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看 DAC、DAP 规格的时候,好多时都会见到 DXD 这个格式。名称上和 DSD 好相似,实际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格式,不过与 DSD 都有紧密的关系。因为它就是 DSD/SACD 在音乐制作、编辑的时候通常会转换而成的格式,真面目是 24bit/352.8kHz 的 PCM

为录制和编辑 DSD 音乐而生
DXD 的全写是 Digital eXtreme Definition,诞生的时候就是为编辑 DSD 音乐而设。因为 DSD 的 1bit 运作方式极不适合音乐编辑,多数要采用 PCM(Pulse-code modulation)的方式来制作,于是就出现了 DXD 这款用作音乐录制及编辑 DSD 的 PCM 格式。规格上是 24bit/352.8kHz 的 PCM 讯号,当中 24bit 比起 CD 每次取样的 16bit 多了 8bit 数据,352.8kHz 的取样率则是 CD 44.1kHz 的 8 倍,数据传输率达到 8.4672 Mb/s,是 SACD 普遍用到的 DSD64 的 3 倍,可以提供比 CD 和 SACD 更佳的分析力和动态,代表着录音室制作的最高音质标准之一。

DXD 的全写就是 Digital eXtreme Definition

相比起可以形像化地描绘音乐仿真讯号波形的 PCM 格式,DSD 在编辑方面十分困难,于是就出现 DXD 这种录音室 PCM 格式用作录制及编辑音乐。

由挪威著名制作公司 2L 制作音乐的过程中可以见到,音乐会在录制成 DXD 后再转换成DSD 进行输出
以 WAV 或 FLAC「封装」
DXD 最初是为了 Merging Pyramix 的音乐制作工作站而设,伴随着工作站采用的 Sphynx 2 AD/DA 转换器在 2004 年推出。用 DXD 来编辑音乐,在制作成 SACD 之前只需要在最后转换一次到 DSD,可以大大减少 DSD 转换时会产生的 20kHz 以上高频噪声,保留更佳音质。除了音乐制作之外,随着近年 Hi-Res 音乐的兴起,DXD 格式的音乐也有提供网上购买和下载,会采用 WAV 或者 FLAC 的档案「封装」。不过标榜录音室原生音质的 MQA 格式近年愈来愈普及,DXD 就愈来愈小众了。想试一试自己的 DAC 或者 DAP 播放 DXD 效果的朋友,可以到 2L 的 Hi-Res 音乐 test bench 网站下载。

DSD 格式本身在高频部分就容易有噪声,加上每次进行 DSD 转换就会引入更多噪声,DXD 可以让编辑后的转换限制到 1 次,有助减少 DSD/SACD 的音质损耗

音乐制作的母带部分常见就是 DXD(24bit/352.8kHz)的原档案

部分网上购买的 Hi-Res 音乐也可以找到 DXD 格式,不过数量不算多

Hi-Res 音乐购买和下载,除了以往常见的 FLAC、WAV、DSD 之外,MQA 也已经成为主流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https://www.spill.hk/glossary/d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