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数控系统常用指令 G指令

1)三菱系统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
代码 分组 意义 格式
G00 01 快速进给、定位 G00 X-- Y-- Z--
G01 直线插补 G01 X-- Y-- Z —F--
G02 圆弧插补 CW(顺时针) G02(G03) X —Y—I —J—F-- ;G02(G03)
X—Y—R— F-- ;
G03 圆弧插补 CCW(逆时针)
G04 00 暂停 G04 X_ ;或 G04 P_;单位:秒
G15 17 取消极坐标指令 G15 取消极坐标方式
G16 极坐标指令 G1x; 极坐标指令的平面选择 (G17,G18,G19)G16; 开
始极坐标指令 G9x G01 X_Y_ 极坐标指令 :G90 指定工件坐标系的零点为极坐标的原点 G91指定当前位置作为极坐标的原点
G17 02 XY 平面 G17 选择 XY平面; G18选择 XZ 平面; G19选择 YZ平面。
G18 ZX 平面
G19 YZ 平面
G20 06 英制指令
G21 公制指令
G28 00 回归参考点 G28 X-- Y-- Z--
G29 由参考点回归 G29 X-- Y-- Z--
G40 07 刀具半径补偿取消 G40
G41 左半径补偿
G42 右半径补偿
G43 08 刀具长度补偿 +
G44 刀具长度补偿-
G49 刀具长度补偿取消 G49
G50 11 比例缩放取消 G50 ; 缩放取消
G51 比例缩放 G51 X_Y_Z_P_ ;缩放开始 X_Y_Z_:比例缩放中心坐标 P_:
比例缩放倍率
G52 00 局部坐标系设定 G54(G54 ~G59) G52 X_Y_Z_;设定局部坐标系 G52 X0 Y0 Z0 ;取消局部坐标系
G54 14 选择工作坐标系 1 GXX
G55 选择工作坐标系 2
G56 选择工作坐标系 3
G57 选择工作坐标系 4
G58 选择工作坐标系 5
G59 选择工作坐标系 6
G68 16 坐标回转 Gn G68 α_ β _R_:坐标系开始旋转 Gn :平面选择码
α_ β_:回转中心的坐标值 R_:回转角度最小输入增量单位: 0.001deg 有效数据范围:-360.000 到 360.000
G69 坐标回转取消 G69 :坐标轴旋转取消指令
G8Δ (G7Δ) 标准固定循环 G8 Δ(G7Δ)X_Y_Z_R_Q_P_F_L_S_,S_,
I_ ,J_;G8Δ(G7Δ)X_Y_Z_R_Q_P_F_L_S_,R_,I_ ,J_;G8Δ(G7Δ):孔加工模式 X_Y_Z_:
孔位置资料 R_Q_P_F_:孔加工资料 L_:重复次数 S_:主轴旋转速度, S_,R_ :同期切换或是复位时的主轴旋转速度, I_ :位置定位轴定位宽度, J_;钻孔轴定位宽度
G73 09 步进循环 G73 X-- Y-- Z-- Q-- R-- F — P-, I -, J -; P:暂
停指定
G74 反向攻牙 G74 X-- Y-- Z-- R-- P —R(or S1,S2 )--, I -, J -;
P:暂停指定
G76 精搪孔 G76 X-- Y-- Z-- R-- I — J-- F-- ;
G80 固定循环取消 G80 ;固定循环取消
G81 钻孔、铅孔 G81 X-- Y-- Z-- R-- F —, I -, J -;
G82 钻孔、计数式搪孔 G82 X-- Y-- Z-- R-- F — P-, I -, J -; P:
暂停指定
G83 深孔钻循环 G83 X-- Y-- Z-- R —Q-- F —, I -, J -; Q: 每次切
削量的指定,通常以增量值来指定
G84 攻牙循环 G84 X-- Y-- Z-- R — F—P--R (or S1,S2 )--, I -, J -;
P: 暂停指定
G85 搪孔 G85 X-- Y-- Z-- R--F--, I -, J -;
G86 搪孔 G86 X-- Y-- Z-- R--F--P -;
G87 反向搪孔 G87 X-- Y-- Z-- R-- I -J-F-- ;
G88 搪孔 G88 X-- Y-- Z-- R--F —P-- ;
G89 搪孔 G89 X-- Y-- Z-- R--F —P-- ;
G90 03 绝对值指定 GXX
G91 增量值指定
G92 00 主轴钳制速度设定 G92 Ss Qq ;Ss:最高钳制转速 Qq:最低钳制转速
G98 10 起始点基准复位 GXX
G99 R 点基准复位
2)三菱系统数控车床
代码 分组 意义 格式
G00 01 快速进给、定位 G00 X-- Z--
G01 直线插补 G01 X-- Z--
G02 圆弧插补 CW(顺时针)
G03 圆弧插补 CCW(逆时针)
G04 00 暂停 G04 X/U_ ;或 G04 P_;单位:秒
G20 06 英制指令
G21 公制指令
G28 0 回归参考点 G28 X-- Z--
G29 由参考点回归 G29 X-- Z--
G33 01 螺纹切削 (等螺距) G33 Z/W … X/U… F… Q… (普通螺纹切削指令) F
为长轴方向螺距, Q 螺纹开始的偏移角度, 0.001~360.000°。G33 Z…W…X/U…E… Q…( 精密螺纹切削指令 ) E 为长轴方向螺距, Q 螺纹开始的偏移角度, 0.001~ 360.000°。 G33 Z/W… X/U… E… Q…(英制螺纹切削 ) E 为长轴方向 1 英寸相当于几个螺距个数, Q 螺纹切削开始的偏移角度, 0.001~360.000°。
G40 07 刀径补偿取消 G40
G41 左半径补偿
G42 右半径补偿
G52 局部坐标系设定 G52 X-- Z--
G54 12 选择工作坐标系 1 GXX
G55 选择工作坐标系 2
G56 选择工作坐标系 3
G57 选择工作坐标系 4
G58 选择工作坐标系 5
G59 选择工作坐标系 6
G70 00 精车削加工循环 G70 A_ P_ Q_;
G71 直线粗车循环 G71 Ud Re G71 Aa Pp Qq Uu Ww Ff Ss Tt;d :切深量 e:退刀量 a: 加工路径的程式编号 p:加工路径的开始顺序编号 q:加工路径的终了顺序编号 u: X 轴方向的预留量 w:Z 轴方向的预留量 f: 切削速度 s: 主轴速度 t: 刀具指令
G72 端面粗车循环 G72 Wd ReG72 Aa Pp Qq Uu Ww Ff Ss Tt;d :切深量 e:退刀量 a: 加工路径的程式编号 p:加工路径的开始顺序编号 q:加工路径的终了顺序编号 u:X轴方向的预留量 w: Z 轴方向的预留量 f: 切削速度 s: 主轴速度 t: 刀具指令
G73 精加工循环切削 G73 Ui Wk Rd ;G73 Aa Pp Qq Ww Ff Ss Tt;Ui: X 轴方向切
削预留量 Wk: Z 轴方向切削预留量 Rd: 分割次数 Aa:加工路径的程式编号 Pp:加工路径的开始顺序编号 Qq:加工路径的终了顺序编号 Uu:X 轴方向的预留量 uWw: Z 轴方向的预留量 wFf: 切削速度 Ss: 主轴速度 Tt: 刀具选择
G74 端面车削循环 G74 Re;G74 X(U)_Z(W)_Pi Qk Rd Ff ;e:退回量 i:刀具的偏移量 k:切削量 d:切削底端刀具的逃离量 f:进给速度
G75 直线切削循环 G75 Re;G75 X(U)_Z(W)_Pi Qk Rd Ff ;e:退回量 i:切削量
k: 刀具的偏移量 d:在切削底端的逃离量 f:进给速度
G76 螺 纹 切 削 复 合 循 环 G76 P(m) (r) (a) R(d) ; G76 X(u)_Z(W)_R(i)
P(k)Q( Δ d)F(l);m:切削次数 00~99r:倒角量 00~99a:刀尖的角度(螺纹角度) 00~99。
0º ~ 90º 的角度以 1º 为单位指定。 m,r,a;可用位址 P 指定 d:预留量 i:
螺纹的斜度(当 I=0 时为直线螺纹) k:螺纹的高度(螺牙的高度用正的半径值表示) Δd:切削量(第一次的切削量是正的半径值指令) l:螺纹螺距
G77 纵向固定循环切削 G77 X/U_Z/W_F_ ;(直线切削) G77 X/U_Z/W_R_F_ ; (斜度切削 )R:斜度的深度(半径指定增量值,符号要指定)
G78 螺 纹 切 削 固 定 循 环 G78 X/U_Z/W_F/E_ ;( 直 线 螺 纹 切 削 ) G78
X/U_Z/W_R_F/E_ ;(斜度螺纹切削 )R:斜度的深度(半径指定增量值,符号要指定)
G79 端面固定循环车削 G79 X/U_Z/W_F_ ;(直线切削) G79 X/U_Z/W_R_F_ ; (斜度切削 )R:斜度的深度(半径指定增量值,符号要指定)
G92 主轴钳位速度设定 G92 Ss Qq;Ss: 最低钳制转速 Qq :最高钳制转速
G94 每分钟进给 单位: mm/分(非同期进给)
G95 每转进给 单位: mm/转(同期进给)
支持的 M 代码
M00 程序停止 M00 用 M00 停止程序的执行;按 “启动 ”键加工继续执行
M01 选择性停止 M01 与 M00 一样,但仅在出现专门信号后才生效
M02 程序结束 M02 在程序的最后一段被写入
M03 主轴顺时针旋转 M03
M04 主轴逆时针旋转 M04
M05 主轴停转 M05
M06 换刀指令 (铣床 ) M06 T_ 在机床数据有效时用 M6 更换刀具, 其他情况下用T 指令进行
M30 程序结束且返回程序开头 M30 在程序的最后一段被写入
M98 副程式呼叫 M98 P_ H_ L_ ; P_:指定副程式的程式编号 H_:指定副程式中,开始执行的顺序编号 L_:副程式重复执行次数
M99 副程式结束 M99 P_ ; P_:指定副程式结束后,返回呼叫程式的顺序编号