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读书笔记及个人所想

前言

​ 哲学、宗教和科学一直都是紧密相关的。它们虽各有侧重,但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强调思想和认识的重要性,强调理解我们这个世界,从某种更宏观的甚至是从宇宙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思想,决定了我们在宇宙中以及与他人关系中的位置。思想决定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什么是公平的,什么是不公平的;什么是值得相信的,什么是不值得相信的。思想赋予了生命以意义。

​ 哲学就是努力思索生命,思索我们已经学到的东西,思索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 它是对价值重要性的坚持,是对完全陷于生活琐事而仅仅随波逐流的拒斥。哲学与智慧规定了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赋予了我们的生活以意义。

以上仅为摘抄,不再写想法。


​ 哲学与这些通俗的替代品直接的根本区别是质上的,即思想的性质和理解的彻底性。无论如何,我们都是借着思想而生活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从事哲学与否,而在于是否接受一种廉价的、没有挑战性的替代品,还是试图进行真正的思考。

这句话里的“通俗的替代品”指的是那些自我帮助的通俗哲学、舶来的怪异宗教、极端的政治等。

看到这句话及其上下文(稍长,不摘抄),我会联想到这样一种偶尔会出现在我(或许也是你)生活中的情形:

我遇到了一个自己不懂的问题(它经常是要我们做出选择、判断等等),然后向他人寻求建议(知乎、朋友等等)。在他人想法和我自己的内心经过碰撞和融合之后,我心里可能有了一个答案。

到这里,我们这次思考似乎就结束了。我们开始按照我们的答案去做实际行动。

然而,我偶尔会再深一个层次想:我从外界接受到的信息是正确的吗?我想有很多因素会影响这个信息的正确性,这些因素主要可以归纳为他人与我们自己认知的局限性、彼此表达和接收信息时的偏差等等。那我就会问自己:自己不懂、问别人也不一定靠谱,那什么才是正确的呢?这时我就只能基于自己和他人的想法,相信逻辑(或者说是理性)了。

甚至再深一层思考,逻辑是值得相信的吗?这个问题普普通通的我觉得没必要去思考了。


​ 哲学有时候会被认为是一种极为深奥和抽象的专门学问,它好像与其他各个门类的研究——或与我们的余生——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哲学恰恰是要努力去理解我们是谁,以及我们是怎样看待自己的。

按照这句话,从我的生活来看,其实我是挺喜欢哲学的。因为我知道自己没有看过关于哲学的书籍,所以我总不敢说:“我挺喜欢哲学”,而是只讲出可能性:“我可能很喜欢哲学”。

这就像:我知道有个姑娘叫做哲学,但仅仅是略有耳闻,而且听起来感觉还不错。我并没有真的去了解过她,所以我只能说我可能喜欢这个姑娘。

导言 做哲学

避免时髦词语

​ 无论语词听上去多么有道理,为你的思想进行辩护和坚持它是非常不同的。例如,说自己信仰“自由”可能会使你倍感骄傲和充满正义感,但如果你不能说清楚你所赞成的是什么,你所相信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你所谓的“自由”如此值得追求,那么这将与哲学或自由没有任何关系。然而绝大多数学生,甚至是许多职业哲学家,都会受这样一些听上去富有亲和力的令人赞叹的词语的迷惑,我们姑且把这些词语称为“时髦词语”(buzzword)。

……

​ 事实上,任何人都信仰“自由”,但问题在于他们所信仰的到底是什么。与此类似,与多人都把诸如“真理”、“实在”、“道德”、“爱”甚至“上帝”这样的词语作为时髦词语来使用,这些词之所以能够让我们感到快慰,仅仅是因为我们说出了它们。但要说明这些词语可能表达的含义,却不仅仅是将它们说出来,而且也要说清楚它们的含义是什么,在我们讨论的这个世界里(或世界之外),其自身到底是什么。时髦词语就像我们用来证明自己身份的徽章,但弄清楚这些徽章到底代表着什么也是同样重要的。

仅从学习这个方面来讲,做到名词的定义(或阐述)已经非常简单了,而且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基本的要求。然而还是有挺多人做不到的,不知道是否只是简单地因为知识没有学好。比如,我和一个朋友讨论学习内容时经常发现他无法把他所理解到的知识讲明白,或许是他真的脑袋里一团乱麻,对于知识点和概念的理解确实乱糟糟的;或许是表达能力不强吧。

生活方面来讲,作为一个不到20岁(滑稽 我还是个小年轻呢)的大学生,我前几天还在问爱是什么。我现在觉得并没有唯一定义,看个人如何理解了,我目前还没有理解好。日常生活中总不能让我一个不懂哲学的人在生活中处处思考哲学,那样“搞”的是我自己。


明确表达和论证:哲学的两个重要特征

​ 哲学家首先就是反思。它要求你后退一步,倾听自己和他人(包括那些大哲学家)的声音,并试图对你的所思所闻做出理解和评价。

嗯。反思我觉得我还是做得不错的(在我有心力或者被迫的情况下),但有个问题就是不知道反思在何时可以停止。

哲学的主要特征

  • 明确表达

用清晰、简洁、易懂的语言把你的思想表达出来。

  • 论证

利用源自其他思想、原理和观察结果的理由来支持你的说法,得出你的结论,驳斥反对意见。

  • 分析

通过区分和澄清其各种组成成分来理解某种观念。

  • 综合

    把各种不同的观念聚合成一种统一的看法。

……

​ 通过反思、明确表达和论证,哲学帮助我们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分析和批判性的考察,帮助我们把关于自身和世界的看法综合起来,将其整合成一种独立的、统一的、能够为之辩护的看法。这种综合就是哲学反思的终极目的,凌乱的想法和论证不是哲学,这就好比一堆彼此无关的词语不是诗歌一样。

概念与概念框架

​ 我们的哲学体系和哲学观点的基本单元被称为概念。概念赋予经验以形式,并使明确表达成为可能。甚至在我们试图说清楚自己的观点之前,概念就已经使我们可能去认识世界中的事物了。……。除了规定我们经验的形式,概念还能把我们的经验组织起来。概念罕有孤立存在的情况,它们实际上总是要组成一个概念框架

……

知识的类型

  • 经验知识

    基于经验的知识(无论是基于你自己的经验还是他人的观察和实验),比如“芝加哥今天的气温是17度”。

  • 先天知识

    独立于(“先于”)任何特殊经验的知识,比如“2+3=5”或“A+B=B+A”。

​ 某些概念有着非常具体的对象,比如“狗”这个概念就是这样。由于这些具体概念来源于经验,所以我们通常把它们称为经验概念。……。通过经验概念,世界开始变得对我们有意义了。我们借助于经验概念把世界分成了可以区分的各个部分,学会了怎样与之打交道,发展了我们谈论、理解和解释它的能力,学习和谈论关于它的更多情况。除这些具体概念之外,我们还要使用一些更为抽象的概念,它们的对象无法触及或经验到,因此无法对其进行简单定义。这些概念被称为先天概念,因为它们在概念上是先于经验概念的。“数”这个概念便是一例。……

相对于经验知识,我更加相信先天知识。因为经验知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并不怎么可靠。

另外这里还提到一个词语:抽象,程序设计领域也有这个词。我挺喜欢这个词的。

提到这个词呢,会有两种思路去理解它:

  1. 抽象意味着难以理解,就像文中说的一样:“它们的对象无法触及或者经验到”
  2. 抽象是事物等等的核心提取,它抓住了本质

这两种思路都是对的,讲到的都是抽象的特点,但我更希望也更喜欢用后者去理解它。

​ 较之“狗”这个经验概念,“数”这一先天概念引发了困难得多的问题。一般来说,哲学所关注的其实正是这些最困难的概念。由于哲学概念是抽象的,它们的含义可能会为各种不同的意见留有广阔余地,比如“好人”和“好的生活”的概念似乎对于不同的人有着非常不同的含义。因此,“上帝”的概念导致了巨大的困难。……

​ “自由”这一概念是特别困难的。……。语词及其含义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进行解释正是哲学的工作。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意见分歧仅仅是针对一个词的含义。我们所无法达成一致的是概念,而概念又反过来决定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 “自我”的概念也与此类似。……

​ “真理”概念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 在所有概念当中,最为抽象和最有争议的不是那些我们用来把世界划分成为可以理解的各个部分的概念,而是那些我们试图用来理解世界之整体含义的大概念。宗教是传达这种整体理解的传统渠道。但在我们的文化中,也是为了这个最终的目的,宗教已经受到了来自科学、艺术、法律、政治和哲学的挑战。

说的很对。我们高喊为了爱情、为了尊严,但这些是什么含义呢?它们的本质是什么呢?

​ 这些包容一切的图景和视角是我们最终的概念框架,即我们用来“框定”和组织所有其他更为具体的概念的那些最抽象的概念。“概念框架”这一术语强调了概念的重要性,它对于明确表达那些构成大多数哲学的概念是重要的。然而从一种更具实践性的眼光来看,所谓“概念框架”也可以被当做一套价值和一种审视生活的方式,或者用现代的话来说,可以被当做一种生活方式

侧重点名称
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
历史思想气候
由为世界赋予形式的概念所得出的对世界的看法世界观

​ 然而不论我们使用的是哪一个术语,侧重的是哪一点,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拥有这些观点了,通过它们,我们不仅把世界条理化了,而且还规定了我们的生活。当我们在哲学中明确表达它们时,我们并非是在任意创造一种思想结构,而是在明确和澄清我们业已相信的东西,从而更加清楚自己的思想,能够为之辩护,在必要的时候有能力改变它们。

​ 通常,我们的概念框架、生活方式、意识形态、思想气候或者世界观都会被想当然地用作我们做其他工作的理智基础。一旦我们去检查它们,它们就有可能显得十分软弱或畸形,甚至有可能马上坍塌下来,任何切中核心的问题或者反对者的进攻都有可能使它垮掉。

希望人人都能检查下自己的概念框架(主动最好,被动也好),这对自己对别人都有好处。上次我的随笔《请不要到处糊弄》末尾,我讲的“如果你能跟自己说说话,多上一层思考,多想想自己的内核逻辑,换点思考内容……”,意思也是如此吧。

​ 当然,你有可能会发现自己正在使用着两种甚至多种概念框架。例如,一种是学校里的科学框架,一种是周末的享乐主义(或快乐主义),还有一种是周日早晨的宗教框架。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不同的框架应当怎样联系在一起呢?哪种是最重要的?它们果真互不相容吗?要想生活得一致,我们难道不是必须要把所有这些信念全都统一起来吗?说到底,对概念和概念框架的理解之所以如此重要和有价值,是因为我们在对它们进行理解的同时就是在进行着创造,从而丰富、发展和巩固它们,赋予我们的日常生活以新的意义和清晰性。

多个概念框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问题。

当我有一些目标和任务时,我不喜欢拖到deadline而会尽早去做;对于我要好好做的事情,我就会把它放在首位。但这样……

我可能慢慢地倾向于甚至尝试“奋斗框架”(即时刻学习或工作,吸取新的知识),所谓“我是没有感情的杀手”、“我现在不想谈什么狗屁浪漫爱情故事,我只想边吹空调边搞钱”也正是此意,但我慢慢地发现这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必要去做的,可还是主动或被迫去这么做。

总之目前来讲,我的生活是动态的,有时用“奋斗框架”,有时用“尽力就好框架”。

逻辑准备

逻辑的核心问题是对论证进行分类,即把坏的论证归为一类,把好的论证归为另一类。

​ ——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

这句话很重要,在下面会经常涉及。

​ 好的哲学表述的关键是论证。在日常语言中,我们有时会觉得某种论证就像一个火药桶,当中充满了敌意与怨恨,然而这未必是事实。论证不过是用理由来支持你的想法。……。

​ 一则好的论证完全能够以一种冷静、平和的方式表达出来。的确,最好的论证总是由一种被我们称为逻辑的缜密思维过程来规定的,我们通常把逻辑定义为“进行正当推理的科学(和过程)”。

我的思维是较为理性或者说逻辑较为缜密的,所以在生活中,会遇到上边的问题:当我和别人有分歧时,我就开始论证(当然也听他的论证,然后形成讨论),对方或第三方可能会扛不住,甚至觉得我在吵……,我并不觉得我有声音放大、责备语气等吵架行为,他人无故说我在吵架的行为让我很无语;还有一种情况是对方犯了很简单的逻辑错误,我去指出,他不懂,还跑题,这就让我很无语且生气,问号脸。

​ 哲学家们会运用各种不同的论证和论证类型。当然,政客、商人、脱口秀电视节目主持人以及其他任何人,每当试图说服自己或别人相信某种观点时都会这样做。……。

一些论证实例
例子让我们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类比生活就像一本小说
基于广泛的科学研究
非常抽象,很大程度上还只是言辞上的(更关注描述一种线性所使用的的语词而非现象本身)
仅仅基于对其对手的恶意攻击
知识徒有其表,根本称不上论证

​ 一般说来,我们可以根据不同陈述之间的关系把论证分为两种——好的论证和坏的论证。(“真”和“假”适用于陈述本身而非论证。)然而,什么样的论证算是好的,什么样的论证算是坏的,则要取决于该论证属于什么类型。为了更好地理解论证,弄清楚什么才是评判论证好坏的标准,我们可以方便地把论证分为两大类: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也就是那些把逻辑作为自己研究兴趣的人)把他们分别称为演绎归纳

演绎

​ 在演绎论证中,结论的真是由其他几条陈述的真来保证的。一个熟知的例子就是你在高中几何中所学到的对某条定理的证明。有些陈述从一开始就被假定为正确的(比如公理就是那些依据定义为真或显然为真,以至于你根本用不着加以证明的陈述),于是,新的陈述就经由几条已经建立起来的推理规则——亦即思维规律(例如一条陈述不能既为真又为假,或者“如果A或B,现在非A,那么B”)被演绎或推导出来了。因此,演绎论证是从一条真陈述推演出另外一条真陈述。演绎论证有时候可以这样来定义:最终陈述(或结论)为真完全由初始陈述(前提)为真来保证。

​ 最出名的演绎论证便是三段论了。比如苏格拉底三段论

​ 在这种论证中,重要的是论证的形式:

  1. 所有的P都是Q。
  2. S是P。
  3. 因此,S是Q。

当一则演绎论证严格按照这种形式进行时,我们就说它是演绎有效的或有效的,否则就是无效的。演绎保证我们的结论至少是与前提同样可靠的。如果前提为真,那么结论也必然为真。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些论证来说,即使前提和结论都为假,该论证也可能是有效的。如果前提为假,那么即使是有效论证也不能保证结论一定为真。好的演绎论证必须同时具有所公认的真的前提。需要注意的是,与通常的用法不同,哲学家们把“有效”和“无效”严格用于评判论证的正确与否上,而“真”与“假”则适用于论证中的各种陈述——它的前提和结论。……。如果一则论证既是有效的,前提又为真(换句话说,它是一则好的论证),那么该论证就被称为合理的。如果一则论证的前提为假,或者其本身是无效的,那么该论证就被称为不合理的(一则坏的演绎论证)。因此,一则好的演绎论证应当具备如下两条本质特征:

  1. 它是有效论证
  2. 它的前提为真

附录二

​ 前边说过最熟悉的演绎论证是直言三段论。一则三段论有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所组成(两个前提都被称为中项)。这些陈述本身的形式都是量上的,有“一切”、“有的”、“没有……”和“并非所有……”所引导。

​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演绎论证都是三段论,还有一些论证包含着其他各种各样的推理和复杂情况。最为常见和著名的两种论证形式是肯定前件(modus ponens)和否定后件(modus tollens)。尽管满足这其中任何一种形式的论证都是有效的,但它是否也是正当的则要取决于前提是否为真。

步骤肯定前件否定后件
1如果P,则Q如果P,则Q
2P非Q
3因此,Q因此,非P

有两种论证表面上看似肯定前件和否定后件,但其实是无效的。它们是:

步骤肯定后件谬误否定前件谬误
1如果P,则Q如果P,则Q
2Q非P
3因此,P因此,非Q

这两种错误分别被称为肯定后件谬误和否定前件谬误。这两种错误必须加以避免!

​ 有一种否定后件论证在哲学上有特殊的用途,它被称为归谬法(reductioad adsurdum)。如果一个哲学家主张P(比如“正义就是强者所坚持的任何东西”),他的对手主张如果P则Q(比如“如果正义是强者的意志,那么强者不公正也就是公正的了”),但这里Q显然是荒谬的,因此为假——于是最初的断言P必定也为假。攻击一种哲学立场的一个好办法就是说明,尽管上它表面上很合逻辑,但其结果却是荒谬的。

这里其实有点像离散数学中学的逻辑啦,内容是通的。三段论、肯定前件、否定后件我还是熟练地掌握和使用了的,也不会出现肯定后件谬误和否定前件谬误。这是学了离散的原因吗??

但其实最后讲的归谬法我还不是很懂,我觉得这个例子中“对手”的观点并不能指出“先手”的错误,因为可能“对手”的话就是错的啊。可能文章里仅仅是在说归谬法是个有效的论证方法吧。

归纳

​ 而对于归纳论证来说,即使前提为真,结论也未必为真。归纳论证最常见的形式是由若干个别事例出发进行概括。对于任何一则归纳论证来说,细心挑选个别事例,确保它们尽可能地不同(也就是说,按照社会学家们通常所说的“随机抽样调查”来进行)是很重要的。根据证据对结论的支持度、所举事例的质量以及概括的可信度的不同,归纳论证可分为强的弱的两种。归纳论证不会被说成是有效或者无效,事实上,既然有效论证的定义是只要前提为真,结论就必然为真,那么归纳论证就不可能是演绎有效的(当然,这并不能说明它没有任何价值。归纳论证虽然不可能是演绎有效的,但却具有其他功能)。

​ 尽管概括是最常见的归纳方式,但是是上,归纳论证可以用来支持任何事实陈述。

​ 归纳论证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假说,即一个实验应当予以证实或否证的陈述。对于科学中的假说,你可能已经比较熟悉了,然而事实上,我们终生都在使用假说。若非我们首先在头脑中有了某些假说,归纳可能就是白费气力。……。其实不仅是在科学中,我们已经知道或希望知道的每一件事情几乎都要依赖于假说和归纳论证,从早上寻找车钥匙(“我确信把它放在书本旁边了”)到对空间中黑洞的存在和性质的思考,所有情况莫不如此。

“我们终生都在使用假说”这句话我觉得很对,确实是这样的。

之前知乎上有个问题:“百度为何没落了?/百度是如何没落的?”,有个网友就首先指出我们应当先确定什么是没落以及百度是否真的没落了,然后才是讨论其是如何没落的。他其实就是首先明确假说的真伪性,倘若说百度并没有没落,一群人在这里讨论百度没落的原因就让人无语了。

同样的问题还有:小明怎么这么抠?郎朗为什么不帮老婆提箱子?

​ 由前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所谓的论证其实根本就不是论证。论证超出了意见本身,它通过从其他陈述或经验证据进行演绎来为该意见提供支持。有些人似乎认为,单独一个例子就能构成一个整个论证,但一个例子至多只能成为论证的一个部分。大多数归纳论证都需要许多例子,同时还要应对那些并不符合假说的例子。每一则论证都必定会遇到反对意见,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即使是单个论证也是不够的。

​ 类似地,许多人似乎认为诉诸权威就可以万事大吉了,但在大多数哲学争论中,受到质疑的却正是权威。……。如果某个人之所以会为某种政治立场辩护,是他的母亲曾经这样说过,或是托马斯·杰斐逊曾经这样说过,那么问题立刻就指向了说话者的母亲或杰斐逊的权威。哲学的一个主要功用就是让我们对权威进行质疑,亲自去思考我们应当相信什么,不应当相信什么。单单是诉诸权威并不必然表示对于该权威的尊重,而是表示对我们自己的不尊重。真理总是能够依凭自身站住脚的,如果我们不愿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批判性地检验,那么它们是没有多大价值的。

其实我倒是想过一点点权威这个问题。

作为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权威就是老师:我们的课堂成绩、我们对未来的规划、我们的行为、我们的种种选择等等,有许多事情都是让老师来评判的。

一次经历让我发现:老师在一些方面的权威没有也不应当那么强,往广了讲,所有人都不应有太强的权威。我们应当因为事物本身而相信它,而非因为该事物出于某处。

因为很多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比如比赛文本应该怎么写(这个老师说这个好,那个老师说另一个好)。我们觉得老师、家长等长辈有权威一部分可能是出于所谓的尊重(虽然我觉得为什么尊重你就不可以反驳你的想法呢?瞎扯呢吧),但很大一方面是我们不想思考或者我们觉得毕竟他们年龄大,经历的事情应该多一点,所以应该做出的决定应该至少不比我们做出来的决定差。

whatever。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chouxianyu/p/11294672.html

  • 3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