周年誕辰。作為哲學家,薩特是中國「80年代新一輩」的精神情人,這一代人經由他的啟蒙而覺醒「自我」。

1936年,他發表《想象》一書,以胡塞爾的現象學批判傳統形象思維理論,觀點深入淺出,行文豪邁自信,已經顯露出一個大哲學家的風範。1943年《存在與虛無》一書的出版則宣告了作為哲學家的薩特的誕生,他開始運用自己獨立的思想觀點和哲學詞語述說對世界的理解:人即自為的存在,具有超越的特性,他永遠處在變化中,而且是在時間的流逝中實現自我。

從《想象》到《存在與虛無》,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論述了三個主題:一是「存在先於本質」。在薩特看來,人像一粒種子偶然地飄落到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本質可言,只是存在著,要想確立自己的本質必須通過自己的行動來證明。人不是別的東西,而僅僅是他自己行動的結果。二是「自由選擇」。上帝已亡,人在這個世界上具有自由意志。但是人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每個人必須對自己的選擇、行動和價值承擔全部責任。在此,存在主義升華為人道主義。三是 「世界是荒誕的」。人偶然地來到了這個瞬息萬變、缺乏理性、偶然而混亂的世界,將處處受到挫折和阻礙。在這茫茫的世界里人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只有感到噁心、嘔吐。

想要解讀薩特的存在主義,必須領悟「自在」與「自為」兩個概念。所謂「自在的存在」,是指超出意識之外的存在,一塊石頭是一塊石頭,一點也不多,一點也不少。就石頭來說,它是其所是,這件事物的存在總與它本身相合,這就是「自在的存在」。因此它是一個異己的、荒誕的、令人厭惡的世界。「自為的存在」實際是指人的存在。在薩特看來,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未來的我不一樣,我的意識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人正因為有意識,所以人的本質就不固定。人一生下來,他沒有本質,而只好作為存在體存在於世界上,本質是後天的,是通過人的意識自由選擇的,意識選擇是純粹個人化的事情,每個人的選擇都不相同,人的本質也不相同。「存在先於本質」的意思就是這個。它使「現在」永遠成為對自我的否定和不滿足,就此成為虛無。

「存在先於本質」是一種入世精神。薩特的魅力也在於他的近於狂熱的入世精神。存在主義的著名公式是:存在先於本質。薩特把這運用到人生觀中,認為,人的出世是完全偶然的,而人的存在並不是按照某種事先設計好的路線而規劃的,應當「自由地」做自己生活的主人,應當完全介入到自己生存的社會中去,以自己的行為來決定自己的命運。這種精神使他很自然地對當時的社會持批判態度,而大力支持社會革命。20世紀40年代,薩特既在戰場上、又在文壇上參與反法西斯運動。50年代,薩特與馬克思主義日益接近,是西方社會主義最積極的倡導者之一。60年代,薩特和他的終生女友西蒙·德·波瓦的身影出現在世界各地最敏感的前線上:1960年加勒比海危機時,他們在古巴;1967年中東7日戰爭爆發時,他們在加沙地帶;1964年,他因指責諾貝爾文學獎用於政治原因而受獎;60年代後期,法國多次發生學潮和工潮,而薩特始終是運動中的精神領袖。

法國的哲學家的人生與著作更帶有藝術氣息,他們往往十分浪漫、抒情。薩特就因其文學成就而榮獲諾貝爾文學獎。薩特的主要文學創作有:《噁心》、《牆》、《蒼蠅》、《自由之路》、《魔鬼與上帝》。他因為拒絕一切政府的榮譽而拒絕了196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薩特與波伏娃特立獨行的愛情也是一首愛的樂章,友誼的頌歌,忠誠和開放的交響樂。他們從未宣布過結婚,但卻終生相守,共同生活了51年;他們雖然在一起生活,但各自又保留著自己的住宅,獨立的空間;他們彼此忠誠無欺,又給予對方完全的獨立和自由。

薩特的存在主義與尼采有相似之處,尼采說,慾望無邊卻無法滿足,生命的本質就是痛苦。薩特說,存在是虛無的,現實是噁心的。他們道破了人生悲劇性的的真相,然而,它們都是行動的哲學,都是積極的人生觀。他們的偉大不僅在於發現人生的真相,更在於面對真相的勇氣。尼采說:「我們愛生命,並非因為我們習慣生命,而是因為我們習慣於愛。」對生命的愛,就是人生的魅力所在。苦中作樂,昂奮地面對挫折,不屈服於任何挑戰,紮根於現實世界而不去尋求虛幻的「彼岸世界」的幸福,就是人生的精神武器。

兩千多年前,莊子迷茫於「吾生也有崖,而知也無涯」。存在主義的思想像初升朝陽一般,驅散了80年代人縈繞心底的迷霧般的孤獨、恐懼、迷惘。是啊,生命是必須不斷自我超越的,必須從高於自身的東西那裡去尋求自身的意義和目的!

 

 

薩特對哲學發生興趣,是在1923年讀柏格森的《給意識的直接材料》之後,他認為“哲學真了不起,可以教人認識真理!”雖然薩特的思想一生都在變化,但他始終以“人”做為他的思考焦點。因此薩特把他的存在主義稱作“人學”。在薩特看來,自由是人存在的基礎,人之所以比物高貴,正是因為人可以自由地決定自己的存在,自由地選擇自己的本質。因此薩特提出來:存在先於本質。弄清楚“存在”、“虛無”、“自由”和“他人”的關係,就基本理出了《存在與虛無》的精神脈絡。
《存在與虛無》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論述虛無問題;第二部分論述為自身的存在;第三部分論述為他人;第四部分論述有、做和存在。
薩特將存在分為“自在的存在”和“自為的存在”兩種。一塊石頭是一塊石頭,一點也不多,一點也不少。就石頭來說,它是其所是,這件事物的存在總與它本身相合,這就是“自在的存在”。 “自為的存在”實際是指人的存在。在薩特看來,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未來的我不一樣,我的意識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人正因為有意識,所以人的本質就不固定。人一生下來,他沒有本質,而只好做為存在體存在世界上,本質是後天的,是通過人的意識自由選擇的,意識選擇是純粹個人化的事情,每個人的選擇都不相同,因此,人的本質也不相同。 “存在先於本質”的意思就是這個。
但是人總不能忍受人的本質的不固定性,這種情境造成人的不安全感受,所以,人要努力尋找使自己由“自為的存在”變為“自在的存在”,變得像那磐石一般有不可動搖的堅實性。然而這可能嗎?薩特沮喪地看到,由於人有意識,這可惡的意識,使人總處於搖擺之境。只要人活著,他就找不到他的堅實性。人的存在的極端不穩定性和偶然性是他命中註定,是悻論。
於是,人面對著虛無。沒有他自己時,世界對他是一片虛無,有了他自己,這個自己卻是本質空缺的自己,所以他面對的仍然是虛無的感覺。不過人類特有的尊嚴在這裡誕生了。薩特自豪地說:正是這種虛無才是行動意志的基礎。於是,“自由”的概念被提了出來。
薩特對自由簡直是著了魔的,這是一種無限的自由,一種絕對的自由。他說:“人命運是自由的。意味著人要做上帝。”“一旦自由在一個人的靈魂裡爆發了,神明對這個人就無能為力了。”這些響亮的口號不難想像在戰後,一片價值廢墟之上,是如何振聾發慣了。人生而自由,是不應該受到奴役的,德國法西斯是倒行逆施,兩次世界大戰徹底摧毀人類對於上帝的信仰,所以,小知識分子由衷地感謝薩特為他們提供一種非傳統的思想。存在主義號召人們面對恐怖與荒謬的現實而又能看到人尊嚴並保持自己的特性,對他們來講,這是一條十分理想的自救之途。
“他人即地獄”是薩特流傳深廣的思想。個體有了自由,必鬚麵對他人。我們兩個人不能成為一個人,其根源就我們的意識多樣性。你想的和我想的不一樣,這使我常常覺得恐慌,因為我看見我所設定的世界突然間從我的手指尖逃脫了,逃向另一個人的設計之中、這個人不斷地注視著我,因為我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所以他也企圖設計我,於是我被迫要變成他者的存在,我原始的墮落就是因為他者的存在造成的。
《噁心》是薩特最喜愛的小說,在這部小說中,薩特突然發現了“噁心”這種人類普遍共有的心情。他的存在主義思想一下子被打開了。裡面的主人公洛根丁原來對自己的存在、對外部世界沒有什麼清醒的認識。但突然有一天,他感到渾身不適,開始了噁心感,也就是從那時候起,他意識到了自己的存在,噁心是對現實世界的體驗,是因為認識到自己存在的荒謬感而生髮的生理反應。薩特說,人只要認識自己的存在,就永遠會有噁心感。薩特在戰爭期間有10個月的時間被關押在納粹貝爾森集中營,他的荒謬、噁心、虛無的體驗都是貝爾森給他的。
薩特在戰後走出了書齋,積極推行社會主義學說,1956年布達佩斯事件改變了薩特的態度。 70年代之後,薩特的影響逐漸被福科、德里達等解構主義哲學家代替。
 

作者簡介

 

薩特(1905~1980)是法國當代最負盛名的哲學家、文學家及社會活動家。以他為代表的存在主義思潮曾風靡歐美,並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廣泛影響。 《存在與虛無》的發表標誌著薩特獨特的哲學大廈的建成,他本人最重要的思想和觀點都已包容在這部洋洋灑灑,既天才橫溢又有些冗長的著作中。這部書提出的新穎觀點使薩特的存在主義學說與海德格爾、尼采、基爾凱郭爾迥然有別。這是一部具有原創價值的著作,與1960年發表的《辯證理性批判》一起組成薩特哲學體系的兩大柱石。
法國的哲學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它和德國嚴謹、重思辨的學風截然不同。法國的哲學著作更帶有藝術氣息,它們往往十分浪漫和抒情。大哲學家如柏格森和薩特就因其文學成就而榮獲諾貝爾文學獎。薩特其它的文學創作有:《牆》、《蒼蠅》、《自由之路》、《魔鬼與上帝》。
薩特是個具有強烈個性的思想家,從小由於失去父親的慈愛,變得性格孤僻。他其貌不揚,目光斜視,但是頗受女性的仰慕。他和波伏娃及奧爾加一起組成三角形的新式家庭,常被後人談論。他治學無比勤奮,為了保持創造力,他不惜損害健康,經常口含興奮劑而從事寫作。從30年代起,薩特一直就是一個社會的反抗者,因而被西方人士稱為一個“不斷地以個人的名義和人們自由的名義向現代世界提出抗議,想恢復人的價值”的哲學家。 1964年薩特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他說,這沒有什麼奇怪的,我一向拒絕官方的任何獎勵。很有意思的是,這麼一個逆潮流的人,在其死後,竟然被稱為“他那一代知識分子的偉大榜樣”。法國前總統德斯坦曾說:“薩特的逝世使我們感到人類智慧的一盞明燈熄滅了。”

<noembed》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waterfoget/articles/7093851.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