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表排序算法

本文介绍了排序算法的稳定性概念,并详细讲解了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等基本排序算法。接着,文章转向了树的数据结构,特别是二叉树的遍历,包括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强调了遍历过程中的递归思想。所有示例代码基于C#实现。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1、排序算法的稳定性

指经过特定规则进行排序后,两个都满足排序规则,无法判断,哪一个排在前面,哪一个排在后面,这类的元素,如果按照原来的顺序,进行排列,则为稳定,否则为不稳定。

举例, (4,1),(3,1),(3,7),(5,6),我们将这个四个元祖,以第一个元素的大小,从小到大进行排序。那么对于(3,1)和(3,7)而言有两种排列方式

(3,1),(3,7),(4,1),(5,6)这种排序中的(3,1),(3,7)是以原来的顺序进行排列的,称之为稳定。

(3,7),(3,1),(4,1),(5,6)这种改变了原来的排序方式,称之为不稳定。

 

 

2、排序算法们

2.1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

                               每一个元素都和下一个元素进行比较大小,哪一个元素大就将大的元素向后移动,然后这个大的元素,在和下一个元素进行比较,一次向下进行,直到队列的尾部,这样就找了最大数。

                               然后开始第二次进行进行上面的步骤,找到第二大的数。依次向下进行。

 

def bubblesort(sequence):
    length = len(sequence) #获取序列的长度
    for i in range(length-1):  #一共要循环这个序列多少次
        #考虑特殊情况 ,就是这个序列本身就是一个有序的,那么对于这个序列来讲,我就没有
        #进行过位置互换,所以,当进入循环进行判断后,这个count一遍是一直没有执行的,#
        #如果第一次全部比较过后,都没有发生过替换,直接退出即可
        count = 0
        for j in range(length-1-i):  #每一次循环,循环序列中元素的个数
            if  sequence[j]>sequence[j+1]:  #当前元素和后一个元素进行大小判断
                sequence[j], sequence[j+1] = sequence[j+1], sequence[j]  #进行位置互换
                count += 1
        if count == 0:
            return sequence
    return sequence

if __name__ == '__main__':
    a = [10,30,15,12,6,9,45,2,6,50]
    print(a)
    print(bubblesort(a))

  

2.2 选择排序

 

def selectsort(sequence):
    '''选择排序'''

    n = len(sequence)  #获取列表的长度

    for i in range(n-1):  #判断这种逻辑需要多少次
        min=i
        for j in range(1+i , n-1): #每一次
  • 0
    点赞
  • 1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